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宁归竹不欲让人失落,便也夹了不少荤腥到碗里。熊锦州在旁边给他夹炒白菜和醃菜,还说道:“这腌菜好吃,咱们家那些没这个味儿,你尝尝。”
知道他是给自己台阶,宁归竹尝了口,却也是真的眼睛一亮。
那腌菜黑乎乎的,也看不出来原材料是什么,但吃起来确实很香,酸脆辣爽,让人吃了还想吃。
见他是真的喜欢,旁边一个舅妈就乐了,“竹哥儿喜欢吃这个啊,舅妈家里还有,回头你们走前抓一碗,带回家吃去。”
“谢谢舅妈。”宁归竹高兴道。
有腌酸菜在,荤腥便也没那么让人难受了,宁归竹吃饱饭说了句大家慢慢吃,便起身放了碗筷。
他一个人在院子里逛了没多久,熊锦州就也放了碗筷过来。
“刚刚是不是没吃好?”
“有一点点。”宁归竹也不瞒他,“回去后想吃你做的鸡蛋面。”
“好,给你煮。”
夫夫俩湊在一起说着小话,亲密的氛围根本没有让人介入的机会,陆陆续续放了碗筷出来的表亲们各自找了位置坐下,偶尔抬头瞧见他们俩这般,便忍不住低声调侃两句。
换作熊锦州成亲之前,谁能想到他还会有这副模样。
饭后没多久,王春华和熊锦平带着孩子们来了,牛车和骡子拴在一处,小孩儿冲进院子里,大声喊着:“老阿公老阿婆,我们来啦~~~”
热热闹闹。
先迎出来的却不是长者,而是与他们同龄的小孩。
看见好久不见的朋友,小孩顿时忘了还要见长辈的事情,跟着小伙伴们凑成堆,叽叽喳喳好不快活。
熊锦平和王春华进屋里先见了长辈,视线转了圈没瞧见熊锦州和宁归竹,不等他们询问,便见两人从外面进来了。
坐下来没说几句话,这俩又跑去了院子角落里。
熊锦州向来是个独来独往的,这会儿他带着夫郎避开人,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约莫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天色开始变暗,熊家人准备启程回家。
先前说要给宁归竹他们腌酸菜的舅妈急匆匆回了趟家,给他们弄了满满一大碗的酸菜,宁归竹推辞不过,便谢着接下了。
柳秋红和宁归竹上了马车,王春华把孩子们送上去,笑着指了指旁边的熊锦平,“我跟他一道儿。”
闻言,一家子都忍不住乐。
熊锦州和宁归竹新婚感情好正常,熊锦平和王春华这都成婚多少年了,居然还是这么黏糊。
看得人牙酸,却也忍不住羡慕。
他们晃晃悠悠离开了柳家,柳家的热闹还在继续。
回到小河村。
熊锦州将爹娘和孩子们扶下来,说道:“我们一会儿就收拾东西去县里了,家里的鸡鸭还得爹娘你们帮忙照看一下。”
“今儿就去啊。”
熊石山下意识看了眼天色。
熊锦州说道:“庙会开始得早,明天早上再去县里的话,竹哥儿会睡不好。”
天冷,再加上他先前上值时间后移,宁归竹起床时间便也晚了。
“哦哦。”
柳秋红道:“那你们去吧,这会儿没那么亮了,路上慢点走。”
“好,我们知道的。”
两人应声,告别一家人后回到后院,要带去县里的东西都提前收拾了出来,这会儿将装菜的箩筐固定到车架后沿,把炉子搬上车,等熊锦州弄完这里,宁归竹也已经把猫狗的窝收拾好了,熊锦州再将装了它们窝的箩筐固定好,转身去给鸡鸭准备今天的晚饭。
宁归竹喊了会儿猫狗的名字,听见它们的回应后才停下来。
全部收拾好。
猫狗也被喊进了车里,熊锦州架着车往县城而去。
他们到县里的时候已经是酉时,天色昏暗,日暮也已降临。
宁归竹拿着灯笼在旁边给熊锦州照亮前路,方便人把马车上的东西都搬下来,暂时放置到对应的地方。
烤火的炉子直接送进了卧室,猫狗的窝也如此,宁归竹回到厨房里烧了火,熊锦州去提了水添进锅里,又往灶膛里添了几块木炭。
等待水温升高的时间里,熊锦州煮了碗鸡蛋面和宁归竹分吃了。然后用热水化开内脏汤,给猫狗和骡子准备好晚餐,这才能歇下来,坐在灶台边泡脚。
微烫的暖意包裹着脚掌,让人从身到心地放松下来。
熊锦州擦干净脚上的水,先将烧红的木炭送进卧室里的炉子中,然后才回来照顾不方便弯腰的宁归竹,顺带倒水洗足衣。
他干活利落,很快收拾好,和宁归竹一起回卧室。
第135章
次日。
熊錦州起来时天还黑着, 他煮上粥,给自己弄了碗面片汤吃,填饱肚子后, 将腌制了会儿的肉丝放进鍋里, 加入姜丝搅拌均匀,等到肉丝熟透, 空气里开始弥漫香味, 熊錦州便动手退了炉中的明火,转而放上两块炭慢慢煨着粥。
喂过貓狗和骡子, 熊錦州换上捕快服,拎着刀出了门。
天邊刚泛起鱼肚白,捕快们从不同地方汇聚到县城中心, 点卯后立即分队,从县衙门口鱼贯而出。
除了少部分留下,维护县城其余地方的治安外,其余人全部前往庙会。
安和县只在城东南有座大庙,庙会也是在这里举办的,这会儿时间还早,来这里的多是商户或者摊贩, 零零星星有几家已经摆上了炉子, 烧着柴火搓手取暖。
捕快们的到来吸引了他们的视线,不过也只是两三眼的功夫,便被自己的事情转移了注意力。
害怕官员衙吏是所有百姓的本能, 但安和县内的大家对捕快上街巡逻一事却也是习以为常,若是真遇到什么难事,甚至能鼓起勇气去跟人求助。
熊錦州没管商户摊贩的想法,给随他过来的捕快们分了队, 先将庙会附近能藏人的地方都看一遍,免得有什么可疑的家夥藏在里面准备干坏事。
办庙会的地方不算小,一群捕快搜查下来,天也亮了。
太阳冒了尖,人影渐多。
工坊内的小院中,宁歸竹终于睡醒,他撑着身子坐起来,大脑还是迷糊的,习惯性地喊了声熊锦州的名字,没得到回应后又呆了会儿,才想起来他今儿上值去了。
大旺二彩扭着屁股凑过来,啊呜啊呜地跟宁歸竹撒娇。
宁歸竹摸了摸两只脑袋,人渐渐清醒了,便起床穿好衣服,整理了下床铺,往臥室外去。
经过貓儿的小窝,看它们睡得正香,宁歸竹忍不住蹲下来搓搓两只肚皮。
三宝四喜被搓得翻了身,依旧不起。
宁归竹就没再吵它们,扶着凳子起身走出臥室。
积雪并未覆满走廊,宁归竹贴着墙壁进入厨房,迎面就是浓稠的粥香,昨日随手放在厨房里的那筐菜已经被收拾了出来,桌上放着从舅妈那得来的腌酸菜。
宁归竹揭开瓦罐盖子,用汤勺拌了两下,确定粥没煳底后,重新盖好盖子,打开旁邊的鍋盖,舀了些熱水出来洗脸刷牙。
水从厨房后门倒出去。
宁归竹把那碗腌酸菜炒了,空气中飘着酸辣的香味。盛粥,舀上一勺腌酸菜拌进去,混着肉粥的咸香与姜丝的辛辣送入口中,美味。
吃饱飯,宁归竹去书房拿了书本,再度回到卧室。
炉子里的炭是新添的,上面烧着的水也是满的,熊锦州出门前准备好了一切,宁归竹只需要平平安安地待在里面就可以了。
朝向后院的窗户打开,宁归竹看见了盛放的红梅。
因着没人打理,梅树上也堆叠着积雪,红白交相辉映分外好看。
宁归竹不自觉地看出了神。
·
临近中午。
宁归竹起身,来到厨房准备午飯。
昨天他们俩就说好了,熊锦州今天会回来吃午飯,不过时间不会太久。
宁归竹这会儿做的午餐,便以方便食用携带的饼子为主,他自己不是很想吃这些,就煮了鍋素面,临出锅时,熊锦州回来了。
“给你带的,还熱乎呢,尝尝。”
熊锦州掏出油纸包塞宁归竹手里,见锅里煮着面,便接过了锅铲,视线一扫说道:“怎么也不打个蛋?”
宁归竹正在拆油纸包,闻言头也不抬道:“就六个雞蛋了,省着点。”
天冷之后雞就不怎么下蛋了。
宁归竹能一直有鸡蛋吃,还是家里分了一半鸡蛋给他们。
“想吃就吃。”熊锦州道,“回头我去问问,看有没有谁家卖鸡蛋的。”
冬日里的蛋要贵一文钱,四处问一问,也不愁没人卖。
“哦。”
宁归竹已经拆开了严实的油纸包,见里面是肉丸子,自己吃了一个,又送了个到熊锦州嘴邊,邊嚼边道:“这什么肉?我怎么吃着感觉不像是猪肉。”
“兔子肉。”
“我问了那小贩,说是去兔庄那边买的。”
敢做生意的胆子都大些,兔庄那边就年前卖过三天肉,这年才刚过,人家就惦记上了。
知道他是给自己台阶,宁归竹尝了口,却也是真的眼睛一亮。
那腌菜黑乎乎的,也看不出来原材料是什么,但吃起来确实很香,酸脆辣爽,让人吃了还想吃。
见他是真的喜欢,旁边一个舅妈就乐了,“竹哥儿喜欢吃这个啊,舅妈家里还有,回头你们走前抓一碗,带回家吃去。”
“谢谢舅妈。”宁归竹高兴道。
有腌酸菜在,荤腥便也没那么让人难受了,宁归竹吃饱饭说了句大家慢慢吃,便起身放了碗筷。
他一个人在院子里逛了没多久,熊锦州就也放了碗筷过来。
“刚刚是不是没吃好?”
“有一点点。”宁归竹也不瞒他,“回去后想吃你做的鸡蛋面。”
“好,给你煮。”
夫夫俩湊在一起说着小话,亲密的氛围根本没有让人介入的机会,陆陆续续放了碗筷出来的表亲们各自找了位置坐下,偶尔抬头瞧见他们俩这般,便忍不住低声调侃两句。
换作熊锦州成亲之前,谁能想到他还会有这副模样。
饭后没多久,王春华和熊锦平带着孩子们来了,牛车和骡子拴在一处,小孩儿冲进院子里,大声喊着:“老阿公老阿婆,我们来啦~~~”
热热闹闹。
先迎出来的却不是长者,而是与他们同龄的小孩。
看见好久不见的朋友,小孩顿时忘了还要见长辈的事情,跟着小伙伴们凑成堆,叽叽喳喳好不快活。
熊锦平和王春华进屋里先见了长辈,视线转了圈没瞧见熊锦州和宁归竹,不等他们询问,便见两人从外面进来了。
坐下来没说几句话,这俩又跑去了院子角落里。
熊锦州向来是个独来独往的,这会儿他带着夫郎避开人,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约莫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天色开始变暗,熊家人准备启程回家。
先前说要给宁归竹他们腌酸菜的舅妈急匆匆回了趟家,给他们弄了满满一大碗的酸菜,宁归竹推辞不过,便谢着接下了。
柳秋红和宁归竹上了马车,王春华把孩子们送上去,笑着指了指旁边的熊锦平,“我跟他一道儿。”
闻言,一家子都忍不住乐。
熊锦州和宁归竹新婚感情好正常,熊锦平和王春华这都成婚多少年了,居然还是这么黏糊。
看得人牙酸,却也忍不住羡慕。
他们晃晃悠悠离开了柳家,柳家的热闹还在继续。
回到小河村。
熊锦州将爹娘和孩子们扶下来,说道:“我们一会儿就收拾东西去县里了,家里的鸡鸭还得爹娘你们帮忙照看一下。”
“今儿就去啊。”
熊石山下意识看了眼天色。
熊锦州说道:“庙会开始得早,明天早上再去县里的话,竹哥儿会睡不好。”
天冷,再加上他先前上值时间后移,宁归竹起床时间便也晚了。
“哦哦。”
柳秋红道:“那你们去吧,这会儿没那么亮了,路上慢点走。”
“好,我们知道的。”
两人应声,告别一家人后回到后院,要带去县里的东西都提前收拾了出来,这会儿将装菜的箩筐固定到车架后沿,把炉子搬上车,等熊锦州弄完这里,宁归竹也已经把猫狗的窝收拾好了,熊锦州再将装了它们窝的箩筐固定好,转身去给鸡鸭准备今天的晚饭。
宁归竹喊了会儿猫狗的名字,听见它们的回应后才停下来。
全部收拾好。
猫狗也被喊进了车里,熊锦州架着车往县城而去。
他们到县里的时候已经是酉时,天色昏暗,日暮也已降临。
宁归竹拿着灯笼在旁边给熊锦州照亮前路,方便人把马车上的东西都搬下来,暂时放置到对应的地方。
烤火的炉子直接送进了卧室,猫狗的窝也如此,宁归竹回到厨房里烧了火,熊锦州去提了水添进锅里,又往灶膛里添了几块木炭。
等待水温升高的时间里,熊锦州煮了碗鸡蛋面和宁归竹分吃了。然后用热水化开内脏汤,给猫狗和骡子准备好晚餐,这才能歇下来,坐在灶台边泡脚。
微烫的暖意包裹着脚掌,让人从身到心地放松下来。
熊锦州擦干净脚上的水,先将烧红的木炭送进卧室里的炉子中,然后才回来照顾不方便弯腰的宁归竹,顺带倒水洗足衣。
他干活利落,很快收拾好,和宁归竹一起回卧室。
第135章
次日。
熊錦州起来时天还黑着, 他煮上粥,给自己弄了碗面片汤吃,填饱肚子后, 将腌制了会儿的肉丝放进鍋里, 加入姜丝搅拌均匀,等到肉丝熟透, 空气里开始弥漫香味, 熊錦州便动手退了炉中的明火,转而放上两块炭慢慢煨着粥。
喂过貓狗和骡子, 熊錦州换上捕快服,拎着刀出了门。
天邊刚泛起鱼肚白,捕快们从不同地方汇聚到县城中心, 点卯后立即分队,从县衙门口鱼贯而出。
除了少部分留下,维护县城其余地方的治安外,其余人全部前往庙会。
安和县只在城东南有座大庙,庙会也是在这里举办的,这会儿时间还早,来这里的多是商户或者摊贩, 零零星星有几家已经摆上了炉子, 烧着柴火搓手取暖。
捕快们的到来吸引了他们的视线,不过也只是两三眼的功夫,便被自己的事情转移了注意力。
害怕官员衙吏是所有百姓的本能, 但安和县内的大家对捕快上街巡逻一事却也是习以为常,若是真遇到什么难事,甚至能鼓起勇气去跟人求助。
熊錦州没管商户摊贩的想法,给随他过来的捕快们分了队, 先将庙会附近能藏人的地方都看一遍,免得有什么可疑的家夥藏在里面准备干坏事。
办庙会的地方不算小,一群捕快搜查下来,天也亮了。
太阳冒了尖,人影渐多。
工坊内的小院中,宁歸竹终于睡醒,他撑着身子坐起来,大脑还是迷糊的,习惯性地喊了声熊锦州的名字,没得到回应后又呆了会儿,才想起来他今儿上值去了。
大旺二彩扭着屁股凑过来,啊呜啊呜地跟宁歸竹撒娇。
宁歸竹摸了摸两只脑袋,人渐渐清醒了,便起床穿好衣服,整理了下床铺,往臥室外去。
经过貓儿的小窝,看它们睡得正香,宁歸竹忍不住蹲下来搓搓两只肚皮。
三宝四喜被搓得翻了身,依旧不起。
宁归竹就没再吵它们,扶着凳子起身走出臥室。
积雪并未覆满走廊,宁归竹贴着墙壁进入厨房,迎面就是浓稠的粥香,昨日随手放在厨房里的那筐菜已经被收拾了出来,桌上放着从舅妈那得来的腌酸菜。
宁归竹揭开瓦罐盖子,用汤勺拌了两下,确定粥没煳底后,重新盖好盖子,打开旁邊的鍋盖,舀了些熱水出来洗脸刷牙。
水从厨房后门倒出去。
宁归竹把那碗腌酸菜炒了,空气中飘着酸辣的香味。盛粥,舀上一勺腌酸菜拌进去,混着肉粥的咸香与姜丝的辛辣送入口中,美味。
吃饱飯,宁归竹去书房拿了书本,再度回到卧室。
炉子里的炭是新添的,上面烧着的水也是满的,熊锦州出门前准备好了一切,宁归竹只需要平平安安地待在里面就可以了。
朝向后院的窗户打开,宁归竹看见了盛放的红梅。
因着没人打理,梅树上也堆叠着积雪,红白交相辉映分外好看。
宁归竹不自觉地看出了神。
·
临近中午。
宁归竹起身,来到厨房准备午飯。
昨天他们俩就说好了,熊锦州今天会回来吃午飯,不过时间不会太久。
宁归竹这会儿做的午餐,便以方便食用携带的饼子为主,他自己不是很想吃这些,就煮了鍋素面,临出锅时,熊锦州回来了。
“给你带的,还熱乎呢,尝尝。”
熊锦州掏出油纸包塞宁归竹手里,见锅里煮着面,便接过了锅铲,视线一扫说道:“怎么也不打个蛋?”
宁归竹正在拆油纸包,闻言头也不抬道:“就六个雞蛋了,省着点。”
天冷之后雞就不怎么下蛋了。
宁归竹能一直有鸡蛋吃,还是家里分了一半鸡蛋给他们。
“想吃就吃。”熊锦州道,“回头我去问问,看有没有谁家卖鸡蛋的。”
冬日里的蛋要贵一文钱,四处问一问,也不愁没人卖。
“哦。”
宁归竹已经拆开了严实的油纸包,见里面是肉丸子,自己吃了一个,又送了个到熊锦州嘴邊,邊嚼边道:“这什么肉?我怎么吃着感觉不像是猪肉。”
“兔子肉。”
“我问了那小贩,说是去兔庄那边买的。”
敢做生意的胆子都大些,兔庄那边就年前卖过三天肉,这年才刚过,人家就惦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