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被鸟屎淋头这种事,经历一遭就足以让人刻骨铭心。
绝不想再经历第二回。
见天空晴晴如也,他放下心来。
哼着小曲往前走了十几米,忽觉脚下有点黏腻,抬起脚底一看。
粘了一坨狗屎。
“……”
他寻了块石头,将靴底的狗屎刮干净,方继续往官署走。
不知是不是味由心生,他觉得鼻尖仍有屎臭。
“都说踩狗屎能走狗屎运,今日踩了狗屎了,应该能交点好运吧?”
他喃喃自语。
再不交点好运,追缉司就要被裁撤了。
栖云观一案让陛下极为震怒,勒令他们必须在一个月内破案。
眨眼已过一旬,他甚至开出千两赏银,依然一无所获。
愁得头都快秃了。
回到官署,一个缇骑迎上来:“大人,纪大人来了。”
“!!!”
纪长卿这厮,竟连半个月都等不及吗!
他咬紧牙关,走进官署。
倒要看看,纪长卿还想怎么逼他!
谁知纪长卿见着他,张口却是:“龚大人,栖云观一案的悬赏可还作数?”
他一脸错愕。
好一会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当然作数。纪大人莫非有线索?”
纪长卿闪身,露出一个被捆绑着手脚丢在地面的灰衣人,道:“这便是栖云观那些道士的头领。”
“!!!”
他震惊得下巴差点掉地上。
“你怎么抓到的?”
他倒是不疑有假,纪长卿堂堂丞相,不会随随便便把人带到他面前。
“这是我长嫂花了大笔银子,冒着生命危险,以身做饵引出来的,幕后主使我们已经拷问出来了,是戴公公,建议龚大人先把人给抓了,再听详情也不迟。”
戴公公?!
他再次惊掉下巴。
“深得太后恩宠的那位戴公公?”
纪长卿挑眉:“怎么,龚大人不敢动他?”
他气得差点骂娘。
在这激什么将!
他堂堂追缉司指挥使会怕一个阉人?
别说是太后跟前得脸的太监,就是陛下身边的秉笔太监,做下这样丧尽天良的惨案,他也照抓不误!
他当即将那灰衣人拖进刑房,刚要拷问,那灰衣人醒来,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和戴公公的罪行都给交代了。
他:“……”
这人身上也没什么伤啊,怎么这么老实?
纪长卿那厮到底对这人做了什么?
不用酷刑就能拿到口供,难怪纪长卿瞧不上他们追缉司,回头他非得把这招抄过来不可。
灰衣人戴胜:谁说他们没动酷刑!他差点就被虐死了好吗。
他拿了口供,立刻点了人马,赶往戴宅。
戴宅。
戴公公趁阳光正好,命人将他最喜欢的黄花梨躺椅搬到了庭院里。
他眯着眼躺到椅上,边把玩腰侧香囊,边晒太阳。
香囊里装着他从宝贝房赎回了好些年的命根子。
这宝贝原是风干的,他让人上了漆,以便长久存放。
呷了两口茶后,他盘算着,戴胜也该回来复命了。
戴胜此行带了全部人手,对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一个身手敏捷的丫鬟和一队普通镖师,绰绰有余。
栖云观是他花了几年时间才经营起来的,却被纪家人一朝倾覆。
再要经营一个,还不知费多少功夫。
他手中寿丹不多,吃完了要是续不上,前面吃的那些可就白搭了。
纪家人害他至此,他如何能轻饶?
等杀完冯氏,他还要杀纪长卿母子,甚至纪鸿德这一脉,他也要杀个一干二净。
越想他这心头火就越盛,烧得他喘不过气来。
“来人,取寿丹。”
太后专门赏赐给他的小内侍闻言,疾步走去寝室,将盛放丹药的瓷瓶拿了出来。
他展开手掌,小内侍倒了一颗丹丸在他手心。
他抬手刚要将丹丸送入口中,守门的小内侍慌慌张张跑来。
“公公,龚指挥使带着追缉司的人,将咱们宅子围起来了!”
“嗒。”
戴公公手中丹丸落地。
第135章 名声
追缉司从戴公公卧室搜出了几十瓶“延年益寿丹”和大量邪典,加上戴胜和戴宅小内侍的口供,足以证明他就是栖云观一案的幕后主使。
龚廷恩将卷宗呈至圣前后,皇帝当即判了戴公公斩立决。
太后收到消息时,戴公公已被拖至午门斩首。
她默了一瞬,感叹道:“这人啊,上了年纪就是容易犯糊涂,以前那么机敏的一个人,居然连这种歪门邪道都信。”
随即吩咐芳姑姑:“传哀家懿旨,着安国寺明日开水陆道场,为那些早夭的孩子诵经祈福,再烧些童衣纸马,免得他们在阴间受苦。”
芳姑姑应诺。
旋即选派宫人去安国寺传旨,又另外命人在民间传扬此事。
栖云观的骇闻刚传开时,京城百姓又怒又惊,既愤慨于道士们的残虐,又担忧儿孙恐遭此厄运,很是心神不宁。
如今得知幕后主使被斩首,纷纷拍手称快。
对太后娘娘的善举,全都交口赞扬,有文人特地为此吟诗作赋,太后的贤名不曾因此受损,反而愈显光辉。
真正将戴公公送上断头台的冯清岁,却鲜为人知。
戚氏和冯清岁请白云寺高僧超度那些孩子所做的那场法事,同样鲜为人知。
纪长卿对此有几分不平。
问她:“可要替你宣扬?”
冯清岁摇头:“我不需要这样的名声。”
能让冤魂安息的,不是经文,也不是纸马,而是罪魁祸首的伏诛。
她尽己所能诛灭元凶,是为了让他们灵魂安息,不是为了踏着他们的尸骨博取美名。
是否为人所知并不重要。
不过,纪长卿从追缉司领回来的那份赏银,她还是欣然收下了。
毕竟这是她应得的。
戚氏得知来龙去脉后,果真又抄起鸡毛掸子,抽了纪长卿一顿。
“缉凶这么危险的事,你一个大男人不挺身而出,反倒让你嫂子一个弱女子冒险,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你长兄,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给我去祠堂跪上三天三夜!”
纪长卿:“……娘,我还得上朝。”
戚氏:“就你这品性,还有脸上朝?你连家人都护不住,还治什么国?趁早辞官回家卖芋头得了!”
纪长卿:“……”
他就知道!
冯清岁这条计策,只会把他整得里外不是人。
挨完训出院,见着偷笑的某人,他冷哼了一声:“也不知是谁,说给我搭梯子,我等了半天也没见着梯子,敢情那梯子是隐形的。”
冯清岁笑若春山:“刚要搭呢,二爷就出来了,要不二爷掉头回院,再躲一次。”
纪长卿: ̄□ ̄||
盼他点好好吗。
就知道幸灾乐祸。
冯清岁笑了片刻,见好就收,道:“这次能毫发无损平安归来,多亏二爷给的金丝软甲。那金丝软甲我已让人清洗干净,等晾干了就送还二爷。”
纪长卿摆摆手:“你收着吧,送还我作甚?”
他还能改大了再穿不成?
“那我就留着了。”冯清岁顺从道,“多谢二爷,我会好好保管的。”
纪长卿耳朵尖忽然泛热。
回书房连喝了两杯菊花茶,才觉热意慢慢消散。
他看了眼窗外已经冒出花芽的石榴树,心道这天是越来越热了,动不动就让人头昏脑涨。
得备着点冷饮才行。
第136章 蝼蚁
但有时冷饮也不起作用。
皇后刚刚吃了一碗冰雪冷元子,心里依然一肚子火。
她以为自己已经足够高估冯氏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人家。
不管何人出手,也不管面对何等恶劣局面,冯氏都能迎刃而解,逢凶化吉,跟妖怪成了精似的。
她手中的牌不多了,剩下那些留着还有大用,实在舍不得就这么丢给冯氏糟蹋。
却又无法看冯氏逍遥在外。
焦灼得人都便秘了。
永宁见她愁眉苦脸,坐到她身旁,挽着她的手臂,亲昵道:“母后,什么事让您这么烦心?说出来听听,好让我替您分一下忧。”
她只生了一儿一女,太子打小和她不亲,永宁却是她的贴心小棉袄。
不但从不忤逆她,还总是在她失意时陪伴在身旁,即便已经成婚出宫开府,仍常常回宫探望她。
因而她不愿让她卷入旋涡,徒添烦恼。
“你恣意生活便好。”
她拍着永宁的背道。
“不过是些许小人作祟,母后很快就能收拾掉,你不用担心。”
永宁摇头:“母后,我小时候您这么说,我长大了您还这么说,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您的左膀右臂?”
绝不想再经历第二回。
见天空晴晴如也,他放下心来。
哼着小曲往前走了十几米,忽觉脚下有点黏腻,抬起脚底一看。
粘了一坨狗屎。
“……”
他寻了块石头,将靴底的狗屎刮干净,方继续往官署走。
不知是不是味由心生,他觉得鼻尖仍有屎臭。
“都说踩狗屎能走狗屎运,今日踩了狗屎了,应该能交点好运吧?”
他喃喃自语。
再不交点好运,追缉司就要被裁撤了。
栖云观一案让陛下极为震怒,勒令他们必须在一个月内破案。
眨眼已过一旬,他甚至开出千两赏银,依然一无所获。
愁得头都快秃了。
回到官署,一个缇骑迎上来:“大人,纪大人来了。”
“!!!”
纪长卿这厮,竟连半个月都等不及吗!
他咬紧牙关,走进官署。
倒要看看,纪长卿还想怎么逼他!
谁知纪长卿见着他,张口却是:“龚大人,栖云观一案的悬赏可还作数?”
他一脸错愕。
好一会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当然作数。纪大人莫非有线索?”
纪长卿闪身,露出一个被捆绑着手脚丢在地面的灰衣人,道:“这便是栖云观那些道士的头领。”
“!!!”
他震惊得下巴差点掉地上。
“你怎么抓到的?”
他倒是不疑有假,纪长卿堂堂丞相,不会随随便便把人带到他面前。
“这是我长嫂花了大笔银子,冒着生命危险,以身做饵引出来的,幕后主使我们已经拷问出来了,是戴公公,建议龚大人先把人给抓了,再听详情也不迟。”
戴公公?!
他再次惊掉下巴。
“深得太后恩宠的那位戴公公?”
纪长卿挑眉:“怎么,龚大人不敢动他?”
他气得差点骂娘。
在这激什么将!
他堂堂追缉司指挥使会怕一个阉人?
别说是太后跟前得脸的太监,就是陛下身边的秉笔太监,做下这样丧尽天良的惨案,他也照抓不误!
他当即将那灰衣人拖进刑房,刚要拷问,那灰衣人醒来,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和戴公公的罪行都给交代了。
他:“……”
这人身上也没什么伤啊,怎么这么老实?
纪长卿那厮到底对这人做了什么?
不用酷刑就能拿到口供,难怪纪长卿瞧不上他们追缉司,回头他非得把这招抄过来不可。
灰衣人戴胜:谁说他们没动酷刑!他差点就被虐死了好吗。
他拿了口供,立刻点了人马,赶往戴宅。
戴宅。
戴公公趁阳光正好,命人将他最喜欢的黄花梨躺椅搬到了庭院里。
他眯着眼躺到椅上,边把玩腰侧香囊,边晒太阳。
香囊里装着他从宝贝房赎回了好些年的命根子。
这宝贝原是风干的,他让人上了漆,以便长久存放。
呷了两口茶后,他盘算着,戴胜也该回来复命了。
戴胜此行带了全部人手,对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一个身手敏捷的丫鬟和一队普通镖师,绰绰有余。
栖云观是他花了几年时间才经营起来的,却被纪家人一朝倾覆。
再要经营一个,还不知费多少功夫。
他手中寿丹不多,吃完了要是续不上,前面吃的那些可就白搭了。
纪家人害他至此,他如何能轻饶?
等杀完冯氏,他还要杀纪长卿母子,甚至纪鸿德这一脉,他也要杀个一干二净。
越想他这心头火就越盛,烧得他喘不过气来。
“来人,取寿丹。”
太后专门赏赐给他的小内侍闻言,疾步走去寝室,将盛放丹药的瓷瓶拿了出来。
他展开手掌,小内侍倒了一颗丹丸在他手心。
他抬手刚要将丹丸送入口中,守门的小内侍慌慌张张跑来。
“公公,龚指挥使带着追缉司的人,将咱们宅子围起来了!”
“嗒。”
戴公公手中丹丸落地。
第135章 名声
追缉司从戴公公卧室搜出了几十瓶“延年益寿丹”和大量邪典,加上戴胜和戴宅小内侍的口供,足以证明他就是栖云观一案的幕后主使。
龚廷恩将卷宗呈至圣前后,皇帝当即判了戴公公斩立决。
太后收到消息时,戴公公已被拖至午门斩首。
她默了一瞬,感叹道:“这人啊,上了年纪就是容易犯糊涂,以前那么机敏的一个人,居然连这种歪门邪道都信。”
随即吩咐芳姑姑:“传哀家懿旨,着安国寺明日开水陆道场,为那些早夭的孩子诵经祈福,再烧些童衣纸马,免得他们在阴间受苦。”
芳姑姑应诺。
旋即选派宫人去安国寺传旨,又另外命人在民间传扬此事。
栖云观的骇闻刚传开时,京城百姓又怒又惊,既愤慨于道士们的残虐,又担忧儿孙恐遭此厄运,很是心神不宁。
如今得知幕后主使被斩首,纷纷拍手称快。
对太后娘娘的善举,全都交口赞扬,有文人特地为此吟诗作赋,太后的贤名不曾因此受损,反而愈显光辉。
真正将戴公公送上断头台的冯清岁,却鲜为人知。
戚氏和冯清岁请白云寺高僧超度那些孩子所做的那场法事,同样鲜为人知。
纪长卿对此有几分不平。
问她:“可要替你宣扬?”
冯清岁摇头:“我不需要这样的名声。”
能让冤魂安息的,不是经文,也不是纸马,而是罪魁祸首的伏诛。
她尽己所能诛灭元凶,是为了让他们灵魂安息,不是为了踏着他们的尸骨博取美名。
是否为人所知并不重要。
不过,纪长卿从追缉司领回来的那份赏银,她还是欣然收下了。
毕竟这是她应得的。
戚氏得知来龙去脉后,果真又抄起鸡毛掸子,抽了纪长卿一顿。
“缉凶这么危险的事,你一个大男人不挺身而出,反倒让你嫂子一个弱女子冒险,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你长兄,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给我去祠堂跪上三天三夜!”
纪长卿:“……娘,我还得上朝。”
戚氏:“就你这品性,还有脸上朝?你连家人都护不住,还治什么国?趁早辞官回家卖芋头得了!”
纪长卿:“……”
他就知道!
冯清岁这条计策,只会把他整得里外不是人。
挨完训出院,见着偷笑的某人,他冷哼了一声:“也不知是谁,说给我搭梯子,我等了半天也没见着梯子,敢情那梯子是隐形的。”
冯清岁笑若春山:“刚要搭呢,二爷就出来了,要不二爷掉头回院,再躲一次。”
纪长卿: ̄□ ̄||
盼他点好好吗。
就知道幸灾乐祸。
冯清岁笑了片刻,见好就收,道:“这次能毫发无损平安归来,多亏二爷给的金丝软甲。那金丝软甲我已让人清洗干净,等晾干了就送还二爷。”
纪长卿摆摆手:“你收着吧,送还我作甚?”
他还能改大了再穿不成?
“那我就留着了。”冯清岁顺从道,“多谢二爷,我会好好保管的。”
纪长卿耳朵尖忽然泛热。
回书房连喝了两杯菊花茶,才觉热意慢慢消散。
他看了眼窗外已经冒出花芽的石榴树,心道这天是越来越热了,动不动就让人头昏脑涨。
得备着点冷饮才行。
第136章 蝼蚁
但有时冷饮也不起作用。
皇后刚刚吃了一碗冰雪冷元子,心里依然一肚子火。
她以为自己已经足够高估冯氏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人家。
不管何人出手,也不管面对何等恶劣局面,冯氏都能迎刃而解,逢凶化吉,跟妖怪成了精似的。
她手中的牌不多了,剩下那些留着还有大用,实在舍不得就这么丢给冯氏糟蹋。
却又无法看冯氏逍遥在外。
焦灼得人都便秘了。
永宁见她愁眉苦脸,坐到她身旁,挽着她的手臂,亲昵道:“母后,什么事让您这么烦心?说出来听听,好让我替您分一下忧。”
她只生了一儿一女,太子打小和她不亲,永宁却是她的贴心小棉袄。
不但从不忤逆她,还总是在她失意时陪伴在身旁,即便已经成婚出宫开府,仍常常回宫探望她。
因而她不愿让她卷入旋涡,徒添烦恼。
“你恣意生活便好。”
她拍着永宁的背道。
“不过是些许小人作祟,母后很快就能收拾掉,你不用担心。”
永宁摇头:“母后,我小时候您这么说,我长大了您还这么说,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您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