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顶着清晨还没有开始热起来的太阳,一埋头就是两个时辰,原本灰黄的地方被她翻起的黑色土壤覆盖住,汗水如注般洒在土壤中,脸色有些苍白,腹部隐隐绞痛。
萧憬抬头看看天,太阳快要走到正空中,应是快到午时了。
隔壁王家没有动静,不管是王兰还是苏清寒都没有要回来的迹象。
她本想的是等苏清寒买回面粉,她就可以做成面块,煮在昨日剩的兔肉汤中。
但现在看来,短时间内怕是吃不上饭了。
抬手擦掉自己额头上的汗水,又继续埋下头,用锄头把干到结块的土壤敲碎,把土地翻得更松散。
这里的土没有什么营养,就是最普通的土,其中还有石子,都需要她一点一点挑出来。
时间飞速流逝,脑袋顶上的太阳越来越正,等把土挖好,萧憬喘口气,把水缸中剩的半缸水全部浇在土壤中。
这水是前几日下雨时,装满水缸的,不算太干净,她自己都要煮沸很久才敢食用。
但用来浇水就没什么顾忌了。
浇好水,她又找出一个许久未曾用过的大背篓,背在背上,锄头当拐杖一样,撑着走出院子。
往草原上走去。
草原上有一片一片如白云般的羊群、如石块般的牛群。
它们各自占据一片嫩草地,嘴里嚼巴嚼巴进食。
草原广袤无垠,一眼望不见头,可其中的牧草却不多,多的是黄沙与戈壁。
关外的匈奴可以赶着牛羊,随着草的四季生长,而迁徙。
他们这些把家安在此处的大蓉国人却不行。
上河村的牛羊都很瘦,草原上的草不够它们吃,可再远的地方,更加靠近边关,且不说有可能出现的猛兽,光是遇见匈奴就有够骇人的。
所以村民们不敢让牛羊走远,只敢让它们在附近吃点草。
好的是,最近匈奴那边和大蓉国交好,听说要签订友好盟约,战事也少了不少。
说不定以后不用再怕匈奴了。
牛儿的蹄子在地上蹬了几下,蹬的草皮掀起,露出里面喝饱了雨水,蓄势待发准备从土壤中冲起的小嫩草苗。
头埋下,舌头卷起小嫩草苗就吃了进去。
嚼巴嚼巴,口感极好。
进食完毕的牛羊们,直接在草原上拉起了便便。
萧憬:……
实不相瞒,她就是为这个来的。
动物的粪便能很好的使土壤恢复肥力,她需要捡一些回去,沤在自家土里。
她把背篓倒着放在地上,用锄头连着地皮把一块粪便挖起来,赶进背篓之中。
脏是脏了点,胜在不要钱。
她没有装多少,小半背篓就够了,多了她够呛能背动。
就在她打算背着粪便回去时,草原上出现一个人,此人甩着赶牛羊的鞭子,吊儿郎当走上前。
本想揽住萧憬的肩,却又被那背篓中的粪便臭到,捂着鼻子离远了些。
“萧蛮子你装的都是屎?”
来的女人叫张花狗,年龄同萧憬一样才二十,因脸上有大片红色胎记,家中又养了只放牧的狗而得的诨名。
她是萧憬一大群狐朋狗友中的一个。
她站在一旁扇动着手掌,企图把臭气扇开,道:“还想着你好了喊你去镇上逛逛,没想到你脑壳有病,在这里捡屎。”
“你饿疯了吧!”
萧憬:?
蓝色狼眸瞬间凌厉,阴森森看着面前之人,一句话没说,手中锄头举起。
狠狠砸在对方腹部!
张花狗惨叫一声,骤然倒地,萧憬锄头随之而到,砸在她脑袋边。
刀锋离她脸颊只有一厘米!
张花狗叫不出来了,瞪着眼睛看着脑袋旁的锄头,快被吓傻了!
萧憬走时,手中还拿着从张花狗那里抢的焙子,一种面食。
巴掌大,形状如牛舌,中间还有油酥馅儿。
是咸口的。
累了大半天的萧憬,就缺这一口吃的!
作者有话要说:
萧憬:老婆,饿饿,吃吃。[求求你了]
苏清寒:正在赶回的路上.jpg
-
草原上资源匮乏,不管是村民们还是匈奴们的牛羊都挺瘦的,但毕竟匈奴可以游牧,他们的牛羊还是要比村民们的胖上一圈。
两国交好之后,匈奴们的牛羊可以在大蓉国贸易了,所以导致村民们的牛羊不太卖的上价了。
-
民风保守又开放可以理解为,大大方方就没事,要是偷偷摸摸的,被发现就会有人指指点点。
第8章
萧憬虚捂住腹部,走回院中,把背篓放在田旁边。
草原上的牛羊吃的都是草,粪便倒是不臭,要是黄沙戈壁上捡不到干枯的树枝或枯草,大家还会去捡牛羊粪晒干,用来生火做饭。
一点都不带介意的。
坐在矮凳上,等腹部的伤不痛后,她在灶台边找出一个不用的、约莫到她小腿处的水缸。
水缸中积了灰,还有不知何时落进去的枯草枯枝。
萧憬并没有处理这些,而是先用土把水缸底部给填满,再从灶口处翻出黑色的未完全燃烧的草木灰。
黑色草木灰中混杂着碳块,用锄头把碳块敲碎碾开,和草木灰一起洒在水缸中。
不用太多,薄薄洒上一层即可。
接着再厚铺上一层三四寸高的羊粪。
新鲜羊粪富含水分,但水分还是没有新鲜牛粪多,所以需要均匀的给它们撒上水,再和土壤搅拌在一起。
湿润度保持在手摸着有点润,但不留下水痕最好。
可惜水缸中没有水了,萧憬打算先把牛粪埋在土里,再去打点水回来。
牛羊粪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
牛粪凉性大,含水量高,比较细腻松散,能很好地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更加松软富有透气性。
像萧憬家这种贫瘠的、没什么肥力还偏沙质的土壤,就正适合用牛粪来改善。
但因其性凉,使用过多会土壤失温,影响作物生长。
所以牛粪不用太多,够改善萧憬挖出来的田就行。
而羊粪呢,肥效温和,颗粒松散,营养成分也丰富,适合用来施肥壮苗。
使作物茁壮成长。
且羊粪发酵时间短,用不了几日就可以使用。
把背篓里的牛粪都挑出来,均匀铺开在土壤中,用锄头把这些牛粪中夹杂的草茎,草杆等东西碾碎
新鲜牛粪湿度较大,需要用土壤和草木灰混合来降低湿度。
撒上草木灰后,萧憬用锄头赶着土把牛粪掩埋,然后再不停的翻挖土壤,让牛粪和土壤充分地混合在一起。
花了一刻钟让牛粪与土壤翻拌均匀后,萧憬发现自己捡的牛粪不算多,估计只够让一半的土壤变得有肥力,后续还要再捡点牛粪继续发酵。
身体已经很累了,但她不想休息,想一鼓作气把这两种肥处理好。
她拿着以往原主阿娘挑水的木桶,走向桑塔塔河。
桑塔塔河是一条蜿蜒崎岖,却养育着数十个村庄城镇的河流。
它水草丰茂,水蓝而清,鱼虾皆若空游无所依。
上河村村民有时会把鸡鸭赶到河边,让它们自行觅食。
只是最近干旱无比,两个月来,只下过前些日子那一场雨,让原本水势渐小,几乎快要干涸的桑塔塔河又流动起来。
哗哗哗运送着大家赖以生存的水源。
只是临近秋季,大旱不会就此消失。
村民们终日惶惶,怕那场雨之后,是更加恐怖持久的大旱。
提着水桶来到河边,这里人还不少嘞,好几个婶子在下游洗衣,孩童在旁边玩水。
中游地段,有几个大叔在插鱼,看那样子似乎还没有收获。
萧憬没多逗留,走到上游打起一桶水,就准备回去。
哪想那些大叔看见她,就凑到一起,在蛐蛐着什么。
声音是一点都不小,让萧憬听到几个关键词,什么“蛮子……杂种……捡羊粪……”
想来是在嘲笑她。
她离开的步伐没有停顿,仿佛没听到般,只是眼眸压下很多,脑海中在算计着什么。
她的脾气绝不算好的,以前的她为了找寻植物做标本、为了研究珍稀植物,常往山林里钻。
在那种荒郊野岭中,是最容易遇见“事”的。
而这种“事”通常是人为,她少不了与那些凶恶之人打交道,可没有哪一次是她吃亏的。
现在也是如此,她不可能听到有人骂她,却无动于衷。
提水回去的路上,她特意绕了下路,从黄沙的方向走回家。
回到家中,把水少量多次的洒在羊粪上,再继续用锄头翻拌羊粪,待到羊粪和土混合,湿度合适时,萧憬又添上一层土、一层草木灰、一层羊粪。
继续搅拌混合,直至羊粪用完,水缸被填满为止。
萧憬抬头看看天,太阳快要走到正空中,应是快到午时了。
隔壁王家没有动静,不管是王兰还是苏清寒都没有要回来的迹象。
她本想的是等苏清寒买回面粉,她就可以做成面块,煮在昨日剩的兔肉汤中。
但现在看来,短时间内怕是吃不上饭了。
抬手擦掉自己额头上的汗水,又继续埋下头,用锄头把干到结块的土壤敲碎,把土地翻得更松散。
这里的土没有什么营养,就是最普通的土,其中还有石子,都需要她一点一点挑出来。
时间飞速流逝,脑袋顶上的太阳越来越正,等把土挖好,萧憬喘口气,把水缸中剩的半缸水全部浇在土壤中。
这水是前几日下雨时,装满水缸的,不算太干净,她自己都要煮沸很久才敢食用。
但用来浇水就没什么顾忌了。
浇好水,她又找出一个许久未曾用过的大背篓,背在背上,锄头当拐杖一样,撑着走出院子。
往草原上走去。
草原上有一片一片如白云般的羊群、如石块般的牛群。
它们各自占据一片嫩草地,嘴里嚼巴嚼巴进食。
草原广袤无垠,一眼望不见头,可其中的牧草却不多,多的是黄沙与戈壁。
关外的匈奴可以赶着牛羊,随着草的四季生长,而迁徙。
他们这些把家安在此处的大蓉国人却不行。
上河村的牛羊都很瘦,草原上的草不够它们吃,可再远的地方,更加靠近边关,且不说有可能出现的猛兽,光是遇见匈奴就有够骇人的。
所以村民们不敢让牛羊走远,只敢让它们在附近吃点草。
好的是,最近匈奴那边和大蓉国交好,听说要签订友好盟约,战事也少了不少。
说不定以后不用再怕匈奴了。
牛儿的蹄子在地上蹬了几下,蹬的草皮掀起,露出里面喝饱了雨水,蓄势待发准备从土壤中冲起的小嫩草苗。
头埋下,舌头卷起小嫩草苗就吃了进去。
嚼巴嚼巴,口感极好。
进食完毕的牛羊们,直接在草原上拉起了便便。
萧憬:……
实不相瞒,她就是为这个来的。
动物的粪便能很好的使土壤恢复肥力,她需要捡一些回去,沤在自家土里。
她把背篓倒着放在地上,用锄头连着地皮把一块粪便挖起来,赶进背篓之中。
脏是脏了点,胜在不要钱。
她没有装多少,小半背篓就够了,多了她够呛能背动。
就在她打算背着粪便回去时,草原上出现一个人,此人甩着赶牛羊的鞭子,吊儿郎当走上前。
本想揽住萧憬的肩,却又被那背篓中的粪便臭到,捂着鼻子离远了些。
“萧蛮子你装的都是屎?”
来的女人叫张花狗,年龄同萧憬一样才二十,因脸上有大片红色胎记,家中又养了只放牧的狗而得的诨名。
她是萧憬一大群狐朋狗友中的一个。
她站在一旁扇动着手掌,企图把臭气扇开,道:“还想着你好了喊你去镇上逛逛,没想到你脑壳有病,在这里捡屎。”
“你饿疯了吧!”
萧憬:?
蓝色狼眸瞬间凌厉,阴森森看着面前之人,一句话没说,手中锄头举起。
狠狠砸在对方腹部!
张花狗惨叫一声,骤然倒地,萧憬锄头随之而到,砸在她脑袋边。
刀锋离她脸颊只有一厘米!
张花狗叫不出来了,瞪着眼睛看着脑袋旁的锄头,快被吓傻了!
萧憬走时,手中还拿着从张花狗那里抢的焙子,一种面食。
巴掌大,形状如牛舌,中间还有油酥馅儿。
是咸口的。
累了大半天的萧憬,就缺这一口吃的!
作者有话要说:
萧憬:老婆,饿饿,吃吃。[求求你了]
苏清寒:正在赶回的路上.jpg
-
草原上资源匮乏,不管是村民们还是匈奴们的牛羊都挺瘦的,但毕竟匈奴可以游牧,他们的牛羊还是要比村民们的胖上一圈。
两国交好之后,匈奴们的牛羊可以在大蓉国贸易了,所以导致村民们的牛羊不太卖的上价了。
-
民风保守又开放可以理解为,大大方方就没事,要是偷偷摸摸的,被发现就会有人指指点点。
第8章
萧憬虚捂住腹部,走回院中,把背篓放在田旁边。
草原上的牛羊吃的都是草,粪便倒是不臭,要是黄沙戈壁上捡不到干枯的树枝或枯草,大家还会去捡牛羊粪晒干,用来生火做饭。
一点都不带介意的。
坐在矮凳上,等腹部的伤不痛后,她在灶台边找出一个不用的、约莫到她小腿处的水缸。
水缸中积了灰,还有不知何时落进去的枯草枯枝。
萧憬并没有处理这些,而是先用土把水缸底部给填满,再从灶口处翻出黑色的未完全燃烧的草木灰。
黑色草木灰中混杂着碳块,用锄头把碳块敲碎碾开,和草木灰一起洒在水缸中。
不用太多,薄薄洒上一层即可。
接着再厚铺上一层三四寸高的羊粪。
新鲜羊粪富含水分,但水分还是没有新鲜牛粪多,所以需要均匀的给它们撒上水,再和土壤搅拌在一起。
湿润度保持在手摸着有点润,但不留下水痕最好。
可惜水缸中没有水了,萧憬打算先把牛粪埋在土里,再去打点水回来。
牛羊粪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
牛粪凉性大,含水量高,比较细腻松散,能很好地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更加松软富有透气性。
像萧憬家这种贫瘠的、没什么肥力还偏沙质的土壤,就正适合用牛粪来改善。
但因其性凉,使用过多会土壤失温,影响作物生长。
所以牛粪不用太多,够改善萧憬挖出来的田就行。
而羊粪呢,肥效温和,颗粒松散,营养成分也丰富,适合用来施肥壮苗。
使作物茁壮成长。
且羊粪发酵时间短,用不了几日就可以使用。
把背篓里的牛粪都挑出来,均匀铺开在土壤中,用锄头把这些牛粪中夹杂的草茎,草杆等东西碾碎
新鲜牛粪湿度较大,需要用土壤和草木灰混合来降低湿度。
撒上草木灰后,萧憬用锄头赶着土把牛粪掩埋,然后再不停的翻挖土壤,让牛粪和土壤充分地混合在一起。
花了一刻钟让牛粪与土壤翻拌均匀后,萧憬发现自己捡的牛粪不算多,估计只够让一半的土壤变得有肥力,后续还要再捡点牛粪继续发酵。
身体已经很累了,但她不想休息,想一鼓作气把这两种肥处理好。
她拿着以往原主阿娘挑水的木桶,走向桑塔塔河。
桑塔塔河是一条蜿蜒崎岖,却养育着数十个村庄城镇的河流。
它水草丰茂,水蓝而清,鱼虾皆若空游无所依。
上河村村民有时会把鸡鸭赶到河边,让它们自行觅食。
只是最近干旱无比,两个月来,只下过前些日子那一场雨,让原本水势渐小,几乎快要干涸的桑塔塔河又流动起来。
哗哗哗运送着大家赖以生存的水源。
只是临近秋季,大旱不会就此消失。
村民们终日惶惶,怕那场雨之后,是更加恐怖持久的大旱。
提着水桶来到河边,这里人还不少嘞,好几个婶子在下游洗衣,孩童在旁边玩水。
中游地段,有几个大叔在插鱼,看那样子似乎还没有收获。
萧憬没多逗留,走到上游打起一桶水,就准备回去。
哪想那些大叔看见她,就凑到一起,在蛐蛐着什么。
声音是一点都不小,让萧憬听到几个关键词,什么“蛮子……杂种……捡羊粪……”
想来是在嘲笑她。
她离开的步伐没有停顿,仿佛没听到般,只是眼眸压下很多,脑海中在算计着什么。
她的脾气绝不算好的,以前的她为了找寻植物做标本、为了研究珍稀植物,常往山林里钻。
在那种荒郊野岭中,是最容易遇见“事”的。
而这种“事”通常是人为,她少不了与那些凶恶之人打交道,可没有哪一次是她吃亏的。
现在也是如此,她不可能听到有人骂她,却无动于衷。
提水回去的路上,她特意绕了下路,从黄沙的方向走回家。
回到家中,把水少量多次的洒在羊粪上,再继续用锄头翻拌羊粪,待到羊粪和土混合,湿度合适时,萧憬又添上一层土、一层草木灰、一层羊粪。
继续搅拌混合,直至羊粪用完,水缸被填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