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班主任虽然叫黄蓉,但和古灵精怪这个词沾不上边。
不知道谁给她取的名叫黄帮主,或许改成黄老邪会更加合适。
她和其他学生讲话也远算不上温柔,却绝对不会是这个腔调,理由是比较实际,怕一个用词不合适,就被学生家长讨伐。
和樊景遥这样说话,也是因为同个原因,樊景遥没家长来找。
他们学校高三生周六日的安排主要是周考或答疑,周六下午和晚自习不上,周日白天休息晚自习照常。
每隔一个周,周日休全天,因为走读生需要回家换洗衣物购置生活用品。
好好的休息日,硬是拆得七零八碎。
六中是普高而已,但这个周六日安排持续很多年了。没办法,省重点的实验一中和他们学校隔着一条街面对面,被人家带着,校领导也被迫卷了起来。要说惨,还是教职工和学生们惨。
樊景遥下午卡着点骑着车回了学校,熟门熟路地敲门进了黄蓉办公室。
小考算不上正规,只有班主任监考,其余老师是自愿选择加不加班,此刻教研组办公室空无一人。
樊景遥顺着窗户走到最后的办公桌那儿,自助地从桌下摸出来个凳子放在桌边,随后坐下开始等待。
他时间卡得挺好,差不多十分钟后铃声一响,随后就听见“哗啦啦”桌椅板凳在地上挪动的声音,没一会儿走廊里乱糟糟的,办公室的门接二连三被打开,黄蓉抱着厚厚一沓卷子挤在狭窄的过道,难以看清脚下。
樊景遥见状,很有眼色地起身把东西接过,帮忙放在桌上。
“算你小子有点良心。”
办公室陆陆续续进来好几个老师和学生,一边聊着天一边飞速地整理收上来的试卷,都想尽快下班。
对比之下黄蓉的动作显得磨磨蹭蹭,直到其他老师都收拾好利落地拎着包下了班,办公室与走廊都恢复一片寂静,她才终于从抽屉里又拿出一沓试卷。
“给,你的作业。”
樊景遥愣在当场,没敢立刻接。一天的休息日而已,不知道的以为是放暑假。
“别的学生在学校自习课就能写,你老往外跑,这周欠了多少张卷子心里没数?赶紧补!”
堆叠在一起的十来张卷子,是一天内无法逾越的大山。
但樊景遥还是很听话地收下。
“你这学期的学费……”黄蓉说了一半,身体猛地往后一仰,看了看办公室,确定没有其他人后,又继续说,“我还是跟学校申请给免掉了,书本和其他费用我再努努力试一下。”
说完她在各类纸质文件堆积如山的桌面上翻出电脑,打开后忙忙叨叨地不知道干什么,完全忽略了旁边站着的学生。
“谢谢老师,那我先……”
“你等会儿。”
她敲完最后一个符号,才分出心神来:“学校想给你申请市里的补助金,但肯定要上宣传,你还得感激涕零地发言。我想你估计不愿意,就说先来问问你的意思。”
樊景遥看着她,摇了下头。
“行、行。我完全明白,本来他们搞这玩意也是宣传目的大于实际利益,咱不陪他们玩儿,我给你回绝掉。”
成年人或许将利益看得最终,可成长环境不好的学生,除了物质上的帮扶外,自尊心也需要兼顾。
黄蓉学了这么多年教育,知行合一在樊景遥身上实现得良好。
事情都交代完,她才终于大手一挥把人给放了。
第6章 牛啊(往事3)
苦了一周的学生和教职工,在周六下课铃响起的那刻心就就飞出去了。
樊景遥被黄蓉拖了会儿,从教学楼走出来时学生们早就一窝蜂奔回家,整个学校都空荡荡不剩几个人了。
周六他休全天,网咖的工作从夜里十一点开始,眼下时间充裕极了。
午后阳光本该炽热,可九月一过太阳也泄了劲儿,再怎么样也比不上暑天烤得人浑身发烫。
车筐里装了一摞卷子,指着这两天做完是不现实的。
眼见着任务完成不了,反倒是有种破罐破摔的洒脱。
樊景遥是个不大会享受生活的人,日常消遣方式也很简单,散步、骑车、做作业。
他习惯了去干这些一个人就能做的事,不习惯也不再执着于闯入别人固有的关系与环境中。
他没直接回便利店,骑着车在从居民区中穿行着,一路驶出密集相似的楼房区间,眼前迎来一片宽阔如异世界的景象。
这片大概是北华最早几批建造别墅的区域,因为太早,放在这儿就显得不伦不类。
与居民区相隔一条很没有必要的八车道宽广马路,仍显得和新农村里自建房别无二致。
就这么个别扭位置的别扭房子,价格和对面的居民区相比仍是天上地下。
同样的高价市里有其他更好的选择,这里的房子有价无市,降又降不下来,买又没人买,再加上年头久远,整片别墅区空了不少。
樊景遥喜欢这条马路,车流不多,东西朝向的路可以根据上下午随时选择骑行的路线。
他背着太阳的方向骑了会儿,想在外面吃过饭再回去,于是转了个方向从居民区外沿一头拐进去,打算随便找家面馆。
不过在里头穿了没几条路,就撞见个眼熟的。
和早上很相似的场面,李晏一手提着购物袋,一手握着手机,在两栋楼间的空地上前后左右来回踱步,随时调整面向。
等终于定准方位,一抬头,路口有个人坐在自行车上正面无表情地看了不知多久的戏。
撑在地上的那条腿直且长,李晏不知道哪来的直觉,觉得这条腿一使劲儿能把人踹出老远。
以至于过了好半天,他才把目光从腿挪到人脸上。
“是你啊!”李晏明显记得他,“懒洋洋?”
“……”
樊景遥把腿收回来,踏在蹬子上就准备走。“诶等等!”
提着购物袋的人从里头跑出来,带着“稀里哗啦”的塑料音。
他扫了一圈,顺势将手里的购物袋放进自行车前的车框里,十分自然。
做完这一溜动作,他端着手机凑到樊景遥面前,挨得很近,能闻见衣服上留下淡而清新的柠檬洗剂味道。
樊景遥往后错开了点距离,听见他头也不抬地说:“我又找不到路了,换了好几个导航都不好用,你再帮我看看?”
“……”
李晏弯着腰,樊景遥坐在车座上的视角比他高出一点,能看见根根分明的睫毛在眼下投射出斜长的阴影,秀挺的鼻尖上长着颗精致到很容易忽略的小痣。
细皮嫩肉的。
很难想象,这个词能用在十七、八岁糙得不行的半大小子身上。
可樊景遥觉得即便这样形容都只能算是勉强,他感觉李晏脸上的皮肤和手上的一样薄,一拳下去脸皮估计都能直接破了。
李晏自然不知道樊景遥的思绪已经跑偏到堪称暴力的程度,他还坚定的认为眼前这是个热心好人。
“我觉得我走的路是对的。”
他一抬头,眼里亮晶晶的,樊景遥莫名被触动了某根不知名神经。
也不知道哪儿来的耐心,还当真低下头看了眼对方的手机屏幕。
导航的路线乍一看挺清楚的,在几号楼和几号楼中间的小路往哪个方向拐。但问题是,这片居民区好些年了,外墙不知道粉刷过多少回,上面的楼号早就没了。除了长居有些年头的,剩下的人基本都是靠底下的商铺来辨别,能找到准确的路线,还真不太容易。
“你是新搬过来的吗?”樊景遥问。
“嗯,还不到一个月。”
樊景遥抬起胳膊给他指了个方向:“顺着这条路走到路口,往南走到头就是别墅区前的大路,过了路之后……”
他一看李晏的表情,就感觉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了。
“我分不清东南西北……你能不能说左右?”
樊景遥沉默了很久,在犹豫要不要干脆直接跑,就当没遇见过这码事。
他并不热衷于做好人,但李晏明显是个不会看人眼色的,始终用那双很明亮的眼睛盯着樊景遥。
最后还是松口道:“上来吧。”
李晏笑嘻嘻地抬腿,坐到了自行车后座上。
自行车虽然有后座,但载着李晏这么大个人还是有点难。
他坐着也挺憋屈,两条腿找不到舒服的位置放,一会儿抻出来一会儿缩回去,坐着难受但玩儿得还挺开心。
好在那条八车道的路面上平时也没什么车,倒也没什么影响。
有的人,一见面就知道是没吃过苦的,尤其是李晏那双手,估计在家也是没干过多少活的,也难怪是这样一副性格。
所以看到导航定位在别墅区时,樊景遥也没半点意外。
别墅区域面积不小,早年建的时候大概没怎么考虑过隐私和安全性,完全就是片敞开的区域,樊景遥骑着自行车都能在里头来回穿,从来也没见过管理人员。
不知道谁给她取的名叫黄帮主,或许改成黄老邪会更加合适。
她和其他学生讲话也远算不上温柔,却绝对不会是这个腔调,理由是比较实际,怕一个用词不合适,就被学生家长讨伐。
和樊景遥这样说话,也是因为同个原因,樊景遥没家长来找。
他们学校高三生周六日的安排主要是周考或答疑,周六下午和晚自习不上,周日白天休息晚自习照常。
每隔一个周,周日休全天,因为走读生需要回家换洗衣物购置生活用品。
好好的休息日,硬是拆得七零八碎。
六中是普高而已,但这个周六日安排持续很多年了。没办法,省重点的实验一中和他们学校隔着一条街面对面,被人家带着,校领导也被迫卷了起来。要说惨,还是教职工和学生们惨。
樊景遥下午卡着点骑着车回了学校,熟门熟路地敲门进了黄蓉办公室。
小考算不上正规,只有班主任监考,其余老师是自愿选择加不加班,此刻教研组办公室空无一人。
樊景遥顺着窗户走到最后的办公桌那儿,自助地从桌下摸出来个凳子放在桌边,随后坐下开始等待。
他时间卡得挺好,差不多十分钟后铃声一响,随后就听见“哗啦啦”桌椅板凳在地上挪动的声音,没一会儿走廊里乱糟糟的,办公室的门接二连三被打开,黄蓉抱着厚厚一沓卷子挤在狭窄的过道,难以看清脚下。
樊景遥见状,很有眼色地起身把东西接过,帮忙放在桌上。
“算你小子有点良心。”
办公室陆陆续续进来好几个老师和学生,一边聊着天一边飞速地整理收上来的试卷,都想尽快下班。
对比之下黄蓉的动作显得磨磨蹭蹭,直到其他老师都收拾好利落地拎着包下了班,办公室与走廊都恢复一片寂静,她才终于从抽屉里又拿出一沓试卷。
“给,你的作业。”
樊景遥愣在当场,没敢立刻接。一天的休息日而已,不知道的以为是放暑假。
“别的学生在学校自习课就能写,你老往外跑,这周欠了多少张卷子心里没数?赶紧补!”
堆叠在一起的十来张卷子,是一天内无法逾越的大山。
但樊景遥还是很听话地收下。
“你这学期的学费……”黄蓉说了一半,身体猛地往后一仰,看了看办公室,确定没有其他人后,又继续说,“我还是跟学校申请给免掉了,书本和其他费用我再努努力试一下。”
说完她在各类纸质文件堆积如山的桌面上翻出电脑,打开后忙忙叨叨地不知道干什么,完全忽略了旁边站着的学生。
“谢谢老师,那我先……”
“你等会儿。”
她敲完最后一个符号,才分出心神来:“学校想给你申请市里的补助金,但肯定要上宣传,你还得感激涕零地发言。我想你估计不愿意,就说先来问问你的意思。”
樊景遥看着她,摇了下头。
“行、行。我完全明白,本来他们搞这玩意也是宣传目的大于实际利益,咱不陪他们玩儿,我给你回绝掉。”
成年人或许将利益看得最终,可成长环境不好的学生,除了物质上的帮扶外,自尊心也需要兼顾。
黄蓉学了这么多年教育,知行合一在樊景遥身上实现得良好。
事情都交代完,她才终于大手一挥把人给放了。
第6章 牛啊(往事3)
苦了一周的学生和教职工,在周六下课铃响起的那刻心就就飞出去了。
樊景遥被黄蓉拖了会儿,从教学楼走出来时学生们早就一窝蜂奔回家,整个学校都空荡荡不剩几个人了。
周六他休全天,网咖的工作从夜里十一点开始,眼下时间充裕极了。
午后阳光本该炽热,可九月一过太阳也泄了劲儿,再怎么样也比不上暑天烤得人浑身发烫。
车筐里装了一摞卷子,指着这两天做完是不现实的。
眼见着任务完成不了,反倒是有种破罐破摔的洒脱。
樊景遥是个不大会享受生活的人,日常消遣方式也很简单,散步、骑车、做作业。
他习惯了去干这些一个人就能做的事,不习惯也不再执着于闯入别人固有的关系与环境中。
他没直接回便利店,骑着车在从居民区中穿行着,一路驶出密集相似的楼房区间,眼前迎来一片宽阔如异世界的景象。
这片大概是北华最早几批建造别墅的区域,因为太早,放在这儿就显得不伦不类。
与居民区相隔一条很没有必要的八车道宽广马路,仍显得和新农村里自建房别无二致。
就这么个别扭位置的别扭房子,价格和对面的居民区相比仍是天上地下。
同样的高价市里有其他更好的选择,这里的房子有价无市,降又降不下来,买又没人买,再加上年头久远,整片别墅区空了不少。
樊景遥喜欢这条马路,车流不多,东西朝向的路可以根据上下午随时选择骑行的路线。
他背着太阳的方向骑了会儿,想在外面吃过饭再回去,于是转了个方向从居民区外沿一头拐进去,打算随便找家面馆。
不过在里头穿了没几条路,就撞见个眼熟的。
和早上很相似的场面,李晏一手提着购物袋,一手握着手机,在两栋楼间的空地上前后左右来回踱步,随时调整面向。
等终于定准方位,一抬头,路口有个人坐在自行车上正面无表情地看了不知多久的戏。
撑在地上的那条腿直且长,李晏不知道哪来的直觉,觉得这条腿一使劲儿能把人踹出老远。
以至于过了好半天,他才把目光从腿挪到人脸上。
“是你啊!”李晏明显记得他,“懒洋洋?”
“……”
樊景遥把腿收回来,踏在蹬子上就准备走。“诶等等!”
提着购物袋的人从里头跑出来,带着“稀里哗啦”的塑料音。
他扫了一圈,顺势将手里的购物袋放进自行车前的车框里,十分自然。
做完这一溜动作,他端着手机凑到樊景遥面前,挨得很近,能闻见衣服上留下淡而清新的柠檬洗剂味道。
樊景遥往后错开了点距离,听见他头也不抬地说:“我又找不到路了,换了好几个导航都不好用,你再帮我看看?”
“……”
李晏弯着腰,樊景遥坐在车座上的视角比他高出一点,能看见根根分明的睫毛在眼下投射出斜长的阴影,秀挺的鼻尖上长着颗精致到很容易忽略的小痣。
细皮嫩肉的。
很难想象,这个词能用在十七、八岁糙得不行的半大小子身上。
可樊景遥觉得即便这样形容都只能算是勉强,他感觉李晏脸上的皮肤和手上的一样薄,一拳下去脸皮估计都能直接破了。
李晏自然不知道樊景遥的思绪已经跑偏到堪称暴力的程度,他还坚定的认为眼前这是个热心好人。
“我觉得我走的路是对的。”
他一抬头,眼里亮晶晶的,樊景遥莫名被触动了某根不知名神经。
也不知道哪儿来的耐心,还当真低下头看了眼对方的手机屏幕。
导航的路线乍一看挺清楚的,在几号楼和几号楼中间的小路往哪个方向拐。但问题是,这片居民区好些年了,外墙不知道粉刷过多少回,上面的楼号早就没了。除了长居有些年头的,剩下的人基本都是靠底下的商铺来辨别,能找到准确的路线,还真不太容易。
“你是新搬过来的吗?”樊景遥问。
“嗯,还不到一个月。”
樊景遥抬起胳膊给他指了个方向:“顺着这条路走到路口,往南走到头就是别墅区前的大路,过了路之后……”
他一看李晏的表情,就感觉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了。
“我分不清东南西北……你能不能说左右?”
樊景遥沉默了很久,在犹豫要不要干脆直接跑,就当没遇见过这码事。
他并不热衷于做好人,但李晏明显是个不会看人眼色的,始终用那双很明亮的眼睛盯着樊景遥。
最后还是松口道:“上来吧。”
李晏笑嘻嘻地抬腿,坐到了自行车后座上。
自行车虽然有后座,但载着李晏这么大个人还是有点难。
他坐着也挺憋屈,两条腿找不到舒服的位置放,一会儿抻出来一会儿缩回去,坐着难受但玩儿得还挺开心。
好在那条八车道的路面上平时也没什么车,倒也没什么影响。
有的人,一见面就知道是没吃过苦的,尤其是李晏那双手,估计在家也是没干过多少活的,也难怪是这样一副性格。
所以看到导航定位在别墅区时,樊景遥也没半点意外。
别墅区域面积不小,早年建的时候大概没怎么考虑过隐私和安全性,完全就是片敞开的区域,樊景遥骑着自行车都能在里头来回穿,从来也没见过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