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他闷闷地应了声:“娘,我记住了。”
便拖着沉重的脚步往慈安堂外走。
一颗心越走越沉。
“难道我要步上官牧后尘,这辈子只能相思相望不相亲?”
他拧着眉头想道。
回院后呆坐了一会,想起先前吃饭应下的事,研墨提笔,将酸梅汤的方子写了下来。
刚写好,冯清岁就过来了。
“二爷,最近蚊虫多,我做了点蚊香,您试试看好不好用,不好用跟我说一下,我再调一下配方。”
冯清岁说着,把一盒蚊香放到案桌上。
纪长卿低头瞥了眼:“这蚊香也是你要放到清辉暖绒阁卖的?”
“正是。”
冯清岁点头。
“京城这边在售的蚊香我都买来试过了,感觉不算好用,便自个调了一个,想着要是好用的话,销量应该不错。”
见她三句不离赚钱,纪长卿一颗心又往下沉了沉。
攒够钱,她就会离开了吧?
她走了对他而言,也许是好事?
毕竟人不在眼前,心中这份炽热说不定会慢慢凉下去?
然而,看着眼前人姣好的眉眼,灵动的眼神,他觉得自己恐怕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上官牧不就是先例?
情之一字,一旦沾染上,就无药可救。
他敛去眼中神色,将写好的酸梅汤方子递给她。
冯清岁笑道:“多谢二爷。”
随即递过来一枚内方外圆的金币。
“这是我定制的金钱,买这方子的。”
纪长卿头一次见有人将金币造得跟磨去文字的铜钱一样,接过来摩挲了下,旋即明白这金币的用途。
——为方便路上携带和迷惑人而造的。
路上盘缠都费心思造好了,显然已经准备跑路。
他垂下眼眸,什么也没说。
夜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进宫上朝时,见着上官牧,脸色一片阴沉。
上官牧本来要跟他打招呼,见状不由后退几步。
心里腹诽:这人怎么又阴晴不定?
都说伴君如伴虎,他没觉得陛下有多可怕,倒是纪长卿这个友人,比陛下难伺候多了。
今日忌近纪长卿。
他还是离他远点罢。
朝堂上,有好几人出列,提议立后。
“国不可一日无后,今后位空悬,请陛下早日立后,以安民心。”
其他朝臣纷纷附议。
皇帝脸色微沉,扫了眼众臣,见他们个个都一脸期盼,惟有纪长卿面无表情,神色顿时缓和下来。
“纪卿怎么看?”
第184章 赐婚
纪长卿知道那几个最先出列提议立后的人是三皇子一派的,此番是想推动皇帝立贵妃为后。
而皇帝眼下明显不想立贵妃为后。
便回道:“臣闻南方近日暴雨连绵,恐成水患。司天监也奏称‘天象有异’,需防备大河决堤。”
“陛下若在此时议立中宫,百姓恐以为朝廷重后宫而轻苍生。”
“依臣愚见,目下当以赈灾治水为先,待天和民安,再卜吉日,择贤而立。”
“如此,方顺天道,应人心。”
皇帝露出赞许目光。
“纪卿所言极是。”
“天象示警,百姓受苦,朕心实不安,立后之事确应暂缓。”
“纪卿时刻以社稷为重,以苍生为念,真乃国之柱石!”
群臣:“……”
合着他们都是只知攀附后宫,不知天意民心的庙堂朽木?
这纪长卿,就知道跟他们唱反调。
知不知道国无储君,则臣下各怀异谋?
东宫空悬,可是会导致宗庙不安,社稷危殆的!
纪长卿:( ̄w ̄;)
怨他作甚?
有本事怨陛下去。
不想立后的人又不是他。
朝臣还只是腹诽而已,三皇子可是直接开骂。
“母妃,纪长卿定是记恨百花楼之事,容不得我们母子染指东宫,实在该死!”
景仁宫里,三皇子怒容满面道。
“有他在朝堂一日,朝堂断没有我们母子的立足之地。”
掳走冯氏的人又不是他,而是武安侯世子,他不过命人领了北拓二王子去百花楼而已,纪长卿就跟疯狗似的咬着他不放。
先是在朝堂骂他是龟公,逼他去太庙自缢;如今又阻拦父皇立母妃为后,存心跟他们母子过不去。
贵妃知道皇帝心里惦记着那人,也没有立后的心思。
但今日朝堂,群臣意见一致,若非纪长卿反对,皇帝骑虎难下,说不定就立她为后了。
功亏一篑,确是纪长卿作梗的缘故。
她叹了口气:“他深得你父皇宠信,我们又能如何。”
三皇子眼底一片阴沉。
“母妃,纪长卿不能留。”
随即小声说了几句。
贵妃迟疑:“这计策虽能置他于死地,但你也……”
三皇子淡淡道:“出了这种事,世人只会同情我,不会瞧不起我,后续处理得好的话,还能博个美名。”
贵妃沉默了一会,道:“你既豁得出去,我便找你父皇说项。”
三皇子点头:“此事宜早不宜迟,晚了恐要错失良机。”
贵妃当晚便送了宵夜去御书房。
皇帝还当她是为了立后一事而来,正在斟酌措辞,却听她道:“陛下,皇儿年纪也不小了,咱们也该给他择一门亲事了。”
他表情微顿,颔首道:“确实该定下来了。贵妃可有属意的人选?”
贵妃笑道:““臣妾属意宗家三小姐,可惜……”
皇帝拧眉。
宗家掌军,他不可能给老三和宗家小姐赐婚。
贵妃虽一早知道他不会答应赐婚宗家,瞧见他这神色还是心口微冷。
她捂了二十年,也没能将这人的心捂热。
防他们母子跟防狼似的。
“可惜皇儿心里另有所属。”她继续道。
皇帝听她语气颇为不满,挑眉道:“他看上了哪家千金?”
“长宁伯府二小姐。”
贵妃回道。
“那贺二小姐长得娇娇弱弱、我见犹怜的,哪里堪为皇子妃,他偏铁了心要娶,还逼臣妾来找您赐婚。”
皇帝颇为讶异。
他以为贵妃退而求其次,会提议公侯之女,再不济,也是重臣千金。
万没想到,提了个没落伯府的小姐。
见贵妃不像说笑,他抿了一口茶,笑道:“没想到我们赵家竟出了个情痴。”
贵妃叹息道:“可不是,那贺二小姐给他做侧妃都不够格,他跟吃了迷魂药似的,非要娶人家为正妻,差点没把臣妾气死。”
这话似曾相识。
皇帝脑海闪过几个画面,沉吟片刻后,道:“情意难得,他既非卿不娶,朕便成全他。”
“若是赐个他不喜欢的,他娶了丢在正院当摆设,误了人家姑娘,反倒不美。”
贵妃嗔笑:“臣妾指望您说服他,您怎么反倒要给他赐婚?”
“朕本就不在意门户,”皇帝看着她道,“否则当年就不会力排众议,纳你进宫了。”
贵妃哑然。
皇帝翌日便让人拟旨赐婚。
来长宁伯府宣旨的内侍离开了大半天,贺千千脑子还是蒙的。
她只想谋个侯世子夫人,怎么成了准皇子妃?
这天上还真会掉馅饼?
“娘,您掐我一把。”
她对自己母亲道。
“我总觉得自己在做梦。”
刚掐完自己的长宁伯夫人毫不迟疑地狠掐了女儿一把。
贺千千痛得大叫:“娘您下手也太重了。”
长宁伯夫人笑道:“不重点,怎么让你相信这是真的。”
“娘说得对。”贺千千心花怒放,得意道,“您先前还说我应该听姑祖母的,设法拿下纪长卿,怪我不长进,如今知道福气在后头了吧。”
长宁伯夫人想起自己先前的逼迫,庆幸不已。
“好在你有主见,不然这泼天富贵可轮不到咱们家。”
三皇子可是最有望当上储君的皇子,女儿嫁给他,将来可是要当皇后的!
“你出生之时,天上刚好现出两道彩虹,”长宁伯夫人夸赞道,“娘那会便知道,你是有大福气之人。”
“还有这事?”
贺千千惊喜道。
“咱们可得好好宣扬宣扬。”
于是不出半天,大街小巷便都知道贺二小姐洪福齐天一事。
西纪府里,贺氏得知贺千千被赐婚三皇子,惊得嘴巴半响合不上。
她这位娘家侄孙女竟还有这等福气?
早知如此,她哪里用得上使劲撮合她和纪长卿。
直接讨好她便是了。
不过眼下讨好也为时未晚。
当即去找纪鸿德,道:“千千出息了,我们得赶紧送份大礼过去。”
便拖着沉重的脚步往慈安堂外走。
一颗心越走越沉。
“难道我要步上官牧后尘,这辈子只能相思相望不相亲?”
他拧着眉头想道。
回院后呆坐了一会,想起先前吃饭应下的事,研墨提笔,将酸梅汤的方子写了下来。
刚写好,冯清岁就过来了。
“二爷,最近蚊虫多,我做了点蚊香,您试试看好不好用,不好用跟我说一下,我再调一下配方。”
冯清岁说着,把一盒蚊香放到案桌上。
纪长卿低头瞥了眼:“这蚊香也是你要放到清辉暖绒阁卖的?”
“正是。”
冯清岁点头。
“京城这边在售的蚊香我都买来试过了,感觉不算好用,便自个调了一个,想着要是好用的话,销量应该不错。”
见她三句不离赚钱,纪长卿一颗心又往下沉了沉。
攒够钱,她就会离开了吧?
她走了对他而言,也许是好事?
毕竟人不在眼前,心中这份炽热说不定会慢慢凉下去?
然而,看着眼前人姣好的眉眼,灵动的眼神,他觉得自己恐怕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上官牧不就是先例?
情之一字,一旦沾染上,就无药可救。
他敛去眼中神色,将写好的酸梅汤方子递给她。
冯清岁笑道:“多谢二爷。”
随即递过来一枚内方外圆的金币。
“这是我定制的金钱,买这方子的。”
纪长卿头一次见有人将金币造得跟磨去文字的铜钱一样,接过来摩挲了下,旋即明白这金币的用途。
——为方便路上携带和迷惑人而造的。
路上盘缠都费心思造好了,显然已经准备跑路。
他垂下眼眸,什么也没说。
夜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进宫上朝时,见着上官牧,脸色一片阴沉。
上官牧本来要跟他打招呼,见状不由后退几步。
心里腹诽:这人怎么又阴晴不定?
都说伴君如伴虎,他没觉得陛下有多可怕,倒是纪长卿这个友人,比陛下难伺候多了。
今日忌近纪长卿。
他还是离他远点罢。
朝堂上,有好几人出列,提议立后。
“国不可一日无后,今后位空悬,请陛下早日立后,以安民心。”
其他朝臣纷纷附议。
皇帝脸色微沉,扫了眼众臣,见他们个个都一脸期盼,惟有纪长卿面无表情,神色顿时缓和下来。
“纪卿怎么看?”
第184章 赐婚
纪长卿知道那几个最先出列提议立后的人是三皇子一派的,此番是想推动皇帝立贵妃为后。
而皇帝眼下明显不想立贵妃为后。
便回道:“臣闻南方近日暴雨连绵,恐成水患。司天监也奏称‘天象有异’,需防备大河决堤。”
“陛下若在此时议立中宫,百姓恐以为朝廷重后宫而轻苍生。”
“依臣愚见,目下当以赈灾治水为先,待天和民安,再卜吉日,择贤而立。”
“如此,方顺天道,应人心。”
皇帝露出赞许目光。
“纪卿所言极是。”
“天象示警,百姓受苦,朕心实不安,立后之事确应暂缓。”
“纪卿时刻以社稷为重,以苍生为念,真乃国之柱石!”
群臣:“……”
合着他们都是只知攀附后宫,不知天意民心的庙堂朽木?
这纪长卿,就知道跟他们唱反调。
知不知道国无储君,则臣下各怀异谋?
东宫空悬,可是会导致宗庙不安,社稷危殆的!
纪长卿:( ̄w ̄;)
怨他作甚?
有本事怨陛下去。
不想立后的人又不是他。
朝臣还只是腹诽而已,三皇子可是直接开骂。
“母妃,纪长卿定是记恨百花楼之事,容不得我们母子染指东宫,实在该死!”
景仁宫里,三皇子怒容满面道。
“有他在朝堂一日,朝堂断没有我们母子的立足之地。”
掳走冯氏的人又不是他,而是武安侯世子,他不过命人领了北拓二王子去百花楼而已,纪长卿就跟疯狗似的咬着他不放。
先是在朝堂骂他是龟公,逼他去太庙自缢;如今又阻拦父皇立母妃为后,存心跟他们母子过不去。
贵妃知道皇帝心里惦记着那人,也没有立后的心思。
但今日朝堂,群臣意见一致,若非纪长卿反对,皇帝骑虎难下,说不定就立她为后了。
功亏一篑,确是纪长卿作梗的缘故。
她叹了口气:“他深得你父皇宠信,我们又能如何。”
三皇子眼底一片阴沉。
“母妃,纪长卿不能留。”
随即小声说了几句。
贵妃迟疑:“这计策虽能置他于死地,但你也……”
三皇子淡淡道:“出了这种事,世人只会同情我,不会瞧不起我,后续处理得好的话,还能博个美名。”
贵妃沉默了一会,道:“你既豁得出去,我便找你父皇说项。”
三皇子点头:“此事宜早不宜迟,晚了恐要错失良机。”
贵妃当晚便送了宵夜去御书房。
皇帝还当她是为了立后一事而来,正在斟酌措辞,却听她道:“陛下,皇儿年纪也不小了,咱们也该给他择一门亲事了。”
他表情微顿,颔首道:“确实该定下来了。贵妃可有属意的人选?”
贵妃笑道:““臣妾属意宗家三小姐,可惜……”
皇帝拧眉。
宗家掌军,他不可能给老三和宗家小姐赐婚。
贵妃虽一早知道他不会答应赐婚宗家,瞧见他这神色还是心口微冷。
她捂了二十年,也没能将这人的心捂热。
防他们母子跟防狼似的。
“可惜皇儿心里另有所属。”她继续道。
皇帝听她语气颇为不满,挑眉道:“他看上了哪家千金?”
“长宁伯府二小姐。”
贵妃回道。
“那贺二小姐长得娇娇弱弱、我见犹怜的,哪里堪为皇子妃,他偏铁了心要娶,还逼臣妾来找您赐婚。”
皇帝颇为讶异。
他以为贵妃退而求其次,会提议公侯之女,再不济,也是重臣千金。
万没想到,提了个没落伯府的小姐。
见贵妃不像说笑,他抿了一口茶,笑道:“没想到我们赵家竟出了个情痴。”
贵妃叹息道:“可不是,那贺二小姐给他做侧妃都不够格,他跟吃了迷魂药似的,非要娶人家为正妻,差点没把臣妾气死。”
这话似曾相识。
皇帝脑海闪过几个画面,沉吟片刻后,道:“情意难得,他既非卿不娶,朕便成全他。”
“若是赐个他不喜欢的,他娶了丢在正院当摆设,误了人家姑娘,反倒不美。”
贵妃嗔笑:“臣妾指望您说服他,您怎么反倒要给他赐婚?”
“朕本就不在意门户,”皇帝看着她道,“否则当年就不会力排众议,纳你进宫了。”
贵妃哑然。
皇帝翌日便让人拟旨赐婚。
来长宁伯府宣旨的内侍离开了大半天,贺千千脑子还是蒙的。
她只想谋个侯世子夫人,怎么成了准皇子妃?
这天上还真会掉馅饼?
“娘,您掐我一把。”
她对自己母亲道。
“我总觉得自己在做梦。”
刚掐完自己的长宁伯夫人毫不迟疑地狠掐了女儿一把。
贺千千痛得大叫:“娘您下手也太重了。”
长宁伯夫人笑道:“不重点,怎么让你相信这是真的。”
“娘说得对。”贺千千心花怒放,得意道,“您先前还说我应该听姑祖母的,设法拿下纪长卿,怪我不长进,如今知道福气在后头了吧。”
长宁伯夫人想起自己先前的逼迫,庆幸不已。
“好在你有主见,不然这泼天富贵可轮不到咱们家。”
三皇子可是最有望当上储君的皇子,女儿嫁给他,将来可是要当皇后的!
“你出生之时,天上刚好现出两道彩虹,”长宁伯夫人夸赞道,“娘那会便知道,你是有大福气之人。”
“还有这事?”
贺千千惊喜道。
“咱们可得好好宣扬宣扬。”
于是不出半天,大街小巷便都知道贺二小姐洪福齐天一事。
西纪府里,贺氏得知贺千千被赐婚三皇子,惊得嘴巴半响合不上。
她这位娘家侄孙女竟还有这等福气?
早知如此,她哪里用得上使劲撮合她和纪长卿。
直接讨好她便是了。
不过眼下讨好也为时未晚。
当即去找纪鸿德,道:“千千出息了,我们得赶紧送份大礼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