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老王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恍然大悟,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他重重拍了拍赵铮的肩膀:“好小子,你这么想是对的,没出啥状况我就放心哩。”
  老王媳妇端了两碗凉茶过来,笑眯眯地递给赵铮和阮玲珑:“走了这么远的路,快喝口水歇歇。”
  阮玲珑道了谢,小口啜饮着微甜的凉茶。
  老王媳妇上下打量着她,虽然阮玲珑戴着斗笠遮住了半边脸,但举止间的大方气质还是让这位农家妇人看得直点头。
  “铮哥儿,”老王搓了搓手,“这么多粮食,你打算怎么运上山?”
  赵铮放下茶碗,“今天先背一部分回去,剩下的过两天再来拿。”他犹豫了一下,“王叔,我想请您帮个忙。”
  “粮食放我这会儿,绝对稳当。还有啥事,你尽管开口!”老王爽快地应道。
  “我想请您和铁柱帮忙在附近几个镇上买些粮食,不拘哪个镇子,只要是新米就行。”赵铮从怀里掏出钱袋,“每帮忙买20石粮食,我给您50文辛苦费。”
  老王眼睛一亮,但很快又板起脸:“你这孩子,跟我还谈什么辛苦费!帮你跑个腿算什么?”
  赵铮坚持把钱塞到老王手里:“王叔,这不是一会儿功夫的活计,您就收下吧。要不然,以后我可不敢再请您帮忙了。”
  老王媳妇在一旁插话:“铮哥儿现在有媳妇了,是该多存些粮食。”
  她朝阮玲珑友善地笑笑,“姑娘,你是哪里人呀?怎么跟铮哥儿认识的?”
  16
  第16章 交心
  ◎我喜欢的是你这个人,不管你有什么秘密,都不会改变◎
  阮玲珑手指微微收紧,正在思考要怎么回答。赵铮不动声色地站到她身前,解释道:“王婶,她是我在山里遇到的,家里遭了灾,如今就剩她一个人了。”
  老王媳妇“哎哟”一声,满脸同情:“可怜见的,都怪婶子多嘴。你是个有福的,现在跟了铮哥儿,好日子在后头呢!”
  老王见阮玲珑似乎有些不自在,连忙岔开话题:“铮哥儿,你要买多少粮食?我给你记着。”
  “先买60石吧。”赵铮的话让老王差点咬到舌头。
  “这么多?”老王瞪大眼睛,“你家那边能放得下?”
  赵铮神秘地笑笑:“我在山里发现了个好地方,正适合存粮。”
  老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多问。他接过赵铮递来的银子,在手里掂了掂:“成,这事包在我身上。铁柱明天就去临水镇,我跑远些,去青林镇看看。”
  事情谈妥,赵铮和阮玲珑开始将今天买的粮食卸下车。
  老王帮着把米袋往背篓里装,一边装一边念叨:“你说你,单独住在深山老林里多不方便。如今有了媳妇,不如想个法子落户到咱们村子?”
  赵铮运粮的动作顿了顿:“王叔,我在山里住惯了。”
  “可你父母都不在了,就剩你一个人。”老王压低声音,“以后媳妇怀孕了,山里连个接生婆都没有,多危险呐。”
  赵铮耳根一热,偷瞄了一眼正在和老王媳妇说话的阮玲珑:“还早着呢......”
  老王媳妇也在对阮玲珑说着类似的话:“玲珑,山里湿气重,夏天蚊虫多,冬天又冷。你们小两口搬到村子里多好,邻里间也有个照应。”
  阮玲珑抿嘴笑了笑:“谢谢婶子关心,不过我们住惯了,那里清静。”
  住在村子里,是非多不说,肯定不能经常吃肉,不然肉香味从家里飘出去,还不得把村里的孩子都招惹过来,到时候反而影响不好。
  在末世,阮玲珑见过太多人性恶的一面,她并非多温和、善良的人,更不想当圣母。
  老王媳妇叹了口气,从屋里拿出一个小包袱:“这是我腌的咸菜和酱豆子,要是不嫌弃,你们带回去吃。山里新鲜蔬菜少,这些能放很久。”
  对于吃食,阮玲珑无比珍惜和敬畏,她感动地接过来,“谢谢婶子。”
  天色渐暗,赵铮和阮玲珑各自背着沉甸甸的背篓告别老王一家。
  老王执意要儿子铁柱送他们一段路,被赵铮婉拒了。
  “山路我闭着眼都能走,王叔放心。”赵铮紧了紧肩上的绳索,“买粮食的事就拜托您了。”
  老王站在院门口目送他们离开,直到两人的身影消失在暮色中的山路上,才转身回屋。
  “老头子,你说铮哥儿为啥不肯搬来村里住?”老王媳妇一边收拾喝凉茶的碗一边扭头问。
  老王坐在门槛上抽旱烟,烟雾缭绕中眯起眼睛:“你别担心,他心里有成算。再说,这猎户要改成普通户籍,也不是那么好办的。”
  “可那姑娘看着细皮嫩肉的,不像是能吃苦的样儿。”老王媳妇忧心忡忡,“住在深山里,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咋整?”
  老王磕了磕烟袋,慢悠悠地说道:“铮哥儿跟他娘学过些医术,寻常小病难不倒他。”他顿了顿,“我看那姑娘虽然脸上有斑,但眼神清亮,手脚也勤快,是个能过日子的,你别瞎操心。”
  另一边,赵铮和阮玲珑借着月光往家走。
  山路崎岖,背上的粮食又沉,两人走得并不快。
  “累不累?”赵铮不时回头问阮玲珑,“要不要休息会儿?”
  阮玲珑摇摇头,虽然额头已经沁出汗珠,但眼神依然坚定,有异能加持,她的力气远比普通人更大:“不累,我们快点回家吧,我饿了。”
  赵铮笑了:“好,回家我给你煮面,加两个荷包蛋。”
  月光如水,洒在山路上,照亮两人前行的脚步。阮玲珑忽然觉得,这样背着粮食回家的感觉,比末世时抢到一箱营养液还要踏实。
  当他们终于看到悬崖边的小路时,阮玲珑长舒一口气。
  赵铮放下背篓,转身帮阮玲珑卸下她的背篓:“今天辛苦你了。”
  阮玲珑活动了下有些酸痛的肩膀,眼睛亮晶晶的:“不辛苦,我很开心。”她指向山洞的方向,兴奋道:“铮哥,明天我们就开始改造那里吧?”
  赵铮点点头,按了按怀里新买的铜锁:“先做个结实的木门,再搭些架子防潮。”
  两人一边讨论着改造计划,一边往家走。木屋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温馨,烟囱里似乎还飘着晚饭的香气——虽然那只是阮玲珑的想象。
  “铮哥,”阮玲珑突然站住脚,认真地看着赵铮,“我忽然觉得好幸福。”
  赵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我也和你一样。”
  阮玲珑望向木屋的窗户,那里黑漆漆的,却让她感到无比安心,“那里,是我们的家。因为有你,才变得不同。”
  赵铮心头一热,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玲珑,谢谢你,愿意把这里当成家。”
  月光下,两人的影子交融在一起,仿佛本就该如此。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赵铮就起床了。他轻手轻脚地来到院子里,开始挑选合适的木材做山洞的木门。
  阮玲珑听到动静也起来了,她揉着眼睛走到赵铮身边:“铮哥,怎么起这么早?”
  “早点开工,今天活多。”赵铮指了指堆在角落的木材,“我打算用松木做门框,榉木做门板,这样既结实又防潮。”
  阮玲珑蹲下身,捡起一块木料看了看:“铮哥,我能帮什么忙?”
  赵铮想了想:“你去采些结实的藤条来,编几个垫子铺在洞里防潮。”
  分工明确,两人吃过早饭后,各自忙碌起来。
  赵铮的斧头在晨光中闪着寒光,木屑飞舞间,门框的雏形渐渐显现。阮玲珑则背着竹篓去了树林,寻找适合编织的藤蔓。
  她的手指在藤蔓间游走,木系异能悄然释放,那些结实的藤蔓仿佛有了生命般向她手中聚拢。
  这是她最近发现的异能新用法,不需要直接接触,就能轻微影响植物的生长方向。
  中午时分,赵铮已经做好了门框和门板,正在用凿子雕刻榫卯。
  阮玲珑则编好了三个大大的藤垫,还顺手采了一篮子蘑菇和野菜回来。
  “我们先做饭吃吧,我都饿了。”阮玲珑把蘑菇洗净,准备做午饭。
  赵铮放下工具,洗了手过来帮忙。两人配合默契,很快一锅香喷喷的蘑菇鸡蛋汤就做好了,配上昨天老王媳妇给的咸菜和现烙的饼,简单却美味。
  饭后,他们带着工具来到山洞前。
  赵铮测量了洞口尺寸,开始安装木门。阮玲珑则把藤垫铺在洞内的石台上,又撒上一层驱虫的草药。
  “这样粮食放在上面就不会受潮了。”阮玲珑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成果。
  赵铮安装好木门,试了试开合:“再刷层桐油就更好了,下次去镇上我们买点桐油回来,家里其他地方也能用得上。”然后,他指向洞顶垂下的钟乳石,“我打算在那里搭几根横木,可以挂熏肉和咸鱼。”
  阮玲珑眼睛一亮:“还可以编几个竹篮,装些容易受潮的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