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不用药,顺其自然,是医家最稳妥之道。
但是,眼下时间就是生命。再拖下去,大人孩子都可能因脱力、窒息而陷入绝境!
“不能再等了!”徐闻道猛地一跺脚,眼中闪过决断,“开方‘催生顺产汤’,加味!速度要快,三碗水煎成一碗,速速送来!”
他口述药方,赵铮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向药房,亲自守着药炉,双眼熬得通红。
当那碗浓稠苦涩的褐色药汤被端进产房时,赵铮看着那扇隔绝了他与妻子的门,生平第一次涌起了强烈的悔意。
他宁愿不要孩子,也不要玲珑承受这样的痛苦。
药力很快发挥了作用。阮玲珑感觉宫缩变得更加密集和强烈,产道的阻力似乎在减弱。然而,就在她以为曙光在即时,新的危机降临:两个小家伙仿佛都感应到了出口的松动,竟同时发力,争抢着要出来。
一个胎头稍稍靠前,另一个也不甘落后,结果反而互相掣肘,谁也出不来。
“两个孩子顶住了!”经验最丰富的稳婆失声惊呼,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阮玲珑只觉得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在腹中拉扯、冲撞,剧痛让她几乎昏厥。力气正在飞速流逝,意识也开始模糊。
不行,这样下去不行!
绝望之中,末世求生的本能和母亲保护孩子的意志让她做出了最后的挣扎。
她集中起残存的所有精神,试图催动那沉寂多时的木系异能。她想用意念温和地引导其中一个孩子稍稍后退,让出通道。
然而,就在她意念触及腹中胎儿,试图用那熟悉的绿色能量去“牵引”靠后的那个孩子时。
嗡!
一种奇异的、仿佛灵魂被抽离的眩晕感瞬间席卷了她!
阮玲珑体内那如同潺潺溪流、生生不息的木系异能,在触及胎儿的刹那,竟然如同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彻底失去了对那股力量的感知!
阮玲珑低低叫了一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猛地从产床上坐了起来,巨大的恐慌压过了身体的剧痛。
就在她坐起的这一刹那,“哇!”
一声嘹亮而充满生命力的婴儿啼哭,如同天籁般在产房中骤然响起。
“生了,生了!是个带把的小子!”稳婆惊喜的声音带着哭腔,稳稳地用双手托起一个浑身沾满胎脂、正放声大哭的男婴。
“玲珑,快躺下。还有一个,还有一个孩子没出来。”
文静又惊又喜,连忙扶住女儿,用温热的棉巾擦拭她脸上交织的汗水和泪水,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和浓浓的担忧,“玲珑,你刚才怎么了?别吓娘!”
阮玲珑茫然地看着被抱走的儿子,又低头看向自己依旧高耸的腹部。
刚才那瞬间异能消失的感觉还残留在心底,但此刻,她已无暇细想。母亲温暖的怀抱和急切的呼唤让她找回了神志。
她紧紧抱住文静,仿佛汲取着最后的勇气和力量,然后深吸一口气,用尽身体里最后残存的所有力气,再次向下狠狠用力。
这一次,孩子生得异常顺利。
“哇!”
又是一声清脆的啼哭,另一个小生命滑出了母体。
“是个千金!龙凤胎!恭喜夫人,恭喜老夫人!龙凤呈祥啊!”稳婆们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阮玲珑浑身脱力,如同被抽去了所有骨头,耷拉在文静身上。
她甚至来不及看一眼女儿,巨大的疲惫如同黑色的潮水,瞬间将她彻底淹没。
在陷入沉睡的前一刻,一个模糊而清晰的念头划过阮玲珑的脑海,异能好像转移到那个妹妹身上?然后,她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产房外,当赵铮终于被允许进来,看到襁褓中两个皱巴巴却充满生命力的小家伙时,巨大的狂喜只持续了一瞬。
他只看了一眼,便扑到床边,紧紧握住阮玲珑冰凉的手,声音沙哑而颤抖:“玲珑!玲珑!你怎么样?你醒醒!”
文静拍了拍赵铮肩头,告诉他玲珑只是累得睡着了。
徐闻道更是不顾什么“产房污秽”的俗礼,他直接拨开众人,坐到床边,三指精准地搭上阮玲珑的手腕。
他凝神细诊,脸色由凝重渐渐转为舒缓:“脉象虽虚浮,但根基未损,只是耗尽了心力。静儿说得没错,玲珑累得狠了,让她好好睡一觉。”
说完,他长长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大半。
话虽如此,徐闻道诊脉的手指并未立刻离开。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因为他清晰地感觉到,玲珑体内那股一直蓬勃旺盛、远超常人的特殊生机,此刻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她的身体虽然无大碍,但那种独特的“生命力场”却完全沉寂了。
心中疑窦丛生,徐闻道立刻将目光投向两个刚出生的重孙。
他小心地捧起哥哥的小手,仔细诊脉。小家伙脉象有力,是个健康壮实的男婴,并无异常。
当他再捧起妹妹那更为娇小柔软的手腕时,指尖触及的瞬间,一股微弱却无比清晰、无比熟悉的蓬勃生机感,如同初春破土的新芽,带着难以言喻的生命活力,轻轻拂过他的感知。
徐闻道浑身一震,眼睛瞬间瞪大!
他难以置信地再次凝神感受。没错!就是这股生机勃勃的气息,虽然还很稚嫩,但其本源特质,与玲珑之前身上那股独特的“生气”何其相似,甚至更加精纯!
一个匪夷所思却又无比合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入徐闻道的脑海。
玲珑体内神秘的“生机”,难道是在分娩的时刻,通过某种难以理解的玄妙方式,转移到了这个女婴身上?
徐闻道看着襁褓中睡得香甜、浑然不知身怀异宝的重孙女,又看了看沉睡中、气息变得“平凡”却安稳的玲珑,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究竟是福是祸?这奇异的力量,对这孩子未来又会有什么影响?
阮玲珑平安诞下龙凤胎的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了平安镇。
这简直是裕民山庄乃至整个平安镇天大的喜事!
赵铮亲自带着人,将煮得红彤彤、象征着喜庆与福气的红鸡蛋,挨家挨户地送到老百姓手中。每人一个,让大家一同分享这份巨大的喜悦。
镇民们的回报同样真挚而热切。
裕民山庄门口,再次堆满了乡亲们送来的心意。手工缝制的小衣服、小鞋子、虎头帽、百家被……琳琅满目,针脚细密,用料实在。
许多心思灵巧的妇人,考虑到大家都送一样的礼物,更是特意将衣物往大了做。
于是,等赵铮和阮玲珑回过神来时,惊讶地发现,两个孩子从刚出生到三岁左右的四季衣裳鞋袜,竟然已经足够穿用了。
这份质朴而厚重的情谊,让赵铮和刚醒来不久的阮玲珑感动不已。
关于两个小家伙的取名重任,自然落在了学识渊博又德高望重的徐闻道身上。
赵铮和阮玲珑对此毫无异议,乐得清闲。
徐闻道翻遍了典籍,斟酌了数日,终于在大年初三这天,郑重地宣布了两个孩子的名字。
“哥哥,名唤赵时安,取‘时和岁丰,平安顺遂’之意。”
“妹妹,名唤赵时宜,取‘顺时应务,万事咸宜’之意。”
“时安”、“时宜”,既寄托了对孩子一生平安顺遂、诸事合宜的美好祝愿,又暗含着对时局的期许。
全家人都对这名字赞不绝口,十分满意。
就在平安镇沉浸在新生喜悦之中时,千里之外的京城皇宫,气氛却如同冰封的寒潭。
御书房内,炭火烧得极旺,却驱不散周衡昌身上散发的寒意。他肩胛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脸色因失血和震怒而显得异常苍白。
在他面前的地上,跪着一个抖如筛糠的老妇人。此人,正是当年从冰冷的河水中,捞起那个奄奄一息女婴的程家仆人张婆子。
自从程远山和程嘉禾问斩,程家人全族流放,程家的仆人也都各自被发卖。
暗卫们找到张婆子,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说!”周衡昌的声音不高,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威压,每一个字都像冰锥砸在地上。
“把你当年如何‘捡’到那个孩子,她在程家是如何度过的,给朕一字不漏地说清楚!若有半句虚言……”他未说完的话,比任何酷刑的威胁都更令人胆寒。
张婆子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隐瞒?
她磕头如捣蒜,涕泪横流地开始讲述那尘封了十多年的悲惨往事。
“陛……陛下饶命!老奴……老奴是在崇明九年腊月,在京城西郊的落霞河下游,捞……捞起的那个女娃子。当时天寒地冻,她裹在一个锦缎小包被里,小脸冻得青紫,就……就剩一口气了……小的看她可怜,就、就抱回了程家……”
“老奴养不活女娃子,就把她送给了其他想要孩子的家仆。再后来……后来的事,老奴,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眼下时间就是生命。再拖下去,大人孩子都可能因脱力、窒息而陷入绝境!
“不能再等了!”徐闻道猛地一跺脚,眼中闪过决断,“开方‘催生顺产汤’,加味!速度要快,三碗水煎成一碗,速速送来!”
他口述药方,赵铮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向药房,亲自守着药炉,双眼熬得通红。
当那碗浓稠苦涩的褐色药汤被端进产房时,赵铮看着那扇隔绝了他与妻子的门,生平第一次涌起了强烈的悔意。
他宁愿不要孩子,也不要玲珑承受这样的痛苦。
药力很快发挥了作用。阮玲珑感觉宫缩变得更加密集和强烈,产道的阻力似乎在减弱。然而,就在她以为曙光在即时,新的危机降临:两个小家伙仿佛都感应到了出口的松动,竟同时发力,争抢着要出来。
一个胎头稍稍靠前,另一个也不甘落后,结果反而互相掣肘,谁也出不来。
“两个孩子顶住了!”经验最丰富的稳婆失声惊呼,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阮玲珑只觉得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在腹中拉扯、冲撞,剧痛让她几乎昏厥。力气正在飞速流逝,意识也开始模糊。
不行,这样下去不行!
绝望之中,末世求生的本能和母亲保护孩子的意志让她做出了最后的挣扎。
她集中起残存的所有精神,试图催动那沉寂多时的木系异能。她想用意念温和地引导其中一个孩子稍稍后退,让出通道。
然而,就在她意念触及腹中胎儿,试图用那熟悉的绿色能量去“牵引”靠后的那个孩子时。
嗡!
一种奇异的、仿佛灵魂被抽离的眩晕感瞬间席卷了她!
阮玲珑体内那如同潺潺溪流、生生不息的木系异能,在触及胎儿的刹那,竟然如同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彻底失去了对那股力量的感知!
阮玲珑低低叫了一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猛地从产床上坐了起来,巨大的恐慌压过了身体的剧痛。
就在她坐起的这一刹那,“哇!”
一声嘹亮而充满生命力的婴儿啼哭,如同天籁般在产房中骤然响起。
“生了,生了!是个带把的小子!”稳婆惊喜的声音带着哭腔,稳稳地用双手托起一个浑身沾满胎脂、正放声大哭的男婴。
“玲珑,快躺下。还有一个,还有一个孩子没出来。”
文静又惊又喜,连忙扶住女儿,用温热的棉巾擦拭她脸上交织的汗水和泪水,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和浓浓的担忧,“玲珑,你刚才怎么了?别吓娘!”
阮玲珑茫然地看着被抱走的儿子,又低头看向自己依旧高耸的腹部。
刚才那瞬间异能消失的感觉还残留在心底,但此刻,她已无暇细想。母亲温暖的怀抱和急切的呼唤让她找回了神志。
她紧紧抱住文静,仿佛汲取着最后的勇气和力量,然后深吸一口气,用尽身体里最后残存的所有力气,再次向下狠狠用力。
这一次,孩子生得异常顺利。
“哇!”
又是一声清脆的啼哭,另一个小生命滑出了母体。
“是个千金!龙凤胎!恭喜夫人,恭喜老夫人!龙凤呈祥啊!”稳婆们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阮玲珑浑身脱力,如同被抽去了所有骨头,耷拉在文静身上。
她甚至来不及看一眼女儿,巨大的疲惫如同黑色的潮水,瞬间将她彻底淹没。
在陷入沉睡的前一刻,一个模糊而清晰的念头划过阮玲珑的脑海,异能好像转移到那个妹妹身上?然后,她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产房外,当赵铮终于被允许进来,看到襁褓中两个皱巴巴却充满生命力的小家伙时,巨大的狂喜只持续了一瞬。
他只看了一眼,便扑到床边,紧紧握住阮玲珑冰凉的手,声音沙哑而颤抖:“玲珑!玲珑!你怎么样?你醒醒!”
文静拍了拍赵铮肩头,告诉他玲珑只是累得睡着了。
徐闻道更是不顾什么“产房污秽”的俗礼,他直接拨开众人,坐到床边,三指精准地搭上阮玲珑的手腕。
他凝神细诊,脸色由凝重渐渐转为舒缓:“脉象虽虚浮,但根基未损,只是耗尽了心力。静儿说得没错,玲珑累得狠了,让她好好睡一觉。”
说完,他长长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大半。
话虽如此,徐闻道诊脉的手指并未立刻离开。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因为他清晰地感觉到,玲珑体内那股一直蓬勃旺盛、远超常人的特殊生机,此刻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她的身体虽然无大碍,但那种独特的“生命力场”却完全沉寂了。
心中疑窦丛生,徐闻道立刻将目光投向两个刚出生的重孙。
他小心地捧起哥哥的小手,仔细诊脉。小家伙脉象有力,是个健康壮实的男婴,并无异常。
当他再捧起妹妹那更为娇小柔软的手腕时,指尖触及的瞬间,一股微弱却无比清晰、无比熟悉的蓬勃生机感,如同初春破土的新芽,带着难以言喻的生命活力,轻轻拂过他的感知。
徐闻道浑身一震,眼睛瞬间瞪大!
他难以置信地再次凝神感受。没错!就是这股生机勃勃的气息,虽然还很稚嫩,但其本源特质,与玲珑之前身上那股独特的“生气”何其相似,甚至更加精纯!
一个匪夷所思却又无比合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入徐闻道的脑海。
玲珑体内神秘的“生机”,难道是在分娩的时刻,通过某种难以理解的玄妙方式,转移到了这个女婴身上?
徐闻道看着襁褓中睡得香甜、浑然不知身怀异宝的重孙女,又看了看沉睡中、气息变得“平凡”却安稳的玲珑,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究竟是福是祸?这奇异的力量,对这孩子未来又会有什么影响?
阮玲珑平安诞下龙凤胎的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了平安镇。
这简直是裕民山庄乃至整个平安镇天大的喜事!
赵铮亲自带着人,将煮得红彤彤、象征着喜庆与福气的红鸡蛋,挨家挨户地送到老百姓手中。每人一个,让大家一同分享这份巨大的喜悦。
镇民们的回报同样真挚而热切。
裕民山庄门口,再次堆满了乡亲们送来的心意。手工缝制的小衣服、小鞋子、虎头帽、百家被……琳琅满目,针脚细密,用料实在。
许多心思灵巧的妇人,考虑到大家都送一样的礼物,更是特意将衣物往大了做。
于是,等赵铮和阮玲珑回过神来时,惊讶地发现,两个孩子从刚出生到三岁左右的四季衣裳鞋袜,竟然已经足够穿用了。
这份质朴而厚重的情谊,让赵铮和刚醒来不久的阮玲珑感动不已。
关于两个小家伙的取名重任,自然落在了学识渊博又德高望重的徐闻道身上。
赵铮和阮玲珑对此毫无异议,乐得清闲。
徐闻道翻遍了典籍,斟酌了数日,终于在大年初三这天,郑重地宣布了两个孩子的名字。
“哥哥,名唤赵时安,取‘时和岁丰,平安顺遂’之意。”
“妹妹,名唤赵时宜,取‘顺时应务,万事咸宜’之意。”
“时安”、“时宜”,既寄托了对孩子一生平安顺遂、诸事合宜的美好祝愿,又暗含着对时局的期许。
全家人都对这名字赞不绝口,十分满意。
就在平安镇沉浸在新生喜悦之中时,千里之外的京城皇宫,气氛却如同冰封的寒潭。
御书房内,炭火烧得极旺,却驱不散周衡昌身上散发的寒意。他肩胛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脸色因失血和震怒而显得异常苍白。
在他面前的地上,跪着一个抖如筛糠的老妇人。此人,正是当年从冰冷的河水中,捞起那个奄奄一息女婴的程家仆人张婆子。
自从程远山和程嘉禾问斩,程家人全族流放,程家的仆人也都各自被发卖。
暗卫们找到张婆子,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说!”周衡昌的声音不高,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威压,每一个字都像冰锥砸在地上。
“把你当年如何‘捡’到那个孩子,她在程家是如何度过的,给朕一字不漏地说清楚!若有半句虚言……”他未说完的话,比任何酷刑的威胁都更令人胆寒。
张婆子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隐瞒?
她磕头如捣蒜,涕泪横流地开始讲述那尘封了十多年的悲惨往事。
“陛……陛下饶命!老奴……老奴是在崇明九年腊月,在京城西郊的落霞河下游,捞……捞起的那个女娃子。当时天寒地冻,她裹在一个锦缎小包被里,小脸冻得青紫,就……就剩一口气了……小的看她可怜,就、就抱回了程家……”
“老奴养不活女娃子,就把她送给了其他想要孩子的家仆。再后来……后来的事,老奴,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