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其实林清洛不是单独对父亲不满,而是不喜欢家中人的行事作风。
  在认识到这一点后,他拒绝了家里给他提供的,参加科举的提议。
  他怕自己会变成他们其中的一员。
  只要做官,肯定要和哥哥弟弟一起搅和。
  林清洛和陈玉壶在边塞一待就是三年。
  他也很庆幸自己当时的选择。
  三年时间能发生什么事儿?
  那太多了,孩子们都静悄悄的长大了。
  第246章 睿王
  这三年中,花姨娘因病去世了。
  她去世的时候,儿子女儿都在身边,表现得十分豁达。
  豁达不起来的是陈玉壶。
  边关和宣府到底不远,自从陈玉壶来了边塞,安之和两个孩子也常常过来陪着,还算是孝顺。
  不肯让陈玉壶寂寞。
  也是因为这两个孩子孝顺,才能在他们亲生母亲去世的时候,都陪在自己的亲娘旁边。
  花姨娘很安逸,只是遗憾,没能跟着陈玉壶一起去江南养老。
  她闭上眼睛的前一刻,还在念叨着这件事儿。
  最终还是在儿女的注视下,安然闭上了眼睛。
  陈玉壶站在门口看着。
  花姨娘的后事交给了两个孩子,陈玉壶没有插手。
  她只是两天没有说话。
  那时候洛书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
  京城收到消息的时候,林清柏正在写字,就在曾经林骥的书房里。
  林清柏只是问了一句:“母亲可还好?”
  “夫人还好。”
  “老夫人呢?”
  “最近很安静,已经不闹了。”
  林清柏点了点头。
  陈玉壶走后,把盯着林老夫人的事情,交给了林武。
  果然老太太贼心不死,时常念叨林驱,说是林驱不能陪在她身边,她不能安眠。
  萧薿岂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是打量着他们做小辈的不好做什么,陈玉壶已经去了边关。
  她平常摆谱,萧薿也就忍了,涉及大事儿,可不是倚老卖老能解决的。
  林清柏知道后,独自去见了林老太太一次。
  林清柏那张嘴向来说不出什么好话。
  林老太太又怎么能容忍,孙辈这么对自己,林骥在时,家中也一向是哄着她居多。
  连陈玉壶也要让她三分。
  何况林骥劳苦功高,仗着这么一个儿子,林老太太已经飘了。
  她一心要仗着林骥的遗泽,把林驱调回京中。
  林清柏岂能只是看着。
  他是明白父亲和母亲的安排的,父亲壮烈赴死,可不是为了给二叔做嫁衣的。
  何况争吵间,林老太太甚至拿陈玉壶威胁林清柏。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母亲?不知道明楼和洛书的存在吗?”
  林老太太自以为拿捏住了林清柏的死穴。
  但是她没摸清自己的实力。
  听见这话,林清柏的眼皮都没抬一下。
  直到林老太太继续说:“她恬不知耻,辱没你父亲英名,怎堪为林家妇?”
  “到时候,你们可就是贱人所生了。”
  林清柏目光如箭,直直地看向林老太太。
  林老太太阴沉着脸,一点不怕。
  她可不是萧薿,会被一个小辈吓住。
  林清柏盯着林老太太,“祖母敢这么做,是因为知道,我如果动了您,二叔不会坐视不理,所以才会这么做的吗?”
  “到时候两房反目成仇,我身负污名,不但能顺理成章的处置了我,二叔也能进京。”
  “你在拿自己逼我,也逼二叔。”
  林清柏此刻有点理解,为什么父亲要把家主印留给母亲了。
  这么个婆婆,想必母亲这些年,很不容易。
  林清柏一抖袖子,转身就走,懒得多费口舌。
  逞口舌之能算什么本事?
  林清柏走到门口,吩咐下人,“老夫人发了癔症,松鹤堂闭门。”
  两个婆子皆惊,却不敢不应。
  林老太太实在太天真,也低估了她孙子的心狠。
  林清柏在她看来不过就是个少年人,平常给她请安,也是彬彬有礼的。
  所以她没料到,还是她偏心太过,和大房的孩子接触少。
  林清柏去找了林清桐,想请郡主走一趟。
  听到林清柏复述的话,尤其是提到了自己母亲,林清桐的眼神不耐,头也微微的扬起。
  死老太婆!
  “小事儿,兄长交给我好了。”
  “嗯!不要办的太引人注目。”
  “放心。”
  林清桐明白林清柏的意思,随着皇帝的病瞒都瞒不住,皇帝和太子的关系也逐渐恶劣。
  不久之前,皇帝不顾群臣反对,刚刚封了五皇子王位。
  老王爷终于放心了,一口气提着久了,他反而不死了。
  昔日的好父子,眼看着就要闹崩了。
  如果太子不能顺利继位,那太子也会造反继位的,太子可不是只有文官支持的太子。
  他有兵权。
  但是林家没心情看皇家的热闹。
  五皇子封王,这可真是一个坏消息。
  庄国公和庄妃的倒台,他们家可是出力不小,人人都沾点,没有一个干净的。
  否则这点小事儿,怎么也不用非得麻烦郡主。
  但是郡主一点没嫌麻烦。
  回了一趟王府之后,第三天林老太太就被带上了马车,往护国寺去了。
  郡主言笑晏晏,见人只说:“祖母始终悲痛父亲去世,如今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了,执意要给父亲祈福,我们做小辈的,也不好阻拦。”
  “随便去了什么寺庙,我们又不放心,所以我特地求了我祖母。”
  “皇恩寺总归该放心了,也能两全。”
  景义王爷由于辈分原因,一直管着宗正寺。
  所以郡主这一行十分的顺利。
  听起来理由又合情合理,没有引起一点波澜。
  林老太太是进去了,什么时候再能出来,就看林清柏他们心情了。
  来不及为了处理掉一个麻烦感到高兴。
  不久之后,封王的五皇子就找上门来了。
  对方来者不善,骑着马,也不肯进门。
  于是林清柏只好出来迎客,他站在门口朝着五皇子,现在的睿王行礼,哪怕知道对方来者不善。
  他礼数周全,身姿笔直的像一柄剑。
  麻烦是有些麻烦,但是怕是不怕的。
  果然睿王爷看似礼貌的问起了信国夫人,实则说的是:“武忠侯孝期将满,再怎么伤心,信国夫人也不能一直待在边关。”
  “听说,洛大家也一起前往了?本王闲着无事,最喜欢研究舞蹈,也很想一睹洛大家的舞姿。”
  林清柏嘴角挂笑,“洛大人啊!这我还真的不了解,但是听说洛大人身体不好,想必是挂心商路。”
  五皇子闻言不吭声了。
  商路一直是皇帝的一块心病,尤其是随着洛书病重。
  因为还没找到合适的人接手,陈玉壶的年纪也大了。
  睿王看着林清柏,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没说上几句话就骑马走了。
  看起来只是路过而已。
  只是林清柏知道不是的,睿王看起来想要商路。
  商路不是不能分出去,但是商路的另一端拴着朝阳。
  母亲不会同意的。
  而他也没想过答应。
  林清柏站在原地看着睿王远去的背影。
  关上了大门,林清柏背对着大门,吩咐下人:“去请二爷他们过来。”
  “是。”
  让他们兄弟该商量一下,睿王应该怎么死。
  第249章 明月独照我
  如果睿王脑子清楚,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跑到侯府来说这些话。
  京城中的事情,很少有能瞒过皇帝。
  脸色苍白,靠在榻上的皇帝听到这件事情,什么都没说。
  人都是有私心的。
  尤其是现在的皇帝,随着身体的衰老,他也会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
  然后这种努力证明的行为,会让人失去往日的英明神武。
  还没等他们商量出一个结果,宫中就传出消息,皇帝驾崩。
  没有什么意外的情绪,和惊天动地的感觉。
  早该死了。
  大家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不过是按照礼仪制度办下去而已。
  京中皇帝驾崩的“地震”,传不到边关。
  陈玉壶听到了消息,也没时间分给皇帝眼风,洛书不好了。
  陈玉壶也很不好,他的寒症已经很严重了,饱受病痛折磨。
  洛书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他靠在陈玉壶的身上,笑着说:“我不好看了。”
  “没有,一如我见你的时候。”
  洛书的笑容更大了,“您也会说这些哄人的话。”
  “你多活些日子,我天天说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