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知道当年他与李晏事情的人没有几个,陈敏人不聪明反应还迟钝,是在好多年后才慢慢品出点不同寻常的味儿来。不过那会儿俩人已经分崩离析了好久,连片碎渣都没有了。
樊景遥不知道陈敏是怎么想明白的,反正对方不接着提,他也就避重就轻当无事发生。
“你过年什么计划,要不要跟我回平京,去我们家过年?”陈敏问。
“我得去锦川,今天下午的飞机。”
“去锦川干嘛,度假啊?”
樊景遥看了他一眼,包含对待业闲散人员的怨念:“公司今年的新项目在锦川,我得回去工作。”
陈敏的表情从不可置信变得扭曲:“我的天,马上就过年了,你们老板也太黑心吧?”
樊景遥终于是吃饱,擦了擦手,“没办法,工作是我立身之本,况且老板也没放假。”
“哎……”陈敏叹了口气,“你以前做什么都很没精神的样子,没想到现在会变成个工作狂。”
“不是。”樊景遥纠正他,“我只是单纯热爱赚钱而已,毕竟我就一个人,以后老了至少能请护工或者住疗养院,不至于悄无声息死在房间里都没人知道。”
陈敏先是“呸”了两声,企图求个吉利,然而转眼看到对面人全不在意的样,不禁又感慨,樊景遥真是变了很多。
第2章 故人
因天气原因,樊景遥下午飞锦川的航班延误了。
时间不算太久,延迟了一个多小时起飞,正事没耽误。
只是落地后看到锦川整个灰蒙蒙的色调,感到些奇特,回公寓的路上才听说锦川近期有降雪。
这座位于西南方向的旅游城市,主打得就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冬季降雨都不算频繁,更别提降雪。
因而一有消息,顷刻引起全城话题,走到哪儿都能听见有人讨论。
樊景遥倒是没感到多少新奇,他原本就在一座冬季常有降雪的城市生活多年,今年因为分公司的成立以及工作上的变动,才频繁往来锦川,对这地方尚且在熟悉中,确实难以与本地居民就此共情。
针对西南区调整而成立的分公司在年中正式运行,樊景遥职位上只算是小升,“实权”大涨,手握西南、华南两大区。同量级的高层中,他是最年轻的那个。
就因为这,下半年还差点被眼红的打一顿。
好在是当着大老板的面,没闹起来。任他再怎么低调会做人,人看你不顺眼,梁子就能结下。姿态放得再低也没用,樊景遥索性就不挣扎了,口头和肢体上的输赢意义都不大,拿在手里的东西才算是实打实的。
原本在宜河分公司的主要业务目前交由副总负责,但还做不到完全撒手。所以在总部宁海、分公司所在的宜河和锦川三座城市里,樊景遥飞得格外频繁。
忙得最昏头时,早上醒来甚至想不起脚底下到底踩着哪座城市的土地。
出于新公司和项目在起步阶段的考虑,单位在锦川购置了一套公寓,作为樊景遥在新城市的住所。
樊景遥无所谓习不习惯的,反正他从高中起就是一个人住,在哪儿都一样,全无所谓。
公寓位置很好,距分公司车程十分钟,步行可以穿小路,也不怎么耗费时间,只有价格昂贵一个缺点。
相比于宁海的寸土寸金已经算是合理多了,更何况是公司掏钱。
他们单位在这种事上向来大方,很舍得花钱。大抵是出于他们大老板的理念,认为在无意义的事情上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很有道理,也很凡尔赛。
毕竟他们老板肯定是没经历过在接近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为了省下一块五的公交车钱买早饭而步行四十分钟的日子。
能吃饱的人,才有力气去讨论价值不价值的问题。
樊景遥就一个秘书,还留在宜河,是否要根据他的工作而变动办公地点至锦川这件事,樊景遥打算年后再和她商量。实在不行的话,考虑和公司再申请个秘书职位。
因此到达锦川后,樊景遥一个人打车回的公寓。
一楼大厅的管家认出他,想要帮忙提行李,樊景遥笑着拒绝,示意自己可以后,对方帮忙按了电梯楼层,笑着目送他直到门板闭合。
明黄色的电梯四周光可鉴人,脚下是柔软无声而干净的地毯,密闭的空间里有很清淡的香味,隐隐约约的并不强烈。
到达楼层后樊景遥拉着行李箱走出去,地砖光洁如新,鞋底踏在上面发出轻微的响声,与当年蹚着积雪行走时的“咯吱”声在脑海里汇合。
狼狈而孤寂的年幼时代,遥远得仿佛上个世纪的事儿,没人提起,都自以为忘了。
雨雪将至的阴沉天气,致使采光良好的大客厅都变得昏暗。
樊景遥开了灯,简单收拾了下行李,就收到了来自于老板助理发来的消息。
晚间会议取消,时间改至明日下午。
樊景遥的时间一下空了出来,照例和老板助理客气了两句后,就坐在沙发上发呆。
会议的变动算不得什么,而陈敏拿出来的那段视频,让樊景遥此刻在无所事事的同时,克制不住地胡思乱想。
他的思绪在片段式的记忆中横冲直撞,零碎得宛如尘埃般的细节被惊扰得起起落落。
樊景遥都惊讶于多年没人提起的过去,此刻竟然还能想起这么多有的没的。
思绪的抽离和放纵也就在那么短短的几分钟,很快樊景遥收拾好心态,拎着电脑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了。
绝无可能的人和事,想得再多都只是消耗精力,于现阶段的他来讲,一切都不如赚钱来得实际。
延迟的会议在第二日下午准时进行。
长青集团的高层述职在元旦假期后已经进行完毕,分公司由于今年年中才成立,中高层都还在磨合中,且关乎于重点区域和项目,年前要单独开个小会。
这类会议线上进行也没什么不妥,但他们大老板是个工作狂人,工作上的事一概不嫌折腾,只求稳妥。
于是难得开了场长会,直到将近傍晚六点才终于结束,同时也宣告本年度工作彻底结束,进入休假状态。
樊景遥晃晃荡荡地走出会议室,落在最后,没赶上下去的电梯,便站在那儿等下一班。
同他站在一块的,还有从长青总部调来不久的副总,韩必成。
樊景遥以前同他打照面的次数不多,但从别人嘴里听到的可绝对不少。
这人算是个实在人,在质量部门做了很多年,不太讨喜也不圆滑,过于讲原则的性格总让人碰钉子,明里暗里得罪不少人,一把年纪,今年可算是升了。
这种没有花花肠子臭石头一样的人,樊景遥现在倒是不讨厌。
“韩总,你这还得赶回宁海过年啊?”
“不回了,今年家里人飞来锦川过年,顺便在附近玩儿上几天。”
不涉及原则问题时,韩必成也能称作算是慈眉善目,笑起来竟然还挺憨厚:“还是叫我老韩算了,不然可太别扭了!”
电梯到达,两个人进去后还在接着聊。
“家里人要搬来锦川吗?还是有什么其他打算?”
“还在商量,我们夫妻俩都好说,主要是孩子上学是个问题,要考虑教育环境啊,升学什么的,就不好现在做决定。”
樊景遥应和着,说:“也是,你家孩子年纪不大吧,那还来得及慢慢做打算!”
“哎,现在可不像以前,小升初都很大的压力啊……”
搞技术出身的人,总是有点不自觉的清高。
韩必成调来锦川时间不长,还不太适应自己的头衔,和其他人也不大处得来,来来往往都是一个人。
今天和樊景遥扯上两句,对这个比自己小上十多岁,职级却高出半个的人印象倒是挺好。
因此出了电梯后樊景遥发出邀约,他欣然同意。
樊景遥在哪儿都没什么朋友,人幼年时期的生长经历会以残忍的方式烙进骨血里,不论过了多久都没法完全剔除。
他对人的感情总是在淡漠与强烈的两个极端游荡,没法精准控制合适的边界与尺度,他学不会交朋友,只会维系合作关系。
除非像陈敏这种,对别人的各项情绪都反应很迟钝的人,樊景遥在面对他时,才能久违地感到放松。
现在来看,韩必成也能算是一个。
大概是耍心眼的人见得多了,越来越发现这种喜怒全都挂在脸上的人,反而是最真实的。
韩必成酒量不太好,三两杯下去,脸上已经能看出痕迹,非得纠正樊景遥,让叫他老韩。
樊景遥是能千杯不倒的量,但和韩必成俩人,喝那么多也犯不上,专注吃饭就完事儿了。
他大概也是憋坏了,一顿饭的功夫和樊景遥说的话比此前几年间说得都要多。
吃得差不多时说得也累了,老韩说要去趟洗手间,樊景遥也跟着起身,从口袋里掏出颗烟示意了一下。
樊景遥不知道陈敏是怎么想明白的,反正对方不接着提,他也就避重就轻当无事发生。
“你过年什么计划,要不要跟我回平京,去我们家过年?”陈敏问。
“我得去锦川,今天下午的飞机。”
“去锦川干嘛,度假啊?”
樊景遥看了他一眼,包含对待业闲散人员的怨念:“公司今年的新项目在锦川,我得回去工作。”
陈敏的表情从不可置信变得扭曲:“我的天,马上就过年了,你们老板也太黑心吧?”
樊景遥终于是吃饱,擦了擦手,“没办法,工作是我立身之本,况且老板也没放假。”
“哎……”陈敏叹了口气,“你以前做什么都很没精神的样子,没想到现在会变成个工作狂。”
“不是。”樊景遥纠正他,“我只是单纯热爱赚钱而已,毕竟我就一个人,以后老了至少能请护工或者住疗养院,不至于悄无声息死在房间里都没人知道。”
陈敏先是“呸”了两声,企图求个吉利,然而转眼看到对面人全不在意的样,不禁又感慨,樊景遥真是变了很多。
第2章 故人
因天气原因,樊景遥下午飞锦川的航班延误了。
时间不算太久,延迟了一个多小时起飞,正事没耽误。
只是落地后看到锦川整个灰蒙蒙的色调,感到些奇特,回公寓的路上才听说锦川近期有降雪。
这座位于西南方向的旅游城市,主打得就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冬季降雨都不算频繁,更别提降雪。
因而一有消息,顷刻引起全城话题,走到哪儿都能听见有人讨论。
樊景遥倒是没感到多少新奇,他原本就在一座冬季常有降雪的城市生活多年,今年因为分公司的成立以及工作上的变动,才频繁往来锦川,对这地方尚且在熟悉中,确实难以与本地居民就此共情。
针对西南区调整而成立的分公司在年中正式运行,樊景遥职位上只算是小升,“实权”大涨,手握西南、华南两大区。同量级的高层中,他是最年轻的那个。
就因为这,下半年还差点被眼红的打一顿。
好在是当着大老板的面,没闹起来。任他再怎么低调会做人,人看你不顺眼,梁子就能结下。姿态放得再低也没用,樊景遥索性就不挣扎了,口头和肢体上的输赢意义都不大,拿在手里的东西才算是实打实的。
原本在宜河分公司的主要业务目前交由副总负责,但还做不到完全撒手。所以在总部宁海、分公司所在的宜河和锦川三座城市里,樊景遥飞得格外频繁。
忙得最昏头时,早上醒来甚至想不起脚底下到底踩着哪座城市的土地。
出于新公司和项目在起步阶段的考虑,单位在锦川购置了一套公寓,作为樊景遥在新城市的住所。
樊景遥无所谓习不习惯的,反正他从高中起就是一个人住,在哪儿都一样,全无所谓。
公寓位置很好,距分公司车程十分钟,步行可以穿小路,也不怎么耗费时间,只有价格昂贵一个缺点。
相比于宁海的寸土寸金已经算是合理多了,更何况是公司掏钱。
他们单位在这种事上向来大方,很舍得花钱。大抵是出于他们大老板的理念,认为在无意义的事情上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很有道理,也很凡尔赛。
毕竟他们老板肯定是没经历过在接近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为了省下一块五的公交车钱买早饭而步行四十分钟的日子。
能吃饱的人,才有力气去讨论价值不价值的问题。
樊景遥就一个秘书,还留在宜河,是否要根据他的工作而变动办公地点至锦川这件事,樊景遥打算年后再和她商量。实在不行的话,考虑和公司再申请个秘书职位。
因此到达锦川后,樊景遥一个人打车回的公寓。
一楼大厅的管家认出他,想要帮忙提行李,樊景遥笑着拒绝,示意自己可以后,对方帮忙按了电梯楼层,笑着目送他直到门板闭合。
明黄色的电梯四周光可鉴人,脚下是柔软无声而干净的地毯,密闭的空间里有很清淡的香味,隐隐约约的并不强烈。
到达楼层后樊景遥拉着行李箱走出去,地砖光洁如新,鞋底踏在上面发出轻微的响声,与当年蹚着积雪行走时的“咯吱”声在脑海里汇合。
狼狈而孤寂的年幼时代,遥远得仿佛上个世纪的事儿,没人提起,都自以为忘了。
雨雪将至的阴沉天气,致使采光良好的大客厅都变得昏暗。
樊景遥开了灯,简单收拾了下行李,就收到了来自于老板助理发来的消息。
晚间会议取消,时间改至明日下午。
樊景遥的时间一下空了出来,照例和老板助理客气了两句后,就坐在沙发上发呆。
会议的变动算不得什么,而陈敏拿出来的那段视频,让樊景遥此刻在无所事事的同时,克制不住地胡思乱想。
他的思绪在片段式的记忆中横冲直撞,零碎得宛如尘埃般的细节被惊扰得起起落落。
樊景遥都惊讶于多年没人提起的过去,此刻竟然还能想起这么多有的没的。
思绪的抽离和放纵也就在那么短短的几分钟,很快樊景遥收拾好心态,拎着电脑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了。
绝无可能的人和事,想得再多都只是消耗精力,于现阶段的他来讲,一切都不如赚钱来得实际。
延迟的会议在第二日下午准时进行。
长青集团的高层述职在元旦假期后已经进行完毕,分公司由于今年年中才成立,中高层都还在磨合中,且关乎于重点区域和项目,年前要单独开个小会。
这类会议线上进行也没什么不妥,但他们大老板是个工作狂人,工作上的事一概不嫌折腾,只求稳妥。
于是难得开了场长会,直到将近傍晚六点才终于结束,同时也宣告本年度工作彻底结束,进入休假状态。
樊景遥晃晃荡荡地走出会议室,落在最后,没赶上下去的电梯,便站在那儿等下一班。
同他站在一块的,还有从长青总部调来不久的副总,韩必成。
樊景遥以前同他打照面的次数不多,但从别人嘴里听到的可绝对不少。
这人算是个实在人,在质量部门做了很多年,不太讨喜也不圆滑,过于讲原则的性格总让人碰钉子,明里暗里得罪不少人,一把年纪,今年可算是升了。
这种没有花花肠子臭石头一样的人,樊景遥现在倒是不讨厌。
“韩总,你这还得赶回宁海过年啊?”
“不回了,今年家里人飞来锦川过年,顺便在附近玩儿上几天。”
不涉及原则问题时,韩必成也能称作算是慈眉善目,笑起来竟然还挺憨厚:“还是叫我老韩算了,不然可太别扭了!”
电梯到达,两个人进去后还在接着聊。
“家里人要搬来锦川吗?还是有什么其他打算?”
“还在商量,我们夫妻俩都好说,主要是孩子上学是个问题,要考虑教育环境啊,升学什么的,就不好现在做决定。”
樊景遥应和着,说:“也是,你家孩子年纪不大吧,那还来得及慢慢做打算!”
“哎,现在可不像以前,小升初都很大的压力啊……”
搞技术出身的人,总是有点不自觉的清高。
韩必成调来锦川时间不长,还不太适应自己的头衔,和其他人也不大处得来,来来往往都是一个人。
今天和樊景遥扯上两句,对这个比自己小上十多岁,职级却高出半个的人印象倒是挺好。
因此出了电梯后樊景遥发出邀约,他欣然同意。
樊景遥在哪儿都没什么朋友,人幼年时期的生长经历会以残忍的方式烙进骨血里,不论过了多久都没法完全剔除。
他对人的感情总是在淡漠与强烈的两个极端游荡,没法精准控制合适的边界与尺度,他学不会交朋友,只会维系合作关系。
除非像陈敏这种,对别人的各项情绪都反应很迟钝的人,樊景遥在面对他时,才能久违地感到放松。
现在来看,韩必成也能算是一个。
大概是耍心眼的人见得多了,越来越发现这种喜怒全都挂在脸上的人,反而是最真实的。
韩必成酒量不太好,三两杯下去,脸上已经能看出痕迹,非得纠正樊景遥,让叫他老韩。
樊景遥是能千杯不倒的量,但和韩必成俩人,喝那么多也犯不上,专注吃饭就完事儿了。
他大概也是憋坏了,一顿饭的功夫和樊景遥说的话比此前几年间说得都要多。
吃得差不多时说得也累了,老韩说要去趟洗手间,樊景遥也跟着起身,从口袋里掏出颗烟示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