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陈敏不理解:“不麻烦吗?还要来回跑,想想都累。”
没差几个月的堂兄妹相处起来没什么讲究,陈静看了他一眼,纠结了半晌后还是说道:“有没有可能,这就是你胖起来的原因。”
莫名被插了两刀的人感到委屈,专心干饭没两秒钟就调理好了。
倒是樊景遥,想起最近某人最近较为明显的情绪变化,状若不经意问道:“他最近在学校有什么事吗?”
陈静没太理解,疑惑道:“什么事?”
对此樊景遥也不知该如何解释,要说具体的依据似乎也没有,可看起来又很明显。
“你们晚自习不去的人多吗?”
“不多。”陈静忽然想起什么,一惊一乍的,“李晏总是不来。”
陈敏听到后从碗里抬起头,感慨道:“好羡慕啊……”
还没待多问,话题就被岔了过去,兄妹俩一言一语斗嘴说些稀松平常的事,樊景遥也不好再打断。
周六那天天气阴沉,一早起来就察觉到房间里有不同寻常的冷意。樊景遥从黢黑的小卧室推开门出来,顺着狭小的窗户和密实的防护网向外看了眼,果然一副大降温前的景象。
崔阿姨早晨五点给樊景遥发消息,说家里水管漏水,孩子爸爸刚好不在本地,得找人维修,要晚一会儿才能去,辛苦他早上帮忙看下店。
樊景遥自然无所谓,他本来就住在店里不费什么劲,况且崔阿姨对他也算照顾,便和她说了不用担心店里。
他洗漱过后下楼将便利店前后两个门都开了锁,楼下供暖要比二楼好得多,隔了一晚上,就总有种空气不流通的憋闷感。
樊景遥开了扇窗,开始整理货架,没多会儿就听见外头传来很刺耳的电钻声。
都不知道是从哪个地方发出的声儿,看也看不见,天外来音一样大早上吵得人脑袋疼。
将该干的工作干完,樊景遥坐在收银台后的桌子上写了会儿作业,一旦停下笔陷入思考就总会被外面的声音打断,效率尤为低下。
坚持到九点钟左右时,崔阿姨还没来,作业也写不进去。樊景遥起身在店里来回转了两圈,又去洗手间洗了个手,出来就看见推门而入进来个蛮意外的人。
“阿姨?”
门口站着的阮阿姨五十岁上下,个子不高,近年来发了福更显富态,看起来就是个脾气很好的人。
“小遥。”
她最近几年明显见老,笑着喊樊景遥时却与记忆中差别不大。
樊景遥愣了愣,站在原地没动,问道:“怎么一大早就来了?”
“去韩洋奶奶家,给老太太过寿来着。”
她拎着东西径直走进店后面,楼梯拐角下的冰柜处才停下,拉开玻璃柜门找地方将东西塞进去。
大包小包的挺多,樊景遥看她提得吃力连忙过去帮忙。
走得进来才发现是很多的速食盒,里面装着冷冻饺子。
“我们昨天包了挺多种馅的,本来我昨晚上就想给你送来的,后来想大半夜着急这干嘛呢,都快睡觉的时间了,所以冻了一晚上,今早来的。”
她一边往柜里放,一边给樊景遥说哪个盒子是什么馅的。
“这三盒没放葱花,特地给你和韩洋拌的小盆馅。”
樊景遥看了眼,说了声:“谢谢。”
说不上挑剔,因为樊景遥本身并不挑食。但他的嗅觉和味觉似乎照比一般人灵敏些,各类味道特别的调料类东西混在食物里,味道会感觉格外突出。
不论自己做饭或是出门吃饭,大部分时候都不会额外单独强调。
可阮阿姨几乎可以说是从小看他长大,知晓他很多生活上的习性。
东西放好,两个人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
升入高中后他们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间隔也越来越久,尽管樊景遥是住在韩洋的店里。
至于原因,樊景遥大概是知晓的,阮阿姨对他是有些愧疚。
“你升高三后我还是第一次来看你,最近还好吗?这里住着还可以吗?”
樊景遥点点头,笑道:“挺好的,离学校很近,又方便,比住寝室好多了。”
也比住在福利院好多了。
这年纪的孩子个头窜得极快,样貌也跟着变。半年不见,樊景遥脸上少年的稚气褪了不少,本应该是最肆意的年纪,形状好看的眼中却有几分成年人的稳重。
阮阿姨站在柜前看了樊景遥许久,很突然地开口:“小遥,阿姨好早前就想和你说对不起,当年我和韩洋爸爸真的决定好要领养你的,洋洋小时候和你关系又好,像亲兄弟一样,我们也没想到他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她望着樊景遥,即便强压着情绪仍难掩激动。
实则在那之前她也并没有同樊景遥许下什么承诺,只是时不时会有藏不住的暗示。
小孩子不傻,尤其是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心思更细,从阮阿姨的态度和种种行动上来看,也不难明白她的意图。
她常带着樊景遥同家人接触,那段时间里樊景遥也隐隐约约觉出来什么。可后来突然之间就不了了之了,因为韩洋的极度反对。
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樊景遥也没有气急败坏跑去询问,从头到尾当作不知道。无外乎就是一切回归原点,该怎样还是怎么样,日子照常过就是了。
阮阿姨始终感到愧疚,一度不肯面对他。
樊景遥住在便利店,却也不会主动见她。不是责怪,而是发觉人家本来就拥有完整的、自己组建的家庭,他不想作为一个入侵者。
樊景遥不知道要如何安慰人,只能诚实道:“我从来没有怪过你们,包括洋洋哥,我始终很感谢你们。”
便利店的二楼,低到空气难以流通的层高,密闭无窗的狭窄房间,是樊景遥拥有的第一个能独自相处的空间。
福利院人来人往的日子过得久了,好像只有在住进那间仅能放张床的卧室,才能真正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真的,我觉得在这里生活很好。”
便利店的大门猛然被人推开,连涌进来的冷风都带着一股急匆匆的劲势。
崔阿姨闷着头急急忙忙冲进来,还不忘同站在门口柜台附近的人打招呼:“来这么早,找小遥呀?”
樊景遥听见这话觉得奇怪,从楼梯下探出身子往外看了眼,见到了站在那儿不知多久的李晏。
楼梯下的拐角与墙面相比刚巧是个凹进去的空间,并排放了两个冰柜,樊景遥和阮阿姨被凸出的墙面挡了大半,看不见门口,门口的人也瞧不见他们。
室外不知从哪儿传出的电钻声还是什么金属切割的声音时不时就响一阵,连开门的声音都掩盖过去了。李晏进门后声音刚巧停下,还没等张嘴就听见阮阿姨和樊景遥的对话。
脸上从错愕变成尴尬,停也不是走也不是。正犹豫着,毫不知情的崔阿姨就进来了,刚巧给人堵在中间了。
两位阿姨是旧相识了,年龄上差得也不多,很有话题聊。
剩下两个小辈的隔了几米远的距离,面面相望着,谁也没动。
崔阿姨不明所以,往李晏背上拍了一把,同时对着樊景遥说:“出去玩儿吧,晚上我对账,不用着急回来!”
第27章 冷战(往事12)
李晏并没有打探樊景遥个人生活的想法。
好奇倒是有过,偶尔也会从种种事迹中推测一二,以为樊景遥原生家庭或许不太健康,但也没想过会是这样。
两个人被崔阿姨撵着出来,脸上都带着点相似的茫然。
顺着路在居民区漫无目的穿行了半晌,樊景遥似乎才反应过来,问:“来找我有事?”
李晏看了他一眼,颇有些一言难尽的样子:“……不是你说周六请我吃饭的吗?”
“啊……”邀约的人恍惚了一下,“那你来得也太早了吧?”
这倒是实话,再早点都能吃个早饭了。
李晏没解释,看着也心事重重的模样。
走到居民区边缘那家小泥炉烤肉店时,刚巧见到满头小卷儿的老板阿姨开着门,里里外外忙活着,问了后才知道刚开门准备营业。
于是俩人也没纠结,走进门成了当日第一桌顾客。
时间太早,炭火都还没烧好。两个人也不算太饿,坐在门厅里的最后一桌,背后是摞成摞的啤酒堆。
老板阿姨怕他俩等得太久无聊,给上了两盘小零食和刚泡的麦茶。樊景遥才喝了两口,就看手机“嗡嗡”地连着震了好几下。
黄蓉催他去学校取卷子,一早上事情多,乱七八糟赶一块儿差点忘记了。
他看了看门口忙着烧炭备肉的阿姨,估摸坐着也是干等,就起身和李晏说:“我去学校一趟。”
“啊?”
李晏让他这突如其来的行程搞得有点惊讶,等樊景遥路过身边时本能地拽住对方的袖子。
两根手指头,很精准地掐住外套的薄薄一层。
没差几个月的堂兄妹相处起来没什么讲究,陈静看了他一眼,纠结了半晌后还是说道:“有没有可能,这就是你胖起来的原因。”
莫名被插了两刀的人感到委屈,专心干饭没两秒钟就调理好了。
倒是樊景遥,想起最近某人最近较为明显的情绪变化,状若不经意问道:“他最近在学校有什么事吗?”
陈静没太理解,疑惑道:“什么事?”
对此樊景遥也不知该如何解释,要说具体的依据似乎也没有,可看起来又很明显。
“你们晚自习不去的人多吗?”
“不多。”陈静忽然想起什么,一惊一乍的,“李晏总是不来。”
陈敏听到后从碗里抬起头,感慨道:“好羡慕啊……”
还没待多问,话题就被岔了过去,兄妹俩一言一语斗嘴说些稀松平常的事,樊景遥也不好再打断。
周六那天天气阴沉,一早起来就察觉到房间里有不同寻常的冷意。樊景遥从黢黑的小卧室推开门出来,顺着狭小的窗户和密实的防护网向外看了眼,果然一副大降温前的景象。
崔阿姨早晨五点给樊景遥发消息,说家里水管漏水,孩子爸爸刚好不在本地,得找人维修,要晚一会儿才能去,辛苦他早上帮忙看下店。
樊景遥自然无所谓,他本来就住在店里不费什么劲,况且崔阿姨对他也算照顾,便和她说了不用担心店里。
他洗漱过后下楼将便利店前后两个门都开了锁,楼下供暖要比二楼好得多,隔了一晚上,就总有种空气不流通的憋闷感。
樊景遥开了扇窗,开始整理货架,没多会儿就听见外头传来很刺耳的电钻声。
都不知道是从哪个地方发出的声儿,看也看不见,天外来音一样大早上吵得人脑袋疼。
将该干的工作干完,樊景遥坐在收银台后的桌子上写了会儿作业,一旦停下笔陷入思考就总会被外面的声音打断,效率尤为低下。
坚持到九点钟左右时,崔阿姨还没来,作业也写不进去。樊景遥起身在店里来回转了两圈,又去洗手间洗了个手,出来就看见推门而入进来个蛮意外的人。
“阿姨?”
门口站着的阮阿姨五十岁上下,个子不高,近年来发了福更显富态,看起来就是个脾气很好的人。
“小遥。”
她最近几年明显见老,笑着喊樊景遥时却与记忆中差别不大。
樊景遥愣了愣,站在原地没动,问道:“怎么一大早就来了?”
“去韩洋奶奶家,给老太太过寿来着。”
她拎着东西径直走进店后面,楼梯拐角下的冰柜处才停下,拉开玻璃柜门找地方将东西塞进去。
大包小包的挺多,樊景遥看她提得吃力连忙过去帮忙。
走得进来才发现是很多的速食盒,里面装着冷冻饺子。
“我们昨天包了挺多种馅的,本来我昨晚上就想给你送来的,后来想大半夜着急这干嘛呢,都快睡觉的时间了,所以冻了一晚上,今早来的。”
她一边往柜里放,一边给樊景遥说哪个盒子是什么馅的。
“这三盒没放葱花,特地给你和韩洋拌的小盆馅。”
樊景遥看了眼,说了声:“谢谢。”
说不上挑剔,因为樊景遥本身并不挑食。但他的嗅觉和味觉似乎照比一般人灵敏些,各类味道特别的调料类东西混在食物里,味道会感觉格外突出。
不论自己做饭或是出门吃饭,大部分时候都不会额外单独强调。
可阮阿姨几乎可以说是从小看他长大,知晓他很多生活上的习性。
东西放好,两个人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
升入高中后他们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间隔也越来越久,尽管樊景遥是住在韩洋的店里。
至于原因,樊景遥大概是知晓的,阮阿姨对他是有些愧疚。
“你升高三后我还是第一次来看你,最近还好吗?这里住着还可以吗?”
樊景遥点点头,笑道:“挺好的,离学校很近,又方便,比住寝室好多了。”
也比住在福利院好多了。
这年纪的孩子个头窜得极快,样貌也跟着变。半年不见,樊景遥脸上少年的稚气褪了不少,本应该是最肆意的年纪,形状好看的眼中却有几分成年人的稳重。
阮阿姨站在柜前看了樊景遥许久,很突然地开口:“小遥,阿姨好早前就想和你说对不起,当年我和韩洋爸爸真的决定好要领养你的,洋洋小时候和你关系又好,像亲兄弟一样,我们也没想到他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她望着樊景遥,即便强压着情绪仍难掩激动。
实则在那之前她也并没有同樊景遥许下什么承诺,只是时不时会有藏不住的暗示。
小孩子不傻,尤其是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心思更细,从阮阿姨的态度和种种行动上来看,也不难明白她的意图。
她常带着樊景遥同家人接触,那段时间里樊景遥也隐隐约约觉出来什么。可后来突然之间就不了了之了,因为韩洋的极度反对。
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樊景遥也没有气急败坏跑去询问,从头到尾当作不知道。无外乎就是一切回归原点,该怎样还是怎么样,日子照常过就是了。
阮阿姨始终感到愧疚,一度不肯面对他。
樊景遥住在便利店,却也不会主动见她。不是责怪,而是发觉人家本来就拥有完整的、自己组建的家庭,他不想作为一个入侵者。
樊景遥不知道要如何安慰人,只能诚实道:“我从来没有怪过你们,包括洋洋哥,我始终很感谢你们。”
便利店的二楼,低到空气难以流通的层高,密闭无窗的狭窄房间,是樊景遥拥有的第一个能独自相处的空间。
福利院人来人往的日子过得久了,好像只有在住进那间仅能放张床的卧室,才能真正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真的,我觉得在这里生活很好。”
便利店的大门猛然被人推开,连涌进来的冷风都带着一股急匆匆的劲势。
崔阿姨闷着头急急忙忙冲进来,还不忘同站在门口柜台附近的人打招呼:“来这么早,找小遥呀?”
樊景遥听见这话觉得奇怪,从楼梯下探出身子往外看了眼,见到了站在那儿不知多久的李晏。
楼梯下的拐角与墙面相比刚巧是个凹进去的空间,并排放了两个冰柜,樊景遥和阮阿姨被凸出的墙面挡了大半,看不见门口,门口的人也瞧不见他们。
室外不知从哪儿传出的电钻声还是什么金属切割的声音时不时就响一阵,连开门的声音都掩盖过去了。李晏进门后声音刚巧停下,还没等张嘴就听见阮阿姨和樊景遥的对话。
脸上从错愕变成尴尬,停也不是走也不是。正犹豫着,毫不知情的崔阿姨就进来了,刚巧给人堵在中间了。
两位阿姨是旧相识了,年龄上差得也不多,很有话题聊。
剩下两个小辈的隔了几米远的距离,面面相望着,谁也没动。
崔阿姨不明所以,往李晏背上拍了一把,同时对着樊景遥说:“出去玩儿吧,晚上我对账,不用着急回来!”
第27章 冷战(往事12)
李晏并没有打探樊景遥个人生活的想法。
好奇倒是有过,偶尔也会从种种事迹中推测一二,以为樊景遥原生家庭或许不太健康,但也没想过会是这样。
两个人被崔阿姨撵着出来,脸上都带着点相似的茫然。
顺着路在居民区漫无目的穿行了半晌,樊景遥似乎才反应过来,问:“来找我有事?”
李晏看了他一眼,颇有些一言难尽的样子:“……不是你说周六请我吃饭的吗?”
“啊……”邀约的人恍惚了一下,“那你来得也太早了吧?”
这倒是实话,再早点都能吃个早饭了。
李晏没解释,看着也心事重重的模样。
走到居民区边缘那家小泥炉烤肉店时,刚巧见到满头小卷儿的老板阿姨开着门,里里外外忙活着,问了后才知道刚开门准备营业。
于是俩人也没纠结,走进门成了当日第一桌顾客。
时间太早,炭火都还没烧好。两个人也不算太饿,坐在门厅里的最后一桌,背后是摞成摞的啤酒堆。
老板阿姨怕他俩等得太久无聊,给上了两盘小零食和刚泡的麦茶。樊景遥才喝了两口,就看手机“嗡嗡”地连着震了好几下。
黄蓉催他去学校取卷子,一早上事情多,乱七八糟赶一块儿差点忘记了。
他看了看门口忙着烧炭备肉的阿姨,估摸坐着也是干等,就起身和李晏说:“我去学校一趟。”
“啊?”
李晏让他这突如其来的行程搞得有点惊讶,等樊景遥路过身边时本能地拽住对方的袖子。
两根手指头,很精准地掐住外套的薄薄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