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174节
于是立刻把疑惑的目光挪向在场的唯一一个表哥。
“表哥,你们这里还产老挝红酸枝?”自家人不客气,有事儿直接问,这就是俞红豆。。
“那肯定是不馋。我娘这把轮椅是我爹亲手做的,上次他出门的时候没有带别的特产回来,只扛了一根儿老挝红酸枝的木料。”曹谷跟表妹说起这个,脸上全是嘲笑。
这不是嘲笑父亲没见过世面,而是嘲笑他们这些人都是他爹秀恩爱的一群工具人。
俞红豆忍不住笑,她这个姑父确实是有点憨憨的可爱在的。
“他们说我亲娘犯了错,才叫人撵走,说我将来也会跟我娘一样被赶出家去。”
果不其然,谭燕临再次抬头,视线跟俞红豆相对:“宁家?”
俞红豆点头又摇头:“之前五哥说让我爹别管了,线索指向京城。”
“后来跟番邦人勾结的黄家也曾说过,跟京城那边搭上了关系,事败后,黄金城家人全部惨死。”
“宁家对俞旺斋出手,我本以为是利益动人心,现在想想……我那仨瓜俩枣的,对宁家来说算得了什么呢?”
之前俞红豆一直没往这上面想过,直到彭七说起宁家与他许亲。
她都不知与彭家相邻的皇贵妃奶娘竟有那样的本事。
竟说服宁家将一个旁支庶女嫁给一个刚得了举人功名的人家,更有宁贵妃的本家妹妹看上了潘宝表哥。
本家,就代表是比较亲的堂亲,便是庶女,也不是普通人能高攀得上的。
“便是宁家的姑娘真看上表哥的人品相貌,也不会现在提亲。”俞红豆笃定的说到。
“据我所知,宁家的姑娘便是庶女,也没有嫁与六品下的人家,倒是有嫁给了三品大员做填房的。”
谭燕临想了想,确实如她所说,宁家的姑娘便是嫁人也没有白身的。
大概是被俞红豆的话和态度安抚住了,小小的俞直声音哽咽的把被欺负的理由说了出来。
“胡说!你亲娘是犯了错,但她是自己走的,是为了你外祖父一家的前程才走的,他们后来都去城里生活了。”
俞红豆选择性的把柳氏和柳家
然后他说起,所谓的喂药人是怎么回事。
虽然景王的尸身没盗成,但最后还是叫玄凤道人凑成了九个帝王将相的不腐之身,他用这九个尸身练出了一批丹药,但自己不敢服用,便找人试药。
服下这个丹药的人,大多被直接毒死了,还有两个变成了力大无穷的疯子,这两个力大无穷的疯子嗜血,见人就咬,凡是被咬之人无一不中毒身亡。
玄凤道人既不舍弄死这两个好容易养成的药人,便四下寻找能够控制药人的方法,最后在邹家供上的一件物品中
“其实家中男子以兽为名,女子则以鸟雀命名,小十一出生之时,碰巧家有燕子进门,又因当时都说还在婶娘腹中的小十一是个姑娘家,所以小十一出生之前就已经定了名。”
“小姐,小的想着,等店铺开了,找两个人到北城门口也支个摊子,摆上菊花茶和这些玩物。”
“咱武安县的码头虽然不大,但也是进京的水路之一,来往的客人和货船也不少的。”
段庄头现在满脑子都是生意经,更不能马上铺子就开业。
“嗯,是个好想法,不过咱们这些物件儿都很容易仿制,只凭着我们安北庄这些人,怕是竞争不过那些人手众多的商户,所以咱们得另辟蹊径。”
“例如,快速上线快速销售,等旁人仿制出来,我们占了先赚足第一笔,可以出新的东西了,这样别人永远都追着我们的脚步跑,我们才不会被压下去。”
俞红豆如实的说了自己的想法,她有心教导段庄头和段园他们,也想趁机把他们的分工都划分出来。
女子身上带着神奇的花种和花露,花种只要落地就会生根蔓延,花露让鲜花变得更鲜艳且香气扑鼻。
女子带着贫瘠的香塞人民一起种植鲜花,研究花的各种功效,生生把一个贫瘠的边陲小城变成了西域路上的明珠。
准确的说这个中原女子才是真正的花娘娘。
这位花娘娘有一次当着大庭广众的面消失了,再出现的时候,身上带着奇特的异香不说,手里还拿着消失之前根本没有的鲜花。
于是香塞国传说中,这位来自中原的花娘娘来自花香
“……”又是一个神女,俞红豆刚要吐槽,忽然定住,目光惊异不定的看向自家爹爹。
“那个”
俞红豆决定睡一觉,等睡醒了,没准发现今天听到的都是梦呢!
暂时不愿意接受现实的俞红豆一梦到天亮,连刘娇娘和那男人的下场都忘记了问。
想来不会为一件事苦恼很久的俞红豆,在饱足的一觉之后,精神奕奕的准备继续吃瓜。
俞银杏不见了,作为父母的俞大郎和张氏第一次崛起,把老丁家来人打的落花流水,差点连棺材都不要了。
这也不能解除张氏的心头之恨,她虽然觉得女儿离家出走这件事不是明智之举,但是想到女儿连伤都不顾不得就跑了,就知道定是被逼急了。
打完了老丁家,张氏逼着丈夫和小叔子们帮忙找人。
俞三郎和俞松都没露面,许氏只说父子二人去县城送刘娇娘他们一直未归。
俞四郎和俞二郎带着村里人倒是帮忙找了,最后别人告知俞银杏是自己跟麻赖子走的。
俞红豆不知道这是历史上某个朝代的地图,还是一个全架空世界自定义地图,反正跟印在她脑壳里的那张雄鸡地图半点不搭边儿。
第316章 新的老师出现了
年轻,精力旺盛,一开始的尴尬过后,俞红豆很快就抛却了那点不好意思,走出了房门。
四表哥跟俞松两个一人领着一个小孩在院子里摘葡萄。
“怎么不见两位嫂嫂。”俞红豆凑到跟前逗弄着两个小宝宝。
按说大表嫂和二表嫂应该在的,毕竟他们是来客也是亲眷,就是不住在一起,也该陪着小姑姑一起迎接客人。
她带了好些礼物准备给嫂嫂和外甥们分一分呢。
“大嫂二嫂去祠堂那边帮忙了,一会儿的酒席在那边,松塔回来的时候说村长交代了,能备上的吃的全备上,村里的大恩人来了。”
四表哥曹谷单手把侄子往脖颈上一放,另一只空着的手拎着一串紫黑色的葡萄递给表妹俞红豆。
“哦,真是给大家添麻烦了,唔,好甜,谭燕临你快来,这个葡萄好甜!”俞红豆接过葡萄摘了一粒塞到嘴里,眼睛顿时就亮了。
刚好谭燕临听见她的声音从房间里走出来,就被她召唤过来一起分享。
葡萄应该是山里的野葡萄移植的,说来也是怪,这种野葡萄,在山上的时候,葡萄粒小籽儿大,除非霜降,否则酸得要人命。
可一旦移植到家里,三年不结果,第四年结出来的葡萄粒就比在山上的时候大多了,而且在入秋之后,葡萄皮挂上一层白霜之后,会变得特别特别甜。
谭燕临还真没吃过也没见过这种葡萄,接过俞红豆摘下来的葡萄塞到嘴里,本来已经做好酸得变形的准备了,结果竟然真的出乎意料的甜。
“京城有擅农者,培育出绿色的葡萄,吃起来脆甜,但我总觉得少了点葡萄的味儿。”谭燕临又捏了一颗葡萄塞到嘴里。
“等回头挖几颗野葡萄送到京城去,让九哥先帮着找地方种下,这样等你回来就可以吃了,嘿嘿,到时候我也该去京城玩玩了。”
俞红豆一张嘴就给远在京城比旺旺都忙的谭蒙骜找了个活。
偏偏谭燕临一点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还特别贴心的想到俞家兄妹进京怕是抢不到好宅子好庄子,暗中把这事儿记下,打算回头给安和帝写信点一点“救命之恩”的事儿。
他们吃了两串葡萄,逗弄了两个孩子一会儿,徐达就派人来请了。
“这个祠堂是村里人共用的?”俞红豆跟着表哥和小姑姑往祠堂走,好奇的追问了一句。
她前世出生的地方,虽然有族人同村,但基本没有“宗”的概念,家里供奉的老祖宗牌位,也只供近亲三代的。
桃源村就更别提了,大多都是因为逃难聚集在一起的,好些人都跟俞老爷子一样。将来去了才是家里的第一任祖宗。
而茨沟村……它的前身是西峰寨啊,四个当家各不同姓,加上一个外来的徐茂岭,所以这个祠堂到底是谁家的祠堂。
“是茨沟村的祠堂,也是西峰寨的。”曹谷给小表妹解惑。
其实祠堂只是对外的叫法,以前这个地方叫“聚义厅”。
有“身家”的土匪窝里都有这么个地方,早先是为了给死去的兄弟们点灯立牌和议论大事的地方。
后来西峰寨金盆洗手,几位当家的分道扬镳,这里就成了村里人扎堆聚集讨论事儿的地方。
“祠堂里最早供奉的是长林真人,这是徐茂岭的要求,后来又添了徐茂岭和陈氏,因为他们才有了四个大当家的造化。”
曹谷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祠堂的事儿讲给俞红豆他们听。
“这倒也是事实,后来四个大当家各奔东西,那他们……”俞红豆点头,确实,他们应该感激长林真人。
“后来也给设了牌位,到底是西峰寨的当家,村里人能安居乐业下来,都是靠他们。”曹谷点头,即便四个当家不是好人,但村里确实是得了好处。
俞红豆没再追问,而是把目光放到路边的灯柱上,大概是跟着武安县学的,茨沟村的主路两旁,隔开一段就竖起了一根高高的木杆,木杆上吊着一盏气死风灯,倒是很有“路灯”的感觉。
俞红豆关注到这个,并不是因为它有什么不同,而是某一个灯柱下,坐着一个绣花的老太太。
老太太的头顶,明晃晃的顶着一道绿光,把她老人家一头的白发衬得有点发绿。
有了前面的好处,俞红豆现在对人形签到地点十分敏感,因为那代表着好东西。
她脚下一拐,顺势就蹭到了老太太的跟前,在看向绿色的签到名字之前,俞红豆先看了老太太手里的绣花。
这一看,惊为天人。
老太太手上是一条大红色的缎面布料,而今她正在往缎面布料上绣花,绣得是龙凤和鸣,凤羽龙髯根根分明,眼睛、身躯和爪子的角度让龙凤真的活过来一般逼真。
这样鲜亮的花色配上颜色,一看就是在帮着谁绣嫁衣,试问哪个姑娘家拥有这样一套精致的嫁衣,能不成为一个快乐的女孩子!
“四奶奶,该吃饭啦~今天有客,祠堂那边热闹的很呢。”
曹谷的注意力一直就在小表妹身上,见她凑过去,便也跟着走过来,召唤了一声聚精会神绣花的老太太。
“哎哟~哦,小谷啊,吓我一跳,这是你……表妹?”
全神贯注的老太太被曹谷的喊声吓了一跳,抬眼一看,发现除了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外,还有个小姑娘,老太太转念一想就知这小姑娘是谁了。
“是俞家的女娃娃吧,早就听说你要来,村里人都盼着呢。”被称之为四奶奶的老太太眯着眼睛看向俞红豆的脸。
俞红豆笑眯眯的跟表哥学着喊了一声“四奶奶”,手有意无意的往老太太的头上虚抚了一下。
【签到地点:刺绣大师连翘,是否消耗6点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刺绣技能(5级15%)。】
哦豁!俞红豆眨眨眼,对着老太太露出一个真诚热切的笑容,这可是能被称之为艺术家的5级刺绣大师啊!
还是可以让她升级技能,从而获得点数和奖励的老师!
第317章 茨沟村热烈欢迎
老太太对俞红豆的印象十分之好,不仅仅是因为村里的变化,还因为这个孩子对待她这样的一个陌生的老太太十分有礼貌。
“表哥,你们这里还产老挝红酸枝?”自家人不客气,有事儿直接问,这就是俞红豆。。
“那肯定是不馋。我娘这把轮椅是我爹亲手做的,上次他出门的时候没有带别的特产回来,只扛了一根儿老挝红酸枝的木料。”曹谷跟表妹说起这个,脸上全是嘲笑。
这不是嘲笑父亲没见过世面,而是嘲笑他们这些人都是他爹秀恩爱的一群工具人。
俞红豆忍不住笑,她这个姑父确实是有点憨憨的可爱在的。
“他们说我亲娘犯了错,才叫人撵走,说我将来也会跟我娘一样被赶出家去。”
果不其然,谭燕临再次抬头,视线跟俞红豆相对:“宁家?”
俞红豆点头又摇头:“之前五哥说让我爹别管了,线索指向京城。”
“后来跟番邦人勾结的黄家也曾说过,跟京城那边搭上了关系,事败后,黄金城家人全部惨死。”
“宁家对俞旺斋出手,我本以为是利益动人心,现在想想……我那仨瓜俩枣的,对宁家来说算得了什么呢?”
之前俞红豆一直没往这上面想过,直到彭七说起宁家与他许亲。
她都不知与彭家相邻的皇贵妃奶娘竟有那样的本事。
竟说服宁家将一个旁支庶女嫁给一个刚得了举人功名的人家,更有宁贵妃的本家妹妹看上了潘宝表哥。
本家,就代表是比较亲的堂亲,便是庶女,也不是普通人能高攀得上的。
“便是宁家的姑娘真看上表哥的人品相貌,也不会现在提亲。”俞红豆笃定的说到。
“据我所知,宁家的姑娘便是庶女,也没有嫁与六品下的人家,倒是有嫁给了三品大员做填房的。”
谭燕临想了想,确实如她所说,宁家的姑娘便是嫁人也没有白身的。
大概是被俞红豆的话和态度安抚住了,小小的俞直声音哽咽的把被欺负的理由说了出来。
“胡说!你亲娘是犯了错,但她是自己走的,是为了你外祖父一家的前程才走的,他们后来都去城里生活了。”
俞红豆选择性的把柳氏和柳家
然后他说起,所谓的喂药人是怎么回事。
虽然景王的尸身没盗成,但最后还是叫玄凤道人凑成了九个帝王将相的不腐之身,他用这九个尸身练出了一批丹药,但自己不敢服用,便找人试药。
服下这个丹药的人,大多被直接毒死了,还有两个变成了力大无穷的疯子,这两个力大无穷的疯子嗜血,见人就咬,凡是被咬之人无一不中毒身亡。
玄凤道人既不舍弄死这两个好容易养成的药人,便四下寻找能够控制药人的方法,最后在邹家供上的一件物品中
“其实家中男子以兽为名,女子则以鸟雀命名,小十一出生之时,碰巧家有燕子进门,又因当时都说还在婶娘腹中的小十一是个姑娘家,所以小十一出生之前就已经定了名。”
“小姐,小的想着,等店铺开了,找两个人到北城门口也支个摊子,摆上菊花茶和这些玩物。”
“咱武安县的码头虽然不大,但也是进京的水路之一,来往的客人和货船也不少的。”
段庄头现在满脑子都是生意经,更不能马上铺子就开业。
“嗯,是个好想法,不过咱们这些物件儿都很容易仿制,只凭着我们安北庄这些人,怕是竞争不过那些人手众多的商户,所以咱们得另辟蹊径。”
“例如,快速上线快速销售,等旁人仿制出来,我们占了先赚足第一笔,可以出新的东西了,这样别人永远都追着我们的脚步跑,我们才不会被压下去。”
俞红豆如实的说了自己的想法,她有心教导段庄头和段园他们,也想趁机把他们的分工都划分出来。
女子身上带着神奇的花种和花露,花种只要落地就会生根蔓延,花露让鲜花变得更鲜艳且香气扑鼻。
女子带着贫瘠的香塞人民一起种植鲜花,研究花的各种功效,生生把一个贫瘠的边陲小城变成了西域路上的明珠。
准确的说这个中原女子才是真正的花娘娘。
这位花娘娘有一次当着大庭广众的面消失了,再出现的时候,身上带着奇特的异香不说,手里还拿着消失之前根本没有的鲜花。
于是香塞国传说中,这位来自中原的花娘娘来自花香
“……”又是一个神女,俞红豆刚要吐槽,忽然定住,目光惊异不定的看向自家爹爹。
“那个”
俞红豆决定睡一觉,等睡醒了,没准发现今天听到的都是梦呢!
暂时不愿意接受现实的俞红豆一梦到天亮,连刘娇娘和那男人的下场都忘记了问。
想来不会为一件事苦恼很久的俞红豆,在饱足的一觉之后,精神奕奕的准备继续吃瓜。
俞银杏不见了,作为父母的俞大郎和张氏第一次崛起,把老丁家来人打的落花流水,差点连棺材都不要了。
这也不能解除张氏的心头之恨,她虽然觉得女儿离家出走这件事不是明智之举,但是想到女儿连伤都不顾不得就跑了,就知道定是被逼急了。
打完了老丁家,张氏逼着丈夫和小叔子们帮忙找人。
俞三郎和俞松都没露面,许氏只说父子二人去县城送刘娇娘他们一直未归。
俞四郎和俞二郎带着村里人倒是帮忙找了,最后别人告知俞银杏是自己跟麻赖子走的。
俞红豆不知道这是历史上某个朝代的地图,还是一个全架空世界自定义地图,反正跟印在她脑壳里的那张雄鸡地图半点不搭边儿。
第316章 新的老师出现了
年轻,精力旺盛,一开始的尴尬过后,俞红豆很快就抛却了那点不好意思,走出了房门。
四表哥跟俞松两个一人领着一个小孩在院子里摘葡萄。
“怎么不见两位嫂嫂。”俞红豆凑到跟前逗弄着两个小宝宝。
按说大表嫂和二表嫂应该在的,毕竟他们是来客也是亲眷,就是不住在一起,也该陪着小姑姑一起迎接客人。
她带了好些礼物准备给嫂嫂和外甥们分一分呢。
“大嫂二嫂去祠堂那边帮忙了,一会儿的酒席在那边,松塔回来的时候说村长交代了,能备上的吃的全备上,村里的大恩人来了。”
四表哥曹谷单手把侄子往脖颈上一放,另一只空着的手拎着一串紫黑色的葡萄递给表妹俞红豆。
“哦,真是给大家添麻烦了,唔,好甜,谭燕临你快来,这个葡萄好甜!”俞红豆接过葡萄摘了一粒塞到嘴里,眼睛顿时就亮了。
刚好谭燕临听见她的声音从房间里走出来,就被她召唤过来一起分享。
葡萄应该是山里的野葡萄移植的,说来也是怪,这种野葡萄,在山上的时候,葡萄粒小籽儿大,除非霜降,否则酸得要人命。
可一旦移植到家里,三年不结果,第四年结出来的葡萄粒就比在山上的时候大多了,而且在入秋之后,葡萄皮挂上一层白霜之后,会变得特别特别甜。
谭燕临还真没吃过也没见过这种葡萄,接过俞红豆摘下来的葡萄塞到嘴里,本来已经做好酸得变形的准备了,结果竟然真的出乎意料的甜。
“京城有擅农者,培育出绿色的葡萄,吃起来脆甜,但我总觉得少了点葡萄的味儿。”谭燕临又捏了一颗葡萄塞到嘴里。
“等回头挖几颗野葡萄送到京城去,让九哥先帮着找地方种下,这样等你回来就可以吃了,嘿嘿,到时候我也该去京城玩玩了。”
俞红豆一张嘴就给远在京城比旺旺都忙的谭蒙骜找了个活。
偏偏谭燕临一点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还特别贴心的想到俞家兄妹进京怕是抢不到好宅子好庄子,暗中把这事儿记下,打算回头给安和帝写信点一点“救命之恩”的事儿。
他们吃了两串葡萄,逗弄了两个孩子一会儿,徐达就派人来请了。
“这个祠堂是村里人共用的?”俞红豆跟着表哥和小姑姑往祠堂走,好奇的追问了一句。
她前世出生的地方,虽然有族人同村,但基本没有“宗”的概念,家里供奉的老祖宗牌位,也只供近亲三代的。
桃源村就更别提了,大多都是因为逃难聚集在一起的,好些人都跟俞老爷子一样。将来去了才是家里的第一任祖宗。
而茨沟村……它的前身是西峰寨啊,四个当家各不同姓,加上一个外来的徐茂岭,所以这个祠堂到底是谁家的祠堂。
“是茨沟村的祠堂,也是西峰寨的。”曹谷给小表妹解惑。
其实祠堂只是对外的叫法,以前这个地方叫“聚义厅”。
有“身家”的土匪窝里都有这么个地方,早先是为了给死去的兄弟们点灯立牌和议论大事的地方。
后来西峰寨金盆洗手,几位当家的分道扬镳,这里就成了村里人扎堆聚集讨论事儿的地方。
“祠堂里最早供奉的是长林真人,这是徐茂岭的要求,后来又添了徐茂岭和陈氏,因为他们才有了四个大当家的造化。”
曹谷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祠堂的事儿讲给俞红豆他们听。
“这倒也是事实,后来四个大当家各奔东西,那他们……”俞红豆点头,确实,他们应该感激长林真人。
“后来也给设了牌位,到底是西峰寨的当家,村里人能安居乐业下来,都是靠他们。”曹谷点头,即便四个当家不是好人,但村里确实是得了好处。
俞红豆没再追问,而是把目光放到路边的灯柱上,大概是跟着武安县学的,茨沟村的主路两旁,隔开一段就竖起了一根高高的木杆,木杆上吊着一盏气死风灯,倒是很有“路灯”的感觉。
俞红豆关注到这个,并不是因为它有什么不同,而是某一个灯柱下,坐着一个绣花的老太太。
老太太的头顶,明晃晃的顶着一道绿光,把她老人家一头的白发衬得有点发绿。
有了前面的好处,俞红豆现在对人形签到地点十分敏感,因为那代表着好东西。
她脚下一拐,顺势就蹭到了老太太的跟前,在看向绿色的签到名字之前,俞红豆先看了老太太手里的绣花。
这一看,惊为天人。
老太太手上是一条大红色的缎面布料,而今她正在往缎面布料上绣花,绣得是龙凤和鸣,凤羽龙髯根根分明,眼睛、身躯和爪子的角度让龙凤真的活过来一般逼真。
这样鲜亮的花色配上颜色,一看就是在帮着谁绣嫁衣,试问哪个姑娘家拥有这样一套精致的嫁衣,能不成为一个快乐的女孩子!
“四奶奶,该吃饭啦~今天有客,祠堂那边热闹的很呢。”
曹谷的注意力一直就在小表妹身上,见她凑过去,便也跟着走过来,召唤了一声聚精会神绣花的老太太。
“哎哟~哦,小谷啊,吓我一跳,这是你……表妹?”
全神贯注的老太太被曹谷的喊声吓了一跳,抬眼一看,发现除了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外,还有个小姑娘,老太太转念一想就知这小姑娘是谁了。
“是俞家的女娃娃吧,早就听说你要来,村里人都盼着呢。”被称之为四奶奶的老太太眯着眼睛看向俞红豆的脸。
俞红豆笑眯眯的跟表哥学着喊了一声“四奶奶”,手有意无意的往老太太的头上虚抚了一下。
【签到地点:刺绣大师连翘,是否消耗6点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刺绣技能(5级15%)。】
哦豁!俞红豆眨眨眼,对着老太太露出一个真诚热切的笑容,这可是能被称之为艺术家的5级刺绣大师啊!
还是可以让她升级技能,从而获得点数和奖励的老师!
第317章 茨沟村热烈欢迎
老太太对俞红豆的印象十分之好,不仅仅是因为村里的变化,还因为这个孩子对待她这样的一个陌生的老太太十分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