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71节
李锐一边翻着文件一边说道:“商人嘛,不稀奇。都说商人无祖国。马克思也说过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商人会卖出用来绞死他的绳子。”
“买办阶级是我们这个国家最不需要的。有机会最好就要将他们彻底铲除掉。上海这个地方西华的程度太深了。”
“有必要对上海进行一场全面的改造了。上海市民阶级以成为洋行买办为荣,以替外国人办事为荣。反而是大量的人看不起劳动阶级。”
“苏州河边上的窝棚里,住着上海最多的工人。这一现象必须要扭转一下了。”
李锐翻看完文件之后对着冯石说道。
“我们需要把上海这种风气扭转过来。上海的同志已经下饵钓鱼了。那么就趁着他们钓鱼的间隙,我这个负责文化宣传工作的家伙给上海人民奉献一些精神大餐吧。”
冯石好奇道:“你准备做什么?”
“上海有中国最多的荧幕和收音机,那就请上海市民多看看电影,多听听广播吧。总有些人自以为坐在了洋车里自己就是人上人了。殊不知自己不过是洋车里的一个保姆罢了,车主人想不要你就随时可以不要你了。”
李锐摇着头说道:“我们的摄影干事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了,我觉得可以让他们开始拍摄一些属于我们新中国自己的电影电视剧了。”
北平市京城大学的一个实验室里,一个男人突然激动的冲出房间,并且放声高喊:“成了!成了!青霉素成了!”
“我们不需要再用发酵玉米原浆和乳酸就可以配置青霉素了!”
“快快快!我要见毛主席,我要见周总理。我要告诉他们,我们新中国的青霉素不用再看西方列强的脸色了!”
这个一脸激动的男人他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却值得所有人记住。他叫张为申。
第八十五章 青霉素
张为申突破青霉素原材料壁垒,从其他方向提取出青霉素的消息很快上报中央。
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在第一时间知道了消息。
他们特意抽出时间和张为申见面。因为对现在的新中国来说,青霉素实在是太重要了!
不论强调多少遍青霉素是神药都不过分。
在这个年头只要掌握好青霉素的用量,当一个青霉素医生,你都是神医。
虽然说后世有着无数的研究证明,滥用抗生素会制造超级病菌,人体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也会越来越高等等。
但那也是好几十年后的事情了,现如今的中国压根不存在后世所说的滥用抗生素的情况。
去医院也不可能随意给你挂一瓶带有抗生素药剂的吊瓶。
因为现如今的中国压根生产不出来这种药物。
抗生素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有多重要不容置疑。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瞎子阿炳。
李锐在拍摄视频准备在后世赚钱的时候就派人去找了瞎子阿炳。
他并没有一副相片流传于后世,甚至连一张人物素描都没有。所以也不用担心他被人认出来。
瞎子阿炳的前半生很传奇很荒唐,但是瞎了之后对音乐的追求。
尤其是在中国二胡的建树上有着突出贡献的。
没有瞎子阿炳创作的多首脍炙人口的二胡音乐。
现如今的二胡未必能有如今的地位。不论是《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都是能铭传千古在中国民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音乐作品。
还有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等就更不用提了。不过当李锐派人找到阿炳的时候,阿炳的身体就已经不是很好了。
李锐派人把阿炳一家安置在北平的一个房子里。
每个星期让摄影干事定期去拍摄他拉二胡曲子的视频。
北平市的文艺团体也很重视阿炳,给他在文工团找了个工作,教人拉二胡。
每个月给他开三十几万的工资。
这日子倒是比原来历史中阿炳的境遇要好上许多。
不过阿炳的身体状况很差,身体内多处结合和发炎。
李锐之前也用现代的资金从网络上购买了一批兽用青霉素粉送到北平的医院去。
让医院用来救人。为什么买兽用的?因为便宜。而且注意使用剂量,兽用青霉素和人用青霉素差别有,但是没那么大。
拿来应急还是可以的。
这批兽用青霉素粉在北平救了不少人,阿炳也算是其中一个。
他就是靠着医生用青霉素再搭配其他几种药物一起把他身体内的病给治好了七七八八的。
剩下的就是调养了。不过从现代采购青霉素不过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罢了。
全中国有多大的青霉素缺口?
而李锐又能从现代采购多少?
所以这注定了只能是拿来应急的一种手段罢了。
真正要解决青霉素的问题,还是需要在1950年自产青霉素。这才是解决问题根源的唯一手段。
而这个重任就落在了张为申的肩膀上了。
在原来的时空中他和他的老师应该是在1951年才偷偷回国的。
但是这一次在营救钱学森等一群科学家的名单中,张为申也在名单上。
在和新中国政府接触过后,张为申立刻表示愿意回国支援祖国建设。
他学的就是相关专业的。
在原本的时空中张为申是在1953年的时候突破了青霉素的技术封锁。
通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张为申用棉籽饼粉替代了发酵玉米浆,用白玉米粉替代了乳酸。
这一发明不仅打破了西方列强对中国青霉素原材料的垄断,更重要的是大幅度的拉低了青霉素的生产成本和产量。
让中国在1955年就实现了青霉素自由。
新中国之后之所以有漫山遍野的赤脚医生劳碌在乡间,救治百姓被当地喻为神医,那是离不开张为申发明的廉价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药物。
因为成本大幅度降低,很多抗生素药片每片只要几分钱。
当时医生开药也不是后世那种整盒整盒的开给病患。
而是从药瓶中倒出药片,用小纸包包好。每天吃的药装在一个小纸包里,医生只开疗程内需要使用的药。
这样一来治病的药费也大幅度降低,也不存在医药浪费的情况。
中国几千年来生了病只能苦熬的农民,第一次能负担得起治病的开销了!
说一千道一万,青霉素的突破对于中国都是一件大事。
大到毛主席和周总理可以为了这件事安排会议改期的大事!
毛主席和总量在西花苑接见了张为申。
这名科学家颤抖着从包里取出了一小瓶白色粉末。
“毛主席,周总理。成了!成了!中央交给我的那批论文和研究材料真的成了。这是我在实验室里提取出来的青霉素。”
“我做过检测了,在小白鼠和兔子的身上试验效果极好。目前已经在猪的身上进行测试了,经过观察猪没有不良反应。各项数据都和美国生产的青霉素没有多大差别。”
“我们已经在征集志愿者了。如果在人身体上的测试没有问题。我们就可以大规模生产这种青霉素了!”张为申一脸的激动。
原本他的研发路需要走两年。
但是李锐自然不可能让这位大科学家在花两年做这件事。
因为中国没有时间等两年。时间是新中国最缺的东西。而在后世,青霉素的研发早就不算机密了。
相关的论文随便都能找得到。
很多大学里学生甚至都不用青霉素做课题了。
有这些来自后世的海量论文和技术资料作为后盾。
张为申仅仅之花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成功复刻出了青霉素。
“真想见见这位编写这些技术资料的老教授啊。”张为申看着瓶子里装的青霉素粉,他忍不住想到自己看的那些资料。
“这位老教授怎么这么聪明,能想出这个点子呢。用棉籽饼和白玉米粉培养青霉素,真是天才的创意!”
“真的是太聪明了。”“这人怎么就这么聪明呢?”毛主席和周总理坐在沙发里,两人面对张为申的喃喃自语忍不住憋笑。
因为他们可是知道,那些材料都是另一个时空的张为申在后世写的。
现在这个张为申在这里不断的夸奖写材料的人,这算不算一种自夸?
最后还是毛主席先憋不住笑,他爽朗一笑道:“哈哈哈,张为申同志研究出青霉素是个好事啊。是个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我们的战士不用因为害怕一点点伤口感染就去世了。我们的百姓也有了更廉价的药品可以使用。你做了件大好事啊!”
张为申不好意思到:“哪里哪里。我不过是按书复刻罢了。有那么完善的技术资料,就算是找一个生物或者化学专业的大学生,他们都能做出相应的成果的。还是写材料的这位教授厉害。”
“张为申同志你就不要谦虚了,你做的不错的。中央也是要表彰你的。”周总理打断了他的自夸,要是让张为申继续自夸下去,周总理怕自己都要憋不住笑了。
“那我能见见这个编写材料的老教授吗?!”张为申提出了自己希望的奖励:“我可以去当他的学生!”
“这个嘛,恐怕不行。他还有一些重要的任务要做。”周总理断然拒绝到。
好家伙,你这是为难人啊张同志。
我们从哪儿给你找个六十岁的张为申过来带你找个徒弟?
张为申有些失望,但也无比理解的说道:“好吧。可以理解。这名教授连名字都不能公布,他必然是在做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机密任务。我还是不要打扰他吧。”
毛主席从怀里取出一包烟:“张为申同志,抽烟吗?”
“谢谢主席,不了,不了。”
“周总理是不抽烟的,那我就自己一个人享受了。”毛主席划着一根火柴把嘴边叼着的演点燃。
“关于青霉素,张为申同志你还有什么想法吗?”张为申想了想:“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你说说。”毛主席示意他说。
“那就是用棉籽饼和白玉米粉培养青霉素的方法,这种方法既简便生产成本还低。如果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那就是全世界人民的福音啊!就连很多落后贫穷的国家也能生产青霉素了。”
张为申说完后补充道:“当然,这研究不是我自己做的,所以能不能推广还需要中央问那位教授的意见。”
“买办阶级是我们这个国家最不需要的。有机会最好就要将他们彻底铲除掉。上海这个地方西华的程度太深了。”
“有必要对上海进行一场全面的改造了。上海市民阶级以成为洋行买办为荣,以替外国人办事为荣。反而是大量的人看不起劳动阶级。”
“苏州河边上的窝棚里,住着上海最多的工人。这一现象必须要扭转一下了。”
李锐翻看完文件之后对着冯石说道。
“我们需要把上海这种风气扭转过来。上海的同志已经下饵钓鱼了。那么就趁着他们钓鱼的间隙,我这个负责文化宣传工作的家伙给上海人民奉献一些精神大餐吧。”
冯石好奇道:“你准备做什么?”
“上海有中国最多的荧幕和收音机,那就请上海市民多看看电影,多听听广播吧。总有些人自以为坐在了洋车里自己就是人上人了。殊不知自己不过是洋车里的一个保姆罢了,车主人想不要你就随时可以不要你了。”
李锐摇着头说道:“我们的摄影干事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了,我觉得可以让他们开始拍摄一些属于我们新中国自己的电影电视剧了。”
北平市京城大学的一个实验室里,一个男人突然激动的冲出房间,并且放声高喊:“成了!成了!青霉素成了!”
“我们不需要再用发酵玉米原浆和乳酸就可以配置青霉素了!”
“快快快!我要见毛主席,我要见周总理。我要告诉他们,我们新中国的青霉素不用再看西方列强的脸色了!”
这个一脸激动的男人他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却值得所有人记住。他叫张为申。
第八十五章 青霉素
张为申突破青霉素原材料壁垒,从其他方向提取出青霉素的消息很快上报中央。
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在第一时间知道了消息。
他们特意抽出时间和张为申见面。因为对现在的新中国来说,青霉素实在是太重要了!
不论强调多少遍青霉素是神药都不过分。
在这个年头只要掌握好青霉素的用量,当一个青霉素医生,你都是神医。
虽然说后世有着无数的研究证明,滥用抗生素会制造超级病菌,人体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也会越来越高等等。
但那也是好几十年后的事情了,现如今的中国压根不存在后世所说的滥用抗生素的情况。
去医院也不可能随意给你挂一瓶带有抗生素药剂的吊瓶。
因为现如今的中国压根生产不出来这种药物。
抗生素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有多重要不容置疑。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瞎子阿炳。
李锐在拍摄视频准备在后世赚钱的时候就派人去找了瞎子阿炳。
他并没有一副相片流传于后世,甚至连一张人物素描都没有。所以也不用担心他被人认出来。
瞎子阿炳的前半生很传奇很荒唐,但是瞎了之后对音乐的追求。
尤其是在中国二胡的建树上有着突出贡献的。
没有瞎子阿炳创作的多首脍炙人口的二胡音乐。
现如今的二胡未必能有如今的地位。不论是《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都是能铭传千古在中国民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音乐作品。
还有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等就更不用提了。不过当李锐派人找到阿炳的时候,阿炳的身体就已经不是很好了。
李锐派人把阿炳一家安置在北平的一个房子里。
每个星期让摄影干事定期去拍摄他拉二胡曲子的视频。
北平市的文艺团体也很重视阿炳,给他在文工团找了个工作,教人拉二胡。
每个月给他开三十几万的工资。
这日子倒是比原来历史中阿炳的境遇要好上许多。
不过阿炳的身体状况很差,身体内多处结合和发炎。
李锐之前也用现代的资金从网络上购买了一批兽用青霉素粉送到北平的医院去。
让医院用来救人。为什么买兽用的?因为便宜。而且注意使用剂量,兽用青霉素和人用青霉素差别有,但是没那么大。
拿来应急还是可以的。
这批兽用青霉素粉在北平救了不少人,阿炳也算是其中一个。
他就是靠着医生用青霉素再搭配其他几种药物一起把他身体内的病给治好了七七八八的。
剩下的就是调养了。不过从现代采购青霉素不过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罢了。
全中国有多大的青霉素缺口?
而李锐又能从现代采购多少?
所以这注定了只能是拿来应急的一种手段罢了。
真正要解决青霉素的问题,还是需要在1950年自产青霉素。这才是解决问题根源的唯一手段。
而这个重任就落在了张为申的肩膀上了。
在原来的时空中他和他的老师应该是在1951年才偷偷回国的。
但是这一次在营救钱学森等一群科学家的名单中,张为申也在名单上。
在和新中国政府接触过后,张为申立刻表示愿意回国支援祖国建设。
他学的就是相关专业的。
在原本的时空中张为申是在1953年的时候突破了青霉素的技术封锁。
通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张为申用棉籽饼粉替代了发酵玉米浆,用白玉米粉替代了乳酸。
这一发明不仅打破了西方列强对中国青霉素原材料的垄断,更重要的是大幅度的拉低了青霉素的生产成本和产量。
让中国在1955年就实现了青霉素自由。
新中国之后之所以有漫山遍野的赤脚医生劳碌在乡间,救治百姓被当地喻为神医,那是离不开张为申发明的廉价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药物。
因为成本大幅度降低,很多抗生素药片每片只要几分钱。
当时医生开药也不是后世那种整盒整盒的开给病患。
而是从药瓶中倒出药片,用小纸包包好。每天吃的药装在一个小纸包里,医生只开疗程内需要使用的药。
这样一来治病的药费也大幅度降低,也不存在医药浪费的情况。
中国几千年来生了病只能苦熬的农民,第一次能负担得起治病的开销了!
说一千道一万,青霉素的突破对于中国都是一件大事。
大到毛主席和周总理可以为了这件事安排会议改期的大事!
毛主席和总量在西花苑接见了张为申。
这名科学家颤抖着从包里取出了一小瓶白色粉末。
“毛主席,周总理。成了!成了!中央交给我的那批论文和研究材料真的成了。这是我在实验室里提取出来的青霉素。”
“我做过检测了,在小白鼠和兔子的身上试验效果极好。目前已经在猪的身上进行测试了,经过观察猪没有不良反应。各项数据都和美国生产的青霉素没有多大差别。”
“我们已经在征集志愿者了。如果在人身体上的测试没有问题。我们就可以大规模生产这种青霉素了!”张为申一脸的激动。
原本他的研发路需要走两年。
但是李锐自然不可能让这位大科学家在花两年做这件事。
因为中国没有时间等两年。时间是新中国最缺的东西。而在后世,青霉素的研发早就不算机密了。
相关的论文随便都能找得到。
很多大学里学生甚至都不用青霉素做课题了。
有这些来自后世的海量论文和技术资料作为后盾。
张为申仅仅之花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成功复刻出了青霉素。
“真想见见这位编写这些技术资料的老教授啊。”张为申看着瓶子里装的青霉素粉,他忍不住想到自己看的那些资料。
“这位老教授怎么这么聪明,能想出这个点子呢。用棉籽饼和白玉米粉培养青霉素,真是天才的创意!”
“真的是太聪明了。”“这人怎么就这么聪明呢?”毛主席和周总理坐在沙发里,两人面对张为申的喃喃自语忍不住憋笑。
因为他们可是知道,那些材料都是另一个时空的张为申在后世写的。
现在这个张为申在这里不断的夸奖写材料的人,这算不算一种自夸?
最后还是毛主席先憋不住笑,他爽朗一笑道:“哈哈哈,张为申同志研究出青霉素是个好事啊。是个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我们的战士不用因为害怕一点点伤口感染就去世了。我们的百姓也有了更廉价的药品可以使用。你做了件大好事啊!”
张为申不好意思到:“哪里哪里。我不过是按书复刻罢了。有那么完善的技术资料,就算是找一个生物或者化学专业的大学生,他们都能做出相应的成果的。还是写材料的这位教授厉害。”
“张为申同志你就不要谦虚了,你做的不错的。中央也是要表彰你的。”周总理打断了他的自夸,要是让张为申继续自夸下去,周总理怕自己都要憋不住笑了。
“那我能见见这个编写材料的老教授吗?!”张为申提出了自己希望的奖励:“我可以去当他的学生!”
“这个嘛,恐怕不行。他还有一些重要的任务要做。”周总理断然拒绝到。
好家伙,你这是为难人啊张同志。
我们从哪儿给你找个六十岁的张为申过来带你找个徒弟?
张为申有些失望,但也无比理解的说道:“好吧。可以理解。这名教授连名字都不能公布,他必然是在做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机密任务。我还是不要打扰他吧。”
毛主席从怀里取出一包烟:“张为申同志,抽烟吗?”
“谢谢主席,不了,不了。”
“周总理是不抽烟的,那我就自己一个人享受了。”毛主席划着一根火柴把嘴边叼着的演点燃。
“关于青霉素,张为申同志你还有什么想法吗?”张为申想了想:“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你说说。”毛主席示意他说。
“那就是用棉籽饼和白玉米粉培养青霉素的方法,这种方法既简便生产成本还低。如果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那就是全世界人民的福音啊!就连很多落后贫穷的国家也能生产青霉素了。”
张为申说完后补充道:“当然,这研究不是我自己做的,所以能不能推广还需要中央问那位教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