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太,我去开门。”
闲得发慌的王妈赶忙抢了活,不一会儿带来一名容貌清俊的少年,他手里提着一个军绿书包,气息微喘,似乎来得有些急。
冯明舒瞧着书包有些眼熟,正待辨认,少年猛地朝余静秋鞠了一躬。
“余阿姨您好,冒昧来访,我叫章云潇,是冯明舒的同班同学,她书包落教室了,我给她送来。”少年语气中透着紧张,一口气说完后目光转向冯明舒,似乎期待她说些什么。
冯明舒愣了一下,还真是她的书包,难怪她瞧着书包肩带里侧藏的金猪锈纹眼熟呢,那是她的生肖。
“原来是章同学,快请进。”余静秋微笑招呼,转头吩咐,“王妈倒茶。”
母亲的声音让冯明舒醒过神来,也从久远的记忆里拽出了章云潇这个名字,她赶忙道:“妈,我同学不喝茶。”
这一片错愕目光中,她飞快拿回自己的书包塞给边上的弟弟,又拽了下章云潇:“我送你出去。”
章云潇原本欣喜的神色黯然下来,但没有说什么,只是礼貌地跟余静秋道了声别。
两人出了小洋楼,到了院门外,章云潇一脸不安地问道:“明舒,你是不是生我气了?”
冯明舒有些懵,她的状态还没有完全从十五年后回归,就有些脱轨。
她的沉默让章云潇误以为她真生气了,急声道歉:“对不起,是我不好,我该跟你商量好再上你家,只是你上午没有签意愿表就走了,我怕来不及就给你送来。你现在签一下,我还得赶着给班主任送去……”
章云潇从军绿棉服大衣里掏出一张表格展开,冯明舒的目光落在表格抬头上两个大字——高考!
尘封的记忆被这两个字激活,她想起来了,她曾与眼前的少年相约考大学,也曾对这少年有些许懵懂的好感。
但那点浅薄的情感,在时代浪潮下轻易被击得粉碎。
“不用了,我不签,也不参加高考。”冯明舒打断了章云潇的话,也推开了他递过来的钢笔。
章云潇顿时急眼:“为什么不参加?是因为那些人的碎嘴吗?明舒你不用管那些,我大伯在教育局,我跟他说了你的情况,也说了你的成绩很好,我大伯告诉我,只要咱们不选有保密性质的专业,成绩到了就可以录取……”
不会有高考了,十年内都不会有高考了!
冯明舒不愿再听下去,张口打断:“多谢你的好意,但真的不用,你走吧,再见。”
她说完转身走进院子,抬手关上院门,但忽然冲来一道身影,用力抵住了门。
“表姐你怎么能这样?云潇哥好心好意给你送来意愿表,还为你求人跑门路,你但凡有点良心,就不该这样对云潇哥!”来人怒气冲冲地为章云潇打抱不平,但若仔细去看她的眼底,会发现里头藏着窃喜。
章云潇愣了一下,随即皱眉:“楚萱萱,不要这样说明舒,我知道她有她的为难。”
来人正是楚萱萱,冯明舒的姨表妹,她嘟嘴跺脚:“云潇哥,我们明明一起长大的,但你从来都偏向表姐,我要生气啦。”
“你别胡说,我们只是住一个家属院。”章云潇急声辩解,神色紧张地看向冯明舒。
冯明舒看完这场戏,笑了:“同一大院长大,确实算青梅竹马,你们好好处吧,别来打扰我了。”
说罢,推开楚萱萱,用力砸上铁艺院门,放下插销,径自往里走,并不理会外头的呼唤和央求。
“我听到萱萱的声音,是有什么麻烦吗?需要妈妈出面吗?”余静秋拢着披肩站在楼门前,瞧了眼院门,出声问道。
余静秋知道楚萱萱这个与女儿同岁的外甥女一向喜欢跟女儿争,就如大姐喜欢跟自己争,自己是不在意的,但不想女儿受委屈。
瞧见母亲眼里的关切,冯明舒摇头:“不用,那些都是无关之人。妈妈,我们进去吃饭吧。”
她亲热地挽着母亲进屋,余静秋点了她俏丽的小鼻子,并没有追问。
冯明舒蒙混过关,心底暗松了一口气。
重生回来,她跟母亲说了很多,也有很多没有说,例如母亲的去世,例如滞留在院门外那两人。
前世,她刚办完母亲丧事,楚萱萱就得意上门炫耀她跟章云潇处上了,章家父母对她满意得不行,两人很快就要结婚了,可惜没法邀请她这个表姐喝喜酒了,因为她明日就该下放农场了,不知啥时才能放出来……
“珠珠在想什么?吃菜。”余静秋夹了口红烧肉放到女儿碗里,声音温柔。
冯明舒回过神,对上桌前一家人关切的目光,那些惶惶不安顿时消散了。
她回来了,还有半年时间,她一定能想出办法让家人平安渡过那场混乱。
她将红烧肉塞入嘴里,大口嚼着:“谢谢妈,好次。”
她的动作有些粗鲁,有悖以往的教养,余静秋却没有指摘,眼底只有心疼,再次给她夹一块红烧肉。
冯明宇惊奇地瞪大眼:“姐姐你吃的好快呀,我也要这么吃。”他飞快夹了块红烧肉塞嘴里,用力嚼着冲她笑,小嘴油乎乎。
最小的冯明雪眼睛眨了下,她不喜欢吃红烧肉,就舀了一勺最喜欢的松仁玉米进嘴里,小脸立马鼓起来,就跟贪吃的小松鼠一样。
冯明舒被逗笑,拿出帕子给弟弟妹妹擦嘴:“不用学我,你们慢慢吃,别噎着。”
热热闹闹吃完午饭,王妈收拾厨房后被放了假,冯明舒领了监督双胞胎午睡的任务。
弟弟妹妹过于活泼,她花了半刻钟才完成任务,出门路过书房,看到母亲将一个盒子递给了李叔。
第3章 冯家的烙印
看清木盒里的地契、字画古董名单等物,李彦忠错愕抬头:“太太,这些真的要捐出去?”
余静秋轻抚了一下桌上的铜鎏金珐琅镇纸,轻笑一声:“不过是些无用摆设和荒废地皮,留着容易遭祸,不如早点送出去落个清静。”
听到这话,李彦忠脸上肌肉禁不住抽动。
滨城毗邻京城,数百年间历经数朝,那些养望亦或是退居二线的官员都喜欢在滨城置业,长此以往,滨城繁华程度可想而知。
而冯家身为滨城四大家之一,百年间积累了海量财富,虽然近些年因为子孙不孝财富大为缩水,又经历公私合营产业改组,但留下的不动产依旧惊人。
甚至,冯家那些公私合营的企业股份文书也都在盒子里,年息虽只有五厘,但加一块年收入也有数万,这些都是他亲手打理过的。
李彦忠倒不是对这些财物有想法,而是担忧:“太太,这些都捐出去,您和孩子们的生活怎么办?”
“我有工作,有工资,可以养活孩子们。”余静秋微笑回道,“就跟这城里许多职工家庭一样。”
“怎么能一样?”李彦忠有些着急,“普通家庭没有保姆,家务都要自己做,平常粗粮细粮混着吃,每月吃不上两顿肉,一年才扯六尺布,这样的日子太太过不惯的。”
余静秋静静听他说完,忽地笑了:“你怎么知道我过不惯?我原本也是普通家庭的女儿,我父亲不过是个教书匠,母亲是个家庭妇女,我自小跟着母亲做惯了家务活。”
李彦忠愣了一下,目光落在余静秋交叠在膝盖上的双手,纤细嫩滑,没有半点瑕疵,宛若美玉。
只一眼,他就飞快移开视线,望着窗外被寒风摧残的光秃树枝,低声道:“太太若执意如此,以后我每月工资拿给你。”
余静秋愣了一下。
冯明舒路过书房,没有听清李叔说了什么,但觉察到里面微妙的气氛,准备退走。
余静秋却发现了她,朝她招手:“珠珠进来吧,你是家中长女,有些事你也该知道。”
见母亲神情严肃,冯明舒应声进了书房,看到了桌上的盒子,也得知了母亲的魄力。
“妈,咱家所有的家财都在这了?”冯明舒想要确认一遍。
余静秋点头:“除了咱们现在住着的洋楼,都在这了。”玉指轻敲了下盒盖。
冯明舒犹豫了一下,说道:“妈,要不我们住的小洋楼也别留了。”
前世,小洋楼楼被扫荡打砸过后没收了。
她这话一出,余静秋只是眉尖轻动了一下,李彦忠却是大吃一惊。
小姐比太太还能舍财?
他知道这年代都推崇奉献,舍己为人会得到赞誉,年轻女孩没经历生活的苦,为了虚名怕是晕了头。
可他李彦忠没有晕头,立刻反对:“小姐,房子捐不得。”
冯明舒摇头:“李叔,我没有晕头。”她看向母亲,“妈,用我们的小洋楼置换一套单位房,您觉得呢?”
余静秋没有回应她的问题,微微侧头对李彦忠道:“彦忠,我与珠珠单独谈谈。”
李彦忠立刻起身:“好的太太。”
房门关上,屋内只剩下母女俩。
冯明舒刚要开口,手就被握住,母亲揉着她的手指轻声细语:“珠珠,你那十五年都是劳改农场度过的吗?”
闲得发慌的王妈赶忙抢了活,不一会儿带来一名容貌清俊的少年,他手里提着一个军绿书包,气息微喘,似乎来得有些急。
冯明舒瞧着书包有些眼熟,正待辨认,少年猛地朝余静秋鞠了一躬。
“余阿姨您好,冒昧来访,我叫章云潇,是冯明舒的同班同学,她书包落教室了,我给她送来。”少年语气中透着紧张,一口气说完后目光转向冯明舒,似乎期待她说些什么。
冯明舒愣了一下,还真是她的书包,难怪她瞧着书包肩带里侧藏的金猪锈纹眼熟呢,那是她的生肖。
“原来是章同学,快请进。”余静秋微笑招呼,转头吩咐,“王妈倒茶。”
母亲的声音让冯明舒醒过神来,也从久远的记忆里拽出了章云潇这个名字,她赶忙道:“妈,我同学不喝茶。”
这一片错愕目光中,她飞快拿回自己的书包塞给边上的弟弟,又拽了下章云潇:“我送你出去。”
章云潇原本欣喜的神色黯然下来,但没有说什么,只是礼貌地跟余静秋道了声别。
两人出了小洋楼,到了院门外,章云潇一脸不安地问道:“明舒,你是不是生我气了?”
冯明舒有些懵,她的状态还没有完全从十五年后回归,就有些脱轨。
她的沉默让章云潇误以为她真生气了,急声道歉:“对不起,是我不好,我该跟你商量好再上你家,只是你上午没有签意愿表就走了,我怕来不及就给你送来。你现在签一下,我还得赶着给班主任送去……”
章云潇从军绿棉服大衣里掏出一张表格展开,冯明舒的目光落在表格抬头上两个大字——高考!
尘封的记忆被这两个字激活,她想起来了,她曾与眼前的少年相约考大学,也曾对这少年有些许懵懂的好感。
但那点浅薄的情感,在时代浪潮下轻易被击得粉碎。
“不用了,我不签,也不参加高考。”冯明舒打断了章云潇的话,也推开了他递过来的钢笔。
章云潇顿时急眼:“为什么不参加?是因为那些人的碎嘴吗?明舒你不用管那些,我大伯在教育局,我跟他说了你的情况,也说了你的成绩很好,我大伯告诉我,只要咱们不选有保密性质的专业,成绩到了就可以录取……”
不会有高考了,十年内都不会有高考了!
冯明舒不愿再听下去,张口打断:“多谢你的好意,但真的不用,你走吧,再见。”
她说完转身走进院子,抬手关上院门,但忽然冲来一道身影,用力抵住了门。
“表姐你怎么能这样?云潇哥好心好意给你送来意愿表,还为你求人跑门路,你但凡有点良心,就不该这样对云潇哥!”来人怒气冲冲地为章云潇打抱不平,但若仔细去看她的眼底,会发现里头藏着窃喜。
章云潇愣了一下,随即皱眉:“楚萱萱,不要这样说明舒,我知道她有她的为难。”
来人正是楚萱萱,冯明舒的姨表妹,她嘟嘴跺脚:“云潇哥,我们明明一起长大的,但你从来都偏向表姐,我要生气啦。”
“你别胡说,我们只是住一个家属院。”章云潇急声辩解,神色紧张地看向冯明舒。
冯明舒看完这场戏,笑了:“同一大院长大,确实算青梅竹马,你们好好处吧,别来打扰我了。”
说罢,推开楚萱萱,用力砸上铁艺院门,放下插销,径自往里走,并不理会外头的呼唤和央求。
“我听到萱萱的声音,是有什么麻烦吗?需要妈妈出面吗?”余静秋拢着披肩站在楼门前,瞧了眼院门,出声问道。
余静秋知道楚萱萱这个与女儿同岁的外甥女一向喜欢跟女儿争,就如大姐喜欢跟自己争,自己是不在意的,但不想女儿受委屈。
瞧见母亲眼里的关切,冯明舒摇头:“不用,那些都是无关之人。妈妈,我们进去吃饭吧。”
她亲热地挽着母亲进屋,余静秋点了她俏丽的小鼻子,并没有追问。
冯明舒蒙混过关,心底暗松了一口气。
重生回来,她跟母亲说了很多,也有很多没有说,例如母亲的去世,例如滞留在院门外那两人。
前世,她刚办完母亲丧事,楚萱萱就得意上门炫耀她跟章云潇处上了,章家父母对她满意得不行,两人很快就要结婚了,可惜没法邀请她这个表姐喝喜酒了,因为她明日就该下放农场了,不知啥时才能放出来……
“珠珠在想什么?吃菜。”余静秋夹了口红烧肉放到女儿碗里,声音温柔。
冯明舒回过神,对上桌前一家人关切的目光,那些惶惶不安顿时消散了。
她回来了,还有半年时间,她一定能想出办法让家人平安渡过那场混乱。
她将红烧肉塞入嘴里,大口嚼着:“谢谢妈,好次。”
她的动作有些粗鲁,有悖以往的教养,余静秋却没有指摘,眼底只有心疼,再次给她夹一块红烧肉。
冯明宇惊奇地瞪大眼:“姐姐你吃的好快呀,我也要这么吃。”他飞快夹了块红烧肉塞嘴里,用力嚼着冲她笑,小嘴油乎乎。
最小的冯明雪眼睛眨了下,她不喜欢吃红烧肉,就舀了一勺最喜欢的松仁玉米进嘴里,小脸立马鼓起来,就跟贪吃的小松鼠一样。
冯明舒被逗笑,拿出帕子给弟弟妹妹擦嘴:“不用学我,你们慢慢吃,别噎着。”
热热闹闹吃完午饭,王妈收拾厨房后被放了假,冯明舒领了监督双胞胎午睡的任务。
弟弟妹妹过于活泼,她花了半刻钟才完成任务,出门路过书房,看到母亲将一个盒子递给了李叔。
第3章 冯家的烙印
看清木盒里的地契、字画古董名单等物,李彦忠错愕抬头:“太太,这些真的要捐出去?”
余静秋轻抚了一下桌上的铜鎏金珐琅镇纸,轻笑一声:“不过是些无用摆设和荒废地皮,留着容易遭祸,不如早点送出去落个清静。”
听到这话,李彦忠脸上肌肉禁不住抽动。
滨城毗邻京城,数百年间历经数朝,那些养望亦或是退居二线的官员都喜欢在滨城置业,长此以往,滨城繁华程度可想而知。
而冯家身为滨城四大家之一,百年间积累了海量财富,虽然近些年因为子孙不孝财富大为缩水,又经历公私合营产业改组,但留下的不动产依旧惊人。
甚至,冯家那些公私合营的企业股份文书也都在盒子里,年息虽只有五厘,但加一块年收入也有数万,这些都是他亲手打理过的。
李彦忠倒不是对这些财物有想法,而是担忧:“太太,这些都捐出去,您和孩子们的生活怎么办?”
“我有工作,有工资,可以养活孩子们。”余静秋微笑回道,“就跟这城里许多职工家庭一样。”
“怎么能一样?”李彦忠有些着急,“普通家庭没有保姆,家务都要自己做,平常粗粮细粮混着吃,每月吃不上两顿肉,一年才扯六尺布,这样的日子太太过不惯的。”
余静秋静静听他说完,忽地笑了:“你怎么知道我过不惯?我原本也是普通家庭的女儿,我父亲不过是个教书匠,母亲是个家庭妇女,我自小跟着母亲做惯了家务活。”
李彦忠愣了一下,目光落在余静秋交叠在膝盖上的双手,纤细嫩滑,没有半点瑕疵,宛若美玉。
只一眼,他就飞快移开视线,望着窗外被寒风摧残的光秃树枝,低声道:“太太若执意如此,以后我每月工资拿给你。”
余静秋愣了一下。
冯明舒路过书房,没有听清李叔说了什么,但觉察到里面微妙的气氛,准备退走。
余静秋却发现了她,朝她招手:“珠珠进来吧,你是家中长女,有些事你也该知道。”
见母亲神情严肃,冯明舒应声进了书房,看到了桌上的盒子,也得知了母亲的魄力。
“妈,咱家所有的家财都在这了?”冯明舒想要确认一遍。
余静秋点头:“除了咱们现在住着的洋楼,都在这了。”玉指轻敲了下盒盖。
冯明舒犹豫了一下,说道:“妈,要不我们住的小洋楼也别留了。”
前世,小洋楼楼被扫荡打砸过后没收了。
她这话一出,余静秋只是眉尖轻动了一下,李彦忠却是大吃一惊。
小姐比太太还能舍财?
他知道这年代都推崇奉献,舍己为人会得到赞誉,年轻女孩没经历生活的苦,为了虚名怕是晕了头。
可他李彦忠没有晕头,立刻反对:“小姐,房子捐不得。”
冯明舒摇头:“李叔,我没有晕头。”她看向母亲,“妈,用我们的小洋楼置换一套单位房,您觉得呢?”
余静秋没有回应她的问题,微微侧头对李彦忠道:“彦忠,我与珠珠单独谈谈。”
李彦忠立刻起身:“好的太太。”
房门关上,屋内只剩下母女俩。
冯明舒刚要开口,手就被握住,母亲揉着她的手指轻声细语:“珠珠,你那十五年都是劳改农场度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