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很好,很喜欢,我,我很喜欢,谢谢阿叔!”
  “喜欢就好。”
  宁归竹受不了被人这么感激地看着,偷偷朝在院子里玩的三个小孩招手,示意他们赶紧带着安和去玩。
  师父有令,三人立即就围了上来。
  安和忽然被围住,在包围中艰难地表达完感谢,不等多说几句,就被裹挟着回到了院子里。
  宁归竹放下扇子,拿木耙翻了下晒着的麦子,无事可做地晃了一圈,进卧室剪了布料,拿了针线,坐在堂屋的阴凉处开始缝衣衫。
  他准备做两件吊带出来,在自家院子里穿。
  如果不能穿,到时候就用吊带取代里面的长袖里衣,也能比现在要凉快些。
  宁归竹心态很好地绣着衣服。
  安和跟熊家三个孩子玩上了头,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太阳都开始西斜了,他立即站起身,看了看在堂屋里缝衣服的宁归竹,对三兄妹道:“我得回去啦,奶奶估计在找我了。”
  “啊……”三人都有些遗憾,但还是道:“那哥哥你快回去吧。”
  “嗯!”
  安和用力点头,跑去拿起补好的竹篓,又脆生生地跟宁归竹道谢告别。
  看着小孩子跑出院子,宁归竹的视线落到低落起来的三小只身上,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心都玩野了,这会儿读书也没用,想玩就去吧,记得注意安全。”
  “好哎!谢谢师父!师父最好了!”
  第77章
  晚上熊錦州回来的时候, 宁歸竹刚好做完两身吊带上衣,看见他拎着两个布袋子进来,放下手里的衣服走上前。
  熊錦州见他迎过来, 让人接了较轻的玉米面粉, “不是说今天上一天的课?怎么没看见他们仨。”
  宁歸竹和熊錦州一起往廚房的方向走,顺带把下午的事情说了。
  熊錦州眉目微动, 微微偏头观察了下宁歸竹的神情, 笑着问他:“想幫幫那小孩儿?”
  宁歸竹抿唇。
  孩子之间的恶意是最纯粹残忍的,那孩子和寡奶奶相依为命, 背后又没有能幫把手的亲人,在村子里是任谁都不放在心上的人家,也因此, 那些孩子才敢肆无忌惮的欺负他,抢走他辛苦挖出来的野菜。
  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下,安和却被教得很不错。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会不想幫忙呢?但宁归竹这会儿,只想得起来教人手艺去做营生这一条,偏偏那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都没有做这类营生的资本和力气。
  熊锦州见宁归竹陷入思索, 把面粉和玉米面粉都放好之后, 拉着宁归竹在桌邊坐下,问道:“在想些什么?”
  宁归竹把自己的想法如实说了。
  “好像是有些麻烦。”熊锦州托腮思索了下,胡乱提议:“要不让人来咱们家里幹活?给个十几二十文的, 他们肯定乐意。”
  “哪有这么帮人的。”宁归竹无奈拍了他一下,“开了这个头,以后难保没有过得不好的求上门,到时候咱们两个还过不过日子了。”
  熊锦州顺着宁归竹的话想了下, 打了个哆嗦,“那还是算了。”
  宁归竹失笑摇头。
  “不能请人幹活,又不能教东西打发出去做生意,那要怎么弄?”熊锦州思索了下,“我教他几招打回去?”
  “不……”宁归竹咽下否认的话,思索了下:“好像也不是不行。”
  “嗯?”
  没有为熊锦州解答疑惑,宁归竹想了一下,又摇头否认道:“他身体基础不行,学了招数也不一定能用得上,还会浪费他找食物的时间。”
  不说安和跛脚的问题,他明显营养不良的身体状态,就算学会了打架技巧,也没办法打赢那一群小孩。
  想要四两拨千斤,那也得有‘四两’才行。
  熊锦州:“那要怎么办?”
  宁归竹摇摇头,表示自己还没想到方法,幹脆转移注意力问道:“晚餐想吃什么?”
  话题转得太快,熊锦州懵了下,很快陷入思索,“想吃全白面的,什么都行。”
  宁归竹“唔”了一声,“醬香饼?”
  熊锦州都行。
  醬香饼需要用温水揉面,还要弄油酥,宁归竹在廚房里忙活起来,熊锦州在旁邊帮不上忙,幹脆回到了院子里,守着翻晒着院子里的麦粒。
  宁归竹把面团和油酥准备好,找了一圈没找到扇子,喝了碗水走出厨房。
  “怎么守在太阳底下翻?不晒吗?”
  听见宁归竹的声音,熊锦州把木耙放到墙邊,刚走进堂屋就看见桌上的东西,随口问道:“这是什么?”
  “吊带。”
  宁归竹捏着两条布带,拎起来晃了晃,“家里平日没什么人来,关上门可以穿。”
  说这话的时候,宁归竹偷偷观察着熊锦州的表情,见男人面上没有什么厌恶的感觉,很顺理成章地拎起另一件道:“给你做的。”
  熊锦州接过那块布看了下,好奇道:“这个是从裲裆改出来的?1”
  裲裆?
  宁归竹茫然。
  那是啥?
  随着疑惑浮现,脑海里跟着冒出原主的记忆。裲裆和吊带确实很像,由前后两片布组成,肩部和腰间用系带固定。
  宁归竹点头:“是,这个不用系带子,套进去就好了。”
  熊锦州的视線落到宁归竹身上。
  莫名不祥的预感,让宁归竹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奇怪地看向熊锦州。
  熊锦州勾唇,放缓了声音,带着些引诱的意味,“竹哥儿,晚上我们只穿这个好不好?”
  “……”
  竹哥儿不是很认可。
  ·
  时间回转,村子另一邊。
  安和抱着空荡荡的竹篓往家里跑,远远地看见奶奶在家门口喊“娃儿”,连忙扯开嗓门应声,加快速度跑回家。
  “奶奶我回来了!”
  老人看见安和回来,伸手摸了摸小孩脑袋,注意到竹篓上的补丁,动作顿了下,有些疑惑,“这是?”
  安和略过被打的事情,声音雀跃地道:“我在熊捕头家旁边摘野菜,竹篓坏了,宁阿叔帮我补的,奶奶您看,是不是补得特别好看?!”
  “是、好看,很好看。”
  老人心里明白这孩子肯定受了欺负,不然百般爱护的竹篓不会破破烂烂,一天下来采到的野菜也不会只有这么点,但她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揽着孩子往里面走,絮叨着让她下次早点回来,别让她在家里担心。
  听着老人絮絮叨叨的话,安和忍不住打断,分享道:“奶奶我有名字了。”
  老人一愣,“名字?”
  “是宁先生帮我取的,叫安和!说是、说是……”安和努力回忆宁归竹的用词,好一会儿才道:“平安顺遂,和气生财。”
  平安顺遂,和气生财。
  短短八个字音,老人只能对上“平安”二字,这是对幼儿最尋常最普遍的期盼。
  老人抹了把脸。
  苍老麻木的面上没有丝毫泪水,只是眼眶发红,低头一下下地整理着安和的头发,反复念着这个名字,不断说着“真好”、“好听。”
  安和抬起头,“奶奶?”
  “没事,奶奶高兴。”
  老人笑着,拍拍安和肩膀,“快点吃飯,吃了飯,咱去谢谢宁先生,我们安和有名字了。”
  “嗯好!!!”安和高兴地点头。
  .
  太阳西斜即将下山,宁归竹和熊锦州一起,把晒着的旧麦粒收了起来,剩下的东西交由熊锦州收拾,宁归竹进厨房做飯。
  大蒜生姜和葱白切成末放在旁边,碗里倒入醬油和黄豆醬,用勺子将黄豆碾开,再准备小半碗面粉水,把需要的调味放在旁边。
  鍋中烧油放入葱姜蒜炒香,再将调好的料汁倒进去,加入两勺红糖和适量食盐,以及少量辣椒。
  随着翻炒,香味逐渐浓郁。
  宁归竹用筷子沾了点尝过咸淡,把碗里的面粉水倒了进去,边炒边收汁。
  等到酱料烧到浓稠盛出,放在旁边备用。
  取出面团将其分成一个个面剂子,揉按后擀平,在上面抹上一层冷却的油酥,切开面饼,将其一片片向着中心叠起来,收紧口子后重新压扁,再度擀开些许。
  一张完美的酱香饼饼皮新鲜出炉。
  宁归竹挽着袖子,制作饼皮的动作十分利落。等熊锦州进来的时候,宁归竹都快做完了。
  熊锦州站在旁边看着宁归竹弄了个,又看看旁边浓香的酱汁,和细腻油润的油酥,不由说了句:“步骤好多。”
  他先前听着是弄饼子,还以为就是揉了面弄成小块煎熟呢。这会儿见这么麻烦,就道:“今天准备做什么菜?一会儿我来弄吧,你搞完饼子坐在旁边歇着,等晚饭吃就行。”
  宁归竹弄着饼皮,思索着说道:“弄点清淡的吧,酱香饼味道蛮重。”
  熊锦州:“炒青菜?”
  “可以。”宁归竹点头,又问:“你有没有别的想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