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林母叹口气:“唉···~~”
这个事还得林父这个当家的做主,等他回来再商量吧。
林彩蝶吃完饭,把碗筷收拾了,就去接过了鳗鱼。
“娘,我打鱼丸,你忙别的吧。”
林彩蝶的鱼丸做法是本地做法加上潮汕做法的结合,也是后世自己的拿手鱼丸之一。
她先拿个小勺慢慢的刮鱼肉,这一步开始就要求比较细心,特别是要注意不要带到鱼刺。
这一步,林彩蝶就刮了1个半小时,这还是她手上利索,主要是这鱼够大。
鱼肉好了后就靠手了,完全用手打的方式让鱼肉粘稠起来,然后手上沾油,继续打。
根据手感和鱼肉的程度,开始加水,继续打、加水、打,这个需要加多少水,打成什么样就完全靠经验了。
而且这个水也是调制好的水,会放上盐、泡着葱姜等。
正常的潮汕鱼丸是纯鱼肉的,在这种时候继续拍打,然后做就行了。
但是前海这边还会加入红薯淀粉,这个也是根据经验。
往往鱼丸好吃主要就是这几步,放多少水、多少淀粉这些。
林彩蝶的经验丰富,下手快、准、稳,一步步的做下来,很快,一盆成丸子前的鱼肉就做好了。
这里还有一个不同,就是前海这边的鱼丸最好放一些五花肉馅,那才好吃。
但是现在条件在这,也只能做纯鱼肉的了。但是林彩蝶的纯鱼肉鱼丸也是一绝。
锅里烧水,在温度达到九十度,就快速的舀成丸子,然后放入锅中。
等把丸子全放入锅里,然后再加火烧水,等到丸子煮熟飘起后,就算是做好了。
在后世,这个时候可以放在冰水里冰上,然后在真空包装冷冻。
但是现在这年月,没有冰箱,就只能放到盆子里。
而且必须得快速吃完。
林彩蝶这做出来,正好也到了午饭的点了,他顺便热了几个干粮。
林彩蝶给林母装了一碗,大概七八颗的样子。
“娘,你先尝尝。”
林母看着碗里白白胖胖的鱼丸,点点头:“看着挺好,你先吃吧,我等会。”
林彩蝶直接递到她跟前:“哎呀,我做了一大锅呢,够吃,你就吃吧。”
林母也就不说啥了,自己拿起汤勺吃了起来。
别说,闺女这鱼丸做的是真不错,筋道软弹,鱼肉的鲜香都保留了。
现在的渔村,大家偶尔也会做点鱼丸,要说比林彩蝶做的多差也不至于,毕竟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但是吃食就是这点,一样的材料和工序,做出来的东西吃着就不一样。
可能味道只是细微的一些差别,但感觉上就是差之千里。
食物讲究材料、工序、手法、火候,林彩蝶开小吃十几年,练出来的厨艺拿到现在,肯定是出彩的多。
不过林母也没有多怀疑。这年代食材少,谁也不能说每次做的都一样,总有超常发挥的,也有失手难吃的。
林彩蝶自己也吃了一碗。
嗯,q弹爽滑,看来自己的手艺没退步。
等吃完了,林母继续织网,林彩蝶收拾一下,就去后院了。
她要检测一下自己浇过水的那些韭菜和那株黄瓜。
到园子一看,还真有点不同,被她浇过水的韭菜,那一小片比别的韭菜高了有一厘米,远处看不明显,在近处就很清晰了。
黄瓜倒是还那样,不过这株看着似乎叶子更绿,感觉更有生命力了。
林彩蝶懂了,这个泉水不是灵泉,但也能有一些效果。
或者可称之为弱化版的灵泉。
知道效果就好,她找了把镰刀,弯腰把这一片的韭菜都割了,正好做点韭菜馅饼。
看她割了那么多韭菜,林母忍不住的说道:“割这么多干啥,这放不住,吃不完坏了。”
林彩蝶:“拌馅,做点馅饼吃。”
林母白了林彩蝶一眼:“咱家哪有面让你糟蹋啊。”
林彩蝶:··· ···
她都忘记了,这时候可不是后世,家里还真没有面粉。
第10章 做鱼竿
林母看林彩蝶愣住的样子,心说别是这次晕来晕去的,把脑子整不好使了吧。
“你去接明明吧,顺便给你大姐拿点过去。”
林彩蝶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找了一个竹篮子,把韭菜装了一半上去,林彩蝶拎着篮子就过去了。
魏家距离林家不远,前面一排往西,大概500米的距离。
到的时候,林彩霞和几个妯娌还有婆婆一起,有的织网、有的做饭,不过说说笑笑的挺热闹。
看到林彩蝶进来,林彩霞笑着站起来:“你咋过来了?”
林彩蝶:“韭菜割多了,给你送点来。”
说着她还和魏家其他人打招呼,大家倒也客气回应。
林彩蝶知道,她们肯定私下也会说自己被救的事,没办法,这年代哪有什么娱乐,可不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
林彩霞把韭菜接过去,说道:“正好,家里早上捡了一大桶的沙蛤,等下拿韭菜炒了吃。”
沙蛤就是沙甲,也有叫花蛤的,因为是沙子里挖出来的,当地人都习惯叫沙蛤。
林彩蝶:“明明呢,我带他回去吃吧。”
林彩霞:“后院玩呢,我叫他去。”
她也没问别的,娘家做啥好吃的都会喊明明过去,习惯了。
林彩蝶拉着明明从门子里出来,这小家伙还支着胳膊想要回去,看来玩的挺欢。
明明大名魏光明,现在3岁,长得虎头虎脑的,正是好玩的时候。
林彩蝶上前两步,蹲下,伸手捏了捏这家伙的小脸,笑着说:“跟小姨回去,给你弄好吃的。”
魏光明看了看林彩蝶,又回头看了看后院的方向,似乎是好吃的更加有诱惑力,于是小手一伸,扑到林彩蝶的怀里。
林彩蝶就领着他走了。
不过领的方式有点个别,林彩蝶手上拿着个竹棍,另一头让他握住,要是直接拉手,那她得老弯着腰,她可受不住。
这小子这会说话还不利索,走路也不是那么稳当,主要是看到啥都想上手,一着急就想跑,再加上这村子里的路坑坑洼洼的,经常摔跟头。
这不,走着走着看到一只花蝴蝶,小家伙就不抓着竹竿了,撒开手就小跑着上前。
一边跑还一边说:“飞飞、飞飞。”
这追蝴蝶就是仰着头,脚下也看不稳,还没两步就趴下了。
林彩蝶注意到后都没来得及阻止。
这小子也皮实,自己站起来还要跑,可是看到蝴蝶飞走了,这才哭了起来。
“呜~啊···我的飞飞···”
小家伙人不大点,嗓门可不小。
林彩蝶赶紧过去,先给他拍打身上的土,才哄着说:“不哭了,小姨带你吃鱼丸去。”
这招特别好使,只要是和他说吃好吃的,小家伙就能停止哭,然后老实的跟在她后边。
对于带娃,林彩蝶没有经验,都是随心,前世她也没做过母亲,倒也幻想过自己有孩子后要怎么带。
不过农村的孩子都淘气,人嫌狗厌的,在渔村,80年代,孩子没啥玩具,不管男孩女孩,都是每天上山下海的,哪有消停时候。
带着阿明,慢慢的回到家里,林母已经把饭都端桌上了。
看到她,难免说道几句:“出去接个孩子,还这么长时间。”
林彩蝶:“阿明走的慢。”
林母:“你不会抱起来?”
林彩蝶:··· ···看看一身是土的孩子,她不想抱啊。
林母哪知道遛娃的乐趣,跟在小屁孩后边,看着他颠颠的走,还是有一种特殊的喜悦的。
林母把一碗鱼丸往阿明坐的跟前推一推:“吃吧,这个不热了,正好。”
林彩蝶:“等等,还没洗手呢。”
说着就拉着阿明去洗手,好吃的在前,阿明当然不愿意了,在那哇哇大叫。
林彩蝶:“不洗手就不给吃,洗完回来再吃。”
阿明感觉小姨好可恶,但还是被拉着去洗手了。
林母在一边看着,撇撇嘴:“穷讲究。你姐怎么没过来?”
林彩蝶:“她不过来,说在家吃了。等下给她留一碗,接阿明的时候给她吃吧。”
带着孩子洗好手,拎着放在凳子上,然后给他拿个小勺:“来,慢慢吃,嚼碎了再咽下去啊。”
林彩蝶本来想喂的,看到这碗里的鱼丸都被她娘挖成一半一半的了,就不管了。
自己也装了一碗,看着林母面前碗里只有汤水,没有丸子,就说道:“娘你也吃啊。”
林母拿着一块干粮:“我都吃一碗了,给你爹留点,你也多吃点。”
林彩蝶转身舀了一勺丸子,把汤控出去,直接加到林母碗里:“这还一小盆呢,爹回来也有,想吃回头我再做,你别啥都舍不得。”
这个事还得林父这个当家的做主,等他回来再商量吧。
林彩蝶吃完饭,把碗筷收拾了,就去接过了鳗鱼。
“娘,我打鱼丸,你忙别的吧。”
林彩蝶的鱼丸做法是本地做法加上潮汕做法的结合,也是后世自己的拿手鱼丸之一。
她先拿个小勺慢慢的刮鱼肉,这一步开始就要求比较细心,特别是要注意不要带到鱼刺。
这一步,林彩蝶就刮了1个半小时,这还是她手上利索,主要是这鱼够大。
鱼肉好了后就靠手了,完全用手打的方式让鱼肉粘稠起来,然后手上沾油,继续打。
根据手感和鱼肉的程度,开始加水,继续打、加水、打,这个需要加多少水,打成什么样就完全靠经验了。
而且这个水也是调制好的水,会放上盐、泡着葱姜等。
正常的潮汕鱼丸是纯鱼肉的,在这种时候继续拍打,然后做就行了。
但是前海这边还会加入红薯淀粉,这个也是根据经验。
往往鱼丸好吃主要就是这几步,放多少水、多少淀粉这些。
林彩蝶的经验丰富,下手快、准、稳,一步步的做下来,很快,一盆成丸子前的鱼肉就做好了。
这里还有一个不同,就是前海这边的鱼丸最好放一些五花肉馅,那才好吃。
但是现在条件在这,也只能做纯鱼肉的了。但是林彩蝶的纯鱼肉鱼丸也是一绝。
锅里烧水,在温度达到九十度,就快速的舀成丸子,然后放入锅中。
等把丸子全放入锅里,然后再加火烧水,等到丸子煮熟飘起后,就算是做好了。
在后世,这个时候可以放在冰水里冰上,然后在真空包装冷冻。
但是现在这年月,没有冰箱,就只能放到盆子里。
而且必须得快速吃完。
林彩蝶这做出来,正好也到了午饭的点了,他顺便热了几个干粮。
林彩蝶给林母装了一碗,大概七八颗的样子。
“娘,你先尝尝。”
林母看着碗里白白胖胖的鱼丸,点点头:“看着挺好,你先吃吧,我等会。”
林彩蝶直接递到她跟前:“哎呀,我做了一大锅呢,够吃,你就吃吧。”
林母也就不说啥了,自己拿起汤勺吃了起来。
别说,闺女这鱼丸做的是真不错,筋道软弹,鱼肉的鲜香都保留了。
现在的渔村,大家偶尔也会做点鱼丸,要说比林彩蝶做的多差也不至于,毕竟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但是吃食就是这点,一样的材料和工序,做出来的东西吃着就不一样。
可能味道只是细微的一些差别,但感觉上就是差之千里。
食物讲究材料、工序、手法、火候,林彩蝶开小吃十几年,练出来的厨艺拿到现在,肯定是出彩的多。
不过林母也没有多怀疑。这年代食材少,谁也不能说每次做的都一样,总有超常发挥的,也有失手难吃的。
林彩蝶自己也吃了一碗。
嗯,q弹爽滑,看来自己的手艺没退步。
等吃完了,林母继续织网,林彩蝶收拾一下,就去后院了。
她要检测一下自己浇过水的那些韭菜和那株黄瓜。
到园子一看,还真有点不同,被她浇过水的韭菜,那一小片比别的韭菜高了有一厘米,远处看不明显,在近处就很清晰了。
黄瓜倒是还那样,不过这株看着似乎叶子更绿,感觉更有生命力了。
林彩蝶懂了,这个泉水不是灵泉,但也能有一些效果。
或者可称之为弱化版的灵泉。
知道效果就好,她找了把镰刀,弯腰把这一片的韭菜都割了,正好做点韭菜馅饼。
看她割了那么多韭菜,林母忍不住的说道:“割这么多干啥,这放不住,吃不完坏了。”
林彩蝶:“拌馅,做点馅饼吃。”
林母白了林彩蝶一眼:“咱家哪有面让你糟蹋啊。”
林彩蝶:··· ···
她都忘记了,这时候可不是后世,家里还真没有面粉。
第10章 做鱼竿
林母看林彩蝶愣住的样子,心说别是这次晕来晕去的,把脑子整不好使了吧。
“你去接明明吧,顺便给你大姐拿点过去。”
林彩蝶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找了一个竹篮子,把韭菜装了一半上去,林彩蝶拎着篮子就过去了。
魏家距离林家不远,前面一排往西,大概500米的距离。
到的时候,林彩霞和几个妯娌还有婆婆一起,有的织网、有的做饭,不过说说笑笑的挺热闹。
看到林彩蝶进来,林彩霞笑着站起来:“你咋过来了?”
林彩蝶:“韭菜割多了,给你送点来。”
说着她还和魏家其他人打招呼,大家倒也客气回应。
林彩蝶知道,她们肯定私下也会说自己被救的事,没办法,这年代哪有什么娱乐,可不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
林彩霞把韭菜接过去,说道:“正好,家里早上捡了一大桶的沙蛤,等下拿韭菜炒了吃。”
沙蛤就是沙甲,也有叫花蛤的,因为是沙子里挖出来的,当地人都习惯叫沙蛤。
林彩蝶:“明明呢,我带他回去吃吧。”
林彩霞:“后院玩呢,我叫他去。”
她也没问别的,娘家做啥好吃的都会喊明明过去,习惯了。
林彩蝶拉着明明从门子里出来,这小家伙还支着胳膊想要回去,看来玩的挺欢。
明明大名魏光明,现在3岁,长得虎头虎脑的,正是好玩的时候。
林彩蝶上前两步,蹲下,伸手捏了捏这家伙的小脸,笑着说:“跟小姨回去,给你弄好吃的。”
魏光明看了看林彩蝶,又回头看了看后院的方向,似乎是好吃的更加有诱惑力,于是小手一伸,扑到林彩蝶的怀里。
林彩蝶就领着他走了。
不过领的方式有点个别,林彩蝶手上拿着个竹棍,另一头让他握住,要是直接拉手,那她得老弯着腰,她可受不住。
这小子这会说话还不利索,走路也不是那么稳当,主要是看到啥都想上手,一着急就想跑,再加上这村子里的路坑坑洼洼的,经常摔跟头。
这不,走着走着看到一只花蝴蝶,小家伙就不抓着竹竿了,撒开手就小跑着上前。
一边跑还一边说:“飞飞、飞飞。”
这追蝴蝶就是仰着头,脚下也看不稳,还没两步就趴下了。
林彩蝶注意到后都没来得及阻止。
这小子也皮实,自己站起来还要跑,可是看到蝴蝶飞走了,这才哭了起来。
“呜~啊···我的飞飞···”
小家伙人不大点,嗓门可不小。
林彩蝶赶紧过去,先给他拍打身上的土,才哄着说:“不哭了,小姨带你吃鱼丸去。”
这招特别好使,只要是和他说吃好吃的,小家伙就能停止哭,然后老实的跟在她后边。
对于带娃,林彩蝶没有经验,都是随心,前世她也没做过母亲,倒也幻想过自己有孩子后要怎么带。
不过农村的孩子都淘气,人嫌狗厌的,在渔村,80年代,孩子没啥玩具,不管男孩女孩,都是每天上山下海的,哪有消停时候。
带着阿明,慢慢的回到家里,林母已经把饭都端桌上了。
看到她,难免说道几句:“出去接个孩子,还这么长时间。”
林彩蝶:“阿明走的慢。”
林母:“你不会抱起来?”
林彩蝶:··· ···看看一身是土的孩子,她不想抱啊。
林母哪知道遛娃的乐趣,跟在小屁孩后边,看着他颠颠的走,还是有一种特殊的喜悦的。
林母把一碗鱼丸往阿明坐的跟前推一推:“吃吧,这个不热了,正好。”
林彩蝶:“等等,还没洗手呢。”
说着就拉着阿明去洗手,好吃的在前,阿明当然不愿意了,在那哇哇大叫。
林彩蝶:“不洗手就不给吃,洗完回来再吃。”
阿明感觉小姨好可恶,但还是被拉着去洗手了。
林母在一边看着,撇撇嘴:“穷讲究。你姐怎么没过来?”
林彩蝶:“她不过来,说在家吃了。等下给她留一碗,接阿明的时候给她吃吧。”
带着孩子洗好手,拎着放在凳子上,然后给他拿个小勺:“来,慢慢吃,嚼碎了再咽下去啊。”
林彩蝶本来想喂的,看到这碗里的鱼丸都被她娘挖成一半一半的了,就不管了。
自己也装了一碗,看着林母面前碗里只有汤水,没有丸子,就说道:“娘你也吃啊。”
林母拿着一块干粮:“我都吃一碗了,给你爹留点,你也多吃点。”
林彩蝶转身舀了一勺丸子,把汤控出去,直接加到林母碗里:“这还一小盆呢,爹回来也有,想吃回头我再做,你别啥都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