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她从车上下来,冷笑道:“好大的胆子,光天化日,竟敢抢别人奴仆!”
  国字脸扭头看她:“你是何人?”
  冯清岁嗤笑一声。
  “连我都不认得,还敢抢我的人?”
  “你的人?”国字脸面无表情,“这是我们宁国公府的逃奴。”
  冯清岁摊开手中卖身契,展臂送到他跟前,厉声道:“睁大你的狗眼,好好看清楚,到底是谁的奴仆。”
  国字脸掠了一眼,发现竟是徐氏的卖身契。
  联想到牙行那边的说辞,拧眉道:“你就是买了徐氏的乌城人?”
  “没错。”
  国字脸嗤之以鼻:“牙行未经我们国公府同意,擅自将人卖出,这笔买卖做不得数,钱可以赔你,人我们必须带回去!”
  冯清岁冷然道:“白纸黑字写的卖身契,还盖了官府的印章,你们不认也得认。”
  国字脸懒得废话,招呼家丁:“亮出刀子,看谁还敢阻拦!”
  众家丁立刻抽出腰间悬着的长刀,帮工们一脸骇色,下意识往后退让。
  五花从车上跳下,朝家丁心口踹去,一人踹一脚,不消片刻就将众家丁踹倒在地。
  国字脸大惊,这等身手,断非普通人家的打手。
  他惊疑不定地看向冯清岁:“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连我的身份都不曾打听,就上门挑衅?”
  冯清岁走到徐嬷嬷跟前,讥嘲道。
  “你们国公府可真是目中无人。”
  音落,一队衙差赶了过来。
  却是冯清岁出门时让青麦报的案。
  “差爷,便是这人带着家丁上门抢我的下人。”冯清岁张口告状,“我夫君战死沙场,尸骨未寒,国公府就欺上门来,差爷务必请府尹大人主持公道,莫叫天下将士寒了心。”
  衙差头子忙不迭道:“夫人放心,我们大人定会秉公执法,还夫人一个公道。”
  国字脸一脸倨傲:“我们是宁国公府的。”
  不料衙差不由分说,将他上了枷,押送离开。
  他惊骇不已。
  这年轻妇人到底什么来头!竟然能让衙差连国公府的名头都不听……
  衙差等人离开后,帮工们继续作业,徐嬷嬷一脸愧色:“抱歉,给夫人添麻烦了。”
  “没事。”冯清岁摆摆手,“我早有预料。”
  徐嬷嬷踌躇道:“要不夫人还是送奴婢离京吧,国公府那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奴婢可以在外地给夫人开分店。”
  冯清岁却道:“你且告诉我,当初你果真中饱私囊,还是被人栽赃陷害?”
  “奴婢没做过任何对不起前主的事。”
  徐嬷嬷回道。
  又迟疑片刻,方继续道:“奴婢是被陷害的,奈何大小姐不信,如今掌管锦衣阁的人,是现国公夫人的心腹,陷害的事,应该是国公夫人做下的。”
  冯清岁:“……”
  卖掉亡母心腹,换上继母心腹?
  看来那位宁大小姐的脑子不怎么好使。
  她问明详细过程,对徐嬷嬷道:“你安心留在京城,离京才危险。”
  徐嬷嬷听出她的言外之意,脸上露出一丝惊疑。
  “应该不至于吧……”
  她好歹是先夫人的人,又管了那么多年铺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小姐不至于赶尽杀绝吧?
  冯清岁道:“防人之心不可无,你雇几个会武的,平常带在身边,作坊这边,也得加几个护卫。”
  徐嬷嬷点头:“好,奴婢这就招人。”
  冯清岁在作坊转了转,便离开了,却不曾想,方才争斗那一幕,入了某个人的眼。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金氏。
  金氏带孩子去酒楼吃饭,刚好路过巷口,听见打闹动静,让车夫停车围观。
  没想到竟看到冯清岁。
  细听发现这羽绒作坊居然是冯清岁的,妒得眼都红了。
  她好不容易央纪裴远给她订了一身羽绒服,还得等上一旬才能制好,竟是被这小贱人主宰了?
  真是岂有此理。
  想到那国字脸口口声声“我们宁国公府”,她心念一转,生出一条妙计。
  第31章 还不叫祖父?
  初雪刚融完,腊八就到了。
  戚氏兴致勃勃地带冯清岁去京郊白云寺。
  “……腊八前一个月白云寺就开始准备这粥了,要用上三十四种食材,小火慢炖三个时辰,一做就是上万份粥,我许多年没喝过了,等会咱们好好尝一尝。”
  冯清岁道好。
  到了山前,见满地都是人,山道水泄不通,戚氏带她走了小路。
  小路在正道西南边,隔了一个山头,只有零零星星的人走着,她们沿着这路上山喝了腊八粥,还领了十个糍粑。
  回程也走的小路。
  下到一处山腰时,五花突然上前,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前面有埋伏。”
  冯清岁神色一凛:“几个人?”
  “五个。”
  禀完,五花走到了前头。
  冯清岁对戚氏道:“娘,咱们走慢点。”
  戚氏不解,正要发问,前方树丛突然钻出几条汉子,朝她们径直扑来,顿时脸色大变。
  却见五花三下五除二,将他们全都撂倒在地,反绑住手脚。
  汉子们骂骂咧咧,被五花踢了几脚,都老实了。
  冯清岁正要问话,眼角余光瞥见对面山坳有一道身影,正急匆匆离开,便给五花使了个眼色。
  五花飞身掠过山坳,将那人擒下。
  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子,打扮得油头粉面。
  被拖到冯清岁跟前后,色厉内荏地叫嚣:“你们做什么!知道我是哪个府上的吗!”
  冯清岁嗤笑:“我不知道你是哪个府上的,只知道你和这帮人是一伙的。”
  男子狡辩:“胡说八道!劝你马上放了我,不然……有你们好看!我们府可不是什么人都惹得起的!”
  “是吗?”
  冯清岁淡淡道。
  “国公府我都敢惹,还有什么府我惹不起?”
  男子一脸错愕。
  冯清岁让五花将男子和那几个汉子赶下山,送到京城衙门,五花回来禀报道:“那男的受了刑,交代说是手头紧,找了几个人,想趁着腊八节勒索一二。”
  “他是什么身份?”
  “京城的一个浪荡子,平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靠着姐姐接济过活。”
  冯清岁登时就猜到这人的身份。
  “金氏的弟弟?”
  五花点头。
  既是金氏,肯定不会为了钱,十有八九是又想毁她名声。
  也不知道她名声坏了对金氏有什么好处。
  难道金氏还妄想给纪长卿当寡嫂?
  苍蝇咬不死人,整天嗡来嗡去也烦心,冯清岁上次轻拿轻放,这次不打算放过金氏。
  去戚氏那里吃糍粑见着纪长卿,她把这事和纪长卿说了。
  纪长卿却看着她的吃相出神。
  这人没用筷子,而是用双手拿着糍粑,小口咬糍粑的模样十分可爱,跟兔子似的。
  似乎在哪见过……
  他蹙眉思索。
  一幅绣画浮现在他脑海。
  想起来了,在慈幼院那个展示厅,有一幅绣画,绣了个吃糍粑的小姑娘。
  “原来绣的是她。”
  他唇边溢出一丝笑意。
  这吃相倒是从小到大都没变过。
  冯清岁见他不怒反笑,一时摸不着这人什么意思。
  “二爷觉得如何处置比较好?”
  她追问道。
  若非担心连累纪长卿,她已经把金氏和纪裴远的事捅到寿阳公主那去了。
  纪长卿回过神来,正色道:“这事你不用管,我来处理。”
  冯清岁落得轻松,笑道:“那妾身拭目以待。”
  说着又拿起一个糍粑。
  刚要送到嘴边,忽而反应过来,应该用筷子夹的,但偷偷拿眼看了下戚氏和纪长卿,见他们没什么反应,就依然按儿时习惯吃了。
  真香。
  吃过糍粑,下人传话,说纪三老爷来了,想见一见纪长卿。
  纪长卿微微一笑,回道:“不见,告诉他,后日老爷子寿宴,我会去。”
  下人自去回话。
  冯清岁知他和纪老爷子不对付,平日见了面也不打招呼,如今主动表示去参加寿宴,定有古怪。
  莫非,是为了金氏的事?
  她顿起吃瓜之心,刚要开口,就被纪长卿一句话堵住:“娘,我去寿宴就好了,您和大嫂留在府里,省得看人脸色。”
  戚氏点头:“也好。”
  冯清岁暗自遗憾。
  却说纪老爷子听了老三回复,眉眼微舒,道:“看来他已经想明白了,在朝中混,光凭个人本事是不行的,知道拉拢人心了。”
  纪三老爷奉承道:“爹果真料事如神!”
  纪老爷子白了他一眼,要不是老二老三老四都不成器,生的子孙也一个顶一个糊涂,他至于跟纪长卿那孽障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