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06节
  “好,是你们逼我的。本来作为医药商人我也不想害人,但是你们政府无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了!”
  “你们不是想要青霉素吗?好,我给你们!我掺上面粉给你们!你们不是要生理盐水?我也给你们,我就拿食盐兑水给你们!”
  “是你们逼我的,把我一个良民逼成这个样子。要是有害死人,那都是你们的错!”
  就在石中在家里怨天尤人咒骂不停的时候,他的心腹管家走了过来。
  “老爷,老爷,香港那边来信了。您还记得从前上海滩的杰克?李老爷吗?”
  石中暂时恢复冷静道:“你是说辉瑞制药的杰克?李老爷?”
  “对,就是他。”“他找我有什么事情?”
  “好事情啊老爷,他让您帮着找寻一种新药。”“新药?”
  “对,说是中国生产的。辉瑞公司愿意花大价钱购买。都是货真价实的美金!”
  管家激动的说着:“老爷,少爷的事情可能有救了!”
  石中眉头微微一皱:“怎么说?”
  “老爷您想啊,之前报纸上铺天盖地报道的那位李强领事不过是为中国拉来了两亿卢布的外汇就快被吹成民族英雄了。”管家说道。
  “老蒋撤退的时候把外汇黄金都带走了啊。现在的共产党急缺外汇黄金。您手上有和杰克?李先生联络的渠道。可以让新中国政府把药品换成货真价实的美元。”
  “这不就是您谈判的筹码吗?到时候您让上面的人网开一面,哪怕不能让少爷直接出来呢。减刑到只坐牢一两年也是好的啊。”
  “李强不过是为国家带来两亿卢布罢了。按照现在的市面汇率也就是四千多万美元,这还是官方汇率。
  实际上卢布在黑市的汇率还要低一点。两亿卢布最多也就是换到三千五百万美元顶天了。”
  “您要是能带来足够多的美元,上面的人还敢不给您面子?您别管上面是什么寡民党还是共产党,我敢打包票,他们对钱的态度都是一样的!”
  管家说的话让石中瞬间心动。
  他来了精神:“伺候我更衣,我要去见上海市长!”
  第一百一十四章 帮帮老白男
  1950年,上海的市长是陈毅。上海这样一个城市,还真的必须要是陈毅这样的老将军才能镇得住。
  现在的上海也是乱象丛生,解放军在这里灭烟扫黄都遭受到不小的阻碍。
  陈毅有的时候都想要不干脆杀个人头滚滚好了。
  但是这种想法也就是很生气的时候发泄时想一想罢了。
  真的把上海杀个人头滚滚就怕整个上海都不稳了。
  和上海的这群资本家打交道,陈毅也经常是被搞的一肚子火。
  这帮人还真以为还在民国呢?去年年末的时候,上海打了一场金融战,把一群投机倒把搞两白一黑的不法商人搞了一批。
  这样上海才算是安稳了一些。最近上海也在搞这些资本商人。
  中央那边已经有掌握青霉素生产突破能力的科学家了。
  那个叫做张为申的科学家已经悄悄进入了上海青霉素工厂,开始对青霉素工厂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据说已经开始小规模生产了。
  而且据说那个名为曙光厂的最高保密机构已经流出了许多药品配方。
  甚至很多是西方国家都没有的。
  上海这边有些厂子经过改造后可以直接生产这些药品。
  这让陈毅很高兴。因为他之所以要和一帮资本家继续打交道,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这帮人手上有联系西方买办的渠道。
  新中国成立,手上各种东西都缺,尤其是药品急缺。听说今年江西又闹吸血虫病了。
  治疗吸血虫病的药物中国也无法生产。
  只能是通过这些商人和西方的买办们进行购买。
  还有治疗小儿百日咳的药,还有治疗白喉的疫苗等等。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陈毅就是在不喜欢也要捏着鼻子和这些资本家打交道。
  而现在曙光厂那边传来了很多好消息。
  大多数常见药物都已经在曙光厂那边经过了技术验证,可以开始小规模生产了。
  只要能大规模生产,那么陈毅就可以彻底甩开那些资本家,不用看他们的脸色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新中国缺乏药品的生产线,想要大规模生产还需要时间。
  但是这已经让陈毅很开心了。
  因为他还是懂这些药品的技术价值的。
  生产药品最难的就是找准配方,只要配方找到了,相关的生产线总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到时候哪怕是集全中国之力,总是能把中国急缺的药品生产线先搭建起来的。
  “要是能在多点外汇就好了。可以直接和国外先买现成的药品生产线和设备。这样我们的发展就能更快了。”
  陈毅坐在办公桌后看完一份文件后忍不住感叹道。
  哒哒哒,敲门声响起。“请进。”陈毅的秘书,解放军战士小王走了进来。
  他进门后先敬了个礼:“报告。”
  “有什么事呀。”陈毅和颜悦色的问道。
  “市长,有一名叫做石中的商人说想要见您。他说是有关于赚取大量外汇的事情。我收到消息不敢耽误,就问问您要不要见他?”
  陈毅听到石中的名字后觉得有些耳熟,然后想了想。
  诶,他不是那个已经在渔网里的医药商人了吗?
  陈毅配合中央在上海搞了场针对医药贩子的钓鱼执法。
  也不能叫钓鱼执法吧。
  总之就是国家出钱收购一批肯定用的上的战略医疗物资。
  包括青霉素、酒精、双氧水、生理盐水、纱布、止血棉等等。
  这些东西以后抗美援朝一定是用得到的,先囤货总比到时候临时去找要好。
  这些订单放到上海来找这些资本家们来买。
  如果他们只是单纯的赚取合理范围内的利润,也不囤积居奇也不以次充好的话,那么一切都好说。
  这些钱给他们赚了也就赚了。共产党人也是讲诚信的,只要你们在法律规则下规规矩矩的照章办事,我们也不找你们麻烦。
  但是你们要是搞以次充好,囤积居奇,故意涨价等等行为的话。
  那就不要怪无产阶级民主专政的铁拳打到你们身上了。
  所以这其实也是一个选择,看他们愿意在新中国当一个堂堂正正的商人,还是想要继续当民国的资本家。
  不过现在看来很多人都挺让人失望的。
  给了他们一条路走,他们不走。非喜欢走捷径。陈毅已经掌握了很多情报了。
  包括王康年、石中在内的很多商人都以各种方式以次充好,还想对政府公职干部进行腐蚀。
  这些都在陈毅的掌握之中,所以他实在是想不通石中是怎么会想到来找自己的。
  不过思虑一番后,陈毅还是说道:“那就让那位石先生进来吧。”
  石中在小王的带领下来到了陈毅的办公室,陈毅倒是好奇这位石先生是想玩什么花样。
  “小王,给这位石先生泡个茶。”陈毅转头看向石中道:“石先生,我这里只有普通的绿茶,不介意吧。”
  两人简单的寒暄了一阵,小王用茶杯送来一大杯浓茶后,陈毅也就不废话了,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石先生,你说能赚外汇的事情是什么呀?”
  石中开口道:“听说贵党在支援朝鲜的瘟疫时使用了对疟疾和霍乱的新药。”
  陈毅想了想:“对,确实是。”
  他确实听说曙光厂那边小规模的搞了一批新药去援助朝鲜。
  “怎么,你看上这批药了?”陈毅略带微笑的看着石中:“你是想把这药卖到国外?”
  石中索性也放开说道:“对。治疗霍乱的药剂还一般。但是治疗疟疾的药物全世界都需要。中亚、南美、非洲,到处都需要抗疟药物。”
  “金鸡纳霜在很多地方已经有了抗药性。全世界都在想办法搞新的抗疟药物。要是贵党研究出来的药物和金鸡纳霜不一样,是一种全新的抗疟药物的话。那么我可以负责的说,我能帮你们包销。”
  “不管生产多少,我都可以帮你们销售出去。甚至卖到美国卖到欧洲,为你们带来大笔的美元外汇。”石中说的信心十足。
  而陈毅却一脸似笑非笑的模样看着他。
  这让石中稍微有点不舒服,但是他还是很快调整了心态继续说:“我有这方面的渠道,只要贵党的新药有效,那么仅仅是抗疟药物一项,一年都可以收获千万美元以上的外汇!”石中的话不是吹嘘。
  实际上一直到2000年,全球罹患疟疾的人数依旧高达三亿。
  很多生活在后世的中国人觉得疟疾是一个距离自己很遥远,甚至和自己不相关的事情。
  这仅仅是因为中国消灭了疟疾。1954年中国疟疾大爆发,将近七百万人感染疟疾。
  1960年又一次疟疾爆发,超过一千万人感染。1970年第三次爆发,超过两千四百万人感染。
  一直到进入新世纪,中国坚持不懈的抗击疟疾。
  到七十年后中国每年感染疟疾的人数才下降到数百人。
  全球在抗击疟疾上的支出从来都没有减少过。
  而现如今全球经济虽然比不上后世发达,但同时感染疟疾的人数也比后世要多得多。
  所以从某种方面来说,现在有好用的抗疟药物的话,只要投入生产打入市场,那么很快就会赚的盆满钵满。
  就连辉瑞都盯上抗疟药物就知道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大了。
  陈毅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浓茶,他没有着急答应石中,甚至没有给石中任何承诺。
  只是说自己考虑考虑,然后就请石中离开了。
  石中不可置信的看着陈毅:“陈市长,这可是几千万美元的大买卖。”
  “嗯?所以呢?”陈毅看着石中,等待着他接下去的话。
  石中一时语塞,居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