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陈玉壶转过身,继续摆弄花草。
  “不用跟我赔罪,被怠慢的也不是我,只是下次还是注意点好,方家只有你一个长女,传出去,难免被人说方家的规矩不好。”
  方拂夕脸黑,还是恭敬的屈膝,说:“是。”
  陈玉壶懒得关注这丫头的心情,心高气傲的,欠敲打。
  方拂夕正要离开,突然有丫鬟来说:“夫人,萧十七郎来给您请安了。”
  听到萧十七郎,方拂夕的眼睛亮了一下。
  又听到是给陈玉壶请安,她疑惑的看向了陈玉壶。
  陈玉壶放下了手里的剪子,拍了拍手,立马有丫鬟递上了湿的擦手巾。
  “哦!是予鹿的那个弟弟是吧?”
  “叫进来吧!”
  萧十七郎被人领着往里进。
  他是紧赶慢赶,一点没敢耽搁。
  早些天,婶母就写信给他,叮嘱信国夫人将到宣府,让他别忘了请安。
  他是晚辈,按理来说,是要请安的。
  况且他明白,这是给堂姐做脸。
  他堂姐在家时,对他们兄弟姐妹一向周到,又和他亲姐关系最好。
  加上家中的长辈叮嘱,所以他早早的就来了。
  陈玉壶笑着看着萧十七郎,不算十分的热络,但是也还不错。
  重要的是,她给了萧十七郎十分丰厚的晚辈礼。
  这就尽够了,为了萧十七郎,也为了萧夫人和萧薿的颜面。
  相处下来,萧十七郎觉得堂姐的这位婆母还是很不错的。
  自从陈玉壶到达方府,方府就多了不少的拜帖,全都送到了汀兰苑,都是来拜见信国夫人的。
  这也是规矩,区别只是陈玉壶见或不见。
  按照她在京城的那副懒样,她肯定是避而不见的,或者挑着不能拒绝的见一见。
  但是这次陈玉壶挑着能见的都见了。
  任何交际都是有来有往的。
  她希望自己能在这里,为安之的社交撕开一道口子。
  陈玉壶在宣府已经待了三天。
  安之天天赖在她身边,中馈不管,也不去给婆母请安。
  陈玉壶也不劝她做事。
  没必要非要在这段时间装样子。
  第三天方老夫人先坐不住了,请陈玉壶赴家宴。
  陈玉壶去了。
  这次没有带上朝阳,她还是太小了,但是带了隅之,多让孩子看一看,对以后有好处。
  安之跟着陈玉壶一起去了。
  方千南也在,陈玉壶知道他们找自己大概是来者不善。
  笑着寒暄了两句,点到为止,绝对不多说一句话。
  直到方老夫人提起:“拂夕这些日子,日日跟在你的身后,回来经常说没见过在您身边待着好像很松快。”
  陈玉壶笑了笑,不是待在她身边松快。
  而是她身边安之、隅之、朝阳,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就是玩闹,气氛所致。
  “千南说,您也说了,他子嗣薄弱,我知道是我们对不起安之,但是私自服药,还是太过了。”
  “请您劝一劝安之吧!”
  “传宗接代是我们的本分。”
  陈玉壶笑了一下,用帕子点了点嘴角。
  “这肯定是有原因的,否则谁嫁了人,首先不是想要一个孩子傍身?”
  “方老夫人没想过这是为什么?”
  方老夫人好像十分苦口婆心似的,“不管是因为什么,这么做都太过了。”
  陈玉壶看着方老夫人,眼底藏着厌烦。
  陈玉壶突然嘴角带出一个笑容,“是安之的过错。”
  她看向了方千南,“既然如此,不如一纸休书?”
  和离她都不要求,如果方千南真写了这纸休书,以后满京城都将知道方千南不能生。
  方千南立刻站了起来,朝着陈玉壶拱手:“岳母,不至于此。”
  “就算是以后一直没有孩子,那也是我的命,安之还会是我的妻子。”
  陈玉壶看着方千南,“但是你的妻室,可不大好当啊!”
  话说的好听,事一点不干,是人?
  方千南沉默了一瞬,“我比安之大……”
  注意到陈玉壶的眼神,改口道:“大了许多,原是该我多体贴她的。”
  “或许是有我做的不好的地方,请岳母解惑。”
  第156章 不为人知的秘密
  陈玉壶看了一眼方千南,“这是你们夫妻之间的事情,我能解什么惑?”
  “今天晚上你们夫妻好好的聊一聊吧!”
  意味着今晚她不会扣着安之了。
  方老夫人似乎有话想说。
  被陈玉壶看了一眼,话就咽下去了。
  陈玉壶笑了一下,“亲家有话想说?”
  “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听一听,如果你还想换一个儿媳妇的话。”
  “再换,应该只能换一个小门小户的姑娘了吧?”
  “方老夫人,我们林家是不惧和离或者休书的,倒是你们方家,想要一个大大方方,一心为方家的宗妇,还是要拿点诚意出来。”
  这下子方老夫人也闭嘴了。
  本来这件事儿,其实没那么复杂。
  主要是方家需要一个能力很强的人来应聘宗妇。
  但是由于给出的待遇,或者现有的条件有限,只能矮子里拔高个,挑了安之。
  但是安之呢!原本应该给一个有前途的小公司当经理。
  然后一边攒经验一边熬资历。
  结果现在被这个大公司给预定了,能力先不说,人家首先嫌弃她年轻,经验不多。
  给的待遇还一般。
  这才造成了矛盾冲突。
  但是陈玉壶跟安之聊过了。
  两位姨娘也在场。
  她们都认为,安之现在嫁给方千南,已经是牺牲过了,现在脱身,只不过是白白牺牲。
  该得到的利益还没有得到。
  她二嫁之身,再想像未嫁之前那样找婆家,就不能了。
  小门小户,贪图林骥官位和助力的,她们也看不上。
  最终安之决定,再试一下。
  她不甘心就这么离开,况且方家的底蕴确实是很吸引人的。
  她跟着母亲学习了这么多,长姐能过的好,让婆家服服帖帖的,她也能的。
  陈玉壶看着安之,叹气。
  不和离就有不和离的办法。
  陈玉壶又想到了许斐心,那家伙和离之后过的老爽了。
  拿出自己的嫁妆,参与了陈玉壶的生意,走南闯北,看起来是没有想要再婚的打算了。
  这样也挺好,各有各的好。
  安之那天晚上没有跟着陈玉壶,而是回了正院。
  方千南早就坐在那里等着她了。
  安之还没说话,方千南已经开口:“不管你能不能为我生下嫡子,你都会是我的妻子。”
  “如果上天注定我没有孩子,那就是我的命运,我始终认为,一个虚无缥缈的孩子,不会比眼前活生生的人重要。”
  “这一点我可以向你发誓。”
  安之没有说话。
  但是她知道他说的是真的,知道她吃药避孕的时候,他也没有什么反应。
  而是淡淡的问了一句:“现在不想生吗?”
  没有她想的勃然大怒,所以她愿意再看一看。
  大概是武将驰骋,总会在一些地方有着想象不到的开明。
  方千南就是。
  而且母亲总是说方千南是个老东西,但是母亲也得承认,他比父亲好看多了。
  宣府是重地不假,但是少有征战,不像父亲被边关的风沙磋磨。
  她不信自己就过不好。
  “我相信你,我不肯要孩子不是因为其他的,不是因为中馈,不是因为婆母,也不是因为拂夕。”
  其实她和方拂夕虽然总是打闹,但是其实关系真的没有那么差。
  “我不肯要孩子是因为你,你没有把我当成你的妻子,而且把我当成一个跟拂夕差不多的孩子,这对我不公平。”
  “一个孩子当然没办法掌家,没办法当夫人,也没办法生下嫡子。”
  “甚至我生下孩子,恐怕你也不会放心让我自己带。”
  方千南看着安之。
  不得不承认,她说对了。
  确实是有一部分想法被她猜中了。
  安之想的也很明白,她不需要搞定那么多人。
  难道母亲和祖母相安无事,是因为祖母被母亲搞定了吗?
  二叔和二婶一个尊敬母亲,一个怕母亲,是因为母亲对着他们俩使了很多的计谋吗?
  都不是,是因为父亲站在母亲的身后。
  他的态度无形之中,支撑着母亲,这才是关键。
  安之一直剑指的也不是其他人,一直都是方千南。
  只要她能搞定方千南,自己的能力不拉垮,在宣府,方家绝对是土皇帝的存在。
  再嫁她要汲汲营营的付出多少心血,才能走到现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