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林清桐不要全都指望下人,你自己也要上心。”
把孩子交给了郡主的奶嬷嬷,当着林清桐的面,陈玉壶这才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林清桐守着婴儿床,晚上郡主醒了,奶嬷嬷和郡主说了,她的身体状况。
郡主一点也不意外。
她问林清桐:“母亲不高兴了吗?”
林清桐原本在看女儿,听到郡主的话,一时没反应过来,为什么母亲要不高兴。
一脸茫然的说:“没有啊!”
郡主的奶嬷嬷一看就知道,指望不上姑爷,把事情说全。
奶嬷嬷看着郡主吃汤羹,一五一十的说给郡主听。
“夫人可高兴了,守着小小姐,守了半天,还担心您的身体。”
“您睡着的时候,夫人让医侍都把过脉了,把完脉后那些医侍也没让走,都留在府里了。”
“还重赏了下人,你看看碧空她们几个,脸都快笑僵了,就连老奴,都得了大赏。”
郡主眼神柔和了下来。
“夫人还说,让您好好休息,先把自己养好了再说,不要着急带小小姐。”
“怕您初为人母,为了孩子不顾自己的身体。”
郡主放下了勺子,和嬷嬷说:“以后有忙不过来的,就去找母亲帮忙,孩子那也是。”
“是,老奴记下了。”
转过头看向一直盯着婴儿床的林清桐,林清桐抬头和郡主的视线对上。
林清桐开口说:“像我不好吗?”
郡主:……
但还是好言好语的说:“男孩儿像你,英武些也好,女孩儿像我不好吗?”
林清桐看着郡主,突然咧开嘴笑了,笑的十分清澈,肯定的跟郡主说:“好!像谁都好。”
嬷嬷小声和郡主说了,陈玉壶是怎么薅着林清桐,非要隅之第一个抱的。
郡主垂下眼,所有的笑意都藏起来。
让林清桐看见了,他就闹脾气。
要不家里这么多人,朝阳怎么就跟他好?两个人幼稚到一块儿去了。
郡主提醒林清桐,“良人,孩子要取名字,你有想过吗?”
林清桐一时懵住,自从郡主有孕,他唯一的期望就是郡主能平安生产。
越到后来,他越紧张,寻常人家的温馨时刻,从来没有,他一点都没想过。
就希望能平安的顺利的,大人孩子都没事儿。
现在郡主问起,他才恍然,自己有多紧绷。
林清桐笑了一下,再次专心的看向了婴儿床,“我能取吗?”
郡主疑惑,“为什么不能?”
看向林清桐,发现原本就不聪明的人,露出了一个看起来显得脑子十分有问题的笑。
郡主干脆住嘴。
他现在脑袋空空,问了也白问。
第二天陈玉壶来看郡主,林清桐和郡主和陈玉壶商量,有关孩子名字的问题。
陈玉壶想了想,看向了郡主,“大名,就让你祖父来取吧!王爷王妃年纪大了,他们挂念的越多越好。”
郡主看向陈玉壶,心下动容,喊了一声:“母亲!”
“在呢!”
林清桐没意见,但是看着这婆媳俩,说:“那小名,就母亲取一个吧!”
陈玉壶笑了,“真的?给我取啊?”
郡主也跟着赞同的点头。
陈玉壶来了劲头,“哎呀,那我得回去翻翻书。”
郡主和林清桐相视而笑。
第170章 丰成县主
陈玉壶回去结结实实的查了几天书。
十分的认真。
最后还问了郡主和林清桐的意见,小名取为:沙棠。
是山海经中的一种植物。
人们认为沙棠有辟邪防灾的力量,而且象征着长寿,平和。
郡主和林清桐都说好。
郡主想的更长远些,沙棠算是林家长女了,按照这个基调,以后孩子的名字也好取。
王爷收到信,和陈玉壶一样就开始思考,一样翻书,但是到了沙棠这一辈,应该是莫字。
也就是说名字中间应该有莫字,这么一算,王爷能决定的,其实只有一个字而已。
王爷想了好几天,王妃看不下去了,抢过王爷的笔,写下了几个字。
陈玉壶当着郡主和林清桐的面,打开信条,上面写着:林莫惊。
陈玉壶说这名字取得好。
孩子运气也好,莫字怎么取,应该都不会取得难听。
因为郡主的身体不好,所以孩子的洗三就办的很简单。
简单,但是不简陋。
陈玉壶再次出山,在边关宴宾客,自掏腰包给孩子办洗三。
满月也是陈玉壶主持。
来的人很多,信国夫人不好请,大家好不容易得到机会,基本上接到帖子的,都到了。
洗三那天的盛况,已经被一些夫人给传出去了。
就是……很奢侈。
当然奢侈,陈玉壶有钱,古代这些礼仪很重要,她要给孩子办到位。
也要让郡主不要总是惦记,沙棠是个女孩儿会不会让她不喜欢。
不会的!不会的!
真的不会的。
自己的孩子自己喜欢,非要她喜欢干什么?
满月那天,郡主出面了,只是她不能在外面久待。
陈玉壶很注意。
沙棠也还小,露个面就让郡主带回去了。
朝阳手里拿着小鞭子,蹲在陈玉壶的脚边,是的,蹲着。
没礼貌,不雅观。
陈玉壶不管。
一个笨孩儿,而且还小,一点一点教,给这些夫人胆子,也不敢出去说朝阳的闲话。
再说了,朝阳又不会成为她们的儿媳妇。
干嘛要在她们的面前为难自己?
闲的。
陈玉壶现在地位超然,大家围着她,也都是说些好听的。
正在进行一些有用没用的社交。
突然青钗进来,“夫人,圣旨到。”
陈玉壶立刻起身,扫了芭蕉一眼,芭蕉点头。
早就做好准备了,准备好打赏的银子。
郡主还未生产的时候,老王爷就天天进宫,问就是来找皇帝下棋。
至于到底为了什么所有人都清楚。
王爷从含蓄,到逐渐的表现出来真面目。
开始明着求皇帝,皇帝不吭声,王爷就跟点卯似的,天天往皇宫去。
皇帝还是不吭声。
皇后都派了人来问,结果皇帝说:“让皇叔动一动,否则他日日在府里担心柔嘉。”
而且求的只是一个县主位而已。
显然老王爷还是拿捏了分寸的。
如果是个男孩儿,那就什么都没有,爵位不是那么好得的。
但是一个县主却没什么。
所以陈玉壶接旨,接的就是沙棠的县主位。
圣旨宣读完毕,陈玉壶站起身,林清桐也立马上前跟太监寒暄。
“辛苦公公走这一遭了,路途遥远,在府中多歇息几天吧!”
芭蕉也笑意莹莹的递了荷包上去。
“夫人得了孙女,请公公同喜。”
这话说的多好听。
宣读圣旨的公公,笑眯眯的接过荷包,不用看都知道,里面装的必定是银票。
公公笑眯眯的说:“是小人的运气好,接了这趟差,有幸给丰成县主送旨。”
林莫惊,封县主,赐号丰成。
细数现在的林家。
从前林骥一个守边关的泥腿子,远在边关,有圣心也看不出来。
陈玉壶一人守家,实在是单薄。
各方面都很单薄。
林骥调回京城,身居高位,长子结亲望族,娶萧氏女。
次子获圣旨赐婚,娶柔嘉郡主。
长女嫁官宦安家,安家家主曾任礼部尚书,门生无数。
次女嫁宣府方家。
三子订亲崔氏女
就像蜘蛛结网,如果没这张网,那信国夫人也就是个称号。
有了这张网,信国夫人的称号都要重上三分。
陈玉壶守在边关,直到边关的路都修好了,郡主也重新养好了身体。
陈玉壶收拾收拾要回京城去了。
虽然郡主和林清桐都很想她能留下,陈玉壶自己也不想回去。
但是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萧薿有身孕了,还有林清浊的婚事还需要她回去主持。
顺便洛书这次也要跟她一起回京城。
京城举办盛会,由二皇子牵头大商贾一起参加。
陈玉壶让洛书去参加,她背后再出点力,要给他们的队伍,弄个皇商的名额。
这样可以免除许多的“税”。
陈玉壶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的钱也够花,但是保住她的商路,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甚至对她自己来说,应该也是一件好事。
她会拥有越来越庞大的财富。
要启程的时候,林清桐特意找到了洛书。
把孩子交给了郡主的奶嬷嬷,当着林清桐的面,陈玉壶这才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林清桐守着婴儿床,晚上郡主醒了,奶嬷嬷和郡主说了,她的身体状况。
郡主一点也不意外。
她问林清桐:“母亲不高兴了吗?”
林清桐原本在看女儿,听到郡主的话,一时没反应过来,为什么母亲要不高兴。
一脸茫然的说:“没有啊!”
郡主的奶嬷嬷一看就知道,指望不上姑爷,把事情说全。
奶嬷嬷看着郡主吃汤羹,一五一十的说给郡主听。
“夫人可高兴了,守着小小姐,守了半天,还担心您的身体。”
“您睡着的时候,夫人让医侍都把过脉了,把完脉后那些医侍也没让走,都留在府里了。”
“还重赏了下人,你看看碧空她们几个,脸都快笑僵了,就连老奴,都得了大赏。”
郡主眼神柔和了下来。
“夫人还说,让您好好休息,先把自己养好了再说,不要着急带小小姐。”
“怕您初为人母,为了孩子不顾自己的身体。”
郡主放下了勺子,和嬷嬷说:“以后有忙不过来的,就去找母亲帮忙,孩子那也是。”
“是,老奴记下了。”
转过头看向一直盯着婴儿床的林清桐,林清桐抬头和郡主的视线对上。
林清桐开口说:“像我不好吗?”
郡主:……
但还是好言好语的说:“男孩儿像你,英武些也好,女孩儿像我不好吗?”
林清桐看着郡主,突然咧开嘴笑了,笑的十分清澈,肯定的跟郡主说:“好!像谁都好。”
嬷嬷小声和郡主说了,陈玉壶是怎么薅着林清桐,非要隅之第一个抱的。
郡主垂下眼,所有的笑意都藏起来。
让林清桐看见了,他就闹脾气。
要不家里这么多人,朝阳怎么就跟他好?两个人幼稚到一块儿去了。
郡主提醒林清桐,“良人,孩子要取名字,你有想过吗?”
林清桐一时懵住,自从郡主有孕,他唯一的期望就是郡主能平安生产。
越到后来,他越紧张,寻常人家的温馨时刻,从来没有,他一点都没想过。
就希望能平安的顺利的,大人孩子都没事儿。
现在郡主问起,他才恍然,自己有多紧绷。
林清桐笑了一下,再次专心的看向了婴儿床,“我能取吗?”
郡主疑惑,“为什么不能?”
看向林清桐,发现原本就不聪明的人,露出了一个看起来显得脑子十分有问题的笑。
郡主干脆住嘴。
他现在脑袋空空,问了也白问。
第二天陈玉壶来看郡主,林清桐和郡主和陈玉壶商量,有关孩子名字的问题。
陈玉壶想了想,看向了郡主,“大名,就让你祖父来取吧!王爷王妃年纪大了,他们挂念的越多越好。”
郡主看向陈玉壶,心下动容,喊了一声:“母亲!”
“在呢!”
林清桐没意见,但是看着这婆媳俩,说:“那小名,就母亲取一个吧!”
陈玉壶笑了,“真的?给我取啊?”
郡主也跟着赞同的点头。
陈玉壶来了劲头,“哎呀,那我得回去翻翻书。”
郡主和林清桐相视而笑。
第170章 丰成县主
陈玉壶回去结结实实的查了几天书。
十分的认真。
最后还问了郡主和林清桐的意见,小名取为:沙棠。
是山海经中的一种植物。
人们认为沙棠有辟邪防灾的力量,而且象征着长寿,平和。
郡主和林清桐都说好。
郡主想的更长远些,沙棠算是林家长女了,按照这个基调,以后孩子的名字也好取。
王爷收到信,和陈玉壶一样就开始思考,一样翻书,但是到了沙棠这一辈,应该是莫字。
也就是说名字中间应该有莫字,这么一算,王爷能决定的,其实只有一个字而已。
王爷想了好几天,王妃看不下去了,抢过王爷的笔,写下了几个字。
陈玉壶当着郡主和林清桐的面,打开信条,上面写着:林莫惊。
陈玉壶说这名字取得好。
孩子运气也好,莫字怎么取,应该都不会取得难听。
因为郡主的身体不好,所以孩子的洗三就办的很简单。
简单,但是不简陋。
陈玉壶再次出山,在边关宴宾客,自掏腰包给孩子办洗三。
满月也是陈玉壶主持。
来的人很多,信国夫人不好请,大家好不容易得到机会,基本上接到帖子的,都到了。
洗三那天的盛况,已经被一些夫人给传出去了。
就是……很奢侈。
当然奢侈,陈玉壶有钱,古代这些礼仪很重要,她要给孩子办到位。
也要让郡主不要总是惦记,沙棠是个女孩儿会不会让她不喜欢。
不会的!不会的!
真的不会的。
自己的孩子自己喜欢,非要她喜欢干什么?
满月那天,郡主出面了,只是她不能在外面久待。
陈玉壶很注意。
沙棠也还小,露个面就让郡主带回去了。
朝阳手里拿着小鞭子,蹲在陈玉壶的脚边,是的,蹲着。
没礼貌,不雅观。
陈玉壶不管。
一个笨孩儿,而且还小,一点一点教,给这些夫人胆子,也不敢出去说朝阳的闲话。
再说了,朝阳又不会成为她们的儿媳妇。
干嘛要在她们的面前为难自己?
闲的。
陈玉壶现在地位超然,大家围着她,也都是说些好听的。
正在进行一些有用没用的社交。
突然青钗进来,“夫人,圣旨到。”
陈玉壶立刻起身,扫了芭蕉一眼,芭蕉点头。
早就做好准备了,准备好打赏的银子。
郡主还未生产的时候,老王爷就天天进宫,问就是来找皇帝下棋。
至于到底为了什么所有人都清楚。
王爷从含蓄,到逐渐的表现出来真面目。
开始明着求皇帝,皇帝不吭声,王爷就跟点卯似的,天天往皇宫去。
皇帝还是不吭声。
皇后都派了人来问,结果皇帝说:“让皇叔动一动,否则他日日在府里担心柔嘉。”
而且求的只是一个县主位而已。
显然老王爷还是拿捏了分寸的。
如果是个男孩儿,那就什么都没有,爵位不是那么好得的。
但是一个县主却没什么。
所以陈玉壶接旨,接的就是沙棠的县主位。
圣旨宣读完毕,陈玉壶站起身,林清桐也立马上前跟太监寒暄。
“辛苦公公走这一遭了,路途遥远,在府中多歇息几天吧!”
芭蕉也笑意莹莹的递了荷包上去。
“夫人得了孙女,请公公同喜。”
这话说的多好听。
宣读圣旨的公公,笑眯眯的接过荷包,不用看都知道,里面装的必定是银票。
公公笑眯眯的说:“是小人的运气好,接了这趟差,有幸给丰成县主送旨。”
林莫惊,封县主,赐号丰成。
细数现在的林家。
从前林骥一个守边关的泥腿子,远在边关,有圣心也看不出来。
陈玉壶一人守家,实在是单薄。
各方面都很单薄。
林骥调回京城,身居高位,长子结亲望族,娶萧氏女。
次子获圣旨赐婚,娶柔嘉郡主。
长女嫁官宦安家,安家家主曾任礼部尚书,门生无数。
次女嫁宣府方家。
三子订亲崔氏女
就像蜘蛛结网,如果没这张网,那信国夫人也就是个称号。
有了这张网,信国夫人的称号都要重上三分。
陈玉壶守在边关,直到边关的路都修好了,郡主也重新养好了身体。
陈玉壶收拾收拾要回京城去了。
虽然郡主和林清桐都很想她能留下,陈玉壶自己也不想回去。
但是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萧薿有身孕了,还有林清浊的婚事还需要她回去主持。
顺便洛书这次也要跟她一起回京城。
京城举办盛会,由二皇子牵头大商贾一起参加。
陈玉壶让洛书去参加,她背后再出点力,要给他们的队伍,弄个皇商的名额。
这样可以免除许多的“税”。
陈玉壶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的钱也够花,但是保住她的商路,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甚至对她自己来说,应该也是一件好事。
她会拥有越来越庞大的财富。
要启程的时候,林清桐特意找到了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