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杂院日常[七零] 第7节
看着姐四个走远了。毕三叔才呼了口气,肩膀头子要碎了,这绝对是警告!绝对是!!
毕三婶看毕三叔表情不对,问道:“光耀他爹,你咋了?牙疼?”
郭老太:“牙疼?你快去找个花椒来,给你男人咬着。老三,没事吧?”
毕三叔手扶墙,“我没事,娘。我先进屋了。”
“啊!”毕三婶在屋里叫了一声。
郭老太皱眉,“你媳妇儿又在干啥?一天天的咋咋呼呼。”
“娘,光耀他爹,你们看,咱家的高板凳咋成这样了?!”
毕三叔额头的青筋跳了跳,吼道:“还能因为啥,让我坐折了呗!”
“你还光荣不成?坐折板凳你有功啊,你喊啥!”毕三婶也跟着吼。
“娘,我回屋歇着了。”毕三叔不再搭理毕三婶,跟老娘说了一声就进屋了。
……
在村外的树上取了包。毕卫国和毕秋果才好奇地跟毕春柳打听,她到底是怎么让毕三叔决定不要工作的。
毕春柳:“我说了你们信吗?”
毕卫国和毕秋果连连点头。
“凭这个。”毕春柳伸出自己的拳头。
毕卫国和毕秋果:“凭什么?”
毕夏荷敲了敲笨哥哥和笨妹妹的脑袋,“凭拳头啊!”
“大姐的拳头?大姐还没有我手劲儿大吧?”毕卫国不相信。
毕春柳不再多说,把手里的包递给毕夏荷,直接一个上前,双手用力,掐着毕卫国的腰就把他提了起来。
毕卫国:“!!大姐,我信了我信了。”
毕秋果把菜放到地上,眼睛都冒着光:“大姐,你提提我!”
毕春柳把毕卫国放下,就把毕秋果提了起来,毕秋果虽说比毕卫国小两岁,还真的比他轻不了多少。“嗯,看来这么多饭没白吃,要是按照猪肉的价,咱家老四也能卖不少钱了。”
“哈哈哈哈哈。”毕卫国和毕夏荷笑了起来。
毕秋果喊了一声大姐,也跟着笑了起来。嘿嘿,自己和三姐都长得一样高了,但是自己绝对比她沉,这当然是多吃饭吃的啦。
毕春柳也哈哈笑着。其实毕三叔没有这么快认怂她也有后招,只不过她不想那么做而已。毕三叔人怂,也不是个好男人。别看三婶平时看三叔看的严,但是毕三叔在外面也是有姘头的,就是她们大队的一个叫什么红的寡妇,这还是她上辈子听秋果说的,秋果是听望娣说的。据说毕三叔和那个寡妇已经勾搭了好些年了,好像是他们年轻的时候就认识,后来那个*寡妇还闹出了身孕,只不过那个时候她正揪心自家的事情,没多问,也就没再关注他们到底是怎么处理的。
只要三叔不再撺掇着奶找事,那她就不用太在意老家这边。她主要还是想避开上辈子发生的那些不好的事情,最好能找到门路给弟弟妹妹找个工作,然后平安健康地好好生活下去。
18
第18章
姐四个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大院儿里的人就算是没有睡觉也都在屋里窝着,院里一个人也没有。
回到家,把东西归置好,毕春柳跟厨房里烧水的毕卫国交代道:“卫国,多烧点儿水吧,折腾这一路太多土了。”
“好嘞,大姐。这一锅马上好了,你和夏荷先擦,我和老四等下一锅。”
毕春柳:“好。”
三叔不再盯着工作,毕夏荷心情轻松了不少,笑嘻嘻地探出头:“谢谢二哥。”
“客气啥。”毕卫国守在灶前,挥挥手。
幸好现在天已经没有那么冷了,一路奔波,就算不好洗澡也得擦一擦,要不然感觉自己一身的味儿。
擦完澡,因为没有再多聊天,毕秋果和毕夏荷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毕春柳伸出手,在黑夜中想能不能看出点儿什么,自己好像不是很对劲,自己后来是练过,但是技巧和力气又不是一回事,上辈子的自己这时候的力气有这么大吗?下午甩绳子的时候她就发现了自己的力气好像变大了很多。
想着想着毕春柳也睡着了,迷迷糊糊间想今天虽然累了点儿,但是好在也算是做完了一件事,希望三叔的记性能长的长一点儿。
.
一大早,毕春柳被院里叮叮咣咣的声音吵醒了,不知道是因为累了还是心里安定了一些,她昨晚连梦都没有做。家里没有手表,毕春柳掀起了窗帘的一角,看看日头,顺便外面到底在干什么。
院里的水池边儿,聂家老四聂向南正洗漱。
毕秋果也被吵醒了,迷迷糊糊地凑了过来往外看,只向外看了一眼立刻清醒了,忙不迭地穿着衣服,还腾出一只手拍了拍仍旧迷瞪的毕夏荷:“哎呀!不好了!三姐,快起床,向南姐姐都起床洗漱了,咱们要迟到了!!”
“什么?!”毕夏荷一个激灵坐起来。向南姐姐一直都是她们大院儿的一个神奇人物,不管干什么都喜欢踩点。学校让八点到,她绝对不会早到一分钟!如果她都在洗漱了,那就是真的要来不及了。
毕秋果穿好了自己的衣服,去另一个屋子喊了毕卫国,看大姐还在瞧着外面,着急道:“大姐,你再不起上班也要迟到了啊。”
上班?我去!毕春柳也忙活起来,好多年没上过班了,忘了要上班的事儿了。
毕夏荷收拾的最快,背上书包,跑了两步又回来了。
毕春柳刚洗完脸,问道:“怎么了?”
“大姐,昨天晚上没有准备午饭,今天我们得去买点儿吃了。”
“你去拿吧,知道钱在哪吗?”
“知道!”
毕秋果也收拾好了,嘻嘻笑着:“嘿嘿嘿,三姐别忘了拿粮票,咱们今天中午吃面条吧?我要吃白面的!”
毕春柳:”吃吧吃吧,反正这个月马上就过去了,等一号放假那天咱们包饺子吃。”
“好!吃饺子!”毕秋果和毕卫国欢呼。
毕夏荷也咧开嘴笑了,“大姐,我们早上把前两天没吃完的饼干拿着吃完行吗?”
“好,看看还剩下多少,要是不够的话,你们中午就多吃一点吧。等明天我早起一会儿做饭。”毕春柳弯腰把鞋穿好,心里想着以后早上是真的不能再起这么晚了,毕竟现在没有以后那么方便,早上不在家吃的话外面也买不着什么吃的。
“毕秋果,走不走啊?上学去了!”外面有人喊。
毕秋果朝着外面大喊:“我来了,我来了!”抓起书包,喊了声大姐我走了,就冲了出去。
“大姐,我们也走了。”毕夏荷和毕卫国跟在后面也跑了出去。
三个需要上学的人急匆匆地出了门,毕春柳想着自己也得赶紧整点儿东西垫垫胃,赶紧走了,好就没有上过班了,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了。
19
第19章
吃了点东西,毕春柳也出了门。锁门的时候听到斜对过侯家的门咔嚓一声响,毕春柳扭头看过去,没有见到人,只有他们家门上挂的布帘微微晃动。
嗯?
她忽然想起来,侯家的吴三妹应该就是上辈子经常提到的极度社恐了。她还记得以前经常有人说吴三妹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天天躲屋里不出来,就算是出了门也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从夹道走出来,毕春柳看到了一院儿的刘大妈正在水池洗碗,她看见毕春柳就和她打招呼:“春柳丫头上班去啊?”
毕春柳:“是啊,刘大妈。”她忽然想起来刘大妈家里好像是有挂钟,可以看一下时间,开口道:“刘大妈,我能去看一下现在是几点了吗?”
刘大妈甩甩手上的水,端起摞好的碗,“你怕晚了啊?现在肯定是没事,看去吧丫头,正好你还能给大妈开一下门,要不我还得后退着才能把门开开哈哈哈……”
毕春柳笑着推开刘家的屋门。刘大妈进屋,毕春柳看向对着门的柜子,柜子上方就有一个挂钟,显示是七点四十,毕春柳放心了,她走到厂里也就需要不到十分钟的样子,完全来得及。
刘大妈把碗放好,扭身从柜子里拿出了一把红枣递给了毕春柳:“你看,没有晚吧?你小月姐也刚走,她们两口子离得比你还远呢。你以前也是,要是怕晚了就来我家看看几点不就完了,每次去那么早干啥?早去了又不多发钱!”见毕春柳推辞,扯过毕春柳,给她塞到了兜里,然后低声说道:“没有多少,大妈也没有给其他人,你看看你,脸都白成啥样了?红枣补血,咱女人家的就得多吃点儿对自己好的。”
毕春柳也没再客气,“谢谢刘大妈,改天我买了好吃的也给你送来!”
“行了,赶快去上班吧。”刘大妈拍拍毕春柳的背说道。
“好,刘大妈回见!”毕春柳笑着出了刘家的门。走在路上,叹口气,家里没有个表真的是太不方便了,等下午回了家找找家里的钱和票子,就算是不买手表,也买一个刘大妈家里那样的表吧,就是不知道得多少钱。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靠看日头来估摸时间她可不太行了。
毕春柳脚步匆匆地走着,还遇到了两个骑自行车上班的人,冲着她喊了一句毕干事去上班啊。都是一个厂里的,毕春柳也回应了两句。
纺织厂离大院儿很近,附近的大院基本上一半的人都是在纺织厂上班或者曾经在纺织厂上过班。
就拿毕春柳她们大院儿来说,前后一共是三进院,住了十五户人,多数都在纺织厂上班。
一院儿一共有七户人家。
齐家的齐大爷住在进门左边的那一间,他原来是纺织厂搬货的,现在在厂里看大门,齐大爷的儿子齐超两口子也住在一院儿,一家三口住在一院儿靠西的一间房。齐超在暖瓶厂上班,他媳妇邓红是个小学老师,两口子只有一个女儿,叫齐雅兰,正在上二年级。
和齐大爷的房间并排的两间屋就是刘家。两间屋住了刘大妈和女儿刘小月,女婿安庆,再加上两个已经上初中的孙子刘江、刘河。安庆是刘小月的爸爸出差的时候捡来的,后来和刘小月有了感情,就结了婚。刘小月和安庆都在供销社上班,一个是售货员,一个在后勤,刘家的生活水平能算得上他们大院儿的前五名。
齐超的隔壁住的是雷大妈,雷大妈的丈夫,儿子都没了,儿媳妇改了嫁,现在雷大妈和孙女田秀秀住一起,雷大妈没接儿子的班,而是和人换了工作,在纺织厂食堂上班。田秀秀从小就是雷大妈带大的,和雷大妈性格脾气很像,今年刚刚上一年级。
雷大妈的北面那间屋住了一个单身汉,叫陈大力,人如其名,力气很大,是个装卸工。
陈大力东边的两间是薛家的两口子薛正初和杜玲,他们家有俩儿子,薛志和薛勇,一个上初三,和毕卫国一个班,一个上初一,和毕秋果一个班。薛正初和杜玲两口子都是在车间上班。薛正初年纪还不大,但是是个官迷,在厂里没有当上个官官,所以在大院儿也是个活跃的人,最后当选了他们大院儿的二大爷。
薛家东侧有一间耳房,住的是带着儿子的吕金金。吕金金是个寡妇,她男人原来在纺织厂上班,是拉货的司机,后来出去拉货的时候没了,吕金金就接了丈夫的班,但是她不会开车,所以在车间里上班。吕金金的儿子叫向文成,比齐家的齐雅兰大一岁,也是上二年级。
和吕金金的屋子隔着一个夹道的两间也是正对着大门的那两间,住的是张家的四口,张大妈和刘大妈一样,是个家庭主妇。张建元和媳妇潘娟都在机械厂上班,一个是车工,一个是质检员。他们也有个儿子,叫张浩浩,和田秀秀一样大,也是今年刚上学。机械厂离大院儿有点儿距离,潘娟的娘家就在机械厂附近,她一直想换到那边去住,但是张家的房子不是很好,再加上张大妈和张建元也不同意,一直没能换过去。
二院儿一共是住了四户。
从两个院儿的夹道拐过来的两间屋是一个已经退休了的老太太的。按理来说一个孤寡老太太是不可能有两间房的,但是张桂华奶奶比较特殊,因为纺织厂原来就是张家的厂子,她自己也曾经在厂里当会计。张奶奶的家人没了,未婚夫也在战争中牺牲了,她后来也一直没有再结婚,一直是一个人住。张奶奶平时很喜欢逗小孩玩,也经常摸出糖分给小孩,大院儿的大人和小孩都很喜欢她。
张奶奶的屋子西边就是侯志强和媳妇吴三妹的家,侯志强在纺织厂的仓库上班,是个组长,吴三妹是个家庭主妇,两个人结婚了七八年了,还没有孩子。
侯家隔壁的那间和正房的两间,一共三间房都是聂家的。聂雪松是车间的班长,也是大院儿的一大爷。和二大爷薛正初一样,也是个官迷。聂雪松的媳妇白杏子原本在酒厂厂办上班。白家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所以聂家老大聂向东在上山下乡轰轰烈烈开始的时候接了白家老爷子的班,也在酒厂。68年的时候,聂家老二聂向西高中毕业,但白家老太太的工作已经让白杏子妹妹家的孩子接了。为了让老二留下,聂向西接了白杏子的班,因为聂向西是文职,而聂向东在车间,聂向东一直愤愤不平。聂家老三老四是龙凤胎,正在读高三,马上也要面临下乡的问题。
正房最东边的一间和东间的耳房就是毕家,毕春柳在纺织厂的工会上班。当时毕爸也是在车间上班,但是毕爸在加班的时候为了保护厂里的东西被人捅了两刀去世了,后来毕春柳接班的时候,厂里给她留了工会的岗位。
三院儿有三户人家。
夹道正对着的一间房是李家母子俩,李木生在厂里的保卫科上班,李木生的娘王大妈因为刚从乡下搬来不久,还不太熟悉大院,还没怎么出门。
靠南的两间房是陈家,陈高义是厂里的维修工,陈高义的媳妇燕双在车间上班,两人生了双胞胎儿子,一个叫陈正奇,一个叫陈伟奇,和毕夏荷一样上初二。
三院儿靠西的两间是佟家,佟家的男人叫佟玉成,在电池厂上班。佟玉成上过大学,是个技术员。当时电池厂没有合适的房子,才把佟玉成分到了纺织厂大院。佟玉成的媳妇是雷大妈介绍的,是雷大妈的堂侄女,叫雷秀英,在厂妇联上班。雷秀英亲妈死的早,小的时候在雷大妈家住过一段时间,所以雷秀英和雷大妈关系很好。佟玉成长的不好,但佟家两个孩子的长相都随了亲妈,自小就乖巧可爱。佟玉成给俩孩子取名叫佟俊和佟美,现在俩人一个上四年级,一个上三年级。
【作者有话说】
介绍一下大院儿的情况嗷
20
毕三婶看毕三叔表情不对,问道:“光耀他爹,你咋了?牙疼?”
郭老太:“牙疼?你快去找个花椒来,给你男人咬着。老三,没事吧?”
毕三叔手扶墙,“我没事,娘。我先进屋了。”
“啊!”毕三婶在屋里叫了一声。
郭老太皱眉,“你媳妇儿又在干啥?一天天的咋咋呼呼。”
“娘,光耀他爹,你们看,咱家的高板凳咋成这样了?!”
毕三叔额头的青筋跳了跳,吼道:“还能因为啥,让我坐折了呗!”
“你还光荣不成?坐折板凳你有功啊,你喊啥!”毕三婶也跟着吼。
“娘,我回屋歇着了。”毕三叔不再搭理毕三婶,跟老娘说了一声就进屋了。
……
在村外的树上取了包。毕卫国和毕秋果才好奇地跟毕春柳打听,她到底是怎么让毕三叔决定不要工作的。
毕春柳:“我说了你们信吗?”
毕卫国和毕秋果连连点头。
“凭这个。”毕春柳伸出自己的拳头。
毕卫国和毕秋果:“凭什么?”
毕夏荷敲了敲笨哥哥和笨妹妹的脑袋,“凭拳头啊!”
“大姐的拳头?大姐还没有我手劲儿大吧?”毕卫国不相信。
毕春柳不再多说,把手里的包递给毕夏荷,直接一个上前,双手用力,掐着毕卫国的腰就把他提了起来。
毕卫国:“!!大姐,我信了我信了。”
毕秋果把菜放到地上,眼睛都冒着光:“大姐,你提提我!”
毕春柳把毕卫国放下,就把毕秋果提了起来,毕秋果虽说比毕卫国小两岁,还真的比他轻不了多少。“嗯,看来这么多饭没白吃,要是按照猪肉的价,咱家老四也能卖不少钱了。”
“哈哈哈哈哈。”毕卫国和毕夏荷笑了起来。
毕秋果喊了一声大姐,也跟着笑了起来。嘿嘿,自己和三姐都长得一样高了,但是自己绝对比她沉,这当然是多吃饭吃的啦。
毕春柳也哈哈笑着。其实毕三叔没有这么快认怂她也有后招,只不过她不想那么做而已。毕三叔人怂,也不是个好男人。别看三婶平时看三叔看的严,但是毕三叔在外面也是有姘头的,就是她们大队的一个叫什么红的寡妇,这还是她上辈子听秋果说的,秋果是听望娣说的。据说毕三叔和那个寡妇已经勾搭了好些年了,好像是他们年轻的时候就认识,后来那个*寡妇还闹出了身孕,只不过那个时候她正揪心自家的事情,没多问,也就没再关注他们到底是怎么处理的。
只要三叔不再撺掇着奶找事,那她就不用太在意老家这边。她主要还是想避开上辈子发生的那些不好的事情,最好能找到门路给弟弟妹妹找个工作,然后平安健康地好好生活下去。
18
第18章
姐四个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大院儿里的人就算是没有睡觉也都在屋里窝着,院里一个人也没有。
回到家,把东西归置好,毕春柳跟厨房里烧水的毕卫国交代道:“卫国,多烧点儿水吧,折腾这一路太多土了。”
“好嘞,大姐。这一锅马上好了,你和夏荷先擦,我和老四等下一锅。”
毕春柳:“好。”
三叔不再盯着工作,毕夏荷心情轻松了不少,笑嘻嘻地探出头:“谢谢二哥。”
“客气啥。”毕卫国守在灶前,挥挥手。
幸好现在天已经没有那么冷了,一路奔波,就算不好洗澡也得擦一擦,要不然感觉自己一身的味儿。
擦完澡,因为没有再多聊天,毕秋果和毕夏荷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毕春柳伸出手,在黑夜中想能不能看出点儿什么,自己好像不是很对劲,自己后来是练过,但是技巧和力气又不是一回事,上辈子的自己这时候的力气有这么大吗?下午甩绳子的时候她就发现了自己的力气好像变大了很多。
想着想着毕春柳也睡着了,迷迷糊糊间想今天虽然累了点儿,但是好在也算是做完了一件事,希望三叔的记性能长的长一点儿。
.
一大早,毕春柳被院里叮叮咣咣的声音吵醒了,不知道是因为累了还是心里安定了一些,她昨晚连梦都没有做。家里没有手表,毕春柳掀起了窗帘的一角,看看日头,顺便外面到底在干什么。
院里的水池边儿,聂家老四聂向南正洗漱。
毕秋果也被吵醒了,迷迷糊糊地凑了过来往外看,只向外看了一眼立刻清醒了,忙不迭地穿着衣服,还腾出一只手拍了拍仍旧迷瞪的毕夏荷:“哎呀!不好了!三姐,快起床,向南姐姐都起床洗漱了,咱们要迟到了!!”
“什么?!”毕夏荷一个激灵坐起来。向南姐姐一直都是她们大院儿的一个神奇人物,不管干什么都喜欢踩点。学校让八点到,她绝对不会早到一分钟!如果她都在洗漱了,那就是真的要来不及了。
毕秋果穿好了自己的衣服,去另一个屋子喊了毕卫国,看大姐还在瞧着外面,着急道:“大姐,你再不起上班也要迟到了啊。”
上班?我去!毕春柳也忙活起来,好多年没上过班了,忘了要上班的事儿了。
毕夏荷收拾的最快,背上书包,跑了两步又回来了。
毕春柳刚洗完脸,问道:“怎么了?”
“大姐,昨天晚上没有准备午饭,今天我们得去买点儿吃了。”
“你去拿吧,知道钱在哪吗?”
“知道!”
毕秋果也收拾好了,嘻嘻笑着:“嘿嘿嘿,三姐别忘了拿粮票,咱们今天中午吃面条吧?我要吃白面的!”
毕春柳:”吃吧吃吧,反正这个月马上就过去了,等一号放假那天咱们包饺子吃。”
“好!吃饺子!”毕秋果和毕卫国欢呼。
毕夏荷也咧开嘴笑了,“大姐,我们早上把前两天没吃完的饼干拿着吃完行吗?”
“好,看看还剩下多少,要是不够的话,你们中午就多吃一点吧。等明天我早起一会儿做饭。”毕春柳弯腰把鞋穿好,心里想着以后早上是真的不能再起这么晚了,毕竟现在没有以后那么方便,早上不在家吃的话外面也买不着什么吃的。
“毕秋果,走不走啊?上学去了!”外面有人喊。
毕秋果朝着外面大喊:“我来了,我来了!”抓起书包,喊了声大姐我走了,就冲了出去。
“大姐,我们也走了。”毕夏荷和毕卫国跟在后面也跑了出去。
三个需要上学的人急匆匆地出了门,毕春柳想着自己也得赶紧整点儿东西垫垫胃,赶紧走了,好就没有上过班了,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了。
19
第19章
吃了点东西,毕春柳也出了门。锁门的时候听到斜对过侯家的门咔嚓一声响,毕春柳扭头看过去,没有见到人,只有他们家门上挂的布帘微微晃动。
嗯?
她忽然想起来,侯家的吴三妹应该就是上辈子经常提到的极度社恐了。她还记得以前经常有人说吴三妹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天天躲屋里不出来,就算是出了门也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从夹道走出来,毕春柳看到了一院儿的刘大妈正在水池洗碗,她看见毕春柳就和她打招呼:“春柳丫头上班去啊?”
毕春柳:“是啊,刘大妈。”她忽然想起来刘大妈家里好像是有挂钟,可以看一下时间,开口道:“刘大妈,我能去看一下现在是几点了吗?”
刘大妈甩甩手上的水,端起摞好的碗,“你怕晚了啊?现在肯定是没事,看去吧丫头,正好你还能给大妈开一下门,要不我还得后退着才能把门开开哈哈哈……”
毕春柳笑着推开刘家的屋门。刘大妈进屋,毕春柳看向对着门的柜子,柜子上方就有一个挂钟,显示是七点四十,毕春柳放心了,她走到厂里也就需要不到十分钟的样子,完全来得及。
刘大妈把碗放好,扭身从柜子里拿出了一把红枣递给了毕春柳:“你看,没有晚吧?你小月姐也刚走,她们两口子离得比你还远呢。你以前也是,要是怕晚了就来我家看看几点不就完了,每次去那么早干啥?早去了又不多发钱!”见毕春柳推辞,扯过毕春柳,给她塞到了兜里,然后低声说道:“没有多少,大妈也没有给其他人,你看看你,脸都白成啥样了?红枣补血,咱女人家的就得多吃点儿对自己好的。”
毕春柳也没再客气,“谢谢刘大妈,改天我买了好吃的也给你送来!”
“行了,赶快去上班吧。”刘大妈拍拍毕春柳的背说道。
“好,刘大妈回见!”毕春柳笑着出了刘家的门。走在路上,叹口气,家里没有个表真的是太不方便了,等下午回了家找找家里的钱和票子,就算是不买手表,也买一个刘大妈家里那样的表吧,就是不知道得多少钱。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靠看日头来估摸时间她可不太行了。
毕春柳脚步匆匆地走着,还遇到了两个骑自行车上班的人,冲着她喊了一句毕干事去上班啊。都是一个厂里的,毕春柳也回应了两句。
纺织厂离大院儿很近,附近的大院基本上一半的人都是在纺织厂上班或者曾经在纺织厂上过班。
就拿毕春柳她们大院儿来说,前后一共是三进院,住了十五户人,多数都在纺织厂上班。
一院儿一共有七户人家。
齐家的齐大爷住在进门左边的那一间,他原来是纺织厂搬货的,现在在厂里看大门,齐大爷的儿子齐超两口子也住在一院儿,一家三口住在一院儿靠西的一间房。齐超在暖瓶厂上班,他媳妇邓红是个小学老师,两口子只有一个女儿,叫齐雅兰,正在上二年级。
和齐大爷的房间并排的两间屋就是刘家。两间屋住了刘大妈和女儿刘小月,女婿安庆,再加上两个已经上初中的孙子刘江、刘河。安庆是刘小月的爸爸出差的时候捡来的,后来和刘小月有了感情,就结了婚。刘小月和安庆都在供销社上班,一个是售货员,一个在后勤,刘家的生活水平能算得上他们大院儿的前五名。
齐超的隔壁住的是雷大妈,雷大妈的丈夫,儿子都没了,儿媳妇改了嫁,现在雷大妈和孙女田秀秀住一起,雷大妈没接儿子的班,而是和人换了工作,在纺织厂食堂上班。田秀秀从小就是雷大妈带大的,和雷大妈性格脾气很像,今年刚刚上一年级。
雷大妈的北面那间屋住了一个单身汉,叫陈大力,人如其名,力气很大,是个装卸工。
陈大力东边的两间是薛家的两口子薛正初和杜玲,他们家有俩儿子,薛志和薛勇,一个上初三,和毕卫国一个班,一个上初一,和毕秋果一个班。薛正初和杜玲两口子都是在车间上班。薛正初年纪还不大,但是是个官迷,在厂里没有当上个官官,所以在大院儿也是个活跃的人,最后当选了他们大院儿的二大爷。
薛家东侧有一间耳房,住的是带着儿子的吕金金。吕金金是个寡妇,她男人原来在纺织厂上班,是拉货的司机,后来出去拉货的时候没了,吕金金就接了丈夫的班,但是她不会开车,所以在车间里上班。吕金金的儿子叫向文成,比齐家的齐雅兰大一岁,也是上二年级。
和吕金金的屋子隔着一个夹道的两间也是正对着大门的那两间,住的是张家的四口,张大妈和刘大妈一样,是个家庭主妇。张建元和媳妇潘娟都在机械厂上班,一个是车工,一个是质检员。他们也有个儿子,叫张浩浩,和田秀秀一样大,也是今年刚上学。机械厂离大院儿有点儿距离,潘娟的娘家就在机械厂附近,她一直想换到那边去住,但是张家的房子不是很好,再加上张大妈和张建元也不同意,一直没能换过去。
二院儿一共是住了四户。
从两个院儿的夹道拐过来的两间屋是一个已经退休了的老太太的。按理来说一个孤寡老太太是不可能有两间房的,但是张桂华奶奶比较特殊,因为纺织厂原来就是张家的厂子,她自己也曾经在厂里当会计。张奶奶的家人没了,未婚夫也在战争中牺牲了,她后来也一直没有再结婚,一直是一个人住。张奶奶平时很喜欢逗小孩玩,也经常摸出糖分给小孩,大院儿的大人和小孩都很喜欢她。
张奶奶的屋子西边就是侯志强和媳妇吴三妹的家,侯志强在纺织厂的仓库上班,是个组长,吴三妹是个家庭主妇,两个人结婚了七八年了,还没有孩子。
侯家隔壁的那间和正房的两间,一共三间房都是聂家的。聂雪松是车间的班长,也是大院儿的一大爷。和二大爷薛正初一样,也是个官迷。聂雪松的媳妇白杏子原本在酒厂厂办上班。白家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所以聂家老大聂向东在上山下乡轰轰烈烈开始的时候接了白家老爷子的班,也在酒厂。68年的时候,聂家老二聂向西高中毕业,但白家老太太的工作已经让白杏子妹妹家的孩子接了。为了让老二留下,聂向西接了白杏子的班,因为聂向西是文职,而聂向东在车间,聂向东一直愤愤不平。聂家老三老四是龙凤胎,正在读高三,马上也要面临下乡的问题。
正房最东边的一间和东间的耳房就是毕家,毕春柳在纺织厂的工会上班。当时毕爸也是在车间上班,但是毕爸在加班的时候为了保护厂里的东西被人捅了两刀去世了,后来毕春柳接班的时候,厂里给她留了工会的岗位。
三院儿有三户人家。
夹道正对着的一间房是李家母子俩,李木生在厂里的保卫科上班,李木生的娘王大妈因为刚从乡下搬来不久,还不太熟悉大院,还没怎么出门。
靠南的两间房是陈家,陈高义是厂里的维修工,陈高义的媳妇燕双在车间上班,两人生了双胞胎儿子,一个叫陈正奇,一个叫陈伟奇,和毕夏荷一样上初二。
三院儿靠西的两间是佟家,佟家的男人叫佟玉成,在电池厂上班。佟玉成上过大学,是个技术员。当时电池厂没有合适的房子,才把佟玉成分到了纺织厂大院。佟玉成的媳妇是雷大妈介绍的,是雷大妈的堂侄女,叫雷秀英,在厂妇联上班。雷秀英亲妈死的早,小的时候在雷大妈家住过一段时间,所以雷秀英和雷大妈关系很好。佟玉成长的不好,但佟家两个孩子的长相都随了亲妈,自小就乖巧可爱。佟玉成给俩孩子取名叫佟俊和佟美,现在俩人一个上四年级,一个上三年级。
【作者有话说】
介绍一下大院儿的情况嗷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