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短暂的茫然之后,巨大的悲痛和恐惧瞬间将他淹没。他看着眼前那片焦黑的、冒着青烟的废墟,看着那化为焦炭的御赐牌匾残骸,只觉得天旋地转。
但他知道,此刻他不能倒。
“快!救火队继续泼水,防止火势死灰复燃!”卢文清强撑着站起来,声音嘶哑却带着一股决绝。
“所有衙役听令!立刻封锁整个裕民山庄废墟。任何人不得靠近!违者以破坏凶案现场论处!”
起初,悲痛欲绝的百姓们根本不听,依旧哭喊着要冲进去救人。
“裕民夫人还在里面!我们要进去!”
“让开!我们要找赵大哥!”
卢文清看着群情激愤的百姓,猛地拔高了声音,带着哭腔嘶喊道:“乡亲们,听我说!裕民夫人、赵庄主他们……可能……可能已经不在了。但这场火,它不是意外!它是谋杀!是有人故意放火要杀他们全家啊!”
“谋杀”二字如同惊雷,炸响在众人耳边!
哭喊声瞬间小了许多,无数双含泪的眼睛震惊地看向卢文清。
“凶手可能就在我们中间,或者留下了证据!你们这样冲进去,会踩乱现场,会毁掉凶手留下的线索,会让我们永远抓不到真凶!让裕民夫人他们死不瞑目啊!”
卢文清声泪俱下,指着那片焦黑的废墟,“你们想让凶手逍遥法外吗?”
这话如同冰水,浇醒了被悲痛冲昏头脑的众人。
是啊,如果是恶意纵火谋杀……那必须抓住凶手!
“我们听卢大人的!”
“保护现场!抓凶手!”
“为裕民夫人报仇!”
在卢文清晓以大义的嘶喊下,悲愤的百姓们终于强忍着悲痛,他们停下了往前冲的脚步,含着泪,自发地在衙役的指挥下,远远地围成一个圈。
他们悲戚而警惕地守护着那片焦土,仿佛在守护着他们心中最后的神圣之地。
卢文清看着暂时稳定下来的局面,心中没有丝毫轻松,只有更沉重的压力。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他立刻返回县衙,不顾身体虚弱,提笔疾书。
第一封,十万火急,写给顶头上司:州府知府大人。
信中卢文清详细禀报了裕民山庄遭人纵火,疑似谋杀裕民夫人全家。现场发现许多不明黑衣人尸体,百姓群情激愤等所有情况,请求州府立刻派员支援勘察现场并处理此惊天大案。
第二封,他直接用上了官方最高级别的八百里加急通道!
这是一封写给当今天子周衡昌的认罪书兼泣血奏报。
信中,他详细描述了裕民夫人对平安镇、对大周朝的功绩,描述了昨夜那场惨绝人寰的大火,描述了御赐牌匾被焚毁的骇人听闻,描述了百姓的悲恸与自己的失职无能,最后,他沉痛地请罪,并恳请陛下派钦差彻查此案,为裕民夫人讨回公道。
写完这两封重如千钧的信,卢文清几乎虚脱,但他不敢停歇。
县衙人手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有效控制现场和进行初步勘察。
卢文清咬咬牙,再次提笔,以最恳切的语气,向三十里外驻扎的一支地方卫所主官写去求援信,请求派兵协助封锁现场、维持秩序。
当天傍晚,在百姓们悲愤的注视下,一队盔甲鲜明的地方驻军终于赶到,与县衙衙役一起,彻底接管了已成焦土的裕民山庄废墟。
士兵们拉起长长的警戒线,严禁任何人靠近,开始进行初步的清理和证据搜寻工作。肃杀的气氛弥漫开来。
程远山站在距离警戒线不远的一处高坡上,远远地望着那片被军队严密看守的焦黑废墟。
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和一种死寂的气息。
程远山最终还是来了。
因为他知道,这种时候,自己若龟缩在别院不出面,反而更显得心虚,更授人以柄。他要表现出一个“惊闻噩耗、前来关切”的姿态。
程远山的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震惊、悲痛和难以置信,仿佛也被这惨剧深深触动。
然而,他内心的惊涛骇浪却无人知晓。
他的人,一个都没回来,尸体还被发现了……这阮玲珑,如今到底是人是鬼?
她真的死了吗?
如果阮玲珑死了,那些陷阱是谁布置的?
如果阮玲珑没死,她和赵铮、徐闻道去了哪里?为何废墟里找不到任何属于他们的痕迹?
还有那些百姓……那些士兵……那封锁得如同铁桶般的现场……
程远山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骨升起,迅速蔓延全身。
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精心策划的雷霆一击,不仅没能除掉心腹大患,反而像是捅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马蜂窝!
一个巨大的、充满未知危险的漩涡,正以裕民山庄的废墟为中心,疯狂地旋转起来,而他程家,似乎正被无可抗拒地拖向漩涡的中心。
他看着那片焦土,眼神复杂到了极点。那里埋葬的,似乎不仅仅是一座山庄,更可能是他程家的万丈深渊!
82
第82章 震怒
◎阮玲珑进京◎
裕民山庄那场焚尽一切的大火熄灭后,卢文清顶着巨大的压力,指挥衙役和驻军在悲愤的百姓协助下,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废墟清理工作。
整整五天,焦黑的瓦砾被一点点移开,断壁残垣被仔细检查。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以及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
最终,衙役和驻军从这片地狱般的废墟中,一共清理出二十六具被烧得面目全非、残缺不全的尸骸。
他们身上的衣物大多化为灰烬,但一些未被完全焚毁的金属物件:特制的短刃、带有独特凹槽的飞镖、以及几块在高温下变形但依稀可辨特殊纹路的腰牌残片。
这些都作为重要证据,被卢文清如同珍宝般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密封保存。
然而,更让卢文清心惊肉跳的是,在这片本该是阮玲珑、赵铮、徐闻道等人葬身之所的废墟核心区域,竟然没有发现任何与他们身形特征相符的、相对完整的尸骨。
只有一些散落的、无法辨认归属的焦黑骨殖。*
这个发现,如同一道微弱的希望之光,却又带来了更深的谜团和不安。
就在清理工作接近尾声的当晚,一份没有署名的信笺,被一支冷箭射进了卢文清的卧房,牢牢钉在他的床柱上。
信上只有一行杀气腾腾的字:“卢文清,到此为止!再查,灭门!”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寒意瞬间浸透了卢文清的骨髓,因为他知道,这应该是程家对他最后的警告,也是对他性命的直接威胁!
卢文清心中自有一番推断,在程家少爷和程家家主来平安镇之前,一切安好无恙。
所有的是是非非,都是程家人带来的。
只可惜,现在还没有直接有力的证据,不然……他可以直接发布抓捕令!
身为七品芝麻官,卢文清没想到,自己居然也会有怀疑和抓捕正二品大员的冲动。
程远山此时的心情,远非“糟糕”二字可以形容。
裕民山庄被烧毁的废墟如同一根毒刺,深深扎在他心里。
没有找到阮玲珑及其家人的明确尸骸,这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那些早有准备的陷阱,那些消失的护卫……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可怕的可能性:阮玲珑很可能还活着。而且,她带走了致命的证据和人证!
程远山深知此地不宜久留。
在将自己“不在场”的证据链做得滴水不漏,并彻底切断了与那些派出去的死士的一切联系后,程远山便如同惊弓之鸟,第一时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平安镇,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他要回到权力的中心,利用程家的根基和人脉,将这场滔天大火带来的毁灭性影响,尽可能压下去。
——————
京城,刑部侍郎裴余亮风尘仆仆地回到府邸。
江南漕运贪墨大案耗费了他巨大的心力,走进书房没多久,他就看到了书案上那几封被压在最下面的信件。
抽出来一看,赫然是来自平安镇县令卢文清!
裴余亮心头猛地一跳,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他立刻拆信,越看脸色越是铁青,最后几乎站立不稳。
“裕民夫人受辱?程嘉禾栽赃裕民夫人是程家逃奴!”
裴余亮倒吸一口凉气,顾不得换下沾满旅途尘埃的官袍,抓起那几封信件,便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出府邸,直奔皇宫而去。
他必须立刻面圣!
御书房内,皇帝周衡昌正在批阅奏章。
听闻裴余亮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立刻宣召。
裴余亮冲进御书房,甚至来不及行全礼,便将卢文清的信件高高举起,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怒:“陛下,平安镇出事了!裕民夫人阮玲珑遭程家幼子程嘉禾当众污蔑,称其为程家逃奴,意图掳掠!”
但他知道,此刻他不能倒。
“快!救火队继续泼水,防止火势死灰复燃!”卢文清强撑着站起来,声音嘶哑却带着一股决绝。
“所有衙役听令!立刻封锁整个裕民山庄废墟。任何人不得靠近!违者以破坏凶案现场论处!”
起初,悲痛欲绝的百姓们根本不听,依旧哭喊着要冲进去救人。
“裕民夫人还在里面!我们要进去!”
“让开!我们要找赵大哥!”
卢文清看着群情激愤的百姓,猛地拔高了声音,带着哭腔嘶喊道:“乡亲们,听我说!裕民夫人、赵庄主他们……可能……可能已经不在了。但这场火,它不是意外!它是谋杀!是有人故意放火要杀他们全家啊!”
“谋杀”二字如同惊雷,炸响在众人耳边!
哭喊声瞬间小了许多,无数双含泪的眼睛震惊地看向卢文清。
“凶手可能就在我们中间,或者留下了证据!你们这样冲进去,会踩乱现场,会毁掉凶手留下的线索,会让我们永远抓不到真凶!让裕民夫人他们死不瞑目啊!”
卢文清声泪俱下,指着那片焦黑的废墟,“你们想让凶手逍遥法外吗?”
这话如同冰水,浇醒了被悲痛冲昏头脑的众人。
是啊,如果是恶意纵火谋杀……那必须抓住凶手!
“我们听卢大人的!”
“保护现场!抓凶手!”
“为裕民夫人报仇!”
在卢文清晓以大义的嘶喊下,悲愤的百姓们终于强忍着悲痛,他们停下了往前冲的脚步,含着泪,自发地在衙役的指挥下,远远地围成一个圈。
他们悲戚而警惕地守护着那片焦土,仿佛在守护着他们心中最后的神圣之地。
卢文清看着暂时稳定下来的局面,心中没有丝毫轻松,只有更沉重的压力。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他立刻返回县衙,不顾身体虚弱,提笔疾书。
第一封,十万火急,写给顶头上司:州府知府大人。
信中卢文清详细禀报了裕民山庄遭人纵火,疑似谋杀裕民夫人全家。现场发现许多不明黑衣人尸体,百姓群情激愤等所有情况,请求州府立刻派员支援勘察现场并处理此惊天大案。
第二封,他直接用上了官方最高级别的八百里加急通道!
这是一封写给当今天子周衡昌的认罪书兼泣血奏报。
信中,他详细描述了裕民夫人对平安镇、对大周朝的功绩,描述了昨夜那场惨绝人寰的大火,描述了御赐牌匾被焚毁的骇人听闻,描述了百姓的悲恸与自己的失职无能,最后,他沉痛地请罪,并恳请陛下派钦差彻查此案,为裕民夫人讨回公道。
写完这两封重如千钧的信,卢文清几乎虚脱,但他不敢停歇。
县衙人手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有效控制现场和进行初步勘察。
卢文清咬咬牙,再次提笔,以最恳切的语气,向三十里外驻扎的一支地方卫所主官写去求援信,请求派兵协助封锁现场、维持秩序。
当天傍晚,在百姓们悲愤的注视下,一队盔甲鲜明的地方驻军终于赶到,与县衙衙役一起,彻底接管了已成焦土的裕民山庄废墟。
士兵们拉起长长的警戒线,严禁任何人靠近,开始进行初步的清理和证据搜寻工作。肃杀的气氛弥漫开来。
程远山站在距离警戒线不远的一处高坡上,远远地望着那片被军队严密看守的焦黑废墟。
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和一种死寂的气息。
程远山最终还是来了。
因为他知道,这种时候,自己若龟缩在别院不出面,反而更显得心虚,更授人以柄。他要表现出一个“惊闻噩耗、前来关切”的姿态。
程远山的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震惊、悲痛和难以置信,仿佛也被这惨剧深深触动。
然而,他内心的惊涛骇浪却无人知晓。
他的人,一个都没回来,尸体还被发现了……这阮玲珑,如今到底是人是鬼?
她真的死了吗?
如果阮玲珑死了,那些陷阱是谁布置的?
如果阮玲珑没死,她和赵铮、徐闻道去了哪里?为何废墟里找不到任何属于他们的痕迹?
还有那些百姓……那些士兵……那封锁得如同铁桶般的现场……
程远山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骨升起,迅速蔓延全身。
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精心策划的雷霆一击,不仅没能除掉心腹大患,反而像是捅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马蜂窝!
一个巨大的、充满未知危险的漩涡,正以裕民山庄的废墟为中心,疯狂地旋转起来,而他程家,似乎正被无可抗拒地拖向漩涡的中心。
他看着那片焦土,眼神复杂到了极点。那里埋葬的,似乎不仅仅是一座山庄,更可能是他程家的万丈深渊!
82
第82章 震怒
◎阮玲珑进京◎
裕民山庄那场焚尽一切的大火熄灭后,卢文清顶着巨大的压力,指挥衙役和驻军在悲愤的百姓协助下,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废墟清理工作。
整整五天,焦黑的瓦砾被一点点移开,断壁残垣被仔细检查。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以及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
最终,衙役和驻军从这片地狱般的废墟中,一共清理出二十六具被烧得面目全非、残缺不全的尸骸。
他们身上的衣物大多化为灰烬,但一些未被完全焚毁的金属物件:特制的短刃、带有独特凹槽的飞镖、以及几块在高温下变形但依稀可辨特殊纹路的腰牌残片。
这些都作为重要证据,被卢文清如同珍宝般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密封保存。
然而,更让卢文清心惊肉跳的是,在这片本该是阮玲珑、赵铮、徐闻道等人葬身之所的废墟核心区域,竟然没有发现任何与他们身形特征相符的、相对完整的尸骨。
只有一些散落的、无法辨认归属的焦黑骨殖。*
这个发现,如同一道微弱的希望之光,却又带来了更深的谜团和不安。
就在清理工作接近尾声的当晚,一份没有署名的信笺,被一支冷箭射进了卢文清的卧房,牢牢钉在他的床柱上。
信上只有一行杀气腾腾的字:“卢文清,到此为止!再查,灭门!”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寒意瞬间浸透了卢文清的骨髓,因为他知道,这应该是程家对他最后的警告,也是对他性命的直接威胁!
卢文清心中自有一番推断,在程家少爷和程家家主来平安镇之前,一切安好无恙。
所有的是是非非,都是程家人带来的。
只可惜,现在还没有直接有力的证据,不然……他可以直接发布抓捕令!
身为七品芝麻官,卢文清没想到,自己居然也会有怀疑和抓捕正二品大员的冲动。
程远山此时的心情,远非“糟糕”二字可以形容。
裕民山庄被烧毁的废墟如同一根毒刺,深深扎在他心里。
没有找到阮玲珑及其家人的明确尸骸,这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那些早有准备的陷阱,那些消失的护卫……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可怕的可能性:阮玲珑很可能还活着。而且,她带走了致命的证据和人证!
程远山深知此地不宜久留。
在将自己“不在场”的证据链做得滴水不漏,并彻底切断了与那些派出去的死士的一切联系后,程远山便如同惊弓之鸟,第一时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平安镇,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他要回到权力的中心,利用程家的根基和人脉,将这场滔天大火带来的毁灭性影响,尽可能压下去。
——————
京城,刑部侍郎裴余亮风尘仆仆地回到府邸。
江南漕运贪墨大案耗费了他巨大的心力,走进书房没多久,他就看到了书案上那几封被压在最下面的信件。
抽出来一看,赫然是来自平安镇县令卢文清!
裴余亮心头猛地一跳,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他立刻拆信,越看脸色越是铁青,最后几乎站立不稳。
“裕民夫人受辱?程嘉禾栽赃裕民夫人是程家逃奴!”
裴余亮倒吸一口凉气,顾不得换下沾满旅途尘埃的官袍,抓起那几封信件,便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出府邸,直奔皇宫而去。
他必须立刻面圣!
御书房内,皇帝周衡昌正在批阅奏章。
听闻裴余亮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立刻宣召。
裴余亮冲进御书房,甚至来不及行全礼,便将卢文清的信件高高举起,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怒:“陛下,平安镇出事了!裕民夫人阮玲珑遭程家幼子程嘉禾当众污蔑,称其为程家逃奴,意图掳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