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165节
俞红豆只是好奇的盯着瞧了几眼也就作罢,转头看向谭燕临,示意他该走了。
“此次来也就是顺便路过,路上猎了些兔子野鸡,又在村里匀了点菜给你送了点儿,算我们尽一份心。”谭燕临提出告辞。
这里虽然没什么可看的,但毕竟是官方管制地点,待着不自在不说,还无趣。
“哎哟,这可真是多谢,不瞒你说,山里猎物不缺,但却不好日日出去霍霍,免得惊扰村里人,每一旬我们才打一回牙祭。”原戴听了喜出望外,拍着谭燕临的肩诚心道谢。
这话一出,俞红豆和墨守归对他的印象瞬间提升不少。
甭管真假,有这个意识就不错。
而且几次回村,确实也未曾听村里人抱怨山里这些人,甚至还有几分夸赞,便知原戴管得很好。
“原本此处那块葫芦石呢?”俞红豆往外走了一半,忽然想起为啥总觉得这里缺点啥了。
“在营地后面,俞小姐有所不知,因矿就在那石下,那石集合了百年金灵之气,又因其为葫芦形,寓意上佳,是吉祥之物。”
提到这个,原戴的眼神有点亮,脸上毫不掩饰艳羡,显然他对这块吉祥的葫芦石颇为动心。
那确实吉祥,俞红豆惋惜,那么葫芦的葫芦石,真的蛮难见的,要不是家里没地方,她都想弄回去整个景点摆它。
谭燕临好奇,他还真不知道这石头的事儿,于是特意过去看了一眼。
本来没觉得有什么稀奇,但见原戴和小姑娘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昧着良心夸了一句:“多金葫芦,确实吉祥,若是拿去拍卖给那些富商,怕是能狠赚一笔。”
这话倒是给了原戴一个提示,反正石头不会落到他原戴手里,莫不如赚一笔交上去,给自己换个功绩。
原戴感激涕零的拱手对着谭燕临行礼:“听君一句话胜读十年书,多谢谭兄提醒。”
谭燕临无语,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摇了摇头,带着俞红豆他们便告辞了。
俞红豆走出金矿的大门,回首看了一眼忙碌不停的矿井,感叹古代人民的辛劳外,心中又多了一份心事。
也不知这般把金矿报上去,这样的开采,对于桃源村和大山是好还是坏。
“这里就是武师父的小屋旧址了。”俞红豆指着临着山崖的一片矮草。
“没想着给武师父修个衣冠冢之类的?”谭燕临看着明显矮了许多的草地疑惑不解。
“我爹说过当年,他想拜武师父为义父,将来不管怎样都给他敬一炷香,武师父说他赤身来孤身去,不必讲究这些形式。”俞红豆记的自家爹爹说这话时的遗憾。
谭燕临了然,正想安慰红豆,说可以立个祠堂,忽然想起俞家还有位跟随武成功师父而去,衣锦还乡的俞四郎,大概知道这其中的事情,便沉默下来。
俞红豆让钱三妹拿出一把镰刀,拒绝了护卫大哥们的帮忙,跟钱三妹和青竹长河,还有主动帮忙的谭燕临一同除起草来。
“早知道就把我哥叫来了。”俞红豆割了一小片,抹了抹头上的汗,嘟囔了一句。
她哥送完谭狼曋就被村长喊去了,俞红豆怕俞松不让她出门,所以才偷偷带着谭燕临和墨守归跑出来。
钱三妹三个常常干活,手脚利落,趁着俞红豆嘟囔的功夫刷刷的就割到了她这边,愣是把俞红豆的活给抢完了。
那边谭燕临也怎么有用武之地,毕竟除草这个活他不熟,跟俞红豆一样,很快他那一片就被长河给收拾利落了。
“看来这农活也是要技巧的。”谭燕临看了看手上的镰刀,再看长河他们的动作,总觉得镰刀在自己手上委屈了。
“可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想要种地种的好,学问不比读书少。”俞红豆理所当然。
种地涉及到天气知识,植物知识、土地知识、生物知识,需要懂得科目多着呢。
墨守归点头:“什么时候翻土、什么时候种植、什么样的土地种什么,长得怎么样、除草驱虫、沤肥浇粪等等,其中的讲究多了去了。”
虽然种地是代代以身相传,但熟悉的老农都能总结出不同的经验来,这何尝不是一种技能和学问。
“小子受教了。”谭燕临笑着拱手,示意他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他单知道农户不易,但这份知不过是书本上得来的,未曾亲自体验过农户的不易,怎么能称得上知呢?
想要做一个好官,可不是纸上谈兵就可以。
谭燕临记住了俞红豆的这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想要种地种的好,学问不比读书少”。
此后倒是挖掘了不少偏门的人才,为启朝的发展添砖加瓦提供了不少助力。
第299章 了不得的两个人
俞红豆点了香烛,祭拜过后又烧了些纸钱元宝,算尽了自己的一份心意,然后跑到山崖旁的小水坑洗手。
到了水坑旁,俞红豆惊讶的发现水坑竟然变大了。
“竟然有鱼!”钱三妹惊讶的指着两个水盆大的水潭。
俞红豆也看到了,是一条巴掌大的黑色脊背的小鱼,原本是浮上来喘气的,被她拨弄水的动静吓得一甩尾就跑了。
“这鱼从哪里来的?”钱三妹还挺惊奇的,这水池瞧着是山崖上的渗水累积,鱼是从哪冒出来的?
“应该是通过地下,不知道从哪边游过来的,然后游不回去了。”俞红豆倒没多惊讶。
她很小的时候就问过大人这个问题,不过答案是她上学之后,老师讲的。
“水流变大,很可能是那边金矿开采影响了地下水的走向。”俞红豆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附近矿脉太多,若真的一一开采,桃源村的两个泉眼怕是保不住了。
“水源丰富的情况下是会如此的。”谭燕临也走过来洗手,赞同俞红豆的话。
“这样一看,当初救了全村人的金鲤确实厉害。”谭燕临想到一力改变了地下水走向,给桃源村创造了两个泉眼的帽仙。
“那确实厉害。”便是她来时的科技,想要做到这一步都够呛呢,俞红豆在心里吐槽,又向往。
也不知这位帽仙是来自哪个星域什么等级的文明。
联想到两个“佛国”空间,俞红豆甚至还想着,会不会是来自玄幻大陆。
“若真是能找到并利用好个,倒也不失一件好事儿,不过就怕帽子太大,头小撑不住。”谭燕临意有所指。
这话正应了之前在州县跟安和帝畅聊时,他的态度。
“物可控,人心不可控。”俞红豆摇头,便是现世清明,又怎么保证下一代,下下一代也能保有清醒和理智呢。
譬如现在已经上头的那位大皇子。
谭燕临显然也想到这个,幽幽的叹了口气:“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诗取刘禹锡竹枝词)
俞红豆摊手,人类最擅长的就是争斗。
“今天的任务完成,一会儿采点蘑菇回去,晚上来个菌菇锅涮羊肉,加上烤全羊,吃饱饱的,烦恼自己就消失了。”
俞红豆笑眯眯的指了指刚才进山时看到的榛子林方向。
一众人都笑了,带着惬意,暂且抛却了让人头疼的种种悬疑,快乐的奔下山。
金秋时节,正是山里的菌菇野果大丰收的时候,他们不但采集了一大堆的菌菇,还有不少山里的野果。
俞红豆久违的弹弓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护卫们的叫好声中,俞红豆弹无虚发。
加上手痒献技的护卫大哥们的协助,回到村里的他们硬是又攒了一顿饭的肉出来。
“哎哟,咱们红豆要不是脑瓜子好使,怕是个女猎户了。”
孙氏带着儿媳在门前摘菜呢,看到盆满钵满的大队伍,尤其是前面雄赳赳气昂昂的俞红豆,不禁笑着逗她。
“嘿嘿,还真没准,二伯母晚上一起吃啊,烤全羊加涮锅。”俞红豆粗犷的用大拇指擦过人中,故意腆了腆小肚子,嘿嘿笑。
“知道了,你娘早就给我说了,这就是给你们摘菜呢~”孙氏指着摘好的两筐菜笑。
“多谢二伯母和二嫂,辛苦你们了,我先带着他们回去,晚上我给二伯母和二嫂敬酒。”俞红豆看着村里人都往这边看,赶忙跟孙氏婆媳告别。
她可不想再弄一出席来,花钱事儿小,就怕村民太热情。
俞红豆迈进家门,一眼就看到了跟自家哥哥对弈的徐达。
“徐叔叔,你来的正好,晚上吃好吃的!”俞红豆惊诧了一下,转而笑着打招呼。
“我就是闻着味儿来的。”徐达乐呵呵的推了手里的棋盘,起身快步往俞红豆跟前来了。
“这位就是谭家的小公子了吧?”不等俞红豆介绍,徐达主动跟谭燕临打起了招呼。
目光从上到下的扫视了谭燕临一遍,复又回到了他的脸上多看了几眼,徐达的笑容更深了。
“我徐伯伯会相面呢~”俞红豆见徐达这副做派就知道他迷信病又犯了,小声给谭燕临打了个招呼。
她怕谭燕临会觉得冒犯。
“小子谭燕临见过徐伯,常听红豆提起徐伯,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知徐伯可否跟小子直言?”谭燕临目光亦在徐达的身上扫视而过,心中却十分警备,这人瞧着笑眯眯,却给人一种深不可测之感。
“福德深厚,文曲降世,谭小公子将来了不得啊。”最重要的是这样好的命,身旁还有福星庇佑,真让人嫉妒啊。
“嘿嘿,现在谭小公子也挺了不得的。”俞红豆吐槽。
谭燕临拽了她毛茸茸的啾啾一下反击:“哪有俞旺斋的主人了不得。”
聪慧万分福德双全的两个少年少女跟小孩子似的斗嘴,生生把还在惋惜的徐达给逗笑了。
“行了,你们赶紧梳洗一番吧,一身的灰,徐伯刚才那盘不算,再来。”俞松看着两个幼稚鬼,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儿,赶他们进去梳洗。
俞红豆应了一声,临进屋还指着一只野鸡,促狭的说:“那只最肥的单给了不得的谭小公子留着,我可得巴结好了,将来指望着了不得的谭小公子罩着我呢。”
谭燕临已经走到客房门口了,听了这话,转身虚点她:“那就多谢了不得的俞旺斋主人了。”
墨守归无奈的抚额叹气,自顾进屋去了,其他人则笑得前俯后仰,许氏的笑容挂在脸上,眼神却带着一丝担忧。
梳洗过后,徐达提出想看看那个金色八角螺母,俞红豆带着谭燕临和墨守归,以及俞松齐聚到了书房。
“果然~”徐达抱着金色螺母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发出一声喟叹,抬起头看向屋里的几个人。
尤其是墨守归和谭燕临,见俞家兄妹没有让他们避开的意思,犹豫了一下把话说了。
“一袋山的东西我们都收好了,倒是三袋山那边,我们过去的时候,发觉已经有人进去了,各个入口都有人把守,瞧着都不是善茬。”
第300章 谭家人真不一般
俞红豆和谭燕临互相看了一眼。
前有谭白鹿提示,后有石头房内蛛丝马迹,二人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此时听到,也不过是“果然如此”的想法。
俞红豆不知那些神秘人对自己这边的资料了解有多少,亦不知他们有没有发现徐达他们,为了安全,还是出声叫停。
“徐伯伯,五袋山那边暂时不要去了,我们怀疑上面有一股专门的力量在管这些事儿。”俞红豆提示徐达。
民不与官斗,便是茨沟村人人善战,跟官军比起来,也是以卵击石罢了。
徐达愣了一下,很快便反应过来,苦笑道:“也是,这般神秘的大事,若官方真无知无觉,怕距离前朝的下场不远了。”
“此次来也就是顺便路过,路上猎了些兔子野鸡,又在村里匀了点菜给你送了点儿,算我们尽一份心。”谭燕临提出告辞。
这里虽然没什么可看的,但毕竟是官方管制地点,待着不自在不说,还无趣。
“哎哟,这可真是多谢,不瞒你说,山里猎物不缺,但却不好日日出去霍霍,免得惊扰村里人,每一旬我们才打一回牙祭。”原戴听了喜出望外,拍着谭燕临的肩诚心道谢。
这话一出,俞红豆和墨守归对他的印象瞬间提升不少。
甭管真假,有这个意识就不错。
而且几次回村,确实也未曾听村里人抱怨山里这些人,甚至还有几分夸赞,便知原戴管得很好。
“原本此处那块葫芦石呢?”俞红豆往外走了一半,忽然想起为啥总觉得这里缺点啥了。
“在营地后面,俞小姐有所不知,因矿就在那石下,那石集合了百年金灵之气,又因其为葫芦形,寓意上佳,是吉祥之物。”
提到这个,原戴的眼神有点亮,脸上毫不掩饰艳羡,显然他对这块吉祥的葫芦石颇为动心。
那确实吉祥,俞红豆惋惜,那么葫芦的葫芦石,真的蛮难见的,要不是家里没地方,她都想弄回去整个景点摆它。
谭燕临好奇,他还真不知道这石头的事儿,于是特意过去看了一眼。
本来没觉得有什么稀奇,但见原戴和小姑娘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昧着良心夸了一句:“多金葫芦,确实吉祥,若是拿去拍卖给那些富商,怕是能狠赚一笔。”
这话倒是给了原戴一个提示,反正石头不会落到他原戴手里,莫不如赚一笔交上去,给自己换个功绩。
原戴感激涕零的拱手对着谭燕临行礼:“听君一句话胜读十年书,多谢谭兄提醒。”
谭燕临无语,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摇了摇头,带着俞红豆他们便告辞了。
俞红豆走出金矿的大门,回首看了一眼忙碌不停的矿井,感叹古代人民的辛劳外,心中又多了一份心事。
也不知这般把金矿报上去,这样的开采,对于桃源村和大山是好还是坏。
“这里就是武师父的小屋旧址了。”俞红豆指着临着山崖的一片矮草。
“没想着给武师父修个衣冠冢之类的?”谭燕临看着明显矮了许多的草地疑惑不解。
“我爹说过当年,他想拜武师父为义父,将来不管怎样都给他敬一炷香,武师父说他赤身来孤身去,不必讲究这些形式。”俞红豆记的自家爹爹说这话时的遗憾。
谭燕临了然,正想安慰红豆,说可以立个祠堂,忽然想起俞家还有位跟随武成功师父而去,衣锦还乡的俞四郎,大概知道这其中的事情,便沉默下来。
俞红豆让钱三妹拿出一把镰刀,拒绝了护卫大哥们的帮忙,跟钱三妹和青竹长河,还有主动帮忙的谭燕临一同除起草来。
“早知道就把我哥叫来了。”俞红豆割了一小片,抹了抹头上的汗,嘟囔了一句。
她哥送完谭狼曋就被村长喊去了,俞红豆怕俞松不让她出门,所以才偷偷带着谭燕临和墨守归跑出来。
钱三妹三个常常干活,手脚利落,趁着俞红豆嘟囔的功夫刷刷的就割到了她这边,愣是把俞红豆的活给抢完了。
那边谭燕临也怎么有用武之地,毕竟除草这个活他不熟,跟俞红豆一样,很快他那一片就被长河给收拾利落了。
“看来这农活也是要技巧的。”谭燕临看了看手上的镰刀,再看长河他们的动作,总觉得镰刀在自己手上委屈了。
“可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想要种地种的好,学问不比读书少。”俞红豆理所当然。
种地涉及到天气知识,植物知识、土地知识、生物知识,需要懂得科目多着呢。
墨守归点头:“什么时候翻土、什么时候种植、什么样的土地种什么,长得怎么样、除草驱虫、沤肥浇粪等等,其中的讲究多了去了。”
虽然种地是代代以身相传,但熟悉的老农都能总结出不同的经验来,这何尝不是一种技能和学问。
“小子受教了。”谭燕临笑着拱手,示意他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他单知道农户不易,但这份知不过是书本上得来的,未曾亲自体验过农户的不易,怎么能称得上知呢?
想要做一个好官,可不是纸上谈兵就可以。
谭燕临记住了俞红豆的这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想要种地种的好,学问不比读书少”。
此后倒是挖掘了不少偏门的人才,为启朝的发展添砖加瓦提供了不少助力。
第299章 了不得的两个人
俞红豆点了香烛,祭拜过后又烧了些纸钱元宝,算尽了自己的一份心意,然后跑到山崖旁的小水坑洗手。
到了水坑旁,俞红豆惊讶的发现水坑竟然变大了。
“竟然有鱼!”钱三妹惊讶的指着两个水盆大的水潭。
俞红豆也看到了,是一条巴掌大的黑色脊背的小鱼,原本是浮上来喘气的,被她拨弄水的动静吓得一甩尾就跑了。
“这鱼从哪里来的?”钱三妹还挺惊奇的,这水池瞧着是山崖上的渗水累积,鱼是从哪冒出来的?
“应该是通过地下,不知道从哪边游过来的,然后游不回去了。”俞红豆倒没多惊讶。
她很小的时候就问过大人这个问题,不过答案是她上学之后,老师讲的。
“水流变大,很可能是那边金矿开采影响了地下水的走向。”俞红豆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附近矿脉太多,若真的一一开采,桃源村的两个泉眼怕是保不住了。
“水源丰富的情况下是会如此的。”谭燕临也走过来洗手,赞同俞红豆的话。
“这样一看,当初救了全村人的金鲤确实厉害。”谭燕临想到一力改变了地下水走向,给桃源村创造了两个泉眼的帽仙。
“那确实厉害。”便是她来时的科技,想要做到这一步都够呛呢,俞红豆在心里吐槽,又向往。
也不知这位帽仙是来自哪个星域什么等级的文明。
联想到两个“佛国”空间,俞红豆甚至还想着,会不会是来自玄幻大陆。
“若真是能找到并利用好个,倒也不失一件好事儿,不过就怕帽子太大,头小撑不住。”谭燕临意有所指。
这话正应了之前在州县跟安和帝畅聊时,他的态度。
“物可控,人心不可控。”俞红豆摇头,便是现世清明,又怎么保证下一代,下下一代也能保有清醒和理智呢。
譬如现在已经上头的那位大皇子。
谭燕临显然也想到这个,幽幽的叹了口气:“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诗取刘禹锡竹枝词)
俞红豆摊手,人类最擅长的就是争斗。
“今天的任务完成,一会儿采点蘑菇回去,晚上来个菌菇锅涮羊肉,加上烤全羊,吃饱饱的,烦恼自己就消失了。”
俞红豆笑眯眯的指了指刚才进山时看到的榛子林方向。
一众人都笑了,带着惬意,暂且抛却了让人头疼的种种悬疑,快乐的奔下山。
金秋时节,正是山里的菌菇野果大丰收的时候,他们不但采集了一大堆的菌菇,还有不少山里的野果。
俞红豆久违的弹弓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护卫们的叫好声中,俞红豆弹无虚发。
加上手痒献技的护卫大哥们的协助,回到村里的他们硬是又攒了一顿饭的肉出来。
“哎哟,咱们红豆要不是脑瓜子好使,怕是个女猎户了。”
孙氏带着儿媳在门前摘菜呢,看到盆满钵满的大队伍,尤其是前面雄赳赳气昂昂的俞红豆,不禁笑着逗她。
“嘿嘿,还真没准,二伯母晚上一起吃啊,烤全羊加涮锅。”俞红豆粗犷的用大拇指擦过人中,故意腆了腆小肚子,嘿嘿笑。
“知道了,你娘早就给我说了,这就是给你们摘菜呢~”孙氏指着摘好的两筐菜笑。
“多谢二伯母和二嫂,辛苦你们了,我先带着他们回去,晚上我给二伯母和二嫂敬酒。”俞红豆看着村里人都往这边看,赶忙跟孙氏婆媳告别。
她可不想再弄一出席来,花钱事儿小,就怕村民太热情。
俞红豆迈进家门,一眼就看到了跟自家哥哥对弈的徐达。
“徐叔叔,你来的正好,晚上吃好吃的!”俞红豆惊诧了一下,转而笑着打招呼。
“我就是闻着味儿来的。”徐达乐呵呵的推了手里的棋盘,起身快步往俞红豆跟前来了。
“这位就是谭家的小公子了吧?”不等俞红豆介绍,徐达主动跟谭燕临打起了招呼。
目光从上到下的扫视了谭燕临一遍,复又回到了他的脸上多看了几眼,徐达的笑容更深了。
“我徐伯伯会相面呢~”俞红豆见徐达这副做派就知道他迷信病又犯了,小声给谭燕临打了个招呼。
她怕谭燕临会觉得冒犯。
“小子谭燕临见过徐伯,常听红豆提起徐伯,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知徐伯可否跟小子直言?”谭燕临目光亦在徐达的身上扫视而过,心中却十分警备,这人瞧着笑眯眯,却给人一种深不可测之感。
“福德深厚,文曲降世,谭小公子将来了不得啊。”最重要的是这样好的命,身旁还有福星庇佑,真让人嫉妒啊。
“嘿嘿,现在谭小公子也挺了不得的。”俞红豆吐槽。
谭燕临拽了她毛茸茸的啾啾一下反击:“哪有俞旺斋的主人了不得。”
聪慧万分福德双全的两个少年少女跟小孩子似的斗嘴,生生把还在惋惜的徐达给逗笑了。
“行了,你们赶紧梳洗一番吧,一身的灰,徐伯刚才那盘不算,再来。”俞松看着两个幼稚鬼,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儿,赶他们进去梳洗。
俞红豆应了一声,临进屋还指着一只野鸡,促狭的说:“那只最肥的单给了不得的谭小公子留着,我可得巴结好了,将来指望着了不得的谭小公子罩着我呢。”
谭燕临已经走到客房门口了,听了这话,转身虚点她:“那就多谢了不得的俞旺斋主人了。”
墨守归无奈的抚额叹气,自顾进屋去了,其他人则笑得前俯后仰,许氏的笑容挂在脸上,眼神却带着一丝担忧。
梳洗过后,徐达提出想看看那个金色八角螺母,俞红豆带着谭燕临和墨守归,以及俞松齐聚到了书房。
“果然~”徐达抱着金色螺母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发出一声喟叹,抬起头看向屋里的几个人。
尤其是墨守归和谭燕临,见俞家兄妹没有让他们避开的意思,犹豫了一下把话说了。
“一袋山的东西我们都收好了,倒是三袋山那边,我们过去的时候,发觉已经有人进去了,各个入口都有人把守,瞧着都不是善茬。”
第300章 谭家人真不一般
俞红豆和谭燕临互相看了一眼。
前有谭白鹿提示,后有石头房内蛛丝马迹,二人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此时听到,也不过是“果然如此”的想法。
俞红豆不知那些神秘人对自己这边的资料了解有多少,亦不知他们有没有发现徐达他们,为了安全,还是出声叫停。
“徐伯伯,五袋山那边暂时不要去了,我们怀疑上面有一股专门的力量在管这些事儿。”俞红豆提示徐达。
民不与官斗,便是茨沟村人人善战,跟官军比起来,也是以卵击石罢了。
徐达愣了一下,很快便反应过来,苦笑道:“也是,这般神秘的大事,若官方真无知无觉,怕距离前朝的下场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