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没有林骥的官职高,但是那是萧氏!做官的人不知几何。
  虽说这些大族不比从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陈玉壶都没抱希望其实。
  史夫人也是大族出身,从前和萧氏的夫人见过几面,但是不熟。
  萧氏的夫人姓袁,汝南袁氏出身。
  史夫人被下人客气的迎进去。
  没聊几句,就说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萧家有好女,百家来求。”
  袁夫人笑了笑,并没有露出什么得意的表情,这不是夸张的说法,她家的女儿,真就是百家求娶。
  上一桩婚事,她实在是不想看着女儿,嫁给一个空有家世,实则草包的家伙。
  袁夫人心不甘,加上对方的错处一抓一大把。
  最后虽然解了婚约,但是还是传出来萧氏女高傲善妒的消息。
  对此袁夫人并不是很介意,他们这样的人家,高傲也是应该的。
  至于善妒?那等小人,也就只能拿这个说事了。
  史夫人好话说尽,当然也知道林家和萧氏有差距。
  差距还不是一星半点儿。
  “林夫人看重萧家的教养,要求只管提就是了,都可以商量。”
  萧夫人笑了:“林夫人真的想好了?我儿今年过了年已经十七,我打算起码再留她三年。”
  大族的女孩大多数都不会早早的嫁出去,已显示家中女孩儿珍贵。
  再一个就是古人也知道,女孩儿的年纪越晚些出嫁,越有利于平安生育。
  史夫人笑了,“过了年林家公子十五,就算再过三年,也才十八岁而已。”
  “正好合适。”
  这倒是袁夫人没想到的。
  没想到林家的孩子要比她女儿小。
  袁夫人笑了笑,打起了马虎眼,意思是涉及婚嫁,要谨慎些,容她考虑考虑。
  史夫人也痛快,只是嘱咐萧夫人一定要率先想起林家。
  剩下的就得萧夫人自己去查了。
  史夫人回到家给陈玉壶去信,让她安心等着,结果成与不成都是命。
  话虽然有点难听,但是却是实话。
  而萧夫人也派人去查,这林家的底细。
  不能说是那个牌面上的人,但是论起底蕴,那是几乎没有。
  林侯是个纯臣,暂且不论,家中的孩子倒是还不错。
  能拿的出手的,也就一个林夫人,出身陈氏。
  那个被缠着嫁了泥腿子的倒霉蛋。
  下人这么一说,萧夫人就想起来了。
  这人家……一言难尽,萧夫人直接沉默了。
  偏偏是看起来最有诚意的一个了。
  萧夫人沉默的坐在榻上,身边打小服侍的嬷嬷给端了一盏茶。
  “小姐别烦心,好男儿多的是。”
  “我知道,可我不想让予鹿被挑拣了,她素来心气高,还要她自己喜欢才好。”
  萧夫人的长女叫做萧薿,小字予鹿。
  薿是茂盛繁荣的意思。
  “奴婢不懂这些,只是还要大小姐喜欢,否则怕是成了一对怨侣。”
  “忠勇侯是世袭的爵位,只要林侯能平安的退下来,往后自有咱们萧家扶持。”
  “错不了的。”
  萧夫人叹了口气。
  “再派人去查一查吧!我总也不能放心。”
  “是。”
  陈玉壶在家等着消息,一点也不急。
  她还就杠上了,已经计划好了,如果袁夫人实在是不同意,她就让林骥发挥他不要脸的手段。
  反正就像林骥说的,讨老婆不丢人。
  此时萧夫人还不知道,她唯一看好的林夫人,已经打算做强盗。
  陈玉壶此刻已经准备好了长长的嫁妆单子。
  展示给女孩子们看,尤其是清皎,嘱咐:“你婆婆是个不缺钱的,但是你也要守好你自己的嫁妆。”
  “我不怕你婆家贪图,只是贪心有恶仆。”
  “你们也听着,早晚都有这一遭。”
  安之和隅之乖巧的点头。
  家中并没有过节的气氛,反而因为这是林清皎在家过的最后一个年,而显得有几分落寞。
  功夫不负有心人,史夫人又往萧府跑了几次,萧夫人终于松口,让两个孩子在元宵节见上一面。
  陈玉壶一边高兴,一边觉得,元宵节见面可太冷了。
  闷声发大财。
  这件事也只有寥寥的几个人知道。
  第113章 初一朝拜
  倒是林骥和陈玉壶,像是偷腥的猫儿一样,偷偷的干了一杯酒。
  林清柏的品相,在京城众公子里,绝对算是上乘。
  而既然已经答应见面,那这件事儿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陈玉壶就要使些手段了。
  正好陈玉颂不是想把女儿嫁到林家吗?
  那就别怪陈玉壶用许家的女儿来给萧家表忠心了。
  陈玉壶的嘴角勾起了诡异的弧度。
  林骥知道他夫人恐怕又要干点什么了。
  在家里跟孩子们过了一个热闹的年,也是陈玉壶最后的休息。
  过完了年,家里全都是大事儿。
  初一命妇进宫。
  然后来回的送年礼,还要再回陈家一趟,陈玉壶真是不想回去。
  和陈母你来我往真的好累。
  元旦带着清柏出去相看。
  然后就差不多该往安家递聘礼了。
  最近安择越发的殷勤了,陈玉壶越不是滋味。
  只能安慰自己,本朝允许和离再嫁,何况自己给清皎选的婆家,也算是很好了。
  年初一,饮椒柏酒,吃扁食一一饺子。
  这些陈玉壶现在都吃不了,早上匆匆的吃了几个奶饽饽,水都没敢多喝一口,就换上了沉重的诰命服。
  那个头冠一戴在陈玉壶的头上,感觉脖子都矮了三分。
  原本帮忙给她着装的两位姨娘还有些羡慕。
  直到陈玉壶叨叨着:“千万别在宫里出恭,我不想出恭,不想出恭……”
  头冠一戴,陈玉壶就哎呦了一声。
  两位姨娘忙问怎么了?
  陈玉壶整个人都被衣服压住了,感觉自己好像上不来气。
  她深吸了一口气,感觉没吸进去,也就没吐出来,两位姨娘可要吓死了。
  “呼~”
  “我头动不了了,看看我脖子是不是被压弯了。”
  两位姨娘哭笑不得。
  最后看着陈玉壶用唇只敢轻轻的沾了茶盏,一点不敢多喝。
  两位姨娘看着陈玉壶走出去了。
  隅之她们出来送陈玉壶,隅之最小,说话也最没顾忌。小心的说了一句:“今天命妇朝见,这么忙的日子,希望太后不会想起来母亲。”
  两位姨娘的脸顿时一沉,把这老虔婆给忘了。
  安之捂住了隅之的嘴,“嘘!小心太后听见。”
  马车停在了光顺门,等待皇后召见。
  第一批被召见的就是陈玉壶她们,然后一起腿着进去。
  陈玉壶的膝盖上缝了厚厚的护膝,也就只有膝盖那里感受不到寒风。
  宫中的夹道全是风,就往她们身上吹啊!
  陈玉壶和另一个年轻的命妇,一人一边扶住了唯一的一个,现在几乎已经不出门的超一品诰命。
  三个人身后跟着其他的命妇,大家一起忍受着寒风,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宫里走。
  这跟负重徒步几乎没区别,更何况老夫人年纪那么大了。
  陈玉壶头上的金凤簪、七翟冠、珠箍,别说低头了,她感觉自己转头都困难。
  极大的约束了陈玉壶的行为。
  加上身上的革带勒的紧紧的,但是这点陈玉壶倒是不讨厌,这样暖和。
  一行人顶着瑟瑟寒风,片刻不敢耽误,还要按照规矩,走出端庄但是不失活人气的步伐。
  被宫人领着进了一重一重的门。
  终于到了坤宁宫。
  皇后御座和香案、仪仗、女乐等都已经准备好。
  命妇们在东西丹墀内向北排列。
  丹墀就是用红色染料涂饰的台阶,也就是依旧在寒风里。
  然后是拜见皇后,所有命妇齐声拜见。
  “臣妾恭请皇后陛下圣安,愿殿下凤体安康,福泽绵长,容颜永驻,圣德昭彰。”
  “愿我朝国泰民安,千秋万载,永享盛世太平。”
  哎呦我去!大家眸色那么坚定,气势那么诚恳。
  至少有那么一刻,除了大脑空白的陈玉壶,其他人是真的希望大雍能够千秋万载。
  齐拜完成,接着是进贺笺并且赞拜。
  说什么陈玉壶的大脑,一点我很得意,很光荣的想法都没有。
  首先她是个现代人,其次好冷。
  “跪!”
  “再跪!”
  “赞!”
  “拜!”
  “起!”
  陈玉壶袖笼里的手,本能的开始互相揉搓。
  等到从皇宫里走出去的时候,超一品诰命的老夫人因为年龄过大,皇后特意赐了小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