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45节
  所以对大多数战士来说,实际上在战场上能最长吃到的可能只有三类餐了。
  而这时孙腾宇却说道:“三类餐不仅有这个马铃薯饼干。还有这个。”
  说着话他拿出一带东西,看上去都是焦黄色的面粉一样的东西。
  他找来一个碗,把这种焦黄色粉末倒了进去。
  有一名团长猜到这是什么,他脱口而出:“炒面粉?!”
  但是他的猜测却被孙腾宇直接给否定了。
  孙腾宇笑道:“炒面粉口感和味道都很差。除了有点热量以外是真的不好吃。想让炒面粉好吃,还要拌进去猪油、白糖,最后用热水合开搅匀才好吃。这个不是炒面粉。”
  “不是炒面粉?那是什么?”“复水土豆泥。”孙腾宇说着,同时让人拿来了一杯水:“无论是冷水还是热水,都可以将其快速搅拌成土豆泥。可以干吃,干吃口感比炒面粉好,因为我们做了调味,吃起来也会顺滑一点。没有炒面粉那么卡嗓子眼。”
  一杯没什么温度的水被孙腾宇倒入碗中,一边倒水一边搅拌。
  如同变魔术一样,刚刚还是一团粉状的东西,现在就变成了土豆泥了。
  孙腾宇又拿出一包来,这一次他拿来了热水,在热水的浸泡下,复水土豆泥的香味瞬间散开。
  有人忍不住嗅了嗅:“嗯,有股子火腿的香味啊!这土豆泥还是荤的?”
  “不是荤的,只是我们在北平的实验室里生产的时候做了调味。我们已经有相对成熟的三个口味配方。
  火腿味土豆泥、鸡汤味土豆泥、红烧肉味土豆泥。都是骗骗嘴吧的东西,实际上没有肉。”
  伴随着孙腾宇的话,另一碗土豆泥也做好了。
  他再一次推到众人面前,大家都尝尝。这一次大家没有客气。大家冷的热的土豆泥都尝了,很多人都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这土豆泥真的比炊事班长做的菜好吃诶!”“好浓的火腿味,我这吃的是土豆泥吗?”
  “有土豆泥,干嘛还要配发那种很硬的饼干呢?”孙腾宇不得不解释道:“因为土豆泥太软了,如果战士长期吃这种软食,害怕他们牙齿退化。而且饼干摆碎后混进土豆泥里,味道会变得很好。”
  “复水土豆泥可以在作战期间配发到每一个战士。干吃也可以,大家试一试。”
  孙腾宇将剩余的一些土豆粉递给众人。
  大家尝试干吃,还真别说,干吃的味道反而更浓。
  “我怎么觉得这干吃还更好吃呢?”团长挠挠头:“还真奇了怪了。不过你们这些科学家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啊。怎么还能想着把土豆泥晒干,然后加水又能变回土豆泥的模样呢?乖乖,真了不起。”
  孙腾宇和方然对视一眼,他们清楚不是他们聪明和厉害。
  而是网咖里的资料实在是太全了,他们不过是站在后人的肩膀上罢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实验组
  不过军粮这种东西仅仅是一群人坐在办公室来开个会就定下来,那就显得太儿戏了。
  因为最终这种东西怎么吃,吃多少,能不能吃得饱,其最后的检验者是战士。
  而不是一群人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就能决定的。
  所以在哈尔滨第一食品厂试做了一批不同餐标的军粮后,孙腾宇和方然就找到了哈尔滨当地的解放军,通过上级的关照,当地的解放军也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所以也非常配合他们工作。
  将两人介绍到了哈尔滨当地整备的一个418团。
  418团隶属于140师,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中,他们现在应该在湘西剿匪。
  但是因为李锐给中央军委透露了大量的湘西土匪的情报。
  再加上雷神大队和飞鹰大队在广西剿匪任务完成后,马不停蹄的跑去湘西支援。
  靠着无人机和107火箭,湘西的土匪被降维打击。很快就被彻底打散了。
  湘西和广西的大规模剿匪可以说是提前一年结束了。
  这为两个地方的发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减少了当地遭受土匪迫害的时间。
  中央军委考虑,要将140师上属的47军派入朝鲜作战。
  所以就把他们一个个的调到了东北。趁着现在还没正式入朝,先来东北适应寒冷气候。
  免得骤然入朝出现严重的不适应。团长陈明友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两人。
  “欢迎欢迎,听说两位来是给我们部队开洋荤的?”在团长办公室里,陈明友亲自为两人泡了两杯浓茶后笑呵呵的说道:“听说都是些好东西?”
  方然也笑着回应道:“也不算是开洋荤吧,团长是这样的。我们新研制了一批野战时期,在缺乏补给的情况下的单兵口粮。”
  “用不同类型的餐标,适应不同作战需求。但是坐而论道都是假的。我们希望借贵军的一些战士进行实际试验。”
  陈明友团长问:“试验,什么试验?”
  “哦,不必紧张团长。”孙腾宇接过话头:“其实就是让战士们吃我们的这些食品。然后您让战士们尽可能模拟真实战场上的运动量。”
  “我们来观测一个战士在战斗状态下和非战斗状态下,对每种食品的需求量。同时也要观察,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比如十天十五天,战士们保持中高强度的运动量,同时又只能吃一种食品的情况下,会不会让战士产生厌烦情绪进而影响士气等。”
  听完这样的解释后,陈明友挠了挠脸颊:“这样啊。你们这些搞研究的高材生是不一样啊。想的东西和我们都不同。”
  “我想着每天有的吃能吃饱就好了,还管它重样不重样。我打仗的时候最惨一次,连着吃一个月的黑豆,放的屁那是又臭又响,半夜放连环屁。整个营房的战友都被我轰的没法睡觉。”
  说道这个经历,陈明友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反而一脸得意的表情。
  是啊,反正自己放屁自己不臭,臭的是别人。孙腾宇和方然尽量忍着不笑,但他们毕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没法做到无论多好笑他们都不会笑,更不用说他们根本忍不住。
  所以两人低下头,脸颊憋得通红,想笑又不敢笑太难过了。过了好一会儿两人才缓过来。
  方然咳嗽一下,把那种想笑的感觉驱逐出去。
  然后他说道:“国家总是要进步的嘛。军队也会进步,一点一点会越来越好的。”
  “团长你们以前只能吃黑豆。那我们就让现在的士兵吃好点,以后的士兵在好一点。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的士兵也能全方位保障到位。让他们不要为后勤补给发愁。”
  陈明友猛地一拍大腿:“好!我就喜欢你们这种能搞科研,能建设国家的文化人。我们在前线打仗保家卫国,你们在后面为我们生产研发武器提供保障。我们打退侵略者,你们提升国家实力!我们就是相辅相成啊!”
  一开始孙腾宇和方然两人听着都陈明友说着他放连环屁的故事还以为这个团长是个很粗俗的人。
  但是这段话一说出来,两人发现团长其实还是很有水平的。“这样,你们需要多少人帮着试验?”
  孙腾宇回答道:“一个连就够了。一百来号人,也差不多够当观察样本了。”
  “好。”陈明友想了想:“那去找七连,通讯员,去把七连连长叫来。说我有好事便宜他,让他屁颠的快点过来!”
  “是!”通讯员敬了个礼就朝着外面跑去,去找七连连长了。
  没过一会儿,七连连长就到了。这是一个二十七八,看着最多三十岁的男人。
  长相坚毅,留着短须。
  “七连连长刘家龙报道!”刘家龙对着团长和刘、方二人敬礼。
  陈明友笑呵呵的道:“老刘,今天给你安排了一个好活计啊。”
  刘家龙也咧嘴笑道:“团长你别框我了。说罢,是让我们连组织劳动,还是帮着小学学校除雪铲冰,还是去医院帮着修山墙啊。说吧,战士们也乐意干,管饭就行。”
  “嘿,你个刘家龙。我看你平时老实憨厚才给你这个好活计。没想到在你眼里我是这样的人啊。”陈明友假装生气。
  两人笑骂了几句后陈明友正式把孙腾宇和方然介绍给了刘家龙。
  然后把他们要做的事情也告诉了刘家龙。
  刘家龙眼前一亮:“新式军粮?好吃不?!”
  孙腾宇想了想:“反正不难吃。应该说还是挺好吃的。”
  “那啥时候开始啊?”
  “如果可以,今天就开始吧。我们已经拉了一卡车的各种餐标的军粮来了。刘连长,你找战士们帮着卸货吧。”
  “好勒!”刘家龙现在充满干劲。
  他跑回营地就看见因为天气太冷而减少出操。
  但是却在连里为战士们念报纸的指导员李延年。
  “老李,别念了。大伙跟我出去卸货,有好东西。”刘家龙笑呵呵的招呼着。
  李延年把报纸收好放起来后对着刘家龙道:“什么事情你这么高兴啊。”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刘家龙笑呵呵的说道。
  一卡车的物资很快就被战士们卸了下来。
  团里已经和三营的食堂打了招呼,七连这段时间不跟着营里的伙食吃。
  而是跟着食品厂提供的野战军粮吃。孙腾宇和方然还是比较有良心的,没有一上来就让七连的战士们直接吃复水土豆泥。
  而是让他们第一餐吃的是方便面。不过是哈尔滨第一食品厂生产的,没有酱料包只有调味包的版本。
  今天中午三营的伙食:酸辣土豆丝、白菜汤、窝窝头。没办法,冬天的东北实在是没什么可吃的。
  这不是后世,现在东北能在冬天囤的住的菜除了大白菜和土豆外,也就是大葱这种东西了。
  现在的东北,基本上要吃一个冬天的白菜、土豆。
  但是今天食堂里传来了一股难以形容的香气。
  饭前一支歌的时候好多战士都走神了。
  “今天食堂吃什么呢?怎么这么香啊。”“嗯一香!真香!”八连长和九连长都走神了,两人凑在一起嘀咕。
  只有七连长刘家龙和指导员李延年大概知道情况。
  李延年皱眉说道:“这是野战军粮的味道?”
  “应该是。”
  “这味道太香了,野战军粮给的是什么啊。这味道我怎么闻着不对劲呢。地主老财家过年炖鸡也没这么香啊。”
  李延年叨咕着:“我们吃这个,八连九连没得吃,会破坏团结吧。”
  刘家龙倒是不在意的摆摆手:“嗨,我们是执行任务。我们不光吃,吃完还要练呢。团长说了,要我们按照实战化进行操练,看看一天训练下来,这些军粮顶不顶饿。我们也是有任务的,又不是吃白食。”
  李延年一想,也是这个理。
  不过大家的魂都被食堂飘来的香味给勾走了,饭前一支歌唱得都极其拉胯。
  最后还是三营长看不下去了,吼了大家几声。
  三个连才算是正经的唱完饭前一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