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可两个人都还是失算了。
居民区那家开了几十年的店铺,已经不再是老顾客的独属地。不知道从哪天起,具体是从谁开始,反正迅速的在社媒上爆火。
十来年不曾换的破旧牌匾成了招牌,每日吸引着无数本地的、外来的顾客前来打卡。
樊景遥全然没料到,过来前他一度在想,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小破店可别倒闭了。
结果两个人到了一看,都傻眼了。
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屋里排号的坐不下,甚至有人就那么站在外头等。
满头小卷的阿姨留着和以前别无二致的发型,肉切得也同样利索。
以前来得次数太多了,她竟然还记得樊景遥和李晏,手上忙个不停,同时还不忘问:“和你们一起还有个小胖孩儿呢?”
“他在外地没回来。”
“哦!”阿姨又称了盘肉,告诉他们,“别等了,预约都到后天了。”
无法,樊景遥只好带着李晏撤了出来,最终还是去了商场那家连锁烤肉,十几年前李晏原本就想去吃的那家。
或许是因为那家破烂小店大火,带起了北华整座城市“小泥炉烤肉”的招牌,商场这家以前差强人意的连锁店,如今也是火爆景象。
好在两人的小桌用餐都比较快,等了不到二十分钟,也算是如愿吃上了。
位置在最后一桌,李晏径直走到背后靠墙的位置。
从进商场暴露在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后,樊景遥就能感觉到很多人的视线都会落在李晏身上。
从小就学乐器的人,身上总是会带有很从容开阔的气质。李晏外形本也出众,做了这么多年乐队,即便包裹严实,浑身也是有艺人的特质。
好在他那头两眼的白金发色染了回来,不然更是惹眼。
樊景遥这会儿才终于对他现在是公众人物,有了清晰的实感。
他看了眼李晏脸上的口罩,说:“你要是不方便的话还是坐到我这边,这样过道来回走的人大部分都只能看到你身后。”
想了想,李晏还是同意了这个提议,与樊景遥对换了座位。
商场的连锁店面内定期维护更新,营业这么多年,也不像街边那家小店一样,全是时间流逝的痕迹。
这店和樊景遥印象中的大差不差,伪造成小泥炉的样子,实际上就是普通铁板烤肉。
李晏的口罩已经摘下来了,樊景遥看了眼,觉得挺神奇的。从面容上看,他和陈敏似乎都在朝往逆生长的方向。
丰富而嘈杂的餐厅背景声,服务人员站在桌边利落而麻木地夹肉翻剪,中央是滋滋作响的烤肉声,面对面的两个人中间形成了个吸纳所有声音的黑洞,沉默着开不了口。
樊景遥坐了会儿,转头从服务人员手里接过工具,说:“我们自己来吧。”
他将看着较为完美的几片烤肉夹到李晏的餐盘中,将铁盘上剩余的推到李晏方便拿取的地方,再放上新鲜的肉,随后自己才夹了一块裹上蘸料吃进嘴里。
这种在饭桌上照顾人的举动如今樊景遥做起来游刃有余,完全不似当年对李晏的矫情忍不了半分。
大概是这种无意识的行为,让李晏找回了几分被重视的感觉,小心眼地决定在吃烤肉的功夫可以短暂原谅樊景遥一会儿。
李晏是个很好看懂的人,更何况樊景遥这些年见过形形色。色不知多少人,即便没什么特征反应,也能看出李晏似乎心情好了不少。
多少年过去,看着还像是小孩儿。
“你这次回国,准备待多久?”
李晏夹着肉的手顿了下,随后将肉塞进嘴里,摇了摇头。
好半天咽下去后才抽出空来回樊景遥的话:“还不知道。”
“不是回来演出的吗?时间和地点还没完全确认?”
就算不从事相关行业,但想也知道跨国的大型演出项目不可能临时随意的决定,樊景遥听了都觉得奇怪。
“不是。”李晏回答,“乐队的合约到期了,涉及到队员续不续约的问题,还有我是否要和国内的公司签约,考虑后续重心继续在国外还是转移国内。”
“啊……”
樊景遥应了声,没想到还挺复杂。
李晏的筷子停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对樊景遥的反应不满意。
他抬着眼盯了对面的人有一会儿,突然问道:“你觉得呢?”
“什么?”
“继续在国外,还是留在国内?”
他的眼神直愣愣的,视线径直相对的那刻,樊景遥回答得很谨慎:“除了合约本身外还要考虑很多吧,还是得去问比较专业的艺人经纪。我对这些不太了解,给不了你客观合理的建议。”
李晏的眼睫垂下,想都没想回了句:“你不了解的多了,也没耽误你做决定。”
樊景遥被他怼的哽了下,半天没说出话来,张了张嘴到最后深吸了口气又缓缓吐出。
这小子以前还只是矫情,现在怎么连性格都差成这样了?
还好樊景遥这些年也是修炼出来了,否则搁十来年前,这顿饭说不定吃成什么样,老死不相往来都有可能。
一个比一个记仇。
钱是樊景遥付的,李晏坐那儿没半点要起身抢单的意思。
反正一顿饭而已,其价格对现在的两个人讲都是无需在意的程度,值得在意的另有其事。
心结这种东西,以长远为前提才有必要解开。没了这个前提,有多少误会和恨意,解不解释的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樊景遥想,行了,他是个小孩儿脾气,自己让着就完了。
可他俩从见到的第一面起就是巧合,也始终延续到现在。
北华好歹也是个省会城市,这么大的市区这么多的酒店,偏偏都选择过年阶段回来的两个人,又恰巧订了同一家酒店,连房间都在同一层。
樊景遥下意识的替李晏挡着电梯门,在有人拉着行李箱进来时,本能地抬起胳膊将李晏拦在身后。
戴着口罩的人保持沉默,却目不转睛地没错过一点。
酒店长廊的地毯过于厚重,两个人一前一后走着都寂静无声。
樊景遥刷了卡开门,推开条缝却没进去,看李晏仍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你有话要和我说?”
“这句话难道不应该是我先问吗?”
樊景遥多少是有些无辜:“我看你没有要开口的意思才……”
李晏却迫不及待打断他,勉强压制住内心的翻涌,维持基本的理智:“十二年,你现在见到我难道不该解释一下当年的事吗?”
一路上勉强压制住的情绪在对峙的一刻起忽然爆发,这句疑问反反复复出现在预想中很多回。
人的眼睛真是好神奇的器官,即便无言无语在对视的瞬间也能窥探出对方的情绪。
黑白分明的眼中,樊景遥看到自己的身影被裹进痛恨、悲伤和不解中。
他在等一个说辞。
至少十二年过去了,编也能编出个理由。
然而樊景遥看着他半晌,却只有两个字:“抱歉。”
连敷衍的欺骗都没有。
困于过去的人被这两个字敲出了神,看着眼前的人感到格外陌生。
泛红的眼眶在洁白的皮肤上分外明显,李晏抬手盖住眼睛,像是无奈,也或许是不愿面对。
樊景遥却只觉得难过,他松开门把手,朝李晏所在的方向迈了一步。
可就在迈步的瞬间对方却决绝地转过身离开,在走廊中留下个宽阔而步履匆匆的背影。
关门的响声将他惊醒。
樊景遥定定地站在走廊,好半天都没动。
他看到了眼泪自李晏修长而线条硬朗的手指蜿蜒而下,流经微突的骨节和能看清血管走向的手背,迅速坠。落在厚重的地毯上,无声无息。
这个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容易流泪。
第10章 不算公平
樊景遥当晚就失了眠,翻来覆去到凌晨,仍旧神采奕奕。
最后没办法,睁开眼睛望着窗外的夜景,就这样怔愣着发呆,直到被接连响起的消息提示音吵醒。
他是夜里很少开静音的那种人,尤其是在放假阶段,生怕公司有事联系不上他。
倒不是说多热爱工作,只是觉得饭碗不能丢。
左右人也还醒着,樊景遥摸过手机打开一看,是陈敏的两条消息。
——[图片.jpg]x5
——你和李晏见面了!!!???
樊景遥“腾”一下坐起身,拥着被子点开那几张照片,是下午和李晏吃饭时拍的。
即便是个背影,以及偶尔转头时露出的模糊侧脸,依旧有人能认出是谁。
樊景遥回了个问号过去,隔了会儿陈敏直接打来个电话。
“你怎么还没睡?”
“你不是也一样?”樊景遥熬了夜,嗓子带着些哑。
“我是时差还没倒好,现在睡不着。”陈敏说完又问,“你睡不着,是因为见了李晏吗?”
居民区那家开了几十年的店铺,已经不再是老顾客的独属地。不知道从哪天起,具体是从谁开始,反正迅速的在社媒上爆火。
十来年不曾换的破旧牌匾成了招牌,每日吸引着无数本地的、外来的顾客前来打卡。
樊景遥全然没料到,过来前他一度在想,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小破店可别倒闭了。
结果两个人到了一看,都傻眼了。
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屋里排号的坐不下,甚至有人就那么站在外头等。
满头小卷的阿姨留着和以前别无二致的发型,肉切得也同样利索。
以前来得次数太多了,她竟然还记得樊景遥和李晏,手上忙个不停,同时还不忘问:“和你们一起还有个小胖孩儿呢?”
“他在外地没回来。”
“哦!”阿姨又称了盘肉,告诉他们,“别等了,预约都到后天了。”
无法,樊景遥只好带着李晏撤了出来,最终还是去了商场那家连锁烤肉,十几年前李晏原本就想去吃的那家。
或许是因为那家破烂小店大火,带起了北华整座城市“小泥炉烤肉”的招牌,商场这家以前差强人意的连锁店,如今也是火爆景象。
好在两人的小桌用餐都比较快,等了不到二十分钟,也算是如愿吃上了。
位置在最后一桌,李晏径直走到背后靠墙的位置。
从进商场暴露在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后,樊景遥就能感觉到很多人的视线都会落在李晏身上。
从小就学乐器的人,身上总是会带有很从容开阔的气质。李晏外形本也出众,做了这么多年乐队,即便包裹严实,浑身也是有艺人的特质。
好在他那头两眼的白金发色染了回来,不然更是惹眼。
樊景遥这会儿才终于对他现在是公众人物,有了清晰的实感。
他看了眼李晏脸上的口罩,说:“你要是不方便的话还是坐到我这边,这样过道来回走的人大部分都只能看到你身后。”
想了想,李晏还是同意了这个提议,与樊景遥对换了座位。
商场的连锁店面内定期维护更新,营业这么多年,也不像街边那家小店一样,全是时间流逝的痕迹。
这店和樊景遥印象中的大差不差,伪造成小泥炉的样子,实际上就是普通铁板烤肉。
李晏的口罩已经摘下来了,樊景遥看了眼,觉得挺神奇的。从面容上看,他和陈敏似乎都在朝往逆生长的方向。
丰富而嘈杂的餐厅背景声,服务人员站在桌边利落而麻木地夹肉翻剪,中央是滋滋作响的烤肉声,面对面的两个人中间形成了个吸纳所有声音的黑洞,沉默着开不了口。
樊景遥坐了会儿,转头从服务人员手里接过工具,说:“我们自己来吧。”
他将看着较为完美的几片烤肉夹到李晏的餐盘中,将铁盘上剩余的推到李晏方便拿取的地方,再放上新鲜的肉,随后自己才夹了一块裹上蘸料吃进嘴里。
这种在饭桌上照顾人的举动如今樊景遥做起来游刃有余,完全不似当年对李晏的矫情忍不了半分。
大概是这种无意识的行为,让李晏找回了几分被重视的感觉,小心眼地决定在吃烤肉的功夫可以短暂原谅樊景遥一会儿。
李晏是个很好看懂的人,更何况樊景遥这些年见过形形色。色不知多少人,即便没什么特征反应,也能看出李晏似乎心情好了不少。
多少年过去,看着还像是小孩儿。
“你这次回国,准备待多久?”
李晏夹着肉的手顿了下,随后将肉塞进嘴里,摇了摇头。
好半天咽下去后才抽出空来回樊景遥的话:“还不知道。”
“不是回来演出的吗?时间和地点还没完全确认?”
就算不从事相关行业,但想也知道跨国的大型演出项目不可能临时随意的决定,樊景遥听了都觉得奇怪。
“不是。”李晏回答,“乐队的合约到期了,涉及到队员续不续约的问题,还有我是否要和国内的公司签约,考虑后续重心继续在国外还是转移国内。”
“啊……”
樊景遥应了声,没想到还挺复杂。
李晏的筷子停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对樊景遥的反应不满意。
他抬着眼盯了对面的人有一会儿,突然问道:“你觉得呢?”
“什么?”
“继续在国外,还是留在国内?”
他的眼神直愣愣的,视线径直相对的那刻,樊景遥回答得很谨慎:“除了合约本身外还要考虑很多吧,还是得去问比较专业的艺人经纪。我对这些不太了解,给不了你客观合理的建议。”
李晏的眼睫垂下,想都没想回了句:“你不了解的多了,也没耽误你做决定。”
樊景遥被他怼的哽了下,半天没说出话来,张了张嘴到最后深吸了口气又缓缓吐出。
这小子以前还只是矫情,现在怎么连性格都差成这样了?
还好樊景遥这些年也是修炼出来了,否则搁十来年前,这顿饭说不定吃成什么样,老死不相往来都有可能。
一个比一个记仇。
钱是樊景遥付的,李晏坐那儿没半点要起身抢单的意思。
反正一顿饭而已,其价格对现在的两个人讲都是无需在意的程度,值得在意的另有其事。
心结这种东西,以长远为前提才有必要解开。没了这个前提,有多少误会和恨意,解不解释的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樊景遥想,行了,他是个小孩儿脾气,自己让着就完了。
可他俩从见到的第一面起就是巧合,也始终延续到现在。
北华好歹也是个省会城市,这么大的市区这么多的酒店,偏偏都选择过年阶段回来的两个人,又恰巧订了同一家酒店,连房间都在同一层。
樊景遥下意识的替李晏挡着电梯门,在有人拉着行李箱进来时,本能地抬起胳膊将李晏拦在身后。
戴着口罩的人保持沉默,却目不转睛地没错过一点。
酒店长廊的地毯过于厚重,两个人一前一后走着都寂静无声。
樊景遥刷了卡开门,推开条缝却没进去,看李晏仍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你有话要和我说?”
“这句话难道不应该是我先问吗?”
樊景遥多少是有些无辜:“我看你没有要开口的意思才……”
李晏却迫不及待打断他,勉强压制住内心的翻涌,维持基本的理智:“十二年,你现在见到我难道不该解释一下当年的事吗?”
一路上勉强压制住的情绪在对峙的一刻起忽然爆发,这句疑问反反复复出现在预想中很多回。
人的眼睛真是好神奇的器官,即便无言无语在对视的瞬间也能窥探出对方的情绪。
黑白分明的眼中,樊景遥看到自己的身影被裹进痛恨、悲伤和不解中。
他在等一个说辞。
至少十二年过去了,编也能编出个理由。
然而樊景遥看着他半晌,却只有两个字:“抱歉。”
连敷衍的欺骗都没有。
困于过去的人被这两个字敲出了神,看着眼前的人感到格外陌生。
泛红的眼眶在洁白的皮肤上分外明显,李晏抬手盖住眼睛,像是无奈,也或许是不愿面对。
樊景遥却只觉得难过,他松开门把手,朝李晏所在的方向迈了一步。
可就在迈步的瞬间对方却决绝地转过身离开,在走廊中留下个宽阔而步履匆匆的背影。
关门的响声将他惊醒。
樊景遥定定地站在走廊,好半天都没动。
他看到了眼泪自李晏修长而线条硬朗的手指蜿蜒而下,流经微突的骨节和能看清血管走向的手背,迅速坠。落在厚重的地毯上,无声无息。
这个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容易流泪。
第10章 不算公平
樊景遥当晚就失了眠,翻来覆去到凌晨,仍旧神采奕奕。
最后没办法,睁开眼睛望着窗外的夜景,就这样怔愣着发呆,直到被接连响起的消息提示音吵醒。
他是夜里很少开静音的那种人,尤其是在放假阶段,生怕公司有事联系不上他。
倒不是说多热爱工作,只是觉得饭碗不能丢。
左右人也还醒着,樊景遥摸过手机打开一看,是陈敏的两条消息。
——[图片.jpg]x5
——你和李晏见面了!!!???
樊景遥“腾”一下坐起身,拥着被子点开那几张照片,是下午和李晏吃饭时拍的。
即便是个背影,以及偶尔转头时露出的模糊侧脸,依旧有人能认出是谁。
樊景遥回了个问号过去,隔了会儿陈敏直接打来个电话。
“你怎么还没睡?”
“你不是也一样?”樊景遥熬了夜,嗓子带着些哑。
“我是时差还没倒好,现在睡不着。”陈敏说完又问,“你睡不着,是因为见了李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