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被认为“有望开发出多重能力”的孩子有两个,学者们制定出了两条不相同的路线互为保底,期待着至少有其中一条路能够走到最后。速水晃对于“另一个孩子”也有所耳闻,他曾经隔着长条走廊和对方见过一面,身量瘦小的男孩被众多研究人员簇拥在中央,很快消失在了道路尽头。
每天吃一把药,食物只有糊糊,好在量大管饱,且营养充足。
就是不太考虑味道。
特力研的科研经费主打一个该省省该花花,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吃不到什么好东西,研究设备倒是一台接一台的买。
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做身体检查,从最基础的身高体重血压一直到脑波活动状态,一套流程全走完就需要半个上午。速水晃将心电图贴片从自己身上一个一个摘下来,又撕了张纸来擦拭手背上的耦合剂,同时向身旁的青年道谢。
“今天也辛苦您了,大岛老师。”
“哎……你能记得我?”
名为大岛的青年是个新入职没多久的研究员——不然的话也不会被安排来做这种给孩子量血压之类的基础工作——脸上还没有被重复工作碾压出的暮气沉沉。
“嗯,基本上看过一次以后就不会忘。”
速水晃说:“不出意外的话,明天见。”
小大人似的孩子,大岛挠挠头发。
干这份工作最好摒弃个人情感,入职培训的时候就说过情绪太丰富的人在这行里干不长。大岛不动声色地重启机器,下一个小孩的体内有一半都塞满增生肿瘤,相比而言b超影像当中的马蹄肾已经是最不像问题的问题。
大脑很正常,但活不过几个月了,他不动声色地给对方判了死刑,像是这种存续时间不算太长的素体,要抓紧时间安排一些具有破坏性的试验,务必做到物尽其用。
盖章,出电子报告,下一个。
这无聊的上班生活。
职工餐和孩子吃饭的场所不在一处,或者说袋装糊状营养剂在哪里都能吃。有一部分小孩处于原始的社交需求会选择在公共活动区域吃饭,为了保证大脑的健康发育,或者说也为了人类丰荣,适度且科学的运动量同样重要。
“你就是■■?”
听到有人说话,“另一个孩子”抬起头,用嘴咬掉营养剂的密封包装口。
对方很自来熟地坐在旁边。
“……”
那时候他回答了什么来着?
即便同为实验动物,人类社群也会天然地分出高低优劣,和“有记忆开始就生活在研究设施当中的抛弃物”不同,速水晃有着明显与其他人都不相同的出身——据说他是和父母一起旅游的时候出了车祸,家乡的亲戚无力抚养,经过简单测试之后来到了学园都市。
父母,旅游,亲戚,家乡,一句话当中包含了许多人一辈子都够不到的要素。
“那边的人都在等你,今天不打算跟他们一起吃午饭了吗?”
他抬起头,朝着更远处的台阶瞥了一眼,有几个孩子挤挤挨挨地坐在一块,像是鸟巢当中挤在一起的雏鸟。
对方很好脾气地冲着他笑了笑:“■■,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
坐在什么地方进食都不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而且不过是些营养剂制成的糊糊而已。
但他还是不动声色地跟着过去。大家都很爱听有关于“设施外面”的故事,速水晃本人也确实很擅长讲述——遥远青森的树林,冬天会被雪地所覆盖,穿着雪靴踩在地面上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
翻开雪洞,可以发现冬眠的刺猬。
秋天是栗子成熟的季节,一群孩子们涌到森林当中去寻找栗子,只是简单地放在火堆里烧就会变得很好吃;夏天大家会带着捕虫网去捕捉独角仙,有时候累得在草地上睡着了,一觉醒来就已近黄昏。
对方的记忆力很好——他观察着人群当中的速水晃: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这是一种被称之为“超忆症”的症状,这类人所经历的每一天都不会被遗忘,从生到死都是一本随时可查的资料库。
“刺猬是什么?”
有人问。
“一种背上长刺的动物——图书室里的动物图鉴当中有讲过。”
他听见自己回答:“你们在哺乳动物的分类里面找。”
大家纷纷“噢”了一声,又问,刺猬摸起来是什么感觉的,同样都有刺的话,会和海胆差不多吗?会像针头刺进皮肤的感觉一样吗?
这些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书本和资料库以外的世界是一片辽阔的空白,他们每个人都共享着这片空白。
“有点扎手,但没有针那么尖。”
速水晃说:“刺猬会在地里挖洞,在洞里睡过一整个冬天。”
他很确信,今天一定会有很多人在图书室里搜索有关于刺猬的资料。速水晃就是这样,比别人更多的生活体验成为了他手中甘美的诱饵,随手抛出的故事就能够吸引一大群孩子跟在身后,眼巴巴地团团转。
他不太愿意自己成为其中之一。
……那蠢死了。
但速水的影响力似乎无处不在,于是他也不得不开始关注遥远北地的苹果园,生活在森林当中皮毛柔软的驯鹿,以及乘着薄暮捕鱼归来的渔户。
“数据很好——不过■■君最近是不是有点体重下降?”
面目模糊的研究人员围在他的周围评头论足:“精神状态的变化也会影响测试数值,没有试验安排的时候,也去和别的孩子聊聊天吧。”
关注精神状态,这是“优等生”才拥有的特权,意味着自己还有被继续开发的价值。他将手指探向设置了造浪机的辽阔水池,几乎一瞬间,浪花翻涌的池水变得如同镜子一般平静。
“对水波的干涉……好,这一条过了。”
研究人员刷刷在电子记事本当中记录了几条:“之前发现声波也能够有效屏蔽,怎么说?这算是波动操作(wave conductor)之类的能力吗?”
“应该不止如此。”
和他交谈的另一个人也表现得很兴奋:“这份能力一定还有其它的开发方向——我们和那个‘唯一解’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他的语气鼓舞到了许多人,“寻找唯一解”,这是他们这支研发团队的主攻方向,意在开发出能够适配多重能力的“个人真实”。在波的操作得到证实之后,他们的下一步大概就是考察自己对粒子的控制能力。
……他不动声色地看着水面,由于对波纹的消除,湛蓝色的池水像是镜子一样倒映着他自己的脸庞。
直到他的身后又走来了另一个人。
“打开造浪机。”
研究人员们吩咐:“速水君,你也来试一下。”
速水晃先是冲他很礼貌地笑了一下,随后也有模有样地将手伸向水面,这一次水波虽然有减弱,但并没有像是刚刚那样被瞬间抹平。
“要加油啊,速水君。”
跟在速水晃身后的研究人员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等一下去放火能力的实验组那边再试试看。”
那是另一支团队——他注视着他们的背影:比起寻求一个超能力开发的唯一解,他们更想要追求“通解”。速水晃的开发方向被视作可以干涉和模仿他人的aim扩散力场,只不过测试的结果相当不稳定,大多数时候都会因为不明原因使用失败。
这种复刻是否能够存储多个能力,他们暂且不知;对环境的精度要求和能力复刻的等级变化,也暂时还没有摸清楚规律,因此试验任务相当繁重。大概是相信“多观摩一下别人的aim扩散力场”有助于增强对能力的复制效果,某一天他在回住处的时候,发现自己房间里的床铺变成双层床。
“嗨。”
速水晃坐在上层冲他打招呼:“■■,接下来可能需要和你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请多指教。”
*
孩子没有干涉试验进程的权利。
一方通行没有对新室友的到来而感到抗拒,毕竟在这块地方,一切的自我表达都很难被重视——那倒不如顺其自然。
许多能力开发的基础进程是共通的,于是每天早晨促进大脑发育的药物变成了两份,对着脊神经连接电极片的时候,那种触电一般的痛觉也多了一个人来分享。
“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自由活动的时间里,速水晃偶尔也会问他:“有没有什么偏好的味道?大岛医生说,如果试验的进展顺利的话,他可以从外面帮忙带水果进来——”
他打断了对方,在这个设施里,只有速水晃会频繁地提及过去。
超忆症患者就是这样,人生当中所经历的每一个时刻都清晰如昨日,但那些幸福又轻松的回忆在这里未免显得有些过于刺眼。
“我不记得了。”
他语气有些生硬地说:“反正又没办法从这里出去。”
“总会有做外部试验的机会……”
每天吃一把药,食物只有糊糊,好在量大管饱,且营养充足。
就是不太考虑味道。
特力研的科研经费主打一个该省省该花花,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吃不到什么好东西,研究设备倒是一台接一台的买。
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做身体检查,从最基础的身高体重血压一直到脑波活动状态,一套流程全走完就需要半个上午。速水晃将心电图贴片从自己身上一个一个摘下来,又撕了张纸来擦拭手背上的耦合剂,同时向身旁的青年道谢。
“今天也辛苦您了,大岛老师。”
“哎……你能记得我?”
名为大岛的青年是个新入职没多久的研究员——不然的话也不会被安排来做这种给孩子量血压之类的基础工作——脸上还没有被重复工作碾压出的暮气沉沉。
“嗯,基本上看过一次以后就不会忘。”
速水晃说:“不出意外的话,明天见。”
小大人似的孩子,大岛挠挠头发。
干这份工作最好摒弃个人情感,入职培训的时候就说过情绪太丰富的人在这行里干不长。大岛不动声色地重启机器,下一个小孩的体内有一半都塞满增生肿瘤,相比而言b超影像当中的马蹄肾已经是最不像问题的问题。
大脑很正常,但活不过几个月了,他不动声色地给对方判了死刑,像是这种存续时间不算太长的素体,要抓紧时间安排一些具有破坏性的试验,务必做到物尽其用。
盖章,出电子报告,下一个。
这无聊的上班生活。
职工餐和孩子吃饭的场所不在一处,或者说袋装糊状营养剂在哪里都能吃。有一部分小孩处于原始的社交需求会选择在公共活动区域吃饭,为了保证大脑的健康发育,或者说也为了人类丰荣,适度且科学的运动量同样重要。
“你就是■■?”
听到有人说话,“另一个孩子”抬起头,用嘴咬掉营养剂的密封包装口。
对方很自来熟地坐在旁边。
“……”
那时候他回答了什么来着?
即便同为实验动物,人类社群也会天然地分出高低优劣,和“有记忆开始就生活在研究设施当中的抛弃物”不同,速水晃有着明显与其他人都不相同的出身——据说他是和父母一起旅游的时候出了车祸,家乡的亲戚无力抚养,经过简单测试之后来到了学园都市。
父母,旅游,亲戚,家乡,一句话当中包含了许多人一辈子都够不到的要素。
“那边的人都在等你,今天不打算跟他们一起吃午饭了吗?”
他抬起头,朝着更远处的台阶瞥了一眼,有几个孩子挤挤挨挨地坐在一块,像是鸟巢当中挤在一起的雏鸟。
对方很好脾气地冲着他笑了笑:“■■,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
坐在什么地方进食都不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而且不过是些营养剂制成的糊糊而已。
但他还是不动声色地跟着过去。大家都很爱听有关于“设施外面”的故事,速水晃本人也确实很擅长讲述——遥远青森的树林,冬天会被雪地所覆盖,穿着雪靴踩在地面上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
翻开雪洞,可以发现冬眠的刺猬。
秋天是栗子成熟的季节,一群孩子们涌到森林当中去寻找栗子,只是简单地放在火堆里烧就会变得很好吃;夏天大家会带着捕虫网去捕捉独角仙,有时候累得在草地上睡着了,一觉醒来就已近黄昏。
对方的记忆力很好——他观察着人群当中的速水晃: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这是一种被称之为“超忆症”的症状,这类人所经历的每一天都不会被遗忘,从生到死都是一本随时可查的资料库。
“刺猬是什么?”
有人问。
“一种背上长刺的动物——图书室里的动物图鉴当中有讲过。”
他听见自己回答:“你们在哺乳动物的分类里面找。”
大家纷纷“噢”了一声,又问,刺猬摸起来是什么感觉的,同样都有刺的话,会和海胆差不多吗?会像针头刺进皮肤的感觉一样吗?
这些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书本和资料库以外的世界是一片辽阔的空白,他们每个人都共享着这片空白。
“有点扎手,但没有针那么尖。”
速水晃说:“刺猬会在地里挖洞,在洞里睡过一整个冬天。”
他很确信,今天一定会有很多人在图书室里搜索有关于刺猬的资料。速水晃就是这样,比别人更多的生活体验成为了他手中甘美的诱饵,随手抛出的故事就能够吸引一大群孩子跟在身后,眼巴巴地团团转。
他不太愿意自己成为其中之一。
……那蠢死了。
但速水的影响力似乎无处不在,于是他也不得不开始关注遥远北地的苹果园,生活在森林当中皮毛柔软的驯鹿,以及乘着薄暮捕鱼归来的渔户。
“数据很好——不过■■君最近是不是有点体重下降?”
面目模糊的研究人员围在他的周围评头论足:“精神状态的变化也会影响测试数值,没有试验安排的时候,也去和别的孩子聊聊天吧。”
关注精神状态,这是“优等生”才拥有的特权,意味着自己还有被继续开发的价值。他将手指探向设置了造浪机的辽阔水池,几乎一瞬间,浪花翻涌的池水变得如同镜子一般平静。
“对水波的干涉……好,这一条过了。”
研究人员刷刷在电子记事本当中记录了几条:“之前发现声波也能够有效屏蔽,怎么说?这算是波动操作(wave conductor)之类的能力吗?”
“应该不止如此。”
和他交谈的另一个人也表现得很兴奋:“这份能力一定还有其它的开发方向——我们和那个‘唯一解’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他的语气鼓舞到了许多人,“寻找唯一解”,这是他们这支研发团队的主攻方向,意在开发出能够适配多重能力的“个人真实”。在波的操作得到证实之后,他们的下一步大概就是考察自己对粒子的控制能力。
……他不动声色地看着水面,由于对波纹的消除,湛蓝色的池水像是镜子一样倒映着他自己的脸庞。
直到他的身后又走来了另一个人。
“打开造浪机。”
研究人员们吩咐:“速水君,你也来试一下。”
速水晃先是冲他很礼貌地笑了一下,随后也有模有样地将手伸向水面,这一次水波虽然有减弱,但并没有像是刚刚那样被瞬间抹平。
“要加油啊,速水君。”
跟在速水晃身后的研究人员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等一下去放火能力的实验组那边再试试看。”
那是另一支团队——他注视着他们的背影:比起寻求一个超能力开发的唯一解,他们更想要追求“通解”。速水晃的开发方向被视作可以干涉和模仿他人的aim扩散力场,只不过测试的结果相当不稳定,大多数时候都会因为不明原因使用失败。
这种复刻是否能够存储多个能力,他们暂且不知;对环境的精度要求和能力复刻的等级变化,也暂时还没有摸清楚规律,因此试验任务相当繁重。大概是相信“多观摩一下别人的aim扩散力场”有助于增强对能力的复制效果,某一天他在回住处的时候,发现自己房间里的床铺变成双层床。
“嗨。”
速水晃坐在上层冲他打招呼:“■■,接下来可能需要和你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请多指教。”
*
孩子没有干涉试验进程的权利。
一方通行没有对新室友的到来而感到抗拒,毕竟在这块地方,一切的自我表达都很难被重视——那倒不如顺其自然。
许多能力开发的基础进程是共通的,于是每天早晨促进大脑发育的药物变成了两份,对着脊神经连接电极片的时候,那种触电一般的痛觉也多了一个人来分享。
“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自由活动的时间里,速水晃偶尔也会问他:“有没有什么偏好的味道?大岛医生说,如果试验的进展顺利的话,他可以从外面帮忙带水果进来——”
他打断了对方,在这个设施里,只有速水晃会频繁地提及过去。
超忆症患者就是这样,人生当中所经历的每一个时刻都清晰如昨日,但那些幸福又轻松的回忆在这里未免显得有些过于刺眼。
“我不记得了。”
他语气有些生硬地说:“反正又没办法从这里出去。”
“总会有做外部试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