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有学生是政治部主任家的,主任听说新老师唱英文歌,立马提高了警惕。
待问清楚那些歌曲都是国内经典歌曲,只用英文翻唱,主任绷着的弦松下来,又叮嘱他家孩子:“以后你就跟着这老师好好学英语,但要记住她唱的歌,每天放学回来告诉我。”
他家孩子撇了下嘴:“我才不给你打我们冯老师的小报告。”
主任被气笑了:“你这胳膊肘还拐到外面去了?我告诉你,你不说,我也能找别人问出来。”
“那你去找别人问,我就不说!”
冯明舒不知道自己还得了个小忠粉,她回家后不久,严佳怡就来串门了。
“明舒,恭喜你得到老师的工作。我要是知道学校有空位,我也不去竞争广播员了,我跟你一起去学校当老师多好,咱们就能一起上下班了。”严佳怡一脸遗憾的说道。
冯明舒不知道她是真心还是假意,只笑道:“广播员挺好的,当老师费嗓子还操心,学生并不好管。”
“说的也是,老师不好当。对了明舒,你一个月工资是多少呀?”严佳怡探问道。
第112章 喜庆的李家娃子
冯明舒笑道:“跟你差不多。”
严佳怡眼底的紧张一下子消散了,笑着挽起了她的胳膊:“明舒,我家里人给我寄来了一些咖啡,去我那喝咖啡吧,我那有一套专门喝咖啡的杯子。”
冯明舒摆手:“多谢你的好意了,但我不能喝咖啡,一喝整晚都睡不着。”
“真的吗?”严佳怡眼底透着怀疑和探究,“你以前喝过?”
冯明舒不想提起自己以前的生活,只笑道:“以前跟朋友一起喝过。”
“那你朋友还挺有品味。”严佳怡脱口说完,就哎呀捂住了嘴,歉意道,“明舒我没别的意思,我就是不大会说话。”
冯明舒笑笑:“我知道,我朋友的品味也确实不错。”
“改天若是有机会跟你那朋友碰上,咱们一起喝茶。”严佳怡描补了一句。
冯明舒笑着答应,又客套了几句,两家男人都回来了,严佳怡就挽着丈夫的胳膊回隔壁去了。
“你们聊了什么,这么开心?”周晋山看着妻子脸上的笑意,随口问了一句。
“聊咖啡,你喜欢喝咖啡吗?”冯明舒一边给周晋山打水洗手,一边笑问道。
周晋山立刻想起年初的时候,岳母还没有离开滨城,有天傍晚冲泡了咖啡,他只尝了一口,就苦到嗓子眼里,若非当着岳母的面,他会一口喷出去。
如今想起,舌尖还有些发苦,周晋山苦笑摇头:“我不爱喝那玩意。你喜欢吗?回头我找人问问能从哪里买到。”
“别,”冯明舒笑着摆手,“我喝不了咖啡,一喝就睡不好觉,咱滨城的家里还剩几罐咖啡留在柜子里。”
只是不知等他们回去之时,那几罐咖啡还在不在。
早知道如此,她应该邮寄给母亲的。
而在千里之外的东北,余静秋收到女儿和女婿发来的电报,电报上除了告知小两口新的地址,还有包裹邮寄的日期。
算着包裹也快到了,她便干脆带上了双胞胎前往公社。
李彦忠套上马车送他们,还往车上放了些山货。
李大山掏出几张粮票递给他:“彦忠,到了公社带弟妹和孩子下馆子吃热乎的,别啃凉的伤了胃。”
李彦忠忙推拒:“大哥,我有。”
“你有是你的,我给你的是咱家的,不管谁去公社,有票拿票,没票拿钱,总要糊弄好自己的肚子,才不至于落下病来。”李大山一脸认真的说道。
这年头,大多数人总是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多结余一些下来,保不齐就能救命。
但李家人不是这样,常年进山打猎的,不缺那口吃的,而且他们很清楚,一旦身体虚弱,遇到猛兽那就是给对方送菜去了,所以,时刻保持身体强健是猎户的基本素养。
而这一素养延续到整个家庭,包括孩子们都吃得很结实。
到新家才两三个月,双胞胎都觉得自己最近吃胖了,但后来跟三伯家的小胖墩一比,又觉得自己还是瘦溜的,于是每天放心地吃肉。
李家人看到胖了一圈的双胞胎,又满足又喜爱,果然是他们李家的孩子,就是这么喜庆。
一群喜庆的娃都爬上了马车,跟着四叔四婶一道去公社玩。
“你们这群臭小子,到了公社要听你们四叔四婶的话,不然回来把你们屁股抽烂。”李大嫂扬手威胁道。
一群孩子齐齐缩头,连声答应。
但出了屯子,孩子们就恢复了本性,冲着山林大声嚎叫,或者拿起弹弓打田野里的耗子。
进入四月,田野树梢的雪都化了,青草悄然冒头,耗子也活泼起来,于是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猎物。
李明宇看着弹弓眼热,但没有开口要。
李大胖瞧见,就把弹弓塞给他:“你试试。”
没错,李家孩子取名很有特色,不管男女每人都带了一个胖字,从大胖到九胖,唯有双胞胎躲过了这个魔咒。
当然,这是小名,上学后会给取大名。
“谢谢大堂哥!”
李明宇高兴地道谢,便学着李大胖刚刚的样子拉起了弹弓,眯起一只眼,瞄准了在田野里觅食的一只黑耗子,手一松,石子嗖地飞出去。
黑耗子察觉,吱地一声蹿远了,石子落空。
李大胖抬起手,笑呵呵地揉搓李明宇的脑袋:“小宇你还是太瘦了,手上没劲儿,不然那只耗子跑不了。”
李明宇有些沮丧,又有些不服气:“我吃的很多了,只是我现在还没有长大,等我大了,我肯定不比大堂哥差。”
李明雪冲他做了个鬼脸:“你跟大堂哥比什么,跟姐夫比呀。”
“对,我跟姐夫比!”李明宇立刻换了目标,眼睛亮晶晶的,他决定以后还是多吃点饭,要长得跟姐夫一样高。
李家九胖顿时对那位姐夫生出了好奇心:“小宇小雪,大姐夫是干什么的呀?”
大人的事不会特意告诉孩子们,所以李家九胖还以为双胞胎口中的大姐是他们的亲堂姐,连带着姐夫也叫得亲热。
李明宇骄傲地挺起了胸膛:“我姐夫是当兵的!”
“姐夫不是兵,姐夫是军官!”李明雪纠正道。
李家九胖顿时哇的一声叫起来,几个男娃更是围住双胞胎问道:“小宇小雪,我们能找军官姐夫当兵吗?”
李明宇矜持地说道:“我不清楚,我得问问我姐夫。”
“那你赶紧问!”孩子们催道。
“快不了,写信过去,我姐和姐夫要十来天才能收到。”
孩子们叽叽喳喳,坐在前头的余静秋不由得莞尔。
李彦忠见她唇角的笑意,没忍住,悄悄握了下她的手:“静秋,可还觉得冷?”
余静秋摇头笑道:“不冷,都开春了。”
她的手确实不冷,李彦忠有些遗憾地收回自己的手,往前方空处挥了下鞭子说道:“开春后,大队也要忙起来了,大队长是咱堂叔,我跟他说好了,你担任队里的会计,农活基本不用沾手。”
余静秋有些吃惊:“队里会计算是干部,这职位怎么会轮到我身上?”
“因为老会计退休了,而你原来是城里百货大楼的会计,大家信得过你。”李彦忠笑道。
第113章 下乡知青
余静秋并没有相信李彦忠那番轻描淡写的话,因为会计身为大队干部之一,队里多少人盯着呢,即便屯里大家是同姓,是亲戚,但已有远近亲疏之分。
李彦忠,或者说李家为她拿下会计这个职位,不知许出多少利益。
余静秋叹了一口气说道:“为了个干部职位,付出的比得到的还多,那就不划算了,我还是跟嫂子们一起干农活吧,一开始会做得慢些,习惯后就会好了。”
李彦忠放下了马鞭,借着袖子握住她的手:“你的手可不是用来干农活用,它该拿笔记账,或者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这些工作你也能做。”余静秋道。
李彦忠笑道:“可我更喜欢跟着几个兄长去山里打猎。”山林是宝藏,能给妻儿带来宽裕的生活。
“静秋,你不要觉得家里为了会计这个职位付出许多,或许一开始是亏的,但一两年之后,每月十几块的工资那是实实在在落在你手里的。而且,咱们家不缺劳动力,缺的是能够统筹安排家里事务的女主人。”
听完他这番话,余静秋摇头笑道:“家里的大小事都是妈和大嫂在管,管得井井有条的,可不需要我这小儿媳再插手。”
听到余静秋的自称,李彦忠的心口好似涨满了什么,不由得握紧了她的手,眼底漾出温柔:“即便大家庭不需要,但咱们这个小家需要你来安排。”
余静秋侧头看着李彦忠,嘴角弯起来,微微颔首应了声:“好。”
“四叔四婶,马车怎么停了?”
待问清楚那些歌曲都是国内经典歌曲,只用英文翻唱,主任绷着的弦松下来,又叮嘱他家孩子:“以后你就跟着这老师好好学英语,但要记住她唱的歌,每天放学回来告诉我。”
他家孩子撇了下嘴:“我才不给你打我们冯老师的小报告。”
主任被气笑了:“你这胳膊肘还拐到外面去了?我告诉你,你不说,我也能找别人问出来。”
“那你去找别人问,我就不说!”
冯明舒不知道自己还得了个小忠粉,她回家后不久,严佳怡就来串门了。
“明舒,恭喜你得到老师的工作。我要是知道学校有空位,我也不去竞争广播员了,我跟你一起去学校当老师多好,咱们就能一起上下班了。”严佳怡一脸遗憾的说道。
冯明舒不知道她是真心还是假意,只笑道:“广播员挺好的,当老师费嗓子还操心,学生并不好管。”
“说的也是,老师不好当。对了明舒,你一个月工资是多少呀?”严佳怡探问道。
第112章 喜庆的李家娃子
冯明舒笑道:“跟你差不多。”
严佳怡眼底的紧张一下子消散了,笑着挽起了她的胳膊:“明舒,我家里人给我寄来了一些咖啡,去我那喝咖啡吧,我那有一套专门喝咖啡的杯子。”
冯明舒摆手:“多谢你的好意了,但我不能喝咖啡,一喝整晚都睡不着。”
“真的吗?”严佳怡眼底透着怀疑和探究,“你以前喝过?”
冯明舒不想提起自己以前的生活,只笑道:“以前跟朋友一起喝过。”
“那你朋友还挺有品味。”严佳怡脱口说完,就哎呀捂住了嘴,歉意道,“明舒我没别的意思,我就是不大会说话。”
冯明舒笑笑:“我知道,我朋友的品味也确实不错。”
“改天若是有机会跟你那朋友碰上,咱们一起喝茶。”严佳怡描补了一句。
冯明舒笑着答应,又客套了几句,两家男人都回来了,严佳怡就挽着丈夫的胳膊回隔壁去了。
“你们聊了什么,这么开心?”周晋山看着妻子脸上的笑意,随口问了一句。
“聊咖啡,你喜欢喝咖啡吗?”冯明舒一边给周晋山打水洗手,一边笑问道。
周晋山立刻想起年初的时候,岳母还没有离开滨城,有天傍晚冲泡了咖啡,他只尝了一口,就苦到嗓子眼里,若非当着岳母的面,他会一口喷出去。
如今想起,舌尖还有些发苦,周晋山苦笑摇头:“我不爱喝那玩意。你喜欢吗?回头我找人问问能从哪里买到。”
“别,”冯明舒笑着摆手,“我喝不了咖啡,一喝就睡不好觉,咱滨城的家里还剩几罐咖啡留在柜子里。”
只是不知等他们回去之时,那几罐咖啡还在不在。
早知道如此,她应该邮寄给母亲的。
而在千里之外的东北,余静秋收到女儿和女婿发来的电报,电报上除了告知小两口新的地址,还有包裹邮寄的日期。
算着包裹也快到了,她便干脆带上了双胞胎前往公社。
李彦忠套上马车送他们,还往车上放了些山货。
李大山掏出几张粮票递给他:“彦忠,到了公社带弟妹和孩子下馆子吃热乎的,别啃凉的伤了胃。”
李彦忠忙推拒:“大哥,我有。”
“你有是你的,我给你的是咱家的,不管谁去公社,有票拿票,没票拿钱,总要糊弄好自己的肚子,才不至于落下病来。”李大山一脸认真的说道。
这年头,大多数人总是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多结余一些下来,保不齐就能救命。
但李家人不是这样,常年进山打猎的,不缺那口吃的,而且他们很清楚,一旦身体虚弱,遇到猛兽那就是给对方送菜去了,所以,时刻保持身体强健是猎户的基本素养。
而这一素养延续到整个家庭,包括孩子们都吃得很结实。
到新家才两三个月,双胞胎都觉得自己最近吃胖了,但后来跟三伯家的小胖墩一比,又觉得自己还是瘦溜的,于是每天放心地吃肉。
李家人看到胖了一圈的双胞胎,又满足又喜爱,果然是他们李家的孩子,就是这么喜庆。
一群喜庆的娃都爬上了马车,跟着四叔四婶一道去公社玩。
“你们这群臭小子,到了公社要听你们四叔四婶的话,不然回来把你们屁股抽烂。”李大嫂扬手威胁道。
一群孩子齐齐缩头,连声答应。
但出了屯子,孩子们就恢复了本性,冲着山林大声嚎叫,或者拿起弹弓打田野里的耗子。
进入四月,田野树梢的雪都化了,青草悄然冒头,耗子也活泼起来,于是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猎物。
李明宇看着弹弓眼热,但没有开口要。
李大胖瞧见,就把弹弓塞给他:“你试试。”
没错,李家孩子取名很有特色,不管男女每人都带了一个胖字,从大胖到九胖,唯有双胞胎躲过了这个魔咒。
当然,这是小名,上学后会给取大名。
“谢谢大堂哥!”
李明宇高兴地道谢,便学着李大胖刚刚的样子拉起了弹弓,眯起一只眼,瞄准了在田野里觅食的一只黑耗子,手一松,石子嗖地飞出去。
黑耗子察觉,吱地一声蹿远了,石子落空。
李大胖抬起手,笑呵呵地揉搓李明宇的脑袋:“小宇你还是太瘦了,手上没劲儿,不然那只耗子跑不了。”
李明宇有些沮丧,又有些不服气:“我吃的很多了,只是我现在还没有长大,等我大了,我肯定不比大堂哥差。”
李明雪冲他做了个鬼脸:“你跟大堂哥比什么,跟姐夫比呀。”
“对,我跟姐夫比!”李明宇立刻换了目标,眼睛亮晶晶的,他决定以后还是多吃点饭,要长得跟姐夫一样高。
李家九胖顿时对那位姐夫生出了好奇心:“小宇小雪,大姐夫是干什么的呀?”
大人的事不会特意告诉孩子们,所以李家九胖还以为双胞胎口中的大姐是他们的亲堂姐,连带着姐夫也叫得亲热。
李明宇骄傲地挺起了胸膛:“我姐夫是当兵的!”
“姐夫不是兵,姐夫是军官!”李明雪纠正道。
李家九胖顿时哇的一声叫起来,几个男娃更是围住双胞胎问道:“小宇小雪,我们能找军官姐夫当兵吗?”
李明宇矜持地说道:“我不清楚,我得问问我姐夫。”
“那你赶紧问!”孩子们催道。
“快不了,写信过去,我姐和姐夫要十来天才能收到。”
孩子们叽叽喳喳,坐在前头的余静秋不由得莞尔。
李彦忠见她唇角的笑意,没忍住,悄悄握了下她的手:“静秋,可还觉得冷?”
余静秋摇头笑道:“不冷,都开春了。”
她的手确实不冷,李彦忠有些遗憾地收回自己的手,往前方空处挥了下鞭子说道:“开春后,大队也要忙起来了,大队长是咱堂叔,我跟他说好了,你担任队里的会计,农活基本不用沾手。”
余静秋有些吃惊:“队里会计算是干部,这职位怎么会轮到我身上?”
“因为老会计退休了,而你原来是城里百货大楼的会计,大家信得过你。”李彦忠笑道。
第113章 下乡知青
余静秋并没有相信李彦忠那番轻描淡写的话,因为会计身为大队干部之一,队里多少人盯着呢,即便屯里大家是同姓,是亲戚,但已有远近亲疏之分。
李彦忠,或者说李家为她拿下会计这个职位,不知许出多少利益。
余静秋叹了一口气说道:“为了个干部职位,付出的比得到的还多,那就不划算了,我还是跟嫂子们一起干农活吧,一开始会做得慢些,习惯后就会好了。”
李彦忠放下了马鞭,借着袖子握住她的手:“你的手可不是用来干农活用,它该拿笔记账,或者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这些工作你也能做。”余静秋道。
李彦忠笑道:“可我更喜欢跟着几个兄长去山里打猎。”山林是宝藏,能给妻儿带来宽裕的生活。
“静秋,你不要觉得家里为了会计这个职位付出许多,或许一开始是亏的,但一两年之后,每月十几块的工资那是实实在在落在你手里的。而且,咱们家不缺劳动力,缺的是能够统筹安排家里事务的女主人。”
听完他这番话,余静秋摇头笑道:“家里的大小事都是妈和大嫂在管,管得井井有条的,可不需要我这小儿媳再插手。”
听到余静秋的自称,李彦忠的心口好似涨满了什么,不由得握紧了她的手,眼底漾出温柔:“即便大家庭不需要,但咱们这个小家需要你来安排。”
余静秋侧头看着李彦忠,嘴角弯起来,微微颔首应了声:“好。”
“四叔四婶,马车怎么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