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林武还掌握着,很多陈玉壶不知道的,独属于林骥的人脉。
  他这是把所有的东西都给陈玉壶了。
  陈玉壶用力捏着手心里四四方方的家主印,眼泪到底是掉了下来。
  他以从龙之功起家,征战沙场数年……
  如今也落得了这么个下场,为防帝王猜忌,主动求死。
  何其悲凉。
  皇恩浩荡……
  要不是实力不行,陈玉壶现在都想造反了。
  武将不得善终。
  陈玉壶看,大雍的气数也很有限。
  林骥最后是毒发身亡的,整个脖子都是黑的,脸色也是黑的。
  陈玉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宫里出来的。
  皇帝连下数道旨意,厚赏林家。
  甚至为表哀痛,辍朝三日。
  陈玉壶手持家主印,冷着脸主持林骥的葬礼。
  按照林骥的意思,薄葬即可。
  皇帝的意思是要厚葬,被陈玉壶给拒绝了。
  她不但给拒绝了,还命林清柏他们这些孩子扶灵,要把林骥葬到边关去。
  说是林骥的意思。
  反正林骥已经死了,陈玉壶说是他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
  林清柏已经知道,父亲把家主印给了母亲。
  倒是没有多想,只是自己不明白,自己哪里不好,不能让父亲和母亲满意。
  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不满意,只是这几个孩子比林骥还冷血的态度。
  让夫妻俩忌惮而已。
  陈玉壶硬要折腾,一定要他们扶灵去边关。
  她说:“你父亲自从回了京城就不自在,就让他回边关去。”
  “那是他守卫了一辈子的地方。”
  “死都死了,总要让你父亲痛快。”
  无人敢反驳,陈玉壶自从在宫里出来,再未展颜。
  家中无人敢惹。
  安之到底是在起灵的前夕赶了回来。
  她一身重重的黑红服制,着了大妆,眉眼间没有了文弱的气质,反而多了一丝,上位者的威仪。
  陈玉壶没时间为了她高兴。
  “去换了衣服吧!给你父亲磕个头,然后看看你的孩子们。”
  安之红肿着眼睛,应了声:“是。”
  他们都知道,安之这次回去,要把孩子们给带回宣府了。
  起灵当日,天还没亮,陈玉壶独坐高位,这下子再也不用把右侧留出来了。
  林骥到底是用自己的死,给林家争取了缓口气的机会。
  希望他们守孝的这三年里,皇帝也能早早的殡天。
  陈玉壶走在前面,身后是孩子们。
  家中确实是兴旺起来了,只是希望这种兴旺是林骥想要的。
  林老太太也红着眼睛等着他们。
  林骥交好的一些老将和官员们,都来送林骥最后一程。
  “嫂夫人节哀。”
  “嫂子节哀。”
  陈玉壶脸上带着哀伤,一一回应过去。
  圣旨已下,陈玉壶被封为超一品诰命夫人。
  但是其实这道旨意对陈玉壶的作用不大。
  家族不兴盛,光靠女人位高有什么用?
  换句话说,如果家族不兴盛,靠着陈玉壶的诰命,她起码能保全自己。
  只是她原本的位置也已经足够了。
  林老太太被林驱给送回来,林清植也长大了,亲侄子,要一起送林骥去边关。
  陈玉壶问林老太太,“事情了了以后,母亲要跟着二弟回去,路上小心,我派人送你们。”
  谁知道,林老太太居然拒绝了。
  陈玉壶许多年没见过这老太太,这次见到才知道,她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林老太太当众落泪,“不了,我不和正谦回去了。”
  “我偏爱正谦,林骥在时总是请我回京城,我却嫌京城的气候不好,不宜养身。”
  “我要是知道他会走的这么突然,我怎么也要守在他身边。”
  陈玉壶面无表情的看着这老太太。
  林骥几乎没有什么地方是被人所诟病的,只是隐约被传过不孝的名声。
  那也是这老太太故意惹出来的。
  现在林骥死了,看起来,她还想为林骥正一下名。
  想让林骥有个好名声走吗?
  林老太太表现的十分的悲痛。
  来参加葬礼的众人皆戚戚然。
  起灵抬棺。
  林老太太看着棺材被抬起,这具棺木是圣上特意所赐。
  家中的女眷,全都被陈玉壶给留下了,除了她自己。
  她很歉意和崔氏说:“你这次生产,我可能都不在身边了。”
  “让你长嫂和二嫂在你身边,庇佑你平安。”
  崔氏穿的很厚实,摸着肚子,“母亲放心,我娘家嫂嫂说了,她要来照看我的。”
  “那再好不过了。”
  陈玉壶点头。
  本来自己家里就一堆没解决,或者待解决的烂事,林骥的事情又突如其来。
  她实在是没心情挨个都顾着了。
  第244章 武忠
  陈玉壶被孩子们簇拥着上了马车。
  高坐在马车上,车帘掀开了一丝缝隙。
  马车内。
  是一直冷着脸,直勾勾盯着站在人群中的林老太太的陈玉壶。
  “林武,盯住老夫人。”
  “是,夫人放心。”
  陈玉壶把林武留在了家里,这次家中的孩子,都要去送林骥,一个也不能少。
  她只能选择相信林武。
  幸好,林骥的眼睛应该不至于瞎到这个地步。
  留给陈玉壶的心腹那一定是可靠的。
  林老太太一反常态,突然说不走了。陈玉壶可不相信是突然想起来了林骥的好。
  也许给林骥洗清名声,希望她的孩子干干净净的走,是出于一片慈母之心。
  但是要说没有别的目的,陈玉壶也不相信。
  她走了不怕,她的儿媳妇们,都不是个好相与的。
  够林老太太喝一壶的。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桃花已经开的盛极了,林骥死在了一个这么美的季节里。
  景义王爷听闻林骥的噩耗,拿着药碗的手都抖动了一下。
  好在人年纪大了,不会像年轻人那样不稳重。
  王爷和王妃对视了一眼。
  王爷一口把药碗中的药给干了,用袖子随意的擦了一下下巴。
  对王妃说:“我还是得活着。”
  也不用活的太多,就活到现在的皇帝死就可以了。
  王爷怕自己前脚一蹬腿,后脚五皇子就继承了他的爵位。
  以当今那小心眼的性子,不是做不出来的。
  边塞。
  边塞的风光美。
  陈玉壶看着林骥下葬,没费什么功夫,这个时候的土都松软。
  早在陈玉壶做下决定的时候,边塞的墓穴就开始动工了。
  葬完了林骥,家中传来消息,崔氏生产了,是个像小瘦猴子一样的男孩儿。
  看来他娘的大肚子和他本人没什么关系。
  林清浊收到信,就来请陈玉壶取名字,也是为了想让她高兴一下。
  谁知道,陈玉壶不但不高兴,反倒是叹了口气。
  “清浊,孩子的名字,你自己决定吧!”
  “以后家中的事情,我一概不管,也不和你们回京了。”
  “就说,我身体有恙,在边关养病了。”
  一听就是谎话,哪有人在边关养病的。
  几个儿子全都跪在陈玉壶的面前,丝毫改变不了她的想法。
  守重孝三年,在哪守都一样,况且陈玉壶也不会给林骥守三年的孝。
  他们是有感情,但是不多。
  陈玉壶把玩着家主印,看着跪了一地的孩子。
  “林清洛,你回去,在你父亲热孝之前,把亲给成了,这是你父亲亲口说的。”
  “你的婚礼,我就不操持了。”
  “清桂,你的婚事先停一停,这三年家中要静,出了孝再说。”
  林清桂一点意见都没有,本就该如此。
  “当然,都听母亲的。”
  陈玉壶板着脸,这么多天,不见一丝笑颜。
  看着一屋子跪在地上的人,她突然就笑了。
  “各位,你们的父亲已经仙去,算是为国尽忠,以后林家的担子就担在你们身上了。”
  “家族的兴衰,阖府上下老少的性命,皆在各位的一念之间,诸君谨言慎行吧!”
  几个原本跪地的孩子,听到这话,立马把头低了下去。
  “是,儿子谨记。”
  “我年纪大了,管不了那么多了,以后林家终究是要靠你们。”
  “你们能撑着家里,就撑,撑不住就带着你们的妻儿亲眷去死,反正我是不会跟你们去死的。”
  “过了今晚,你们就回去吧!”
  陈玉壶下了死命令,那之后就谁也不见了。
  孩子们知道她决心,京中不能没人。
  到底他们是踏上归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