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让石头娶庄妃的女儿,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
  大概是觉得这样能给公主一个保障。
  但是皇帝现在又不止有一个公主,难道良妃膝下的公主就不是公主了?
  现在丹阳公主定下来了,等将来需要和亲,难道良妃膝下的衡阳公主去?
  开玩笑。
  估计现在良妃已经想挖庄妃的坟了。
  临走了,还给人挖了一个坑。
  良妃不会善罢甘休,庄妃家世硬气,良妃和她同时进宫,家里当然也不差了。
  再有长公主联手。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陈玉壶觉得也不是不行,起码石头这个爵位就很诱人。
  而且这个石头还小吗?老公就是要从娃娃抓起。
  这孩子从小就宽和,莫忍从小就脾气硬,可以试一试,大不了以后可以解除婚约。
  陈玉壶开始觉得有点意思。
  林家不可能一点风险也不担,从各个角度来说。
  实郡王的爵位是实打实的,如果孩子平安长大,应该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好婚事。
  现在长公主主动找上门,是因为遇到了皇帝这个“意外”。
  陈玉壶权衡利弊过后,觉得可以。
  这件事儿有的商量。
  她不觉得自己的孙女就配不上这位小郡王,但这确实是一桩好亲事。
  陈玉壶答应下来。
  哪怕是看在长公主的份上,能帮忙的,她也要帮忙。
  陈玉壶回家后就和林骥通了个气。
  林骥也觉得其中有利可图,可以搏一搏。
  装不知道皇帝的意思就行了,总不能为了一桩婚事打杀了他们。
  没了实郡王,皇帝要嫁女,有的是其他的法子。
  主要是怎么处理,能保全皇帝的面子。
  第二天陈玉壶坐在家里,就听说长公主和皇帝大吵了一架。
  陈玉壶不知道长公主想怎么做,但是她不是傻子,做事肯定有她自己的道理。
  然后很快皇帝就不生气了,长公主则立刻来了林家下聘。
  从来没有这么快迅速的定下一门亲事过。
  原本日日守在皇帝身边的林骥,好几天没在皇帝面前晃悠了。
  皇帝心知肚明。
  第225章 从小就自我
  皇帝忍不住问身边的太监,“朕的公主不好吗?”
  太监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公主固然是好,但是毕竟是长公主的独子。”
  “长公主……”
  任由太监舌灿莲花,也说不出长公主一路不容易这样的话。
  毕竟长公主容不容易大家都看得到。
  “长公主一向骄傲,不愿意也是有的,好在皇后娘娘调和,陛下信任娘娘,丹阳公主未来也会被好好安顿的。”
  皇帝在心里叹气,他是信任皇后不假,但是丹阳交给皇后以后能有好日子过?
  这一点他还真的不确定。
  但是他也没别的办法了。
  只能选择相信皇后。
  不能不给皇后这个面子,皇后贤淑恭谨,没做过什么错事。
  婚事定下之后,陈玉壶又去了长公主府。
  这才知道原来这件事是皇后促成的。
  陈玉壶不明白为什么,试探着问了一句:“娘娘很喜欢女儿吗?”
  长公主明白陈玉壶想问什么,露出来一个笑。
  “殿下当然很喜欢女儿,恨不得皇兄的女孩儿越多越好。”
  “这件事对娘娘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还能彰显她母仪天下的风范,何乐而不为呢?”
  长公主嘴角勾起一个不怀好意的笑。
  心道:公主都嫁到京城了,将来谁去和亲?
  难道是皇后的亲孙女去?
  于皇后来说,不过是几句话的事情,对于她们也算是解决了大麻烦。
  还能卖他们人情。
  石头姓的,可是皇后的段。
  皇后大概想从族中找一个人来继承崇文先生的香火。
  石头他爹虽然窝窝囊囊的,架不住人清高,还长得好。
  是个好选择。
  长公主也乐于促成这件事儿。
  其中纠葛不过是一个利字。
  皇后也不会莫名其妙的伸出援手,还是他们有用罢了。
  陈玉壶显然也琢磨明白了,她喝了一口茶。
  “你这里的茶,是真的好。”
  “等你回去,我让下人给你包一些。”
  陈玉壶摇摇头,“这些年喝了许多的好茶,我已经厌倦了。”
  长公主抬眸,看了陈玉壶一眼。
  “江南风光好,去置个宅子?”
  陈玉壶笑了一下,“洛书早就置下了。”
  于是长公主也笑,“哪天约上大家,我生日快到了,大家一起游湖去。”
  “那感情好。”
  既然说定了,陈玉壶又开心了起来。
  有好日子谁不过啊,谁天天在家里跟着他们操心?
  于是陈玉壶又开始带着两位姨娘收拾东西了。
  两位姨娘有些日子没出去了,兴高采烈的收拾起东西。
  和两位姨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中的儿媳妇儿。
  三个人牵着孩子,看着姨娘们身前身后的忙活,眼中全是羡慕。
  萧薿的肚子已经不小了,过不了多久就要生了。
  萧薿被郡主和崔氏推出来撒娇道:“母亲!我也想去。”
  陈玉壶轻飘飘的看了萧薿一眼,萧薿不再说话了。
  她自己也知道,陈玉壶不会带上她们的,尤其她又有身孕。
  为表公平,陈玉壶干脆一个媳妇儿也不带。
  所以现在三个人望着陈玉壶“兴叹”。
  看着三个人失望的眼神,陈玉壶松了口:“没事儿就去明楼看看歌舞,我给你们拿我的牌子。”
  于是三人又重新兴奋了起来。
  年轻人爱玩儿,陈玉壶能理解。
  她现在年纪都一大把了,还不是也爱玩儿。
  陈玉壶带着洛书出了城,去赴长公主的宴。
  陈玉壶走的时候,全家都知道。
  一般她走后,家中就会变得寂静无声。
  好像不是少了一口人,而是整个府邸的热闹都被她给带走了一样。
  晚上林骥下值晚饭都没吃,就去了书房。
  吩咐下人,“等到五少爷回来,叫他来一趟书房。”
  另外三兄弟则聚在一起吃烧烤。
  萧薿她们在屋子里的吃,这三兄弟在外面吃。
  林清桐大大咧咧的,躺在席子上,“你们说父亲找清桂是什么事儿?”
  林清柏拿着一串牛肉,“反正不是好事,他请假多日了,也就是上司是自家的姐夫。”
  “换成别人,哪能容忍至今。”
  他们今天聚在一起,是萧薿组织的。
  因为婆母走之前,留给她一个任务,家中新鲜的牛肉,让她消耗一下。
  家中最爱吃肉的人就是林清桐了,要消耗肉,就让他们一顿都吃肉。
  萧薿还吩咐人,“去!把这些肉送去父亲的书房,再准备一份,给小五留着。”
  “是!”
  既然要消耗肉,就都多吃一点。
  林骥没兴趣吃东西,他对林清桂的行为十分的不满。
  他不知道林清桂在查什么,但是他觉得没有什么事情,会比林清桂的前途重要。
  别提这个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他,正是风口浪尖。
  他难道以为,自己的行为很隐蔽吗?
  林骥不悦,不知道他在查一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林清桂一进了书房,林骥就对他发难。
  “我不知道你在查什么,但是你明天必须给我回去当值。”
  “你想知道什么我去替你查。”
  林骥的声音满是怒气。
  他不是在和林清桂商量,是命令,也是威胁。
  林清桂回答得很淡然:“我在查我姨娘的事情。”
  “什么?”
  这倒是林骥没想到的。
  “你忙活这么多天,就是为了查你姨娘的事情?”
  “是!”
  林清桂现在翅膀硬了,并不怎么怕林骥。
  林骥神色十分的复杂,“你母亲对你不好吗?”
  林清桂回答的毫不犹豫,“母亲很好。”
  “但是母亲好不好,和姨娘无关。”
  林骥知道他在忙活什么,反倒是放松了下来。
  想了半天,还是没忍住讥笑了一下。
  “和你姨娘无关?那你怎么不去找你母亲呢?事情的经过,你母亲最是清楚了。”
  林清桂一怔,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答复。
  “你不敢去找你母亲,你在害怕事情会是你想的那样。”
  林骥真的想不明白。
  他这个人从小就利己。
  他老娘则从小就偏心。
  小的时候家里不富裕,老娘偏要供着林驱读书。
  十一二岁的时候,林骥就明白,他不给自己挣个出路,他的一辈子就是林驱的的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