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卢公子跑去谢四儿那里打听过两次她的身份。谢四公子自然是偏向于你的,说了几句令他不入耳的话。他心有芥蒂,谢四公子那里也很少去了。
赵琳琅一听,气得银牙暗咬。
上次她与花想容二人不欢而散,这气还没有消呢,如今又来这一出,心里能不堵得慌么?
自己好心请花想容帮着参谋拿主意,谁料她竟然给自己使绊儿,自告奋勇要弹琴,紧要处却故意踢倒屏风,让自己出丑,让她出尽风头。
退一步讲,当时府上那么多年轻公子哥,她若是喜欢上了哪个,自己作为表姐,是乐于成全的。
谁知道她竟然一面勾搭着谢四儿,以及宫锦行,另一面,又对着卢公子暗送秋波,眉目传情,生生搅黄了自己的一桩好姻缘。
品行不端,心思歹毒,以前自己真是错看了她。
不由恨声道:白眼狼,日后休想再让我关照她!
赵鹏程又说许多关于卢公子的好话,表示惋惜。
赵琳琅心头着恼:难道,就没有一点挽回的余地了么?
赵鹏程摇头:这事儿的确不好说,哥哥又与卢公子不是很相熟,总不能自己腆着脸去找他说合吧?
让我说,这事儿就坏在想容身上,赶紧催着花家那边,给她寻个人家嫁了,一了百了。
姨母那里,还挑挑拣拣的,盼着给她寻个乘龙快婿呢,怎么可能仓促地将她嫁出去?
赵琳琅懊恼嘀咕,猛然间计上心头,小心斟酌之后,问赵鹏程:我给你一张字条,你帮我交给谢四公子。他见到之后,就知道怎么做了。
赵鹏程不知其中猫腻,纳闷地询问:什么字条?
这你就不要过问了,反正我自有计较。
转身取过纸笔,唰唰写下几笔,晾干墨迹,装进信封之中。
赵鹏程在一旁偷窥,瞧见了她写的字,大吃一惊:你这是什么意思?要将花家表妹推给谢四儿吗?
赵琳琅也不隐瞒:这可怪不得我,是花想容自己招花惹草,上次谢四儿来咱家府上,她就主动勾引人家。
万万不可!赵鹏程一口拒绝:暂且先不说这谢四儿平日里沾花惹草的,人品如何,花家表妹李代桃僵之事可非同小可,整不好的话,我们赵府知情不报,都要受牵连。
就怕谢四儿万一知道此事,侯府又与摄政王府向来不睦,再借题发挥,可就不妙了。
赵琳琅毕竟只是个目光短浅,见识有限的闺阁妇人,并没有考虑这么周全,听赵鹏程这样一说,也觉得自己此举不妥,怕是要生出什么是非来。
这个危险的念头,就这样被赵鹏程给暂时压了下来。但是暗地里憋了一肚子气,哪肯善罢甘休?
她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谢四儿这个媒人从中捣鬼,两面挑拨。他自从那日在赵府见了花想容的容貌,再加上花想容对他爱答不理,他反而惦记起来,有了企图,势在必得。
赵鹏程前来打听卢公子的态度,他就添油加醋,说了许多挑拨的话。并且从赵鹏程的口中拐弯抹角地打听花想容的消息。
赵鹏程口风紧,讳莫如深,只说花想容并不在都城,而是得罪了摄政王妃,被罚送去了城外农庄。
谢四儿不死心,觉得这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见到谢媚瑾,就向她打听其中来龙去脉,并且将他与花想容相识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
谢媚瑾很是诧异:如此说来,姐姐给宫锦行赐婚,岂不就是个误会?全是因为她假冒花家小姐引起来的?
谢四儿点头:可不就是,如今见了我,还一本正经的,装什么清高。我若是拿不下她,我就不是谢四儿。
谢小三不由就将一肚子的怨气迁怒到了花想容的身上。若非是她,这摄政王妃的位子,何至于被别人抢了去?
她以前成天往摄政王府跑,府里下人中也有她的眼线,找人询问,就猜度了一个大概。觉得肯定是花写意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命花将军将她送去了赵家的庄子里。
活该。若是落在自己手里,可就没这么安稳了。
她回来就跟谢四儿一五一十地说了。
你看看,你这是什么眼光,竟然相中了这么个不知廉耻的女人。
谢四儿心里也十分不得劲儿:就说怎么见了我翻脸不认人,原来是想另攀高枝,相中了宫锦行。你可知道,她被送去了哪儿?
第172章 谢四儿的手段
谢小三早有计较,将花想容的事情打听得一清二楚。
花想容敢这样明目张胆地勾引宫锦行,她怎么可能就这样不了了之?她一定要让花家的女儿身败名裂,让花写意被人指指点点,抬不起头来。
于是将花想容现如今的安身之处,告知了谢四儿。
谢四儿立即转身换一身簇新的衣裳,用头油将头发抹得油亮,揽着镜子端详半天,觉得脸上的印记有些不雅,又薄薄地涂了一层脂粉,这才出门,带着小厮,打马出城,直奔城外庄子去了。
一路打听着,就找到了花想容落脚的农庄。
但凡是都城里的权贵,在城外大多都有自己的田地,圈子范围内,修建庄子,供那些负责耕种的长工们居住。
但是将军府这些年一直在里木关,都城里没有什么产业,所以花想容安身之处,乃是赵家的庄子。
谢四儿打马从庄子附近的田地里过,故意踩踏了人家赵家刚出土的麦苗,赵家的长工将他拦住理论。
谢四马上挂着刚从猎户手中买来的野兔与野鸡,肩背弓箭,装作刚打猎归来的模样。面对拦着自己的长工,直接就抛出了一锭银子。
长工见钱眼开,立即换了笑脸。
谢四儿不肯走,要向长工讨一锅灶煮肉。长工见他出手阔绰,将他当财神爷一般,让至庄子里。
庄子不大,不过几户人家,农忙之时在一个大锅里搅饭。
正是午饭时候,有妇人在做饭,水煮萝卜,高粱茬子饭,清汤寡水,一点荤腥也没有。
长工给他倒了茶,谢四儿直接将带来的猎物丢给长工,请他们一起打牙祭。
众人将他奉若上宾,很快就称兄道弟,熟悉起来。
肉汤开始翻滚,王妈闻到肉香,过来转悠了两圈,自己拿着盆子盛肉。
眼巴巴地等着吃肉的长工们全都满脸鄙夷,瞅着她盛得冒尖的肉,十分心疼。
有人实在忍不住,不满地出声:王妈你不是一向自己开火么?怎么跑我们大锅里盛菜来了?这么多两个人吃的完吗?
王妈一面用勺子将肉使劲往下摁,一面头也不抬:独自吃闷食儿,都不知道孝敬我家小姐,你们就是这样伺候主子的?
长工低低地呸了一声:猪鼻子插大葱,谁拿你们当主子?
谢四儿并不识得王妈,但是也大概猜出了她的身份,扬声道:这是谁在本公子跟前拿大啊?这肉乃是本公子拿来给兄弟们吃的,还真犯不着孝敬你们。你们主子想吃,自己来求我。
王妈扭脸,见谢四儿一身打扮,非富即贵,知道不是这庄子里的长工,放下盆子,出声问道:这位公子看着好生眼生。
谢四儿哼了哼:你个狗奴才也配问本公子身份?
几个长工跟着起哄。
王妈抹不开面子,气哼哼地转身回去,跟花想容添油加醋地告状。
花想容一听,岂有此理,这是在自家姨母的地盘上,竟然有人这样嚣张!带着王妈就杀过来。
这边趁着王妈离开,几个长工也顾不得锅里的肉烂不烂,立即盛出来狼吞虎咽。
谢四儿混在长工人堆里,花想容没认出他来,跟在王妈身后,走到饭桌跟前,下巴微抬,颐指气使地问:是谁这么不懂规矩?这庄子里,能随便让一个外人进来?
谢四儿抬脸,面带惊愕:花小姐?怎么是你?
花想容一瞅,竟然是自己的冤家,吓得一哆嗦,转身就走。
谢四儿花费了许多心思,怎么可能轻易饶了她,跟着就追了上去。
王妈伸出胳膊拦着:你这人好生无礼,你是什么人,怎么这么冒失?
谢四儿随身小厮立即上前,缠住了王妈。谢四儿趁机就追了上去。
花小姐,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你。
花想容又羞又恼,不知道谢四儿怎么会追到这里来,分明是故意。
冷若冰霜地道:谢公子请自重,我与你不熟。
谢四儿没皮没脸地跟着:花小姐如何沦落到这种地方?吃一顿肉都成了奢侈。花将军怎么能这么偏心?我去帮你找他理论!
花想容哪敢让自家老爹知道,转身疾言厉色:用你多管闲事!
赵琳琅一听,气得银牙暗咬。
上次她与花想容二人不欢而散,这气还没有消呢,如今又来这一出,心里能不堵得慌么?
自己好心请花想容帮着参谋拿主意,谁料她竟然给自己使绊儿,自告奋勇要弹琴,紧要处却故意踢倒屏风,让自己出丑,让她出尽风头。
退一步讲,当时府上那么多年轻公子哥,她若是喜欢上了哪个,自己作为表姐,是乐于成全的。
谁知道她竟然一面勾搭着谢四儿,以及宫锦行,另一面,又对着卢公子暗送秋波,眉目传情,生生搅黄了自己的一桩好姻缘。
品行不端,心思歹毒,以前自己真是错看了她。
不由恨声道:白眼狼,日后休想再让我关照她!
赵鹏程又说许多关于卢公子的好话,表示惋惜。
赵琳琅心头着恼:难道,就没有一点挽回的余地了么?
赵鹏程摇头:这事儿的确不好说,哥哥又与卢公子不是很相熟,总不能自己腆着脸去找他说合吧?
让我说,这事儿就坏在想容身上,赶紧催着花家那边,给她寻个人家嫁了,一了百了。
姨母那里,还挑挑拣拣的,盼着给她寻个乘龙快婿呢,怎么可能仓促地将她嫁出去?
赵琳琅懊恼嘀咕,猛然间计上心头,小心斟酌之后,问赵鹏程:我给你一张字条,你帮我交给谢四公子。他见到之后,就知道怎么做了。
赵鹏程不知其中猫腻,纳闷地询问:什么字条?
这你就不要过问了,反正我自有计较。
转身取过纸笔,唰唰写下几笔,晾干墨迹,装进信封之中。
赵鹏程在一旁偷窥,瞧见了她写的字,大吃一惊:你这是什么意思?要将花家表妹推给谢四儿吗?
赵琳琅也不隐瞒:这可怪不得我,是花想容自己招花惹草,上次谢四儿来咱家府上,她就主动勾引人家。
万万不可!赵鹏程一口拒绝:暂且先不说这谢四儿平日里沾花惹草的,人品如何,花家表妹李代桃僵之事可非同小可,整不好的话,我们赵府知情不报,都要受牵连。
就怕谢四儿万一知道此事,侯府又与摄政王府向来不睦,再借题发挥,可就不妙了。
赵琳琅毕竟只是个目光短浅,见识有限的闺阁妇人,并没有考虑这么周全,听赵鹏程这样一说,也觉得自己此举不妥,怕是要生出什么是非来。
这个危险的念头,就这样被赵鹏程给暂时压了下来。但是暗地里憋了一肚子气,哪肯善罢甘休?
她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谢四儿这个媒人从中捣鬼,两面挑拨。他自从那日在赵府见了花想容的容貌,再加上花想容对他爱答不理,他反而惦记起来,有了企图,势在必得。
赵鹏程前来打听卢公子的态度,他就添油加醋,说了许多挑拨的话。并且从赵鹏程的口中拐弯抹角地打听花想容的消息。
赵鹏程口风紧,讳莫如深,只说花想容并不在都城,而是得罪了摄政王妃,被罚送去了城外农庄。
谢四儿不死心,觉得这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见到谢媚瑾,就向她打听其中来龙去脉,并且将他与花想容相识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
谢媚瑾很是诧异:如此说来,姐姐给宫锦行赐婚,岂不就是个误会?全是因为她假冒花家小姐引起来的?
谢四儿点头:可不就是,如今见了我,还一本正经的,装什么清高。我若是拿不下她,我就不是谢四儿。
谢小三不由就将一肚子的怨气迁怒到了花想容的身上。若非是她,这摄政王妃的位子,何至于被别人抢了去?
她以前成天往摄政王府跑,府里下人中也有她的眼线,找人询问,就猜度了一个大概。觉得肯定是花写意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命花将军将她送去了赵家的庄子里。
活该。若是落在自己手里,可就没这么安稳了。
她回来就跟谢四儿一五一十地说了。
你看看,你这是什么眼光,竟然相中了这么个不知廉耻的女人。
谢四儿心里也十分不得劲儿:就说怎么见了我翻脸不认人,原来是想另攀高枝,相中了宫锦行。你可知道,她被送去了哪儿?
第172章 谢四儿的手段
谢小三早有计较,将花想容的事情打听得一清二楚。
花想容敢这样明目张胆地勾引宫锦行,她怎么可能就这样不了了之?她一定要让花家的女儿身败名裂,让花写意被人指指点点,抬不起头来。
于是将花想容现如今的安身之处,告知了谢四儿。
谢四儿立即转身换一身簇新的衣裳,用头油将头发抹得油亮,揽着镜子端详半天,觉得脸上的印记有些不雅,又薄薄地涂了一层脂粉,这才出门,带着小厮,打马出城,直奔城外庄子去了。
一路打听着,就找到了花想容落脚的农庄。
但凡是都城里的权贵,在城外大多都有自己的田地,圈子范围内,修建庄子,供那些负责耕种的长工们居住。
但是将军府这些年一直在里木关,都城里没有什么产业,所以花想容安身之处,乃是赵家的庄子。
谢四儿打马从庄子附近的田地里过,故意踩踏了人家赵家刚出土的麦苗,赵家的长工将他拦住理论。
谢四马上挂着刚从猎户手中买来的野兔与野鸡,肩背弓箭,装作刚打猎归来的模样。面对拦着自己的长工,直接就抛出了一锭银子。
长工见钱眼开,立即换了笑脸。
谢四儿不肯走,要向长工讨一锅灶煮肉。长工见他出手阔绰,将他当财神爷一般,让至庄子里。
庄子不大,不过几户人家,农忙之时在一个大锅里搅饭。
正是午饭时候,有妇人在做饭,水煮萝卜,高粱茬子饭,清汤寡水,一点荤腥也没有。
长工给他倒了茶,谢四儿直接将带来的猎物丢给长工,请他们一起打牙祭。
众人将他奉若上宾,很快就称兄道弟,熟悉起来。
肉汤开始翻滚,王妈闻到肉香,过来转悠了两圈,自己拿着盆子盛肉。
眼巴巴地等着吃肉的长工们全都满脸鄙夷,瞅着她盛得冒尖的肉,十分心疼。
有人实在忍不住,不满地出声:王妈你不是一向自己开火么?怎么跑我们大锅里盛菜来了?这么多两个人吃的完吗?
王妈一面用勺子将肉使劲往下摁,一面头也不抬:独自吃闷食儿,都不知道孝敬我家小姐,你们就是这样伺候主子的?
长工低低地呸了一声:猪鼻子插大葱,谁拿你们当主子?
谢四儿并不识得王妈,但是也大概猜出了她的身份,扬声道:这是谁在本公子跟前拿大啊?这肉乃是本公子拿来给兄弟们吃的,还真犯不着孝敬你们。你们主子想吃,自己来求我。
王妈扭脸,见谢四儿一身打扮,非富即贵,知道不是这庄子里的长工,放下盆子,出声问道:这位公子看着好生眼生。
谢四儿哼了哼:你个狗奴才也配问本公子身份?
几个长工跟着起哄。
王妈抹不开面子,气哼哼地转身回去,跟花想容添油加醋地告状。
花想容一听,岂有此理,这是在自家姨母的地盘上,竟然有人这样嚣张!带着王妈就杀过来。
这边趁着王妈离开,几个长工也顾不得锅里的肉烂不烂,立即盛出来狼吞虎咽。
谢四儿混在长工人堆里,花想容没认出他来,跟在王妈身后,走到饭桌跟前,下巴微抬,颐指气使地问:是谁这么不懂规矩?这庄子里,能随便让一个外人进来?
谢四儿抬脸,面带惊愕:花小姐?怎么是你?
花想容一瞅,竟然是自己的冤家,吓得一哆嗦,转身就走。
谢四儿花费了许多心思,怎么可能轻易饶了她,跟着就追了上去。
王妈伸出胳膊拦着:你这人好生无礼,你是什么人,怎么这么冒失?
谢四儿随身小厮立即上前,缠住了王妈。谢四儿趁机就追了上去。
花小姐,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你。
花想容又羞又恼,不知道谢四儿怎么会追到这里来,分明是故意。
冷若冰霜地道:谢公子请自重,我与你不熟。
谢四儿没皮没脸地跟着:花小姐如何沦落到这种地方?吃一顿肉都成了奢侈。花将军怎么能这么偏心?我去帮你找他理论!
花想容哪敢让自家老爹知道,转身疾言厉色:用你多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