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倒也是这回事,几人便没再多说。
  熊锦平还要回村,他带上柳秋红提前留出来的饭,架着牛车出了城。
  一家子先后打理好个人卫生,坐在厨房里面闲聊逗小孩。
  宁归竹在浴室里仔仔细细搓洗了遍身体,出来时只觉得神清气爽,身体都轻了好几斤。
  熊锦州见着他进来,拿着布巾给宁归竹吸头发上的水。
  “这怕是不好干。”王春华道。
  宁归竹眉目飞扬,“没事,我可以晚点睡,正好带着五福在外面,让锦州好好睡个觉。”
  他之前就想这么干了,只是坐月子不能出门,没能实施。
  见他这样,几人失笑摇头。
  坐月子坐得这么不情愿的,也就宁归竹了。
  ·
  出了月子,宁归竹整个人活力四射。
  柳秋红看他是真的能带住孩子,第三天时,便放心地收拾了东西,和王春华一起回了小河村。
  之后王春华再来卖豆花,就是直接从村里用牛车拉来县里了,这样下午的时间,她也能在地里跟着干点活。
  熊锦州本来是想请两天农忙假的,但陳县令表情为难,像是有什么事,他便主动放弃了农忙假,只是跟宁归竹商量后,送了些银钱回去,让他们忙不过来的话找人一起干活。
  ——毕竟这里面也有他们家的地,总不好什么都不付出,只等着年末分粮分菜。
  另一边。
  陳县令琢磨了几天,旁敲侧击着,从熊锦州口中确定宁归竹的状态后,便上了门。
  开门见山:“竹哥儿你现在恢复得怎么样了?我这几天想着,看能不能重新招收一批人学东西。孩子的话你也不用太担心,我们已经找到放心的奶娘了,可以照顾好五福的。”
  宁归竹闻言微愣,随即笑道:“伯父你不来我也准备去提了,工坊这边好不容易走上正轨,也不好一直荒废着工学堂。”
  培养的织布工和染布工已经足够,学堂已经安静了两月,先前留下来教学的老师,也都从学堂转移到了相应的岗位上,跟着一起干活。
  听他这么说,陳县令也高兴起来,“确实不能荒废着,就是得辛苦你了。”
  宁归竹摇头,“这是我想做的,不辛苦。”
  从敏州怀孕回来后,陳县令一直考虑着他的身体,绝口不提工学堂的事情,但宁归竹自己心里是惦记着的,有时他是真的觉得身体无碍,但第一次怀孕,周围人又那么紧张,便强行压下了思绪,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享受闲散生活。
  陈县令看着宁归竹真情实意的表情,心里越发的高兴,能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
  只是人生在世有很多事都能挡住人实行志向的步伐,何况宁归竹是个有夫有子的哥儿,陈县令原想着,这工学堂怕是又得空个两三年,这次来也就是不死心想试试,谁知人会答应得这么爽快。
  两人便聊了会儿,主要内容便是工学堂下一堂课程。
  宁归竹想着:“既然有了织布染布,不如再教一教纺线?本县能纺线的话,就又能降低些布料的成本。”
  过去织布都是直接从外面买的线。
  陈县令不挑,宁归竹刚一开口,他便点了头,听到能降低成本时,他琢磨了下道:“说起来,咱们县里的荒地还是挺多的,也不知道那棉花好不好种。”
  宁归竹道:“这个我也不懂,不过若是能开放荒地,并明确棉花收购,大家应该会很愿意弄的。”
  安和县县衙公信力足够,只要陈县令明确表态,百姓也不会太过抗拒。
  陈县令很是心动,不过还是按捺住了,“我再考虑考虑。”
  朝廷限制荒地开垦并非只是出于民生,更多的是考虑到这背后的利益纠缠,若是开放荒地开垦,先不说他只能保证他活着时的安定,朝堂上肯定会多不少与他相关的弹劾,总不能指望皇帝对他无脑信任。
  宁归竹不懂这背后的纠缠,不过陈县令这么说,他便没再说下去,而是转而跟人聊起五福。
  小孩着实可爱,再冷硬的心都会软化。
  陈县令高高兴兴地逗了会儿孩子,跟宁归竹说好时间,便先回了陈府。
  奶娘是第二天来的。
  因着宁归竹和熊锦州不爱家里进外人,她只是白天过来帮忙带带孩子,晚上便回了不远处的院落休息。
  那个院落还是宁归竹孕后期时,吕天骄派过来照顾他的人住的。
  工学堂里没有纺线的工具。
  宁归竹暂时不用去学堂教学,闲来无事,便与陈县令沟通过后,去瞧了瞧本朝拥有的纺机。
  相较于织机,脚踏纺车算得上小巧,宁归竹借用人家的试了试,又去瞧麻线制作需要的工具。
  麻线制作的技术虽然复杂,但并不算是什么秘密,宁归竹去的时候,正好遇着人家在制麻线,他就跟人家家里的老人聊了聊,得知正在用的麻是去年秋日里便收了回来,日复一日的晒淋后才得的。
  因是陈县令带着他来的,老人倒也热情,还带着宁归竹去瞧了瞧他们去年冬做好的麻线。
  很多。
  但那是一整个冬天里,家里老老少少十几口人手不停歇制出来的。
  正看着,听见五福在外面哇哇大哭的动静。
  奶娘抱着孩子,身边是更加拘束的小女孩,老人下意识训斥了孩子两句,贴着笑对宁归竹和陈县令道:“不好意思,家里孩子调皮,可能是没注意着力道,真不是有意的。”
  宁归竹忙安抚,“小孩子玩闹哪有那么多事情,您也别说孩子,回头该委屈了。”
  他上前,从奶娘手里接过五福,看见他手背上被划出深深的红痕,顿了下,轻声对小女孩道:“能给我看看你的手吗?”
  小女孩抿着唇,下意识去看爷爷。
  老人又习惯性训了两句,让她赶紧把手给人家看。
  宁归竹不好说人家的教育方法,握着小女孩的手瞧了瞧,心下叹了口气,从竹篓里给孩子单独拿了个糖角,温声道:“阿叔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别难过,爷爷训斥也只是担心你。”
  这当官的人,天生就压在了老百姓身上。
  他随陈县令而来,老人也是怕小孩会因着弄哭五福这事,惹了丧命的祸患。
  被安慰,小女孩扁了嘴,委屈巴巴地说好。
  宁归竹揉揉她的脑袋,与陈县令和奶娘离开这户人家。
  等出了门,心里那口气便从面上叹了出来,有些难受地道:“我从未见过孩子手上生那么厚的茧。”
  孩子天生皮肉嫩,起茧困难,但那个孩子手上的茧子,却瞧着与四五十岁的老人差不多。
  就连安和当初手上的状态都比她好。
  陈县令拍拍他的肩膀,陈述事实:“茧厚也是好事,至少说明他们家日子有奔头。”
  宁归竹哑然。
  是啊,安和手上的茧是少些薄些,但他从小就没吃饱过,甚至找不到干活的渠道。
  第141章
  看过纺线用的工具, 宁歸竹和陈县令便分开了,他从奶娘手里抱过五福,两人一起回了工坊。
  家里。
  熊川水跟熊茵茵正在跟狗斗智斗勇, 试图跑出竹林范围。
  可惜他们虽然比同龄孩子力气大, 但还是比不过两只大狗的全力拉扯,尤其是身边还有个拖后腿的熊金帛。
  宁歸竹看见这一幕, 忍不住揚眉, 高声问道:“你们几个幹什么呢?”
  听见大人的声音,熊川水和熊茵茵顿时老实起来, 先前还在拖他们后腿的熊金帛,这会儿倒是又站在了弟弟妹妹跟前,指着不远处说道:“蹴鞠球跑到那里去了。”
  蹴鞠球是他们阿爹给买的, 为的就是要哄住三人玩闹的心,以免他们乱跑让宁歸竹操心。
  宁歸竹见状,下意识往那边去。
  奶娘道:“我去捡吧。”
  手里没孩子,她很快捡了蹴鞠球回来,宁归竹跟人道了谢,看向三个小孩。
  熊茵茵抱住球,跟哥哥们一起乖乖道谢。
  奶娘见状, 忍不住笑着摸摸小孩脑袋, 夸了一句“真乖”。
  解决掉小孩往外跑的问题,宁归竹又拍了拍大旺二彩的脑袋,也夸它们:“好狗, 幹得不错。”
  大旺二彩原本蹲在地上,被宁归竹又摸又夸的,顿时就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围着宁归竹热情贴贴, 快速甩动的尾巴拍在手背上,毛茸茸的,手感贼好。
  宁归竹抱着孩子,没敢跟它们闹,怕挑起两只的热情。
  大概是领悟到了人类的拒绝,两只狗热情贴贴过后,便没再缠着他,只是跟在旁边与他们一起回家。
  奶娘见着这一幕,笑道:“宁先生家里真是连貓狗都格外有灵性。”
  宁归竹勾唇,只道:“一手帶大的是会更亲人些。”
  -
  阳光明媚。
  宁归竹躺在躺椅上摇摇晃晃,旁边是跟着出来读书的三小只,他背一句,小孩们就跟着读一句,怀中的五福打着小哈欠,手里抓着宁归竹垂落的长发,蜷着的指尖偶尔会动一下,安安静静的,若不去看,几乎要以为他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