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接下来就是大火烧制,水开之后,鹵水的香味也飘了出来。
宁归竹将默写下来的鹵水方子交给王春华,拿出从家里带过来的扁豆腐放入卤水中,“之后做这一种豆干,也要在盐水里浸泡过,才能放到卤水里面煮。”
王春华闻言有些奇怪:“这样需要的时间不是更长了吗?”
“不。”宁归竹摇头,“卤水卤制,前期浸泡一炷香时间就差不多了,卤制出来的豆腐曬干水分上锅蒸一刻钟,再进行曬制,太阳好的话,半天就能弄完一批。”
这可比盐水晒制豆干要快多了。
王春华激动起来。
说完卤水卤制的方法后,宁归竹道:“虽然会了这种制作方法,但是不着急停止盐水晒制,到时候给人送豆干的时候,附赠一份新弄的香干,让人主动来找你们定新的。”
“哎好,我记着了。”王春华连连点头。
煮好的豆干夹出,铺在笸箩上端到外面晒着,宁归竹开始教王春华如何保存卤水。
卤水的保存其实很简单,将里面的渣全部捞干净,烧沸后放凉,存放在密封的陶罐中。
家里的生意好,香干必然是每天都要做的,烧沸这一步根本不用担心会遗忘。
宁归竹还道:“卤水会越煮越少,加清水的时候要适量,如果不放心,就往里面稍微添一些料煮着。”
王春华闻言问道:“要添多少?”
“这个得看加水的情况,和卤水味道来。”宁归竹思索了下,一时说不清,就道:“到时候喊我一声,我在旁边看着。”
“那行,那我就放心了。”王春华高兴道。
煮卤水只用了部分香料,宁归竹把剩下的重新包好,又从橱柜里拿了油纸,给他们包了花椒和桂皮。
“大嫂,你一会儿别忘了把香料带回去。”
王春华正在看卤水,闻言应了一声,回头看见那五包香料,才想起来道:“竹哥儿你后面添的那两样香料是多少钱买的,一会儿回去我给你补上。”
宁归竹拒绝道:“不用。”
不等王春华坚持,他就快速把花椒和桂皮的来历说了。
既然是山里能采回来的东西,王春华就没有坚持下去,只是琢磨经常收宁归竹和熊锦州的东西也不成,回头还是得时不时送些东西过来。
这些日子太忙,完全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中,王春华根本没想起这事,这会儿就不由有些懊恼自己的粗心大意。
宁归竹见她陷入沉默,还以为王春华还在想花椒和桂皮的事情,就顺口说了下发现这两者的位置,“煮一锅卤水用不了多少,等空闲了再去弄也来得及。”
王春华点点头。
卤豆腐还要晒制一会儿,王春华就先回了前头屋里忙活,宁归竹拎起竹篓拿着锄头出了门,准备抓紧时间弄点野菜回来。
因着是从家旁边的林子开始,宁归竹的收获还不错,除了荠菜和马齿苋之外,还找到了几根细细长长的水竹笋,又在走到河边时,看见一小片野芹。
宁归竹绕了一圈满载而归,将菜在阴凉的角落里摊开,宁归竹将炉子点燃,在瓦罐口摆上几根筷子,把包子放上去,和粥一起热了热。
现在已经过了中午,正是最为炎热的时候,包子稍微热软了些,宁归竹就将其取了下来,端着粥坐在窗边,慢慢吃着午饭。
“师父,娘喊你回家吃饭——”
小孩闹腾的动静从门口传来,宁归竹抬眸看去,挥了挥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后,笑着说道:“师父在吃饭啦,你们要不要留下来吃一口?”
小孩子摇头,“不啦,那我们回去了哦?”
“好。”宁归竹应声,又趁着他们还未跑远,提高声音道:“吃完饭了就过来,今天还得教新句子呢。”
“好的吧——”
上午已经玩疯了的小朋友失落地拖长声音。
王春华在家里等了会儿,就等到自家三个崽子,有些奇怪:“你们师父呢?”
三个蔫萝卜里冒出个不那么蔫的,熊茵茵道:“师父已经在吃东西啦,还喊我们吃呢,不过哥哥们说要回来。”
“是要回来,别老蹭你们师父的东西吃。”熊锦平喂完骡子过来,揉了下女儿的脑袋。
王春华奇怪另一点,“你们这什么反应?”
熊川水学着大人的模样叹了口气,说道:“师父让我们吃完饭过去上课。”
闻言,王春华抬手去打三只的脑袋,“教你们读书还没精神,我看你们是欠揍了!”
眼见着亲娘开始撸袖子找竹条,三只飞速冲入堂屋,“阿爷阿奶!什么时候可以吃饭呀?我们还要去上课呢!”
见状,王春华都气笑了。
熊锦平走到她身边,牵住她的手温声道:“别生气,他们也就是嘴皮子上说说,该上课的时候还是会乖乖上课的。”
王春华瞪了丈夫一眼,“就你惯着孩子。”
熊锦平被凶了,面上流露出些许笑意,牵着王春华的手进入堂屋,一家子入座吃饭。
仨孩子是真怕挨揍,吃完饭放下碗筷,一抹嘴就朝着院外跑,还是柳秋红及时喊住人,给他们拿了帕子,盯着三个擦干净嘴巴和手,这才放他们出去。
宁归竹坐在屋檐下慢悠悠扇着扇子,看见孩子们跑进来,指了指堂屋里的桌子,“今儿开始没什么人会来打扰,咱们就在堂屋里面上课。”
天气热起来,卧室里也不怎么凉快了。
倒是堂屋,前面敞着,再把通往后院的小门打开,穿堂风能够带来一阵阵凉意。
小孩子不知道大人的用心,闻言跑到堂屋前的桌子边,先认领了自己的沙盘和竹棍,然后开始搬动凳子,要坐在一排。
宁归竹走过来,敲了敲他们,“大夏天的也不嫌热,相邻两边坐着就好。”
“哦。”
闻言,熊川水第一个停下挪凳子的动作,看见面前的角,眼睛亮晶晶的,“我要坐这里!”
和正常入座的桌边不同的边角,在小孩子眼里有着不一样的色彩。
熊金帛和熊茵茵不由投去羡慕的目光。
宁归竹手中摇晃的蒲扇一顿,问道:“真的想坐在这里?”
熊川水连忙点头,生怕晚了一点,宁归竹就会不同意。
“那行吧。”宁归竹道,“不过今天不准换位置了,如果坐着不舒服,可不准闹。”
“放心吧师父!我不会的!”熊川水斩钉截铁。
宁归竹挑挑眉,没有再多说什么,挪了挪桌面上的网格,在他们的对角位置上放稳之后,拿出一根细长的竹棍,指着上面的内容开始教导。
读上几遍,等孩子们心里有了个大致的断句后,宁归竹开始讲解每一个字的写法和释义,然后带着他们动手书写。
蒲扇轻轻晃动着,带来的微风吹散热意,小孩子垂眸低目,认真书写着新认识的文字。
时间就在这样的炎热中一点点过去,王春华暂时停下家里的事情,来到后面的院子里,宁归竹朝着王春华比了个噤声的手势,轻手轻脚地从孩子们身边走开,带着王春华开始蒸香干。
晾凉的卤水舀入晒干的大陶坛中,香干入锅,蒸一炷香以上的时间,出锅后再次铺在笸箩里,放到太阳底下晒着。
王春华又匆匆回前院去忙了,宁归竹回到堂屋里,扇着扇子教导三人读书。
朗读的声音在院子里断断续续,直到太阳西斜,傍晚即将到来,推门回家的熊锦州打破了这一场教学。
宁归竹抬头看去,笑了下,随手用蒲扇拍了拍三人的脑袋,“好了,回去吧,明天开始收麦子,你们自觉点背一背学过的内容,知不知道?”
“知道——”
三人拖长声音,自己收拾好桌面,迫不及待地跑出堂屋,从熊锦州身边经过时,还算热情地喊了声小叔,接着头也不回地冲出了院子。
熊锦州看了眼他们的背影,走到宁归竹的身边,凑到他脸边亲了一下,问道:“他们三个没气你吧?”
“没呢,都是乖孩子。”
熊锦州闻言,欲言又止。
真不是他这个小叔非要说孩子不好,实在是他们最近的表现,看着是越来越不爱读书了。
宁归竹大概能猜到他的想法,笑着道:“小孩子嘛,读书的时候压得很了,闲散时自然就跳脱一些,你别担心。”
“好吧。”
教书的是宁归竹,他都这么说了,肯定没有问题。
第69章
买回来的竹筒随手放在廚房桌子上, 肉用幹燥的盆装着,放在了橱柜里面。
寧归竹做着晚飯,说道:“今天早点休息吧。”
“啊——”熊錦州有些失落, 但想想明天的事, 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回了声:“好吧。”
收麦子是个体力活,他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竹哥儿晚上休息不好, 明天白天容易精力不济,幹活肯定要拖沓些, 届时爹娘那邊不好交代。
宁归竹将默写下来的鹵水方子交给王春华,拿出从家里带过来的扁豆腐放入卤水中,“之后做这一种豆干,也要在盐水里浸泡过,才能放到卤水里面煮。”
王春华闻言有些奇怪:“这样需要的时间不是更长了吗?”
“不。”宁归竹摇头,“卤水卤制,前期浸泡一炷香时间就差不多了,卤制出来的豆腐曬干水分上锅蒸一刻钟,再进行曬制,太阳好的话,半天就能弄完一批。”
这可比盐水晒制豆干要快多了。
王春华激动起来。
说完卤水卤制的方法后,宁归竹道:“虽然会了这种制作方法,但是不着急停止盐水晒制,到时候给人送豆干的时候,附赠一份新弄的香干,让人主动来找你们定新的。”
“哎好,我记着了。”王春华连连点头。
煮好的豆干夹出,铺在笸箩上端到外面晒着,宁归竹开始教王春华如何保存卤水。
卤水的保存其实很简单,将里面的渣全部捞干净,烧沸后放凉,存放在密封的陶罐中。
家里的生意好,香干必然是每天都要做的,烧沸这一步根本不用担心会遗忘。
宁归竹还道:“卤水会越煮越少,加清水的时候要适量,如果不放心,就往里面稍微添一些料煮着。”
王春华闻言问道:“要添多少?”
“这个得看加水的情况,和卤水味道来。”宁归竹思索了下,一时说不清,就道:“到时候喊我一声,我在旁边看着。”
“那行,那我就放心了。”王春华高兴道。
煮卤水只用了部分香料,宁归竹把剩下的重新包好,又从橱柜里拿了油纸,给他们包了花椒和桂皮。
“大嫂,你一会儿别忘了把香料带回去。”
王春华正在看卤水,闻言应了一声,回头看见那五包香料,才想起来道:“竹哥儿你后面添的那两样香料是多少钱买的,一会儿回去我给你补上。”
宁归竹拒绝道:“不用。”
不等王春华坚持,他就快速把花椒和桂皮的来历说了。
既然是山里能采回来的东西,王春华就没有坚持下去,只是琢磨经常收宁归竹和熊锦州的东西也不成,回头还是得时不时送些东西过来。
这些日子太忙,完全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中,王春华根本没想起这事,这会儿就不由有些懊恼自己的粗心大意。
宁归竹见她陷入沉默,还以为王春华还在想花椒和桂皮的事情,就顺口说了下发现这两者的位置,“煮一锅卤水用不了多少,等空闲了再去弄也来得及。”
王春华点点头。
卤豆腐还要晒制一会儿,王春华就先回了前头屋里忙活,宁归竹拎起竹篓拿着锄头出了门,准备抓紧时间弄点野菜回来。
因着是从家旁边的林子开始,宁归竹的收获还不错,除了荠菜和马齿苋之外,还找到了几根细细长长的水竹笋,又在走到河边时,看见一小片野芹。
宁归竹绕了一圈满载而归,将菜在阴凉的角落里摊开,宁归竹将炉子点燃,在瓦罐口摆上几根筷子,把包子放上去,和粥一起热了热。
现在已经过了中午,正是最为炎热的时候,包子稍微热软了些,宁归竹就将其取了下来,端着粥坐在窗边,慢慢吃着午饭。
“师父,娘喊你回家吃饭——”
小孩闹腾的动静从门口传来,宁归竹抬眸看去,挥了挥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后,笑着说道:“师父在吃饭啦,你们要不要留下来吃一口?”
小孩子摇头,“不啦,那我们回去了哦?”
“好。”宁归竹应声,又趁着他们还未跑远,提高声音道:“吃完饭了就过来,今天还得教新句子呢。”
“好的吧——”
上午已经玩疯了的小朋友失落地拖长声音。
王春华在家里等了会儿,就等到自家三个崽子,有些奇怪:“你们师父呢?”
三个蔫萝卜里冒出个不那么蔫的,熊茵茵道:“师父已经在吃东西啦,还喊我们吃呢,不过哥哥们说要回来。”
“是要回来,别老蹭你们师父的东西吃。”熊锦平喂完骡子过来,揉了下女儿的脑袋。
王春华奇怪另一点,“你们这什么反应?”
熊川水学着大人的模样叹了口气,说道:“师父让我们吃完饭过去上课。”
闻言,王春华抬手去打三只的脑袋,“教你们读书还没精神,我看你们是欠揍了!”
眼见着亲娘开始撸袖子找竹条,三只飞速冲入堂屋,“阿爷阿奶!什么时候可以吃饭呀?我们还要去上课呢!”
见状,王春华都气笑了。
熊锦平走到她身边,牵住她的手温声道:“别生气,他们也就是嘴皮子上说说,该上课的时候还是会乖乖上课的。”
王春华瞪了丈夫一眼,“就你惯着孩子。”
熊锦平被凶了,面上流露出些许笑意,牵着王春华的手进入堂屋,一家子入座吃饭。
仨孩子是真怕挨揍,吃完饭放下碗筷,一抹嘴就朝着院外跑,还是柳秋红及时喊住人,给他们拿了帕子,盯着三个擦干净嘴巴和手,这才放他们出去。
宁归竹坐在屋檐下慢悠悠扇着扇子,看见孩子们跑进来,指了指堂屋里的桌子,“今儿开始没什么人会来打扰,咱们就在堂屋里面上课。”
天气热起来,卧室里也不怎么凉快了。
倒是堂屋,前面敞着,再把通往后院的小门打开,穿堂风能够带来一阵阵凉意。
小孩子不知道大人的用心,闻言跑到堂屋前的桌子边,先认领了自己的沙盘和竹棍,然后开始搬动凳子,要坐在一排。
宁归竹走过来,敲了敲他们,“大夏天的也不嫌热,相邻两边坐着就好。”
“哦。”
闻言,熊川水第一个停下挪凳子的动作,看见面前的角,眼睛亮晶晶的,“我要坐这里!”
和正常入座的桌边不同的边角,在小孩子眼里有着不一样的色彩。
熊金帛和熊茵茵不由投去羡慕的目光。
宁归竹手中摇晃的蒲扇一顿,问道:“真的想坐在这里?”
熊川水连忙点头,生怕晚了一点,宁归竹就会不同意。
“那行吧。”宁归竹道,“不过今天不准换位置了,如果坐着不舒服,可不准闹。”
“放心吧师父!我不会的!”熊川水斩钉截铁。
宁归竹挑挑眉,没有再多说什么,挪了挪桌面上的网格,在他们的对角位置上放稳之后,拿出一根细长的竹棍,指着上面的内容开始教导。
读上几遍,等孩子们心里有了个大致的断句后,宁归竹开始讲解每一个字的写法和释义,然后带着他们动手书写。
蒲扇轻轻晃动着,带来的微风吹散热意,小孩子垂眸低目,认真书写着新认识的文字。
时间就在这样的炎热中一点点过去,王春华暂时停下家里的事情,来到后面的院子里,宁归竹朝着王春华比了个噤声的手势,轻手轻脚地从孩子们身边走开,带着王春华开始蒸香干。
晾凉的卤水舀入晒干的大陶坛中,香干入锅,蒸一炷香以上的时间,出锅后再次铺在笸箩里,放到太阳底下晒着。
王春华又匆匆回前院去忙了,宁归竹回到堂屋里,扇着扇子教导三人读书。
朗读的声音在院子里断断续续,直到太阳西斜,傍晚即将到来,推门回家的熊锦州打破了这一场教学。
宁归竹抬头看去,笑了下,随手用蒲扇拍了拍三人的脑袋,“好了,回去吧,明天开始收麦子,你们自觉点背一背学过的内容,知不知道?”
“知道——”
三人拖长声音,自己收拾好桌面,迫不及待地跑出堂屋,从熊锦州身边经过时,还算热情地喊了声小叔,接着头也不回地冲出了院子。
熊锦州看了眼他们的背影,走到宁归竹的身边,凑到他脸边亲了一下,问道:“他们三个没气你吧?”
“没呢,都是乖孩子。”
熊锦州闻言,欲言又止。
真不是他这个小叔非要说孩子不好,实在是他们最近的表现,看着是越来越不爱读书了。
宁归竹大概能猜到他的想法,笑着道:“小孩子嘛,读书的时候压得很了,闲散时自然就跳脱一些,你别担心。”
“好吧。”
教书的是宁归竹,他都这么说了,肯定没有问题。
第69章
买回来的竹筒随手放在廚房桌子上, 肉用幹燥的盆装着,放在了橱柜里面。
寧归竹做着晚飯,说道:“今天早点休息吧。”
“啊——”熊錦州有些失落, 但想想明天的事, 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回了声:“好吧。”
收麦子是个体力活,他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竹哥儿晚上休息不好, 明天白天容易精力不济,幹活肯定要拖沓些, 届时爹娘那邊不好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