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70节
  主要是事情还没落定,便是他跟尚师心中有数,也不好直言。
  俞红豆白了他一眼,她将来肯定是官家小姐,她相信以她哥的聪明才智定能连中三元,平步青云。
  “红豆,你这画的是新东西?”尚师懒得搭理心智只有六岁的弟子,反而一直盯着红豆手下的笔墨。
  俞红豆愣了一下,低头看看手里的图纸,非常大方的递给尚师:“嗯,是我早上坐车时候想到的。”
  图纸上是上下两排图,第一排是一个圆头圆脑圆肚皮的青蛙形的不倒翁。
  第二排则是风靡了车载装饰界很长一段时间的摇头娃娃,不过是做成了旺旺的形态。
  一排就是一个玩具的三视图和设计原理,这两样都简单,没占什么笔墨,所以俞红豆就画在一张图纸上了。
  “这个不倒青蛙倒是有点意思,结合木人桩,岂不就是一个灵活的对手?”谭白鹿见老师惊奇,急忙凑过来,看到图纸立刻就延伸了思维。
  “是个好主意,一会儿我加上,回头庄子上做出来,我先给五哥送一个。”俞红豆脑子里的灯泡一亮,对着谭白鹿就是一通套路。
  “……不行,送两个,我要榉木的。”谭白鹿指着俞红豆的鼻子笑,这个小人精,怕他抢生意呢。
  俞红豆举起手想比ok,猛地反应过来,弹起食指和中指比了一个二,又点了点头。
  尚师失笑,想了想师兄的回信,正色跟俞红豆说起了他的来意:“红豆你可记得上次我跟你说过的喜欢墨家师兄。”
  俞红豆点了点头,目光中露出一丝期待,这会儿提起来,难道对方真的对她感兴趣,准备过来教她?
  “他来了一封信,叫拿一张你画的图给他作为验证。”尚师想到师兄信里的各种怀疑和讽刺不禁头大。
  他这个师兄是师父的内侄,也是师父临终前最放不下的事儿。
  师兄沉迷于各种机关学术,一生未婚,之前倒是收了两个徒弟,偏一个意外身故,另一个被家人找回去。
  此后师兄孤身一人困在研习机关,他们师兄弟都怕师兄有一天无声无息的死在家里。
  “额,行啊,等我回去找一张让人送过来,我最近都住在庄子上,很方便。”俞红豆想了想,决定把连弩那张图给过去。
  她相信尚师介绍的人绝对是有真本事的,拿着小打小闹的玩具怕对方不感兴趣。
  而且俞红豆也有私心,如果对方能在这个连弩的基础上再改良一番,让连弩变得更轻巧威力更大就更好不过了。
  听说俞红豆打算在庄子上住两天,谭白鹿有点高兴,邀请她有空去家里走走。
  话里的意思,是想介绍自家娘子给俞红豆和许氏认识,将来也多走动走动。
  俞红豆欣然答应,她对谭白鹿的妻子也挺好奇的。
  只听说对方家里豪富,出嫁时是真正的十里红妆,日常在家吃住也十分讲究细致,时常让谭白鹿都自愧不如。
  上次谭白鹿让她准备给俞三郎家眷的礼物,对方给准备的都是一水的金子宝石,由此可见大气与富贵。
  谭白鹿身上一大堆事儿,没待着多久便告辞了。
  临走前买了一套香皂和玩具,准备带回去给妻儿当礼物,之前俞红豆送给他的,他都自己藏了没往后院拿……
  尚师也跟风买了一套,算是照顾生意,心里也打定主意把买的这套东西和俞红豆给的图纸一起寄给师兄,勾引他早点来。
  师徒二人也没白来,一个是正大光明的店门进店门出,吸引了不少关注谭白鹿的有心人,也跟风来店铺里消费。
  另一个就是尚师送的礼,他家里一个退役的老仆,这个老仆曾经做过尚师父亲的伴读,无儿无女孑然一身,本该打发到尚家祠堂养老的。
  听俞松说想找个落魄的读过书的人教导庄子上的人识字,尚师干脆把人接过来让对方发挥下余热。
  开业的第一天,铺子里的东西售出了十之七八,另有订单若干,前者占了码头那边来往的便利,后者大部分都是冲着谭白鹿的面子。
  晚上一算账,俞红豆这个当主子的不提,只段庄头和段园他们就乐疯了。
  “主子,抛去本钱和定金,咱们净赚了三百五十六两!”段庄头让人连着算了两遍,还是不敢相信这个数字。
  “嗯,开张大吉!”俞红豆刚才听他们算的时候就已经心算出结果了,反而没那么激动了。
  三百多两而已,她签到的私房钱都有一百两了。
  不过今天确实算得上是开门红了,她这些都是要价不高的小玩意儿,能卖这些钱,简直是翻几倍的赚。
  “今儿开业的人都辛苦了,一人发一百文喜钱,再额外做两身衣服,记在册子,等年底一起发奖金。”俞红豆大手一挥,开始发开业福利。
  想要人干活,就得让人吃饱饭,作为老板不能太小气,否则就算暂时服众,将来也会产生逆反。
  俞红豆又把尚师说的识字的老仆的事给段庄头说了,叫他按照年龄把想要学习识字的人分为几个班,轮流学习,免得耽搁活计。
  这比刚刚算出账来还让段庄头激动,他二话不说直接跪地对着俞红豆就磕了几个头。
  段庄头从小就知道,一生为奴,生生世世为仆,可现在他却从为奴为仆这条路中看到了一丝飞黄腾达的希望。
  事实也正如他所冀望的,此后安北庄名扬天下,安北庄里出去的人即便为奴为仆也受人称赞和敬仰。
  第133章 欣欣向荣的庄子
  住在庄子的第一晚,是许氏陪着女儿睡的,虽然房间跟雪洞似的空旷旷的,但母女二人都睡得十分安心。
  第二天一大早,钱三妹拉着钱四妹一起跟着俞红豆绕圈跑院子,然后又看着俞红豆蹲马步打拳,侍候她洗漱,吃饭。
  今天铺子开业第二天,店里的生意肯定不如昨天热闹,码头那边倒是客船会逐渐增多,但俞红豆暂时没有想过去看看的想法。
  她今天还有很重要的事儿做。
  “三妹,你看附近哪里环境好点,安静点。”俞红豆把之前包裹着狗皮的包袱翻出来,准备给它找个安息的地方。
  “呜呜~”包袱一拿出来,旺旺就凑过来围着俞红豆转,前爪搭在包袱上开始刨。
  “小姐,黄花山左边有个小山谷。”钱三妹想了想,给俞红豆提供了一个地方。
  俞红豆抱起旺旺,让钱三妹抱着包袱,又让钱四妹拿两把铁锹,前往她所说的小山谷。
  所谓的小山谷,是真的小,大概也就是三十来平米大小的一个洼地,不过洼地中央竟然有一个小小的泉眼,咕嘟咕嘟的往外冒着清澈的泉水。
  “哎呀!泉眼又活了!”钱四妹惊呼。
  “小姐,这个泉眼已经干涸好多年了,没想到现在竟然又活了,果然小姐就是庄子的福星贵人!”钱三妹也很激动,不过她看的是俞红豆。
  俞红豆失笑摇头,泉眼干涸大概是前些年天气不好,干旱闹得,今年春天开始春雨绵绵,地下水储备的多了,泉眼可不就活了么。
  既然泉眼活了,那包裹就不能埋在这了,俞红豆顺着黄花山对面的小山坡爬了上去,本以为是一片良田或是连绵不断的小山坡,却不想入眼的竟然是茫茫的一片绿草原。
  “?这是?”俞红豆不敢肯定这么大一片草地算不算庄子的范畴了。
  “小姐,我知道,那个是荒地。”钱四妹看姐姐一直跟在小姐身后,也闷不吭声的跟着,这会儿见小姐疑惑便上前抢着解释。
  “我听段庄头跟我爹他们聊的时候说过,这个荒地不给种的,好像是主家留给子孙后辈的。”钱四妹把自己道听途说的话说了。
  她喜欢往人多的地方钻,尤其是大人们说话的时候,这样她可以听到很多外面的消息和故事。
  “哦~我大概知道,这种好像叫子孙田。”俞红豆了悟。
  这个她还真知道,之前看小说里写了,有钱人家的庄子和族里的祭田,还有山啊都会预留一些空出来。
  一方面是家里暂时不缺银子和粮食,吃不完,空出地来不种就可以不交税。
  再一个就是地越种越薄(土地营养流失),这些地留着不种就一直是肥田,到时候可以给后世子孙多留点余粮。
  “这片荒地也是咱们庄子的么?”俞红豆看着好大一片青青草原,脑子里闪过的却是前世公司团建时吃的烤全羊……
  “是,庄子里好多人都很惋惜不能种来的。”钱四妹没说自己也跟着惋惜过,要是这些地都种上粮食,庄子上的人就不会挨饿了吧。
  俞红豆点了点头,这么大一片地空放着,对以土地为生的庄户来说,确实很扼腕。
  她纠结了一下,庄上的劳动力有限,店铺和香皂玩具作坊那边又划过去不少人,再开一片地怕是负担比较重,而且他们家人口少,可劲儿吃也吃不了。
  与其费心费力的种粮食卖粮食,承担风险,莫不如保留这样儿好了。
  当然这么大一片草地也不能空着,可以养点牛羊,到时候产奶做奶片奶糖和奶茶,羊还能杀了吃肉!
  还有家里的兔子!
  昨天出门前,俞红豆听见她娘去隔壁找二伯娘帮忙看几天来的,不如一会儿让段庄头打发人挪几只过来先养着。
  俞红豆选了那片草地的边缘,让钱三妹和钱四妹挖了个坑,把包袱扔进去埋了。
  填好土之后,把在草地上打滚的旺旺抓过来拘着在土坑前站了一会儿,算是跟它的亲戚告个别。
  解决了一件心事,又发现了一大片会给她带来收益的荒地,俞红豆的心情放松不少,回程路上特意拐到后园的池塘边摘荷叶。
  她晚上想吃糯米荷叶鸡,还想试试荷叶粥,以及用荷叶泡水。
  叫俞红豆感到意外的是,这一次她竟然在池塘中看到了签到地点。
  【签到地点:安北庄的荷花池,是否消耗1点签到?】
  俞红豆敢肯定,她上次来,池塘中绝对没有这个。
  反正只要1点,坐着小船路过的时候,俞红豆顺便就薅了一下。
  【签到成功:获得黑鱼1条。】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俞红豆不禁一乐,原来是池塘里多了鱼,或者说是原来的鱼长大了可以吃了?
  正高兴的想着怎么把这条签到的到鱼拿出来吃掉,忽听撑船的钱三妹惊叫。
  “哗啦”一声,水面破开,一道水柱把俞红豆浇了个透心凉,然后她的怀里就多了一条沉甸甸的大黑鱼。
  俞红豆又是惊讶又是可乐,这就是心想事成么?倒是省了背包里那条鱼!
  ……
  回到院子,把投怀送抱的大黑鱼交给钱姑姑之后,俞红豆去快速梳洗了一下,然后把段庄头找来跟他说了养羊和养兔子的事儿。
  她有限的畜牧知识里,好像羊发生瘟病的时候比较少,而且很多困难地方都养羊,可见羊的生存能力很强。
  最关键的是,养羊既可以利用那片草地,还不用交税,而且羊还挺贵的,羊肉温补这个知识普遍人都知道,羊皮能保暖更不用提了。
  “小姐,小的觉得可行,养羊不麻烦,早起把羊赶出来吃草,晚上再赶回去,夜里添点草就行,也不用太多人看着,半大的孩子就能干。”
  段庄头越说眼睛越亮,他以前怎么就没想过呢!
  “嗯,你先找人去打听看哪里有卖羊的,要是有母牛也可以买两头。”定好养殖的计划后,俞红豆又交代段庄头,要记得把庄子、作坊和铺子的账本分开等等。
  正说着话,门外看门的庄仆前来禀报,说有个姓尚的老者前来叩门。
  俞红豆立刻来了精神,这就应该是尚师给庄子里的人介绍的老师了。
  她带着段庄头亲自去迎接,却未曾料到,这位尚老伯并不是孤身一人前来的,他还带了个病号。
  而这个病号还是俞红豆的大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