第143章
  但没想到她居然能往凤仪宫送信。
  “真是越来越了得了。”
  她微微一笑。
  拿眉笔在纸条背面写上“安好,勿忧”四字后,将纸条塞回信筒,绑回鸽腿上。
  灰鸽扇了两下翅膀,倏然没入夜色。
  “你在看什么?”
  殿内突然响起一道声音。
  她扭头一看,是皇帝来了,脸上的笑意淡了下去。
  “你觉得我能看什么?”
  她反问道。
  皇帝默了一瞬,沉声道:“我听宫人说你方才沐浴完毕,差点跌了一跤,带了太医院院使来看你。”
  “不必多此一举。”
  第五轻轻漠然道。
  “不过是老毛病发作罢了。”
  皇帝没有依她,说了声“还是看一看吧”,宣了院使进殿。
  第五轻轻任对方诊了脉。
  院使问道:“娘娘的脊柱可是曾经折过?”
  第五轻轻瞥了他一眼:“我可不是什么娘娘。”
  院使语塞。
  皇帝脸色微沉。
  “先叫第五姑娘。”
  院使复而问道:“第五姑娘,您可是曾经骨折过?”
  第五轻轻:“腰椎断裂过。”
  “如今可影响行走?”
  “不影响,但天气不好会腰痛。”
  ……
  院使诊完,向皇帝禀道:“陛下,第五姑娘应是受脊柱骨折影响,神经有所损伤,易僵直跌倒,臣这便回太医院开方取药,为第五姑娘调理。”
  皇帝微微颔首。
  院使退下后,他问第五轻轻:“你何时断的腰椎?”
  “四年半前。”
  “何故?”
  “为了躲避追缉司缇骑搜寻,驾车进山,不慎跌落山崖。”
  皇帝呼吸一滞。
  第五轻轻莞尔一笑。
  “你信了?”
  “是我采药时坠崖摔断的。”
  皇帝心口微松。
  却听她接着道:“那次采药的山崖很平缓,可攀附的草木很多,便是我失足跌落,也绝不至于落到崖底。”
  “偏偏我坠落瞬间,手脚忽然失去力气,什么也来不及抓住,便直往下坠。”
  “只差一点,我就摔死了。”
  “事后我在榻上躺了半年,一直回想坠落瞬间,为何会出现异常。”
  “思来想去,也没找到答案,只能归功为老天爷对我曾经救过你的惩罚。”
  皇帝:“……”
  他深吸了口气。
  “往后你想要什么草药,都会有人为你采摘,你再也不用亲身涉险,可以安安稳稳地在宫里过日子。”
  第五轻轻嗤笑:“你指的是跟鸟雀一样被囚禁在笼子里,连殿门口都出不得的安稳吗?”
  皇帝:“你初来乍到,我怕旁人打扰你,才暂时不允你外出。”
  “等你成了皇后,这宫里,你想去哪都行。”
  “立我为后?怕不是立我为靶子。”
  第192章 立后
  皇帝轻笑:“朕既立你为后,自然会护着你,你尽管放心。”
  “我一介草民,粗通笔墨,不识礼数,何德何能母仪天下。”
  第五轻轻嘲讽道。
  “这后位,便是你敢给,我也不敢接。”
  皇帝淡然道:“救命之恩抵得上任何学识礼数,没人比你更有资格做朕的皇后。”
  第五轻轻垂眸。
  “可我心虚。”
  “这二十五年来,我无时无刻不为自己犯下的过错而悔恨,因而哪怕行医会暴露行踪,我还是一路行医。”
  “但即便我救治了成千上万人,也丝毫不曾减轻我心中的罪孽。”
  “我有何颜面受这皇后凤冠?”
  皇帝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我不知道你为何要立我为后。”
  第五轻轻继续道。
  “也许是为了一偿宿愿,了断这些年的执念;也许是为了报复我当年离你而去,向我炫耀你如今的权势。”
  “又或者,是想拉我下水,和你一起待在罪恶深渊。”
  “我希望是最后一种。”
  “那样说明你还有一星半点良知,还为自己的恶行感到罪恶。”
  皇帝抿紧嘴唇。
  第五轻轻看了他一眼,继续往下说。
  “既如此,为何不用手中权力,多行善举?”
  “行善不能消恶,但总比一条路走到黑要好,不是吗?”
  “你并非一无所为,也做了一些实事,开设慈幼院、查抄贪腐、允立女户……但这远远不够。”
  “你比我更清楚,大熙这些年在走下坡路,税制僵化,土地兼并加剧,国库日渐空虚,天灾人祸频发……皇朝看似稳定,实则病入膏肓。”
  “你看到了问题所在,却只敢抄家,不敢变革。比起冒险开拓盛世,你更想稳坐高堂,寿终正寝。”
  “你不择手段,机关算尽,登上皇帝宝座,就是为了做一个守成庸主吗?”
  “当年在大山里,是谁和我说此生不负凌云志,不教黎庶泪沾襟?”
  皇帝脸色一片青白。
  第五轻轻看向窗外。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不是吗?”
  皇帝沉默许久,方缓声道:“变革非一朝一夕能成,急功近利,只会山河动荡,朕不过稳中求进。”
  “立你为后,便是想和你携手共创盛世,别无他意。”
  第五轻轻道:“你应下我一事,我便信你此言。”
  “何事?”
  “即刻推行种牛痘。”
  “……”
  皇帝攥紧拳头:“除了此事,其他事我都能应下。”
  第五轻轻讽笑:“每年有十几万百姓死于痘疮,大疫更是十婴九痘,殇者过半,只需花费些许金钱和人力,推广种痘,便能救民无数,这你都不愿,教我如何信你?”
  “你明知为何,休要再提。”
  皇帝脸色铁青。
  第五轻轻叹了口气。
  “天下无人知你过错,只是你自己心虚。就因为这点心虚,你就忍心坐看黎民惨死?”
  “你身为九五之尊,何人敢非议你?”
  皇帝默不作声。
  沉默了一会,道了句“你且做准备,过些天便是封后大典”便转身离开。
  即便早就猜到这么个结果,第五轻轻脸上还是难掩失望。
  “若是当年初遇就看出这人的自私凉薄。”
  她喃喃自语。
  “该有多好。”
  可惜人生无法重来。
  朝臣不以为然。
  早朝就能重来。
  前些天刚在朝上说“百姓受苦,朕心不安,立后之事应暂缓”,还夸纪长卿以苍生为念,才是国之柱石的陛下,跟失忆了似的,居然宣布他要立后。
  立的还是追缉司不知打哪找来的一个中年妇人。
  一下子创飞他们所有人。
  “陛下先前方谕‘以苍生为念’缓立后,今忽立不明妇人为后,恐伤民望。”
  “一国之后,当德言容功俱全,此妇来历不明,何德何能高居后位?”
  “立后事关立储,陛下立此妇为后,如何立储?请陛下三思!”
  ……
  皇帝沉声道:“朕有今日,全赖第五氏当年施救。救命之恩不思报,众卿难道要朕当那忘恩负义之人?朕意已决,休要再劝。”
  群臣:“……”
  只有话本子才有“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这种事,你堂堂国君要报恩,有成千上万种方法,怎么就非得以身相许?
  被下降头了吗!
  “陛下三思啊!”
  他们纷纷跪下请求。
  皇帝看向唯一没跪的纪长卿,脸上浮起一丝笑意。
  “还是纪卿明晓事理。”
  岂料话音刚落,纪长卿也“扑通”一声跪下。
  皇帝:“……”
  脸色瞬间阴沉下去。
  群臣心中大喜。
  看来纪长卿并非一昧和他们唱反调,还是分得清青红皂白的。
  陛下不听他们的,总该听自己的股肱之臣的吧?
  皇帝冷冷道:“纪卿也要反对朕立救命恩人为后?”
  纪长卿摇头。
  “非也,臣是想为长嫂请封诰命夫人,臣长兄生前乃三品将军,长嫂本该有三品诰命,但因长嫂在长兄身亡后才进门,不曾获得诰命。”
  “封后大典乃国之盛事,长嫂定心向往之,然无诰命者无法进宫参加大典。”
  “故臣欲请陛下封诰。”
  群臣绝倒。
  若非陛下就在跟前,他们非指着纪长卿的鼻子大骂不可。
  拍龙屁也有个限度好吗!
  什么屁都拍,还拍出花来,是想气死满朝文武,独领朝纲吗!
  佞臣!
  前所未见的绝世大佞臣!
  皇帝却龙心大悦。
  “爱卿长兄战死沙场,于国有功,其遗孀自当获封诰命,朕这便命人制诰,封其为三品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