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说至此,他转动手上的剑,指向那群僧人,露出一抹明媚又灿烂的笑容:“贪嗔是地狱,恋色贪财,耽食酒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此身即是无间,此地亦是无间。还不明白么?你们始终身处无间啊。"
周围的武僧们反应过来,怒吼着朝他冲过去。
只见少年腕骨翻转,剑起剑落,透骨穿身。
血珠顺着剑脊滚落,靠近的武僧喉间绽开一线朱色。
静尘方丈的佛经念不下去了,转头怒斥他道:“佛门重地行杀伐之事,你会下阿鼻地狱,永不超生!”
沈竹漪露出如观音一般白璧无瑕的面容。
滴血的剑锋指着身披袈裟的静尘方丈,沈竹漪轻笑,语调也是缓慢的:“昨日罗刹心,今朝菩萨面。”
“你身披袈裟,手握佛珠,也掩盖不了身上和我一样的气味。跑出来的鬼,跑得再远,也要入地狱的。”
“而方丈……”说着,他莞尔一笑:“你要和我一起。”
话音刚落,便见白鸿剑剑端凝结一道剑光,如新雪初霁,明镜乍泄。
剑光撕裂冗长夜色,将殿内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但见其掠过端坐于莲台之上的佛像,那金身佛像自中心生出一道裂纹,很快的,那道裂纹迅速蔓延开。
只听“轰”得一声。
殿内供桌倒塌,飞沙扬砾。
镀了金身的佛像自眉心裂开一道缝隙,少年持剑而立,剑尖犹带三分颤鸣。
他收剑,四处归寂,泠然冷光入剑鞘中。
与此同时,那枚金身佛像轰然倒塌,碎裂成了两半。
镇邪司的人咳了几声,待到烟雾散去后,他们定睛一看,纷纷白了面色。
在这金身佛像之下,竟有一道深逾几丈的坑。
深坑中白骨累累,遍布尸骸,上层的还尚有人形,骨骼纤细,身着女子的衣裙,能看出生前饱受凌虐,下层的骨骼腐肉与蛆虫胶着在一起,令人作呕,而深坑的一旁还有一处狭小的地道,显然他们是从地道将尸体藏匿在这金身之下。
眼见事情败露,静尘方丈手中的佛珠啪嗒一声掉落在地。
沈竹漪俯下身,慢条斯理地将佛珠捡了起来。
捡起的时候,他微微俯身,在静尘方丈耳边,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缓声道:“放心,我不会把你交给镇邪司那群废物,王庭藏污纳垢,官商勾结,不亲自送走你,怕是又让你逃过一劫。”
听到这话,静尘方丈平静的面容才露出一丝裂痕:“你究竟是何人?要治我于死地。”
“方丈可是贵人多忘事。”他将佛珠一圈一圈收拢,缠绕在了修长的五指上。“十余年前,琴川一役,你自称支援燕翎关的时候,信誓旦旦说亲眼目睹金岚沈氏为魔域擅自打开关隘。”
静尘方丈瞪大了眼:“你、你究竟是谁?”
这一次,他没有再回答,五指攥成拳,一拳一拳落在许官人的身上。
佛珠沾染了鲜血,佛龛前一滩刺目的猩红。
静尘方丈倒下后,他身上的袈裟也因吸饱了血,呈现出一种秾艳的猩红。
沈竹漪靴底踹向了他的背脊,他便跟着倒入了那道深坑之中。
沈竹漪若无其事地笑着,擦去了脸上的血。
他稍稍用力,那圈佛珠便断了线,染血的珠子一颗一颗滚落进佛像之下的沟壑之中。
赵缨遥领着镇邪司的人,从那佛像之下,挖出了近数百具尸骨。
通过那条地道,他们找到了同样的归阴灯和阵法。
那些尚存人形的是近日来在红袖城附近失踪的女子,云笙甚至从中看见了那夜,和那武僧交-媾的女子也在其中,她死状恐怖,瞪大双眼,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而那些已然只剩白骨的尸骸,怕是在建立这座庙宇之时,便被他们埋在了这座金身之下。
天光渐亮,驱散宝华寺中的阴霾。
云笙最后看了一眼晨曦之中的宝华寺,只觉那红墙黛瓦的庙宇,好似一张生着血盆大口的巨兽。
虔诚的香客们,如何能想得到——
在庄严*的寺庙之中,金身菩萨端坐莲台,慈眉善目地低垂在双目,在祂注视的脚下,猩红的土地里,掩藏着累累白骨。
沟壑难填的罪孽。
云笙走在下山的栈道中,低声道:“所以,你早就知道这静尘方丈的所作所为了?”
她低下头,自责道:“我也太笨了,竟也被那些传闻影响,若是我早些发现,是不是便会少一个女孩子遭受他们的荼毒……”
她话尚未说完,便被沈竹漪塞了一枚东西进去。
一股清甜的味道弥漫在唇间,像是饴糖。
他弯了弯眼:“事已至此,师姐又为何要自责?若事事都要自省,不若多挑挑旁人的毛病。”
云笙吃着糖,轻轻眨了一下眼。
山道内飞来一寒鸦,停在沈竹漪的臂弯之上。
寒鸦似乎在他耳边说着什么。
沈竹漪眼眸中的笑意淡了一些。
他看着走在前边的云笙,对寒鸦道:“告诉他们,不必来了,许元德已死,去找下一个。”
-
回时比去时的路途要顺遂很多,水路过后便是陆路。
水路过得顺遂,除了有几只心智未开的妖兽挡路,被沈竹漪一剑杀之后,再无任何阻碍。
直至一日,他们到了必经的桐州。
想要离开桐州时,却被设立的关卡拦住了去路。
此地名为桐州,据说这位新晋的薛太守和广阳宫关系匪浅,他仗此强抢民女,搜刮民脂,已然成了盘踞在此的地头蛇。
就在几日前,薛太守新纳了一房小妾,谁知这小妾竟是孽镜台的人,正是来寻他复仇的。
孽镜台是一股近来兴起的叛军势力,其中皆是死士,他们戴着恶鬼面具,刺杀王庭官员,掠劫官田和灵脉,一时之间,王庭之中人心惶惶。
这小妾入府当日便刺杀了薛太守,薛太守因猎蛟得来的鳞片护住了心脉,当即便封锁了桐州,下令抓捕那名女子和孽镜台的同伙。
云笙无奈,只得在桐州多待上一日。
桐州这几日闹得人心惶惶,云笙在酒楼用早膳时,好心的老板娘提醒她,像她这个样貌年纪的小姑娘少出去走动,要是被那个薛太守盯上了可就糟糕了。
云笙吓得用油纸包上几个艾叶糍粑就想走。
谁知到了城关,还是被拦了下来。
理由是云笙和沈竹漪因身形年纪都与前几日刺杀太守的那群人相似,就这般被扣进了太守府。
云笙以为沈竹漪会做些什么。
可不知为何,他并未出示蟠龙令,甚至也没有动刀剑。
他这般做想必有他的用意,于是云笙也没有擅自暴露蓬莱宗的身份。
太守府内绕院而建的游廊旁种着凤竹与松柏,翠盖亭亭,危石砌成的假山,池塘上点着数枚荷花灯,波光粼粼中,几尾金鲤自下掠过,泛起阵阵涟漪。池水萦回,草木扶疏,好一片风雅景致。
只是云笙没有半点欣赏的意思。
她和沈竹漪随着那些被抓的人一起,到薛太守跟前给他过目指认。
云笙自称和沈竹漪是兄妹,来桐州省亲。
筛选了一轮,薛太守已经确定,他们并不是孽镜台的贼寇。
可是薛太守却没有放他们二人离去。
夜里开始下起细雨,廊下的灯笼在雨中轻摇。
薛太守的伤势还未痊愈,靠人搀扶着,他打量着二人道:“你们兄妹二人生得倒是不错,让本官开心了,就留你二人在身旁伺候。”
无人理会他,他窘迫一瞬,朝云笙道:“过来,尝尝这进贡的石榴,你自乡里来,怕是没有尝过。”
云笙没有动,沁凉的细雨浸润她的薄衫。
她没想到,这太守不仅好色,还男女皆可,顿时心生厌恶。
她的不以为意让薛太守变了脸色,他将侍女剥好的那一盘石榴拂在地上:“孽镜台的那群东西敢忤逆本官就算了。你算什么东西?也敢这般无视本官?本官就是桐州的皇帝,在桐州呼风唤雨!”
石榴滚落一地,薛太守用脚碰了碰,威胁云笙道:“这石榴是本官赏你的,你不吃,本官要你死无全尸。”
薛太守身侧的两名侍卫已然抽出刀刃。
云笙的手刚摸向袖中的符箓。
这时,天际闷雷乍响,一道亮光划破天际,沈竹漪的声音随之响起:“薛靖,短短十年,你便忘了自己是谁了?”
薛太守的瞳孔猛地紧缩。
少年平静的话语像是匕首破开冰面,让他寒意侵骨,那些尘封的记忆跌踵而至——
十年前,他还是一介难民,被祁山的琴川沈氏收留,当着最低贱的马夫,后来,他信奉起了祟神,暗中将马匹杀害,以此祭奠,被沈夫人发现,严惩了一番。他不甘却不敢反抗,直至广阳宫的人找到了他,他加入了罹教,成了这群人的眼线,将祁山的地形摸清楚汇报给他们,并成了指认沈氏与魔域勾结的证人之一。
周围的武僧们反应过来,怒吼着朝他冲过去。
只见少年腕骨翻转,剑起剑落,透骨穿身。
血珠顺着剑脊滚落,靠近的武僧喉间绽开一线朱色。
静尘方丈的佛经念不下去了,转头怒斥他道:“佛门重地行杀伐之事,你会下阿鼻地狱,永不超生!”
沈竹漪露出如观音一般白璧无瑕的面容。
滴血的剑锋指着身披袈裟的静尘方丈,沈竹漪轻笑,语调也是缓慢的:“昨日罗刹心,今朝菩萨面。”
“你身披袈裟,手握佛珠,也掩盖不了身上和我一样的气味。跑出来的鬼,跑得再远,也要入地狱的。”
“而方丈……”说着,他莞尔一笑:“你要和我一起。”
话音刚落,便见白鸿剑剑端凝结一道剑光,如新雪初霁,明镜乍泄。
剑光撕裂冗长夜色,将殿内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但见其掠过端坐于莲台之上的佛像,那金身佛像自中心生出一道裂纹,很快的,那道裂纹迅速蔓延开。
只听“轰”得一声。
殿内供桌倒塌,飞沙扬砾。
镀了金身的佛像自眉心裂开一道缝隙,少年持剑而立,剑尖犹带三分颤鸣。
他收剑,四处归寂,泠然冷光入剑鞘中。
与此同时,那枚金身佛像轰然倒塌,碎裂成了两半。
镇邪司的人咳了几声,待到烟雾散去后,他们定睛一看,纷纷白了面色。
在这金身佛像之下,竟有一道深逾几丈的坑。
深坑中白骨累累,遍布尸骸,上层的还尚有人形,骨骼纤细,身着女子的衣裙,能看出生前饱受凌虐,下层的骨骼腐肉与蛆虫胶着在一起,令人作呕,而深坑的一旁还有一处狭小的地道,显然他们是从地道将尸体藏匿在这金身之下。
眼见事情败露,静尘方丈手中的佛珠啪嗒一声掉落在地。
沈竹漪俯下身,慢条斯理地将佛珠捡了起来。
捡起的时候,他微微俯身,在静尘方丈耳边,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缓声道:“放心,我不会把你交给镇邪司那群废物,王庭藏污纳垢,官商勾结,不亲自送走你,怕是又让你逃过一劫。”
听到这话,静尘方丈平静的面容才露出一丝裂痕:“你究竟是何人?要治我于死地。”
“方丈可是贵人多忘事。”他将佛珠一圈一圈收拢,缠绕在了修长的五指上。“十余年前,琴川一役,你自称支援燕翎关的时候,信誓旦旦说亲眼目睹金岚沈氏为魔域擅自打开关隘。”
静尘方丈瞪大了眼:“你、你究竟是谁?”
这一次,他没有再回答,五指攥成拳,一拳一拳落在许官人的身上。
佛珠沾染了鲜血,佛龛前一滩刺目的猩红。
静尘方丈倒下后,他身上的袈裟也因吸饱了血,呈现出一种秾艳的猩红。
沈竹漪靴底踹向了他的背脊,他便跟着倒入了那道深坑之中。
沈竹漪若无其事地笑着,擦去了脸上的血。
他稍稍用力,那圈佛珠便断了线,染血的珠子一颗一颗滚落进佛像之下的沟壑之中。
赵缨遥领着镇邪司的人,从那佛像之下,挖出了近数百具尸骨。
通过那条地道,他们找到了同样的归阴灯和阵法。
那些尚存人形的是近日来在红袖城附近失踪的女子,云笙甚至从中看见了那夜,和那武僧交-媾的女子也在其中,她死状恐怖,瞪大双眼,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而那些已然只剩白骨的尸骸,怕是在建立这座庙宇之时,便被他们埋在了这座金身之下。
天光渐亮,驱散宝华寺中的阴霾。
云笙最后看了一眼晨曦之中的宝华寺,只觉那红墙黛瓦的庙宇,好似一张生着血盆大口的巨兽。
虔诚的香客们,如何能想得到——
在庄严*的寺庙之中,金身菩萨端坐莲台,慈眉善目地低垂在双目,在祂注视的脚下,猩红的土地里,掩藏着累累白骨。
沟壑难填的罪孽。
云笙走在下山的栈道中,低声道:“所以,你早就知道这静尘方丈的所作所为了?”
她低下头,自责道:“我也太笨了,竟也被那些传闻影响,若是我早些发现,是不是便会少一个女孩子遭受他们的荼毒……”
她话尚未说完,便被沈竹漪塞了一枚东西进去。
一股清甜的味道弥漫在唇间,像是饴糖。
他弯了弯眼:“事已至此,师姐又为何要自责?若事事都要自省,不若多挑挑旁人的毛病。”
云笙吃着糖,轻轻眨了一下眼。
山道内飞来一寒鸦,停在沈竹漪的臂弯之上。
寒鸦似乎在他耳边说着什么。
沈竹漪眼眸中的笑意淡了一些。
他看着走在前边的云笙,对寒鸦道:“告诉他们,不必来了,许元德已死,去找下一个。”
-
回时比去时的路途要顺遂很多,水路过后便是陆路。
水路过得顺遂,除了有几只心智未开的妖兽挡路,被沈竹漪一剑杀之后,再无任何阻碍。
直至一日,他们到了必经的桐州。
想要离开桐州时,却被设立的关卡拦住了去路。
此地名为桐州,据说这位新晋的薛太守和广阳宫关系匪浅,他仗此强抢民女,搜刮民脂,已然成了盘踞在此的地头蛇。
就在几日前,薛太守新纳了一房小妾,谁知这小妾竟是孽镜台的人,正是来寻他复仇的。
孽镜台是一股近来兴起的叛军势力,其中皆是死士,他们戴着恶鬼面具,刺杀王庭官员,掠劫官田和灵脉,一时之间,王庭之中人心惶惶。
这小妾入府当日便刺杀了薛太守,薛太守因猎蛟得来的鳞片护住了心脉,当即便封锁了桐州,下令抓捕那名女子和孽镜台的同伙。
云笙无奈,只得在桐州多待上一日。
桐州这几日闹得人心惶惶,云笙在酒楼用早膳时,好心的老板娘提醒她,像她这个样貌年纪的小姑娘少出去走动,要是被那个薛太守盯上了可就糟糕了。
云笙吓得用油纸包上几个艾叶糍粑就想走。
谁知到了城关,还是被拦了下来。
理由是云笙和沈竹漪因身形年纪都与前几日刺杀太守的那群人相似,就这般被扣进了太守府。
云笙以为沈竹漪会做些什么。
可不知为何,他并未出示蟠龙令,甚至也没有动刀剑。
他这般做想必有他的用意,于是云笙也没有擅自暴露蓬莱宗的身份。
太守府内绕院而建的游廊旁种着凤竹与松柏,翠盖亭亭,危石砌成的假山,池塘上点着数枚荷花灯,波光粼粼中,几尾金鲤自下掠过,泛起阵阵涟漪。池水萦回,草木扶疏,好一片风雅景致。
只是云笙没有半点欣赏的意思。
她和沈竹漪随着那些被抓的人一起,到薛太守跟前给他过目指认。
云笙自称和沈竹漪是兄妹,来桐州省亲。
筛选了一轮,薛太守已经确定,他们并不是孽镜台的贼寇。
可是薛太守却没有放他们二人离去。
夜里开始下起细雨,廊下的灯笼在雨中轻摇。
薛太守的伤势还未痊愈,靠人搀扶着,他打量着二人道:“你们兄妹二人生得倒是不错,让本官开心了,就留你二人在身旁伺候。”
无人理会他,他窘迫一瞬,朝云笙道:“过来,尝尝这进贡的石榴,你自乡里来,怕是没有尝过。”
云笙没有动,沁凉的细雨浸润她的薄衫。
她没想到,这太守不仅好色,还男女皆可,顿时心生厌恶。
她的不以为意让薛太守变了脸色,他将侍女剥好的那一盘石榴拂在地上:“孽镜台的那群东西敢忤逆本官就算了。你算什么东西?也敢这般无视本官?本官就是桐州的皇帝,在桐州呼风唤雨!”
石榴滚落一地,薛太守用脚碰了碰,威胁云笙道:“这石榴是本官赏你的,你不吃,本官要你死无全尸。”
薛太守身侧的两名侍卫已然抽出刀刃。
云笙的手刚摸向袖中的符箓。
这时,天际闷雷乍响,一道亮光划破天际,沈竹漪的声音随之响起:“薛靖,短短十年,你便忘了自己是谁了?”
薛太守的瞳孔猛地紧缩。
少年平静的话语像是匕首破开冰面,让他寒意侵骨,那些尘封的记忆跌踵而至——
十年前,他还是一介难民,被祁山的琴川沈氏收留,当着最低贱的马夫,后来,他信奉起了祟神,暗中将马匹杀害,以此祭奠,被沈夫人发现,严惩了一番。他不甘却不敢反抗,直至广阳宫的人找到了他,他加入了罹教,成了这群人的眼线,将祁山的地形摸清楚汇报给他们,并成了指认沈氏与魔域勾结的证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