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奶嬷嬷脚下生根,定了一下。
  这大半夜的,非得聊这种话题吗?
  随后立即反应了过来。
  “少爷,您得唤姨娘。”
  嬷嬷的神色很严肃。
  林清桂突然叛逆,他轻声说:“没有人会听见的。”
  嬷嬷严肃了神色,“那也不行。”
  “姨娘就是姨娘。”
  林清桂意识到,哪怕是从小照顾自己长大的奶嬷嬷,也是母亲的人。
  不是奶嬷嬷不可信,而是立场会有偏颇。
  林清桂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想要知道完整的事实和真相,很难了。
  “嬷嬷和我说说吧!我姨娘……真的是死于产后的病症吗?”
  奶嬷嬷叹气:“少爷,那重要吗?”
  林清桂此刻真的有些要崩溃了。
  “重要,奶娘,那是生了我的人。”
  他声音中带上了泪意。
  奶嬷嬷犹豫了一会儿,“少爷,具体的事情,当初都被扫尾扫干净了,下人之间也下了封口令,我知道的不太多。”
  “我只是听说,姨娘生了你后,经常被老夫人叫去服侍。”
  “夫人和侯爷大吵了一架,差点和离。”
  “后来夫人回来了以后,蒋姨娘当众跪在了夫人的脚下……”
  “不久之后,姨娘就病逝了,奴婢知道真的不太多。”
  床帐里,传来的哭泣的声音。
  奶嬷嬷柔声说:“少爷,快点长大吧!等你长大了,现在不能做的很多事儿,就可以做了。”
  “你想知道的真相,也早晚会有摊开在你面前的那一天。”
  ……
  第二天早上,陈玉壶一边吃早餐,一边听人禀报这件事。
  她喝了一口粥,看见隅之皱起了眉头。
  陈玉壶弯唇,“隅之想说什么?”
  隅之没想到自己一大早来陪母亲吃早餐,还能听见这种事儿。
  “母亲,他不知道好歹。”
  “谈不上,那是他姨娘,他惦记也是正常的。”
  “想知道真相,那就让他努力吧!努力到所有人都不能骗他的地步,他就可以知道真相了。”
  否则他就会发现,所有人都在骗他。
  能用这件事儿督促孩子努力,那也挺好的。
  就是希望真相不会让他伤心。
  但是从那天开始,林清桂真的异常的努力,埋头就是学。
  陈玉壶等着看热闹,她等着林清桂成才,查清真相的那天。
  不但不阻止他上进,反而像对待林清浊他们一样,一样努力的培养他。
  她很爱看热闹了。
  林清浊经过隅之的大嘴巴,也知道了林清桂的心思,总是用很怪异的眼神看着林清桂。
  看着林清桂看着母亲的眼神从感激一怀疑一感激一怀疑,来回变换。
  而陈玉壶坐在高位笑眯眯的看着。
  第148章 儿女都是债
  太后的丧期刚过,林老太太就病了。
  这次是真的病了,大概是两个儿子都不大孝顺,让她的心情有点糟糕。
  人上了年纪,一股火涌上来,就病了。
  陈玉壶哪怕现在贵为国夫人,该侍疾还是得去。
  她养尊处优久了,伺候人那叫一个笨拙,林老太太看见她就来气。
  把她叫过去,基本就是让她罚坐的,一坐就是一上午。
  陈玉壶的屁股快死了。
  林骥下值回来,和陈玉壶坐在一起喝茶。
  带回来了一个消息,当然他们俩坐在一起那就是有事儿。
  “今日早朝,礼部尚书提议立太子,稳固国祚。”
  “庄国公当场怒斥礼部尚书,说他对太后毫无敬畏之心。”
  陈玉壶都听不下去了,忍不住嫌弃。
  这大雍的国公素质也是太低了点,有这种兄弟,太后还是早点死的好。
  否则也是被拖累。
  林骥一副沉思的样子,缓缓说:“皇上迟迟不立太子,还是顾忌幼子。”
  陈玉壶点头,以皇后那群人对太后的厌恶,加上庄妃和庄家的放肆,一旦改朝换代。
  五皇子的命运难测啊!
  皇帝也是人,加上皇家的人少,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活下来。
  林骥跟陈玉壶对视一眼。
  “柔嘉没有兄弟,适合过继。”
  陈玉壶摇头,“王爷王妃怕是……”
  不大愿意。
  但是不愿意也没用,而且为了儿子以后有香火,估计也不会不答应。
  陈玉壶想了一下,“这是下下策。”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皇上也不会愿意让儿子管别人叫爹。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没有多说。
  这里面的变数大着呢!
  万一皇上能活呢?
  等小皇子长大了,有庄国公这样的外家,难道不想争?
  到时候还有热闹看。
  虽然陈玉壶并不看好他们,但是不耽误她想看热闹。
  林老太太逐渐病重。
  陈玉壶开始上火了,她可不能死。
  死也不能现在死。
  她儿子正是要活动做官的时候。
  萧家鼎力相助,希望林清柏能进吏部。
  这时候林老太太出点什么事儿,等出了孝,别说进吏部了。
  吃屎,屎都凉了。
  林老太太见到陈玉壶着急,还有心情笑。
  反过来笑话陈玉壶,:“我为了儿子生气,你跟着儿子上火,听说你最近都开始喝凉茶了。”
  陈玉壶无奈,“您也想想您小儿子,正谦才刚刚调任,屁股都没坐热呢!”
  一说到这个,林老太太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婆媳眼神对上,儿女都是债。
  各有各的债。
  林老太太还是臭着脸说:“你放心吧!我一时半会儿死不了。”
  陈玉壶不放心。
  这老太太平时身体倍儿棒。
  护着林清植的时候,感觉她能一个打他们一群。
  现在突然生病,这一病,呈现的状态十分不好。
  全家都提着心。
  毫不夸张的说,老太太脸色都是黑的。
  陈玉壶守着老太太,守了好几天,那个病不好,反倒更严重了。
  她彻底服了。
  坐在老太太床边的脚踏上,“您快点好起来吧!”
  “您想要什么宝贝?我都拿出来给正谦送去。”
  “只要您能好起来。”
  林老太太哼了一声,“你怎么又来了?”
  “天天念,你可真烦。”
  陈玉壶:……随便你说,只要你不死。
  虽然知道陈玉壶用心不纯,主要是为了她儿子升官的事情,孝心含量几乎为零。
  但是看着她着急上火,老太太也还是受用的。
  好歹没真的冷冰冰的看着她死。
  边关递信过来,说郡主有身孕了。
  陈玉壶来不及高兴,掐指一算,刚出孝期就怀上了。
  不是说郡主身体不好吗?
  这边关没个长辈,也没有好大夫,能好生产吗?
  本来身体又差,年纪还小。
  陈玉壶犯愁。
  当天王妃闯了侯府的门,她说她要去边关,还要和王爷一起去。
  异想天开。
  诸侯不得随便离京,再说了那王爷的身体也就一般啊!
  现在去了边关,在边关待上将近一年?
  不可能的。
  别说王爷最近听说患了咳疾。
  果然没成功,圣上不可能答应。
  边关不安稳,周边游牧狼子野心。
  万一老王爷在边关出了什么事情,那才是大事儿。
  影响士气啊!
  此路不通,王妃又来了。
  这次来态度好了许多,一点高高在上的味道都没有了。
  王妃和陈玉壶商量,说清桐夫妻都年纪小,不能没有长辈坐镇。
  想让陈玉壶去边关,守着郡主生产。
  这也是人之常情。
  陈玉壶也想去。
  陈玉壶叹了口气,跟王妃说:“王妃,我婆母病重。”
  这个时候陈玉壶走了,她以后不用混了,吐沫星子能把她淹死,也不用再出去交际了。
  王妃和陈玉壶四目相对。
  转头王妃给陈玉壶送了一大堆的大夫来。
  好消息说给了林老太太听。
  老太太靠在床上,露出了一个笑,笑话陈玉壶,“儿女都是债!”
  陈玉壶笑不出来,她们俩就继续互相伤害。
  王妃请的一堆大夫,一个都不好使。
  这老太太不但不好,反而更差了。
  大夫都说她心情郁结。
  上次不知道林驱跟她吵了什么,后来林骥又说了什么。
  这才让老太太郁结成这样。
  陈玉壶真开始上火了。
  林骥也开始请假,一起侍奉左右。
  林老太太对待林骥的态度,还不如对陈玉壶。
  陈玉壶每天去,有茶有点心,偶尔两个人拌拌嘴还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