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走到王家时,萧憬道:“明日我们可以去接许望梅回村了。”
  苏清寒点点头,在王兰地注视下,同萧憬告了别,安安分分回到自己家中。
  -
  第二日。
  萧憬、苏清寒、张花狗三人,又专门去镇上把许望梅给接了回来。
  有些村民看到许望梅还活着,纷纷上前来恭喜她福大命大,险中求生。
  即便是村长的媳妇儿看见许望梅,都没法说什么。
  苏清寒跟着许望梅回到家,帮着许望梅把落灰的家收拾干净,又给她送了好些萝卜小葱。
  同她一起做着吃食。
  萧憬和张花狗则去了地里,去看菜的情况。
  好几颗才发芽的萝卜苗,被踩塌了,而一些已经开始长萝卜的苗,则被拔了出来,扔在地上。
  看起来破破烂烂的。
  很是可惜。
  好在总数加起来也不过十株,全靠小獒犬机警,发现的早,否则萧憬的损失还会更加严重。
  萧憬往自己身上拍了拍,那小獒犬就聪明的把两条前腿搭在她身上,吐出舌头望着她。
  喉咙中发出小奶音,完全不像昨夜那气势十足的獒犬。
  萧憬用双手揉着小獒犬的脑袋,同它说道:“这几日就给你做一个窝,放在菜地旁怎么样?”
  小獒犬当然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但看萧憬眼中带笑的模样,也汪汪汪叫两句,表示自己同意。
  狗窝倒是好做。
  接下来几日,萧憬就去镇上采买了,用来做狗窝的东西。
  开始自己拿着锤子,在房屋与菜地之间给小獒犬做窝。
  小獒犬的窝离她的房子不算远,和她的房子并排,看起来就像是村里又多了户人家似的。
  只不过这户人家住的房子有些小。
  萧憬用木板,简易的给小獒犬搭了个屋顶尖尖的狗窝。
  她买了新的棉被准备过冬,就把以前旧的薄被垫在小獒犬的窝中。
  让小獒犬不用再睡坚硬的地面了。
  给小獒犬做好窝后,她又专门给对方煮了一根牛的大棒骨。
  算是犒劳小獒犬的。
  那大棒骨上连筋带肉,还是有不少可以吃的地方。
  小獒犬得到后,叼着大棒骨就钻进自己窝中,嗷呜嗷呜地啃着。
  萧憬自己也吃过饭后,看到灶台上被豆饼子磕出来的印子,决定最近就找人来把家里的灶台重新修一遍。
  她心中浮现出一些想法,打算把灶台修在院子里的菜地旁。
  再修一道火墙,让自己菜地上遮阳的大棚,变成温室大棚。
  说不定还能在冬季,种出很多好吃的。
  她把系统给的做温室大棚的图纸拿了出来,开始研究着火墙怎么做。
  等她研究透彻后,就去镇上找了三个工匠,让对方帮自己堆砌灶台和火墙。
  火墙比较简单,是用砖在菜地里,堆砌起一面中空约半尺的墙。
  然后把灶台修在菜地旁,用砖修建出一条中间可以通气的通道,把灶台和空心的火墙连接在一起。
  这样在用灶台烧火时,烟就会顺着通道钻入火墙之中,让火墙变热。
  这样一堵热腾腾的火墙建在大棚之中,会使得大棚里的温度也慢慢升高。
  只要达到了适合作物生长的温度,作物自然而然就会出苗结果。
  只需在火墙上修一个烟囱,让里面的烟能慢慢排出去。
  她就得到了一个,不会影响到灶台使用的温室大棚。
  萧憬找来的工匠花费了三日的时间,才把灶台和火墙砌好。
  她当场就把柴往灶台里放,试用了一下,确认确实没有任何问题,这才给三个工匠结了银子。
  院子中的菜地不算大,火墙也没有砌的有多宽。
  萧憬一人用火维持大棚中的温度,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接着,她又去县里买了大批的油布,动物皮毛,以及糊窗户用的纸。
  这种糊窗户的纸,用的是藤条做出的藤纸,坚韧结实还能透光。
  萧憬把这种纸糊在整个大棚上,给大棚增加了密闭性和透光性。
  再把大棚上用来遮阳的普通布料换下,搭上油布和动物皮毛,可以有效使大棚保温。
  只需要每日把油布和动物皮毛揭开,让作物晒足阳光再盖上。
  又能透光又能保温的大棚,就做出来了!
  温室大棚做好的第一日,萧憬就站在自家院子中,朝隔壁院子望去。
  见隔壁院中的苏清寒也在朝她这边看,她便朝苏清寒招了招手。
  两人走在一起,隔着篱笆说着话,萧憬给她解释着这个温室大棚的作用。
  还告诉苏清寒,如果温室大棚长出了东西,第一个让她尝尝。
  苏清寒脸上露出笑容,同萧憬牵了会儿手。
  两人这才分开,各自去干自己的事。
  -
  天气越来越冷,离腊月都还有一个多月呢。
  大家就被冷得受不了了。
  萧憬给苏清寒和王兰都买了用动物皮毛做成的,毛帽、耳暖、手套等防寒物品。
  也算是尽一片心意。
  在桑塔塔河彻底冻上前,萧憬又组织着村民,再一次打捞河中的鱼。
  如今,桑塔塔河面上已经没有多少死鱼了。
  原本开始变臭的水,也在慢慢减少味道。
  这次打捞完,估计之后就再也无法用大量的鱼,来做鱼肉肥了。
  她让村民们尽量把河面上的死鱼全部打捞完。
  现在天气寒冷,把这些死鱼埋在地里,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发酵,而是会被冻上。
  正好等来年开春,再把这些死鱼做成肥料。
  那个时候她们也就不用为肥料发愁了。
  大家卖力地捞着。
  不仅把上河村整个村子范围的死鱼都捞完了,还把周围能看见的死鱼全部都捞了,挖坑填埋在地中。
  期待着来年能让作物丰收。
  等忙过捞鱼这几日,大家又要马不停蹄开始储粮准备过冬。
  草原上的冬季是很冷的,大雪下下来,不仅能把地面冻得跟石块一样硬,还会积起半寸深的雪。
  这样的天气,人们是不敢往外走的。
  但凡出个意外,都有可能冻死在草原的夜里。
  萧憬、苏清寒、张花狗、许望梅四人,约了时间一起去镇子上买过冬的粮食。
  她们这里常吃面食,在萧憬没有带着全村种菜的时候,大家都穷。
  苏清寒和许望梅家,只能去镇上买点小麦,拿回村中自己研磨、碾碎。
  最多再买点豆子,就算是过冬的粮食了。
  而张花狗家稍微富裕点。
  除了买这些东西外,还会宰上一两头牛羊,冻起来,在冬季的时候慢慢吃。
  但现在,大家种了大半年的蔬菜,手里都有了点积蓄,连许望梅都因着地里的草药长得好,而赚得了一些银子。
  自然不会再这样节俭地吃了。
  除了买小麦和豆子外,她们还买了很多白菜。
  东西拿回去,放在专门储存粮食的缸中。
  把缸放在院子里,要不了多久,整个缸都会被冻上,食物自然也储存得久。
  除了这些菜外,萧憬带着大家最后一次种的萝卜和小葱,可以采收后。
  她们四人都留了一部分冻在缸里。
  这样冬天就不用愁菜吃了。
  至于肉,她们打算等张花狗家开始宰牛宰羊时,去张花狗那里买。
  准备完人的粮食,还要给牛羊准备吃食。
  以往,像苏清寒和张花狗这样,家里养的有牛羊的。
  都会在秋季割牧草,把牧草打成草垛,堆放在屋后,留到冬季找不到牧草时,就可以给牛羊吃了。
  可今年她们这里遇到了大旱,从夏季末尾开始,整个草原就干到找不到多少草。
  自然也没办法为牛羊们储存冬季的牧草。
  她们两人有些愁,草原上没有草,只能从其他地方买。
  她们几人问遍了周围几个村、几个县,能买到的草都很少,大部分是自己家里的牛羊都不够吃。
  小部分是从夏季就开始囤草了,还有富余,才能往外卖。
  后来她们又去问了商队的人,想要让商队的人从其他地方运来草。
  结果商队的人说,大蓉国还有大半的地方,依旧处在干旱中。
  也就只有她们这里还接连下了两场雨,缓解了干旱。
  神奇得很!
  无法,买不到草,她们二人只能用屯下来的萝卜,以及萝卜上的萝卜秧,加上买来的草料,将就着喂牛羊们。
  希望牛羊们能撑过一个冬季。
  粮食囤的差不多后,也快到腊月了。
  这日吃晚食前,苏清寒特意给萧憬说了一声,阿娘叫她到家里吃晚食的事。
  说她们家要弄羊肉汤吃,想让萧憬也一起来。
  萧憬眼睛亮了许多,自是没有不同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