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与福利院合作的学校师生素质都堪忧,樊景遥读的中学,十来岁的孩子堪称鱼龙混杂,总有人闲着没事儿,对上眼就开始找麻烦。
樊景遥也不是什么能忍的人,那几年架没少打,刚上高中那阶段也没太消停。也就是近一年里,日子才逐渐安稳。
居民区这地方特殊,周围能看到的地方基本都架着监控,不然治安怕是很难保证。
眼前这条小路在监控死角,几个不学无术的人,挑地方倒还是专业。
“过来。”
樊景遥朝那缩在阴影里的小胖子招了招手。
另外两个穿着校服的人回头看了眼,纠结着没敢拦。
小胖子人有点懵,喊樊景遥是情急之举,却没想到他真能停下来给自己解围。抱着书包,眨了眨眼听话地朝前走了两步。
站在最前面的那个彻头彻尾被忽视,很不乐意,一下堵到陈敏面前,对着旁边的两个边骂边说:“他就一个人,怕个毛!?”
全程围观的李晏眨了下眼睛,歪过头看向樊景遥:“?”
这么大个活人,完全没被当成对手。
小混混气急败坏,话也放了人也架起来了,越看樊景遥越不顺眼,原本只打算吓唬人的拳头举起来,真朝着那张臭脸挥过去。
樊景遥连躲都没躲开,直接快速、准确地一拳迎在对方挥来的拳头上。
握紧的手指与骨节相撞,对方当即就感觉从指根麻到肩膀,再然后就觉得手像断了一样,痛得眼泪不受控制地积蓄在眼眶,端着胳膊发不出声。
能欺负在校学生的,想也知道是在外混不上名堂,柿子挑软的捏。
这种经验十足富有技巧性的一拳了结模式,他们没实操经验,加上带头的那个连发号施令都变得艰难,剩下的两个自然就表现得萎靡,看着樊景遥有点往后缩的意思。
李晏全程站旁边,没有要动手的意思。等樊景遥利落了结后,才颠颠儿地过去一把搂住陈敏。
他比小胖子高出不少,按理说揽肩这个姿势做起来应该很轻松才是,可陈敏后背实在太宽,李晏怎么调整都感到别扭,最后还是将胳膊搭在了脖子上,才舒服多了。
李晏拍了拍自行车后座,说:“坐这儿。”
樊景遥横了他一眼,嘴角抽了抽:“你可真贴心。”
“你好人做到底,我的车没后座,实在出不上力。”
陈敏没有半点意见,看了眼樊景遥的脸色,没听到反对。
他抱着书包磨磨蹭蹭,最后被樊景遥催促警告了声后一屁股坐上。
毫不夸张,就那么一瞬间,樊景遥觉得自行车后半个框架都往下沉了沉。
他试着使劲儿蹬了下踏板,车子很艰难地往前转了半圈,又因为路面坑洼,后续力不足而退了回去。
后悔也没用了。
樊景遥闭了闭眼,说:“减减肥吧……”
“唔。”陈敏很小地应了声,并没察觉遭受到了人身攻击。
这是与陈敏同班一年,作同桌一周后,俩人真正开始的第一段对话。
原本两人的烤肉局中途多加了一位。
自行车一前一后在小路里来回穿梭,最后随着一个拐弯,李晏立刻在空气中闻到了烤肉的香味。
那算是条稍显热闹的街,临近居民区外围的小区,再往里深入还能看见小区的绿化和凉亭建筑。不过全开放式,和隔壁小区几乎快要融为一体,难舍难分了。
如樊景遥所说,店铺门面狭窄,一股经营很多年连空气都腌入味的感觉。就牌匾像是新的,上面写着“邢氏小小泥炉烤肉”,干净的和底下的门脸毫不相配。
樊景遥看样子是常客,推开门确认有座位后,带着人进去先到柜台点肉。
他将菜单分给两个人:“挑你们想吃的。”
其实就是厚一点的卡纸,菜品价格都是手写的,用透明胶带从上贴到下,勉强做了个塑封。
肉的品类倒是很多,其他杂七杂八的加工食品倒没几样,看这架势就很纯正。
果然还得听本地人的。
陈敏也是本地人,但他没进过这么破的店,新奇反应和李晏差不多。
“你有经验还是你来点吧,我不挑食。”
李晏说完把菜单放回到柜台,碰了碰陈敏的胳膊:“你呢?”
陈敏还是挺害怕樊景遥,又不像李晏一样自来熟,说话声音很小,喃喃道:“我都行。”
这店到现在开了有十几年,开在这么个偏僻角落,装修也不华丽,来得全是回头客,靠得都是口口相传,在特定人群里知名度很高。
好在没到正午,人能少点,要是傍晚来肯定要排队。
大厅最后的角落里还剩最后一个空位,三个人坐下后,很快泥炉和炭火接连端上。
李晏坐的位置能看见半个厨房的忙碌景象,肉全部都是厚切,相当漂亮。
他终于相信,地方特色还是得问地方人,自己随便乱找明显去吃的根本不正宗。
但是……
“没人给我们烤吗?”
竭尽全力缩在墙边的陈敏,因为体格太大再怎么样存在感也很高。
李晏的疑问也不知触碰到他哪根神经了,坐直后开口道:“我给你们烤……”
樊景遥觉得这俩人都挺稀奇,伸手从桌边捞过来个不锈钢小桶,里头夹子和剪刀撞得叮咣响。
他问李晏:“这俩你哪个不会用。”
“都会。”
于是李晏左手夹子右手剪刀摆足架势,开始往铁网上丢肉片。
他那受了伤的手指竟然还包着纱布,也不知是受此影响,还是单纯的笨拙,油滴迸溅时他都没想起躲,一下落在了手背上,原本受伤的左手再添新伤。
李晏放下东西,赶紧去擦手背。
樊景遥耐心告罄,用他那双皮糙肉厚的手抓过夹子自食其力。
他实在受不了,这人是不是有点太矫情了?
第8章 有毛病
樊景遥穿得少了。
他很多年没回来,即便看了天气预报也很难再对温度有实感。从机场出港口到接机车辆停车的位置,都不到三分钟,拎着行李箱的手就开始感到麻木,所有大衣中最厚的那件此刻也完全起不到作用。
好在订的酒店附近就有商场,办好入住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购置了件更厚的外套。
北华的发展与回落都很迅速,对于始终生活在本地居民而言,起落或许都犹如梦境。
以前的城区变化不太大,这周边樊景遥看着都还能想起来些,或许开发的新区才会有日新月异之感。
这地方樊景遥也没什么亲人,回来也就一件事可做。
他给韩洋打了电话约定好时间,在酒店稍作休息后,就去往医院。
樊景遥在医院附近买了包装华丽的果篮,谁都知道这玩意儿华而不实,但又不能真拎俩塑料袋装的水果去看望病人。
到达病房门口时,樊景遥看到里面的人没敢认。
无论是躺在床上瘦得已经看不出原本面容的阮阿姨,还是床边坐着,身材走样的韩洋。
隔了好长时间,韩洋抬头才发现了来客。
他已经年近四十,发福变胖,不复当年二十五六岁的年轻活力。
同样的,他也没敢认樊景遥。
记忆中单薄瘦弱总是寡言少语,心智却格外成熟的半大小子,如今已经长成这幅可靠模样了。
他先是惊讶,而后惊喜。不是装的,毕竟什么都不懂的幼年时代,曾经也是能当做亲兄弟相处的。
“洋哥。”
樊景遥压低嗓音,把果篮放在床尾,冷不防接到韩洋的拥抱。
不知道人到中年是不是会变得更感性,总之一见面,韩洋眼里反而有点点莹润。
两个人在床边坐了会儿,对着阮阿姨聊着天,期间也没见她醒过一次。
“怕是要不行了。”韩洋说,“她们这个年纪的人,平时看着身体都挺硬朗,一点点小病小痛逐渐堆积起来,眼看着精气神一天不如一天,最后走也走不了,彻底躺下了。”
樊景遥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他觉得在这种事上,任何言语都很苍白。
韩洋也想得开,难过归难过,反正都这把年纪了,他心里都有准备。
可他是独生子,父亲前两年疾病过世,眼看着又要没了母亲,没有太亲的兄弟姐妹,万般情绪就只能自己消化。
每每此时,他也会想,如果当时不那么固执,或许樊景遥进了家门,十几年来兄弟俩能互相帮扶着,也没什么不好。
明明小时候关系那么亲厚,怎么到最后就为免尴尬,唯恐避之不及了呢?
他缓了缓收好情绪,转头问:“你回来打算待几天?”
“三、四天吧。”樊景遥说,“还没想好,不过我走前还得去看看我以前的老师。”
“挺好,就是我可能没空招待你了。”
樊景遥笑了笑:“哪用你招待,我也是个本地人啊!”
樊景遥也不是什么能忍的人,那几年架没少打,刚上高中那阶段也没太消停。也就是近一年里,日子才逐渐安稳。
居民区这地方特殊,周围能看到的地方基本都架着监控,不然治安怕是很难保证。
眼前这条小路在监控死角,几个不学无术的人,挑地方倒还是专业。
“过来。”
樊景遥朝那缩在阴影里的小胖子招了招手。
另外两个穿着校服的人回头看了眼,纠结着没敢拦。
小胖子人有点懵,喊樊景遥是情急之举,却没想到他真能停下来给自己解围。抱着书包,眨了眨眼听话地朝前走了两步。
站在最前面的那个彻头彻尾被忽视,很不乐意,一下堵到陈敏面前,对着旁边的两个边骂边说:“他就一个人,怕个毛!?”
全程围观的李晏眨了下眼睛,歪过头看向樊景遥:“?”
这么大个活人,完全没被当成对手。
小混混气急败坏,话也放了人也架起来了,越看樊景遥越不顺眼,原本只打算吓唬人的拳头举起来,真朝着那张臭脸挥过去。
樊景遥连躲都没躲开,直接快速、准确地一拳迎在对方挥来的拳头上。
握紧的手指与骨节相撞,对方当即就感觉从指根麻到肩膀,再然后就觉得手像断了一样,痛得眼泪不受控制地积蓄在眼眶,端着胳膊发不出声。
能欺负在校学生的,想也知道是在外混不上名堂,柿子挑软的捏。
这种经验十足富有技巧性的一拳了结模式,他们没实操经验,加上带头的那个连发号施令都变得艰难,剩下的两个自然就表现得萎靡,看着樊景遥有点往后缩的意思。
李晏全程站旁边,没有要动手的意思。等樊景遥利落了结后,才颠颠儿地过去一把搂住陈敏。
他比小胖子高出不少,按理说揽肩这个姿势做起来应该很轻松才是,可陈敏后背实在太宽,李晏怎么调整都感到别扭,最后还是将胳膊搭在了脖子上,才舒服多了。
李晏拍了拍自行车后座,说:“坐这儿。”
樊景遥横了他一眼,嘴角抽了抽:“你可真贴心。”
“你好人做到底,我的车没后座,实在出不上力。”
陈敏没有半点意见,看了眼樊景遥的脸色,没听到反对。
他抱着书包磨磨蹭蹭,最后被樊景遥催促警告了声后一屁股坐上。
毫不夸张,就那么一瞬间,樊景遥觉得自行车后半个框架都往下沉了沉。
他试着使劲儿蹬了下踏板,车子很艰难地往前转了半圈,又因为路面坑洼,后续力不足而退了回去。
后悔也没用了。
樊景遥闭了闭眼,说:“减减肥吧……”
“唔。”陈敏很小地应了声,并没察觉遭受到了人身攻击。
这是与陈敏同班一年,作同桌一周后,俩人真正开始的第一段对话。
原本两人的烤肉局中途多加了一位。
自行车一前一后在小路里来回穿梭,最后随着一个拐弯,李晏立刻在空气中闻到了烤肉的香味。
那算是条稍显热闹的街,临近居民区外围的小区,再往里深入还能看见小区的绿化和凉亭建筑。不过全开放式,和隔壁小区几乎快要融为一体,难舍难分了。
如樊景遥所说,店铺门面狭窄,一股经营很多年连空气都腌入味的感觉。就牌匾像是新的,上面写着“邢氏小小泥炉烤肉”,干净的和底下的门脸毫不相配。
樊景遥看样子是常客,推开门确认有座位后,带着人进去先到柜台点肉。
他将菜单分给两个人:“挑你们想吃的。”
其实就是厚一点的卡纸,菜品价格都是手写的,用透明胶带从上贴到下,勉强做了个塑封。
肉的品类倒是很多,其他杂七杂八的加工食品倒没几样,看这架势就很纯正。
果然还得听本地人的。
陈敏也是本地人,但他没进过这么破的店,新奇反应和李晏差不多。
“你有经验还是你来点吧,我不挑食。”
李晏说完把菜单放回到柜台,碰了碰陈敏的胳膊:“你呢?”
陈敏还是挺害怕樊景遥,又不像李晏一样自来熟,说话声音很小,喃喃道:“我都行。”
这店到现在开了有十几年,开在这么个偏僻角落,装修也不华丽,来得全是回头客,靠得都是口口相传,在特定人群里知名度很高。
好在没到正午,人能少点,要是傍晚来肯定要排队。
大厅最后的角落里还剩最后一个空位,三个人坐下后,很快泥炉和炭火接连端上。
李晏坐的位置能看见半个厨房的忙碌景象,肉全部都是厚切,相当漂亮。
他终于相信,地方特色还是得问地方人,自己随便乱找明显去吃的根本不正宗。
但是……
“没人给我们烤吗?”
竭尽全力缩在墙边的陈敏,因为体格太大再怎么样存在感也很高。
李晏的疑问也不知触碰到他哪根神经了,坐直后开口道:“我给你们烤……”
樊景遥觉得这俩人都挺稀奇,伸手从桌边捞过来个不锈钢小桶,里头夹子和剪刀撞得叮咣响。
他问李晏:“这俩你哪个不会用。”
“都会。”
于是李晏左手夹子右手剪刀摆足架势,开始往铁网上丢肉片。
他那受了伤的手指竟然还包着纱布,也不知是受此影响,还是单纯的笨拙,油滴迸溅时他都没想起躲,一下落在了手背上,原本受伤的左手再添新伤。
李晏放下东西,赶紧去擦手背。
樊景遥耐心告罄,用他那双皮糙肉厚的手抓过夹子自食其力。
他实在受不了,这人是不是有点太矫情了?
第8章 有毛病
樊景遥穿得少了。
他很多年没回来,即便看了天气预报也很难再对温度有实感。从机场出港口到接机车辆停车的位置,都不到三分钟,拎着行李箱的手就开始感到麻木,所有大衣中最厚的那件此刻也完全起不到作用。
好在订的酒店附近就有商场,办好入住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购置了件更厚的外套。
北华的发展与回落都很迅速,对于始终生活在本地居民而言,起落或许都犹如梦境。
以前的城区变化不太大,这周边樊景遥看着都还能想起来些,或许开发的新区才会有日新月异之感。
这地方樊景遥也没什么亲人,回来也就一件事可做。
他给韩洋打了电话约定好时间,在酒店稍作休息后,就去往医院。
樊景遥在医院附近买了包装华丽的果篮,谁都知道这玩意儿华而不实,但又不能真拎俩塑料袋装的水果去看望病人。
到达病房门口时,樊景遥看到里面的人没敢认。
无论是躺在床上瘦得已经看不出原本面容的阮阿姨,还是床边坐着,身材走样的韩洋。
隔了好长时间,韩洋抬头才发现了来客。
他已经年近四十,发福变胖,不复当年二十五六岁的年轻活力。
同样的,他也没敢认樊景遥。
记忆中单薄瘦弱总是寡言少语,心智却格外成熟的半大小子,如今已经长成这幅可靠模样了。
他先是惊讶,而后惊喜。不是装的,毕竟什么都不懂的幼年时代,曾经也是能当做亲兄弟相处的。
“洋哥。”
樊景遥压低嗓音,把果篮放在床尾,冷不防接到韩洋的拥抱。
不知道人到中年是不是会变得更感性,总之一见面,韩洋眼里反而有点点莹润。
两个人在床边坐了会儿,对着阮阿姨聊着天,期间也没见她醒过一次。
“怕是要不行了。”韩洋说,“她们这个年纪的人,平时看着身体都挺硬朗,一点点小病小痛逐渐堆积起来,眼看着精气神一天不如一天,最后走也走不了,彻底躺下了。”
樊景遥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他觉得在这种事上,任何言语都很苍白。
韩洋也想得开,难过归难过,反正都这把年纪了,他心里都有准备。
可他是独生子,父亲前两年疾病过世,眼看着又要没了母亲,没有太亲的兄弟姐妹,万般情绪就只能自己消化。
每每此时,他也会想,如果当时不那么固执,或许樊景遥进了家门,十几年来兄弟俩能互相帮扶着,也没什么不好。
明明小时候关系那么亲厚,怎么到最后就为免尴尬,唯恐避之不及了呢?
他缓了缓收好情绪,转头问:“你回来打算待几天?”
“三、四天吧。”樊景遥说,“还没想好,不过我走前还得去看看我以前的老师。”
“挺好,就是我可能没空招待你了。”
樊景遥笑了笑:“哪用你招待,我也是个本地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