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来人是吕天骄身边的女侍,身后人抬着两个箱子,看见宁归竹开门,面上多了些笑容,说道:“这是我们将军准备的谢礼,感谢宁先生给的那几个方子,将军很喜欢。”
宁归竹看见那两个大箱子愣了下。
他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谁知道吕将军竟然真的派人送了谢礼过来。
怔愣间,箱子已经放下。
女侍示意其余人先离开后,对宁归竹道:“宁先生与熊捕头此行时间过长,布料还是留给其余人卖吧,大人听闻宁先生祖籍在那边,不若去寻寻親,也让家里人见见郎婿。”
说着往宁归竹手里塞了一张折好的纸。这话显然是陈县令叮嘱的,他思来想去还是换了个理由,方便两人长时间逗留。
女侍又道:“出门在外多有不便,家中必然是牵肠挂肚的,宁先生也要好好与家人叮嘱一二。”
“谢谢,我会的。”
宁归竹道谢,攥着那张纸良久,等人走了,关上院门,他才将纸张展开细细读过。
内容确实是陈县令的字迹,上面细细写了许多内容,甚至担心宁归竹和熊锦州第一次做探子的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给人指了好几个方向,他们过去后只要稍微留心一些,就能找到能拿来交差的蛛丝馬迹。
熊锦州把先前搬家宴那天,家里親戚送来的粮食幹菜搬进地窖里,出来没看见宁归竹的身影,不由找了找,见人站在院门口,问道:“怎么站在太阳底下?”
宁归竹闻声回头,说道:“伯父让人递了信,这些是伯母给的谢礼。”
“这么多呢。”熊锦州侧目。
“我也觉得多了些。”宁归竹嘀咕了句,改说正事,“锦州你看看这上面的印章,是大人的印吗?”
熊锦州果然凑了过来,仔细看了看,肯定道:“是他的。”
那就行了。
宁归竹放下心,将那张纸撕了收起来,准备晚上做饭时丢灶台里面烧掉。
“先把这两个箱子收进去吧,收完咱们就回家去,跟家里人说一说出门的事情,家里的鸡鸭倒是没关系,兔子可以交给伯父,你说大旺它们这几个小家伙该怎么办?”
“带走?”
“要走那么远呢,它们怕是受不了这折腾。”
“到时候租一辆馬车,咱们坐馬车过去。”熊锦州不准备走路,他自己无所谓,但宁归竹的膝盖可是受过伤的,“别担心花销,大人跟我透了气,说咱们这一路花多少都算他的。”
宁归竹:“……”
也是体验上公款出差了。
将箱子搬进卧室后,宁归竹才打开看了看,里面放的主要是些布料,并非他们常穿的棉麻布,而是丝绸类的,宁归竹辨别了会儿,才认出来这是‘罗’和‘绢’。
罗的透气性很好,是夏季布料首选。绢的主要材料为蚕丝,质地也是轻薄坚韧的。
熊锦州瞧了眼,来了精神,“竹哥儿,你给自己做几身?”
箱笼中的布料颜色十分丰富,若是穿在宁归竹的身上,难以想象会有多好看。
“等回来了再做吧。”宁归竹笑道。
闻言,熊锦州遗憾道:“那得明年才能穿了。”
两个月后回来便进入了秋季,再穿这样轻薄的衣服容易受凉。
宁归竹闻声抬头,见人这般遗憾,捧着他的脸親了亲,笑着说道:“我若是做好了,便单独穿给你瞧瞧,如何?”
熊锦州眼睛一亮,哪有说不好的道理。
除了布料,吕天骄还让人送了不少香料,大概是见着他给的方子中有用香料,就让人多准备了些,供宁归竹他们日常使用。
将香料用罐子装了放到橱柜中,宁归竹和熊锦州最后整理了遍院子,锁门离城回了小河村。
午休时间已过正是忙碌的点,前屋没人在,三个小豆丁也不知道跑哪里玩去了。
宁归竹和熊锦州回到自家院子里,才看见大旺二彩它们,两只猫躲在骡棚放幹草的地方,看见人类回来喵了两声,却没有起身的意思。
安抚好热情迎上来的狗子们,宁归竹稍稍整理了下家中,发现没什么事做后,便靠着熊锦州做衣服打发时间。
晚上。
宁归竹做了饭,让家里人一起来吃,在饭桌上说了要出门的事情。
理由便是陈县令给的那个,说得到了走失亲戚的消息,想要过去看看情况。
开国虽然已经满了十年,但战争结束却没有多久,亲人走失的人家不在少数,熊家人听了倒也没有多想,只高兴于宁归竹运气好,还能和人联系上。在得知陈县令已经给了他们假期后,就让两人安心去寻,家里的事情不用担心,有他们在呢。
宁归竹闻言,嘴角的笑意浓了许多。
真正的原因不好透露,但别的还是可以说一说的,宁归竹又开始忽悠人:“我今天和陈伯父聊天的时候,得知附近县城里有人装富户拐人,大人小孩都拐,也不知道会不会来咱们这儿,家里平日可要多点警惕心才行。”
“哎呀,还有这种拐子呢?!”柳秋红称奇。
“就是因为大家没见过这种,人家才敢肆无忌惮地骗啊,官府发现他们之前,就是官老爷也不相信有这种拐子呢。”
“说得有道理……”
一大家子对宁归竹的话是没半分怀疑的,絮絮叨叨聊起拐子的可恶来,又叮嘱孩子们遇到不认识的人千万要跑快点,人家给糖也不准吃,要是做到了,家里就给奖励糕点。
糖角美味,但糕点口味更丰富,三个小孩儿连连点头保证。
宁归竹笑着看他们说话,忍不住偏头看向熊锦州。熊锦州抬手,轻轻刮了下宁归竹的鼻子,凑到他耳边低声问道:“你有没有这样骗过我?”
“唔——”宁归竹拖长声音,眼见着人危险地眯起了眼睛,才笑着靠到他怀里,说道:“当然没有啦。”
熊锦州放心了,抱着人亲了亲他额头。
熊家人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休息好,等食消得差不多后就回去了,家里的事情不少,今天还有得忙活呢。
·
在家收拾行李的第一天,陈县令带着人亲自来了小河村。
他是来接宁归竹去看养兔场的。
总共两辆馬车,三人坐在同一辆马车上,熊家的兔子被收在后面马车上,马车在村民的注视下大摇大擺地进来,又大摇大擺地离开,留下不少议论。
有那胆子大的,在随从中看见自己熟悉的人,就追着人好奇询问。
被人这么一询问,那人的话头就停不下来了,一顿输出后,所有人都知道陈县令在宁先生的建议下,准备弄个养殖场出来,等弄好后会卖便宜的肉,到时候大家就都有机会吃到肉了。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而马车一路晃晃悠悠,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一片占地面积不小的私家园林。
陈县令:“这庄园到我名下后就来过一回,我跟你伯母商量了下,打算把屋子全空出来养兔子。到时候再将花全换成野草,兔子自己就能出来找吃的,兔子的屎尿还能施肥。”
简直是壕无人性。
宁归竹捏了捏鼻梁,委婉:“伯父,您这投入是不是太多了点?”
陈县令摆摆手,“用不着的东西摆在那本来就是浪费,用来养兔子也算是废物利用。”
“……”
有时候是真的不想跟有錢人说话。
不过陈县令的安排也反映出一点,有些事情不是古代做不到,而是能做到的人不想、甚至是想不到去做。
偌大的庄园搬空室内布置后显得空空荡荡的,陈县令还准备在室内搭个二层,也能给兔子提供更多的栖息空间,听得宁归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场地和人力是陈县令最不操心的,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兔子不下崽。
宁归竹看着即将被撬走种杂草的石板地面,听到陈县令的担忧无奈道:“只要食物充足,环境安全,没有动物会不下崽的。”
“这样啊。”陈县令也没养过,不知道这些,听宁归竹这么说就道:“那没什么要担心的了。”
能生就成。
宁归竹离开前,又反复强调了一遍卫生问题,在陈县令再三保证会留意后,才和熊锦州坐上马车回村。
下车的时候,两人接到了车夫递来的一个木制的斜挎包,他拎着的动作很轻松的样子,宁归竹接过时只感觉手上一沉,差点把东西掉到地上。
车夫见熊锦州及时接过,才笑着驾车离开。
熊锦州和宁归竹回到院子里,关上门后,就带着些疑惑打开了木制挎包,然后……
看见了塞得满满当当的碎银子。
怪不得那么沉呢。
熊锦州将其合上轻轻拍了拍,笑着问宁归竹:“明天去县里租马车,咱们从村里出发,还是从县里走?”
“村里吧。”
“行。”
宁归竹看见那两个大箱子愣了下。
他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谁知道吕将军竟然真的派人送了谢礼过来。
怔愣间,箱子已经放下。
女侍示意其余人先离开后,对宁归竹道:“宁先生与熊捕头此行时间过长,布料还是留给其余人卖吧,大人听闻宁先生祖籍在那边,不若去寻寻親,也让家里人见见郎婿。”
说着往宁归竹手里塞了一张折好的纸。这话显然是陈县令叮嘱的,他思来想去还是换了个理由,方便两人长时间逗留。
女侍又道:“出门在外多有不便,家中必然是牵肠挂肚的,宁先生也要好好与家人叮嘱一二。”
“谢谢,我会的。”
宁归竹道谢,攥着那张纸良久,等人走了,关上院门,他才将纸张展开细细读过。
内容确实是陈县令的字迹,上面细细写了许多内容,甚至担心宁归竹和熊锦州第一次做探子的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给人指了好几个方向,他们过去后只要稍微留心一些,就能找到能拿来交差的蛛丝馬迹。
熊锦州把先前搬家宴那天,家里親戚送来的粮食幹菜搬进地窖里,出来没看见宁归竹的身影,不由找了找,见人站在院门口,问道:“怎么站在太阳底下?”
宁归竹闻声回头,说道:“伯父让人递了信,这些是伯母给的谢礼。”
“这么多呢。”熊锦州侧目。
“我也觉得多了些。”宁归竹嘀咕了句,改说正事,“锦州你看看这上面的印章,是大人的印吗?”
熊锦州果然凑了过来,仔细看了看,肯定道:“是他的。”
那就行了。
宁归竹放下心,将那张纸撕了收起来,准备晚上做饭时丢灶台里面烧掉。
“先把这两个箱子收进去吧,收完咱们就回家去,跟家里人说一说出门的事情,家里的鸡鸭倒是没关系,兔子可以交给伯父,你说大旺它们这几个小家伙该怎么办?”
“带走?”
“要走那么远呢,它们怕是受不了这折腾。”
“到时候租一辆馬车,咱们坐馬车过去。”熊锦州不准备走路,他自己无所谓,但宁归竹的膝盖可是受过伤的,“别担心花销,大人跟我透了气,说咱们这一路花多少都算他的。”
宁归竹:“……”
也是体验上公款出差了。
将箱子搬进卧室后,宁归竹才打开看了看,里面放的主要是些布料,并非他们常穿的棉麻布,而是丝绸类的,宁归竹辨别了会儿,才认出来这是‘罗’和‘绢’。
罗的透气性很好,是夏季布料首选。绢的主要材料为蚕丝,质地也是轻薄坚韧的。
熊锦州瞧了眼,来了精神,“竹哥儿,你给自己做几身?”
箱笼中的布料颜色十分丰富,若是穿在宁归竹的身上,难以想象会有多好看。
“等回来了再做吧。”宁归竹笑道。
闻言,熊锦州遗憾道:“那得明年才能穿了。”
两个月后回来便进入了秋季,再穿这样轻薄的衣服容易受凉。
宁归竹闻声抬头,见人这般遗憾,捧着他的脸親了亲,笑着说道:“我若是做好了,便单独穿给你瞧瞧,如何?”
熊锦州眼睛一亮,哪有说不好的道理。
除了布料,吕天骄还让人送了不少香料,大概是见着他给的方子中有用香料,就让人多准备了些,供宁归竹他们日常使用。
将香料用罐子装了放到橱柜中,宁归竹和熊锦州最后整理了遍院子,锁门离城回了小河村。
午休时间已过正是忙碌的点,前屋没人在,三个小豆丁也不知道跑哪里玩去了。
宁归竹和熊锦州回到自家院子里,才看见大旺二彩它们,两只猫躲在骡棚放幹草的地方,看见人类回来喵了两声,却没有起身的意思。
安抚好热情迎上来的狗子们,宁归竹稍稍整理了下家中,发现没什么事做后,便靠着熊锦州做衣服打发时间。
晚上。
宁归竹做了饭,让家里人一起来吃,在饭桌上说了要出门的事情。
理由便是陈县令给的那个,说得到了走失亲戚的消息,想要过去看看情况。
开国虽然已经满了十年,但战争结束却没有多久,亲人走失的人家不在少数,熊家人听了倒也没有多想,只高兴于宁归竹运气好,还能和人联系上。在得知陈县令已经给了他们假期后,就让两人安心去寻,家里的事情不用担心,有他们在呢。
宁归竹闻言,嘴角的笑意浓了许多。
真正的原因不好透露,但别的还是可以说一说的,宁归竹又开始忽悠人:“我今天和陈伯父聊天的时候,得知附近县城里有人装富户拐人,大人小孩都拐,也不知道会不会来咱们这儿,家里平日可要多点警惕心才行。”
“哎呀,还有这种拐子呢?!”柳秋红称奇。
“就是因为大家没见过这种,人家才敢肆无忌惮地骗啊,官府发现他们之前,就是官老爷也不相信有这种拐子呢。”
“说得有道理……”
一大家子对宁归竹的话是没半分怀疑的,絮絮叨叨聊起拐子的可恶来,又叮嘱孩子们遇到不认识的人千万要跑快点,人家给糖也不准吃,要是做到了,家里就给奖励糕点。
糖角美味,但糕点口味更丰富,三个小孩儿连连点头保证。
宁归竹笑着看他们说话,忍不住偏头看向熊锦州。熊锦州抬手,轻轻刮了下宁归竹的鼻子,凑到他耳边低声问道:“你有没有这样骗过我?”
“唔——”宁归竹拖长声音,眼见着人危险地眯起了眼睛,才笑着靠到他怀里,说道:“当然没有啦。”
熊锦州放心了,抱着人亲了亲他额头。
熊家人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休息好,等食消得差不多后就回去了,家里的事情不少,今天还有得忙活呢。
·
在家收拾行李的第一天,陈县令带着人亲自来了小河村。
他是来接宁归竹去看养兔场的。
总共两辆馬车,三人坐在同一辆马车上,熊家的兔子被收在后面马车上,马车在村民的注视下大摇大擺地进来,又大摇大擺地离开,留下不少议论。
有那胆子大的,在随从中看见自己熟悉的人,就追着人好奇询问。
被人这么一询问,那人的话头就停不下来了,一顿输出后,所有人都知道陈县令在宁先生的建议下,准备弄个养殖场出来,等弄好后会卖便宜的肉,到时候大家就都有机会吃到肉了。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而马车一路晃晃悠悠,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一片占地面积不小的私家园林。
陈县令:“这庄园到我名下后就来过一回,我跟你伯母商量了下,打算把屋子全空出来养兔子。到时候再将花全换成野草,兔子自己就能出来找吃的,兔子的屎尿还能施肥。”
简直是壕无人性。
宁归竹捏了捏鼻梁,委婉:“伯父,您这投入是不是太多了点?”
陈县令摆摆手,“用不着的东西摆在那本来就是浪费,用来养兔子也算是废物利用。”
“……”
有时候是真的不想跟有錢人说话。
不过陈县令的安排也反映出一点,有些事情不是古代做不到,而是能做到的人不想、甚至是想不到去做。
偌大的庄园搬空室内布置后显得空空荡荡的,陈县令还准备在室内搭个二层,也能给兔子提供更多的栖息空间,听得宁归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场地和人力是陈县令最不操心的,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兔子不下崽。
宁归竹看着即将被撬走种杂草的石板地面,听到陈县令的担忧无奈道:“只要食物充足,环境安全,没有动物会不下崽的。”
“这样啊。”陈县令也没养过,不知道这些,听宁归竹这么说就道:“那没什么要担心的了。”
能生就成。
宁归竹离开前,又反复强调了一遍卫生问题,在陈县令再三保证会留意后,才和熊锦州坐上马车回村。
下车的时候,两人接到了车夫递来的一个木制的斜挎包,他拎着的动作很轻松的样子,宁归竹接过时只感觉手上一沉,差点把东西掉到地上。
车夫见熊锦州及时接过,才笑着驾车离开。
熊锦州和宁归竹回到院子里,关上门后,就带着些疑惑打开了木制挎包,然后……
看见了塞得满满当当的碎银子。
怪不得那么沉呢。
熊锦州将其合上轻轻拍了拍,笑着问宁归竹:“明天去县里租马车,咱们从村里出发,还是从县里走?”
“村里吧。”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