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这让胡桃队省去了很多和直播间互动的时间,加上有杨陶承担配合主持人做效果的工作,剩下的三人能专心致志地投入创作,不必分心。
杨陶见主持人喜欢自己,便趁机打探消息:“姐姐,你知道冠军队做的是什么吗?”
“唉?你们这轮是和黄金百香果打呀,怎么问起来冠军队了?”主持人疑惑。
杨陶腼腆地笑着说:“就是,冠军队离我们这很远,看不到就很好奇。”
“这样啊……”主持人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告诉了杨陶,“冠军队是动物类的糖塑,很写实哦,但是尺寸没有你们的大。”
杨陶长长地‘哦’了一声,语调婉转,撒娇似地和主持人聊:“那他们是不是有很多支持者呀?”
“这我就不好说了,毕竟支持者多不多,我这也没有数据。”主持人说完,又担心杨陶失望,找补了句,“不过直播间对冠军队夺冠的呼声很高哦,就像大家一直认为胡桃队是今年颜值最高的队伍那样。”
杨陶心道不好,这是说大家都默认冠军队能拿冠军的意思。
作为在校经常打比赛的选手,杨陶虽然没有参加过糖艺大赛,但经历过各种需要网络投票的比赛,对这类比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但凡一个队伍能给观众留下‘很牛’的印象,那基本就锁定了胜局。很多时候,包装和人设能影响超过半数的投票者,剩下那一半或许会对内容进行评判,但效果并不强大。
网络投票就是拼包装的赛制,谁能先占据大部分投票者心里的首位,谁就是比赛的首位。
杨陶抿起嘴唇,眉尖拧起,一双鹿眼里顿时充斥委屈,模样就像下一秒眼泪就要落下来。
他咬着下唇小声提醒:“怪不得,刚刚去拿工具间的充气筒,冠军队的孙选手说他是这的天王老子,先到先得在他那没用,我还以为是开玩笑嘞哈哈哈。”
这话说得有些阴阳怪气,甚至飘着淡淡的茶香,顷刻间就将冠军队的流氓德性说了个精光,又衬托了自己的委屈,配合那张漂亮的脸蛋,瞬间就引起了直播间的躁动。
主持人急忙安抚着直播间的氛围:“哈哈哈,孙选手一向喜欢开玩笑,应该就是和你说这玩的呢,看你可爱想逗逗你。”
“真的?”杨陶反问,“我以为是看我像软柿子。”
主持人直接手动让摄像机扭头,镜头切入大全景,她干脆利落地中插商务口播,险之又险地将杨陶刚刚说的话切了出去。
但直播间已经有了反应,杨陶的粉丝纷纷开始问刚刚发生了什么。
主持人没法回答,只能冷处理、立马选择走人,忙和杨陶告别,直接去了下一支队伍的直播间,顺手将夹在杨陶衣领上的麦克风取了下来。
杨陶站在制作间的台面旁,看向主持人仓皇离开的背影。移动摄像机这回全都背对着他了,他总算松了口气,放松浑身紧绷的肌肉,寄希望于自己的粉丝能听懂他刚刚话里的意思。
“唉,还是做糖好,本本分分做糖最好。”杨陶感叹,走到贵舜身边,自然地接过他用完的画笔,在水桶中清洗又擦干。
藤缠树的轮廓愈发清晰,枯柳的树干呈现死气沉沉的棕黑色,树身干裂的纹路和树皮用糖和颜料制成,腐烂的疤结除去黑色、还增添了深浅不一的绿。远远看着,像是树干生出了苔藓。
不止树干部分,缠绕在干枯的树枝上的藤蔓也需要额外补色,为了尽力呈现藤缠树最完美的状态,从比赛开始到现在,四人半刻都没停下过。
八个小时听起来长,但想要用这八个小时就完成一件巨型糖塑,绝对属于天方夜谭的事。
正是因为如此,在确定尺寸时,他们考虑过要不要为了细节精致度而缩小尺寸,但想到藤缠树特殊的寓意,如果主体不够大,即使细节再好、呈现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综合考虑之下,他们毅然决然地决定——就做大型糖塑。即使没法做得太精细,但只要该有的地方都做好,强烈视觉冲击之下,赢过黄金百香果队并不是不可能。
第73章 枯柳与藤蔓
贵舜提起画笔,在已经凝固成型的藤蔓上涂抹色彩。用色素给糖塑增色与画水彩不同,色素的用量要极其精准,多一滴少一滴,都会对颜色的呈现有极大的影响。
为了不影响贵舜的操作,杨陶愣是憋着气从头到尾一句话没说,连背稿子都只在心里默默背,时不时抬头看两眼忙碌的胡鹭,关注那边的进展如何。
贵舜倒是没这些讲究,他画累了就站直身体、活动僵硬的肩膀,顺带问杨陶:“刚刚直播还紧张吗?”
“还好,不紧张。”
“帮我看看时间,还有多久结束。”贵舜活动了没一会儿,又蹲回糖塑前,半跪在地上给枯柳的根部与蛋糕的衔接处上色。
杨陶回头去找计时器:“还剩一个半小时。”
“帮我把唐兰山调好的那锅糖浆拿来,底色最深的那锅。”
历经六个小时,贵舜原本扎起的长发已经散乱在额前,汗水湿透一缕缕的碎发,贴在额角,晶莹的汗水就顺着脸颊滴入衣领中。
杨陶端来熬好的糖稀,一勺勺慢慢往蛋糕胚上浇。为了防止温度过高融化已经做好的枯柳树根,必须慢慢倾倒,铺满薄薄的一层糖衣就足够,剩下的工作依旧是用颜料遮盖糖稀的底色,再用碎糖点出土壤的质感。
“你累不累?”杨陶找来餐巾纸,给贵舜擦着脸上的汗水。
场馆内虽然开着空调和鼓风机,但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精神还高度集中,大多数人都像从水里刚捞出来似的,浑身被汗水浸得湿淋淋的。
贵舜将笔刷丢进浑浊的水桶,掏出自己准备好的闪粉膏,用手指蘸取,蜻蜓点水般的动作,给藤缠树根部的苔藓点上高光。
“我腰都快断了。”贵舜说,“头疼眼睛疼手疼胳膊疼肩膀疼脖子疼,浑身上下哪里都疼,没有一点舒服的地方。”
杨陶站到贵舜身后,握起拳头捶打着贵舜的肩膀,帮他放松僵硬紧绷的肌肉。
“我发现你现在这样特别好看。”杨陶忽然冒出这句话,说完他也不管贵舜回应什么,端着用完的糖稀回到制作台前,重新坐到胡鹭身边帮着一起搓叶子。
这些叶子和枝条,从比赛刚开始就搓到现在,胡鹭戴着隔热手套、但十指依旧被烫得隐隐作痛。他做糖时间短,没法像唐兰山那样顶着六十多度的高温依旧面无表情。即使一双手上都是烫伤愈合后留下的痕迹,但该疼还是疼,只是面对这么多人,疼也要咬牙忍着。
杨陶本身在队伍里的工作就偏文职,按理说不需要帮着一块儿做糖,只是他想减轻队里的负担,均分大家肩头的任务,所以才自告奋勇地戴上手套,也跟着一块儿搓叶子。
搓完最后的几片叶子,胡鹭也拉完最后一根盘旋在枯柳之上的藤蔓,将这些零件全都交给了唐兰山。
刚摘下手套,胡鹭急忙拿起世糖赛给每个队伍配的冰水,拽下杨陶的手套,让他紧紧握着冰凉的矿泉水瓶。
控温灯下的糖团,温度不高不低,很折磨人,让杨陶的皮肤隐隐作痛、但又没有真的被烫伤,只是泛红、像针扎一样疼。
胡鹭心疼地用冰水冲洗杨陶的双手,双唇紧抿,一言不发。两人蹲在制作台后放着的杂物桶边,正正好避开了赛场正前方竖着的固定镜头。
杨陶靠在胡鹭肩头,身体动弹两下便蹭乱胡鹭的心思。他甩走手上的水珠,从胡鹭手里接过矿泉水瓶,用同样的动作冲洗着胡鹭的双手。
“你干嘛不高兴?”杨陶问,“谁惹到你了?”
胡鹭见杨陶傻乎乎的,全然没看懂自己的心意,顿时无奈一笑:“我没有不高兴,我只是怕你被烫伤。”
杨陶恍然大悟,低头看着自己冰镇舒缓后恢复正常肤色的双手,爽朗地咧开嘴大笑:“你看,一点事都没有。”
“嗯,没事就好。”胡鹭握住杨陶的手腕,手帕擦过每根手指,连指缝里的水渍也没有放过。
等杨陶的双手恢复干爽,胡鹭才丢掉手帕纸。
如果不是一抬头就能看见镜头,胡鹭一定会亲两口杨陶的指尖,像蹭蜂蜜的黑熊那样,蹭一蹭杨陶的双手。
藤缠树的制作接近尾声,唐兰山最后确认过各个部位的支撑都架得十分稳定,将每一根垂下的藤蔓都调整好形状。贵舜洗干净勾线笔,但这次却不是要描摹轮廓,而是蘸取高光,点涂在藤蔓的叶片之上。
叶片的高光如星星点点的萤火,连同底部的‘土壤’,也因有那片涂着闪膏的苔藓,变得好似被阳光普照般美丽。
从下向上看去。
先是扎实的蛋糕胚,中插一根粗壮的支撑架,另有数根小支架,这些支架使巨树能稳稳立在比树冠小一倍的底座之上。杨陶一勺勺浇上去的糖衣,虽本身薄如蝉翼,但凝固后二次喷绘的颜色与点在糖衣上的‘碎石泥土’,让这块底座显出土壤的厚重感。
杨陶见主持人喜欢自己,便趁机打探消息:“姐姐,你知道冠军队做的是什么吗?”
“唉?你们这轮是和黄金百香果打呀,怎么问起来冠军队了?”主持人疑惑。
杨陶腼腆地笑着说:“就是,冠军队离我们这很远,看不到就很好奇。”
“这样啊……”主持人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告诉了杨陶,“冠军队是动物类的糖塑,很写实哦,但是尺寸没有你们的大。”
杨陶长长地‘哦’了一声,语调婉转,撒娇似地和主持人聊:“那他们是不是有很多支持者呀?”
“这我就不好说了,毕竟支持者多不多,我这也没有数据。”主持人说完,又担心杨陶失望,找补了句,“不过直播间对冠军队夺冠的呼声很高哦,就像大家一直认为胡桃队是今年颜值最高的队伍那样。”
杨陶心道不好,这是说大家都默认冠军队能拿冠军的意思。
作为在校经常打比赛的选手,杨陶虽然没有参加过糖艺大赛,但经历过各种需要网络投票的比赛,对这类比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但凡一个队伍能给观众留下‘很牛’的印象,那基本就锁定了胜局。很多时候,包装和人设能影响超过半数的投票者,剩下那一半或许会对内容进行评判,但效果并不强大。
网络投票就是拼包装的赛制,谁能先占据大部分投票者心里的首位,谁就是比赛的首位。
杨陶抿起嘴唇,眉尖拧起,一双鹿眼里顿时充斥委屈,模样就像下一秒眼泪就要落下来。
他咬着下唇小声提醒:“怪不得,刚刚去拿工具间的充气筒,冠军队的孙选手说他是这的天王老子,先到先得在他那没用,我还以为是开玩笑嘞哈哈哈。”
这话说得有些阴阳怪气,甚至飘着淡淡的茶香,顷刻间就将冠军队的流氓德性说了个精光,又衬托了自己的委屈,配合那张漂亮的脸蛋,瞬间就引起了直播间的躁动。
主持人急忙安抚着直播间的氛围:“哈哈哈,孙选手一向喜欢开玩笑,应该就是和你说这玩的呢,看你可爱想逗逗你。”
“真的?”杨陶反问,“我以为是看我像软柿子。”
主持人直接手动让摄像机扭头,镜头切入大全景,她干脆利落地中插商务口播,险之又险地将杨陶刚刚说的话切了出去。
但直播间已经有了反应,杨陶的粉丝纷纷开始问刚刚发生了什么。
主持人没法回答,只能冷处理、立马选择走人,忙和杨陶告别,直接去了下一支队伍的直播间,顺手将夹在杨陶衣领上的麦克风取了下来。
杨陶站在制作间的台面旁,看向主持人仓皇离开的背影。移动摄像机这回全都背对着他了,他总算松了口气,放松浑身紧绷的肌肉,寄希望于自己的粉丝能听懂他刚刚话里的意思。
“唉,还是做糖好,本本分分做糖最好。”杨陶感叹,走到贵舜身边,自然地接过他用完的画笔,在水桶中清洗又擦干。
藤缠树的轮廓愈发清晰,枯柳的树干呈现死气沉沉的棕黑色,树身干裂的纹路和树皮用糖和颜料制成,腐烂的疤结除去黑色、还增添了深浅不一的绿。远远看着,像是树干生出了苔藓。
不止树干部分,缠绕在干枯的树枝上的藤蔓也需要额外补色,为了尽力呈现藤缠树最完美的状态,从比赛开始到现在,四人半刻都没停下过。
八个小时听起来长,但想要用这八个小时就完成一件巨型糖塑,绝对属于天方夜谭的事。
正是因为如此,在确定尺寸时,他们考虑过要不要为了细节精致度而缩小尺寸,但想到藤缠树特殊的寓意,如果主体不够大,即使细节再好、呈现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综合考虑之下,他们毅然决然地决定——就做大型糖塑。即使没法做得太精细,但只要该有的地方都做好,强烈视觉冲击之下,赢过黄金百香果队并不是不可能。
第73章 枯柳与藤蔓
贵舜提起画笔,在已经凝固成型的藤蔓上涂抹色彩。用色素给糖塑增色与画水彩不同,色素的用量要极其精准,多一滴少一滴,都会对颜色的呈现有极大的影响。
为了不影响贵舜的操作,杨陶愣是憋着气从头到尾一句话没说,连背稿子都只在心里默默背,时不时抬头看两眼忙碌的胡鹭,关注那边的进展如何。
贵舜倒是没这些讲究,他画累了就站直身体、活动僵硬的肩膀,顺带问杨陶:“刚刚直播还紧张吗?”
“还好,不紧张。”
“帮我看看时间,还有多久结束。”贵舜活动了没一会儿,又蹲回糖塑前,半跪在地上给枯柳的根部与蛋糕的衔接处上色。
杨陶回头去找计时器:“还剩一个半小时。”
“帮我把唐兰山调好的那锅糖浆拿来,底色最深的那锅。”
历经六个小时,贵舜原本扎起的长发已经散乱在额前,汗水湿透一缕缕的碎发,贴在额角,晶莹的汗水就顺着脸颊滴入衣领中。
杨陶端来熬好的糖稀,一勺勺慢慢往蛋糕胚上浇。为了防止温度过高融化已经做好的枯柳树根,必须慢慢倾倒,铺满薄薄的一层糖衣就足够,剩下的工作依旧是用颜料遮盖糖稀的底色,再用碎糖点出土壤的质感。
“你累不累?”杨陶找来餐巾纸,给贵舜擦着脸上的汗水。
场馆内虽然开着空调和鼓风机,但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精神还高度集中,大多数人都像从水里刚捞出来似的,浑身被汗水浸得湿淋淋的。
贵舜将笔刷丢进浑浊的水桶,掏出自己准备好的闪粉膏,用手指蘸取,蜻蜓点水般的动作,给藤缠树根部的苔藓点上高光。
“我腰都快断了。”贵舜说,“头疼眼睛疼手疼胳膊疼肩膀疼脖子疼,浑身上下哪里都疼,没有一点舒服的地方。”
杨陶站到贵舜身后,握起拳头捶打着贵舜的肩膀,帮他放松僵硬紧绷的肌肉。
“我发现你现在这样特别好看。”杨陶忽然冒出这句话,说完他也不管贵舜回应什么,端着用完的糖稀回到制作台前,重新坐到胡鹭身边帮着一起搓叶子。
这些叶子和枝条,从比赛刚开始就搓到现在,胡鹭戴着隔热手套、但十指依旧被烫得隐隐作痛。他做糖时间短,没法像唐兰山那样顶着六十多度的高温依旧面无表情。即使一双手上都是烫伤愈合后留下的痕迹,但该疼还是疼,只是面对这么多人,疼也要咬牙忍着。
杨陶本身在队伍里的工作就偏文职,按理说不需要帮着一块儿做糖,只是他想减轻队里的负担,均分大家肩头的任务,所以才自告奋勇地戴上手套,也跟着一块儿搓叶子。
搓完最后的几片叶子,胡鹭也拉完最后一根盘旋在枯柳之上的藤蔓,将这些零件全都交给了唐兰山。
刚摘下手套,胡鹭急忙拿起世糖赛给每个队伍配的冰水,拽下杨陶的手套,让他紧紧握着冰凉的矿泉水瓶。
控温灯下的糖团,温度不高不低,很折磨人,让杨陶的皮肤隐隐作痛、但又没有真的被烫伤,只是泛红、像针扎一样疼。
胡鹭心疼地用冰水冲洗杨陶的双手,双唇紧抿,一言不发。两人蹲在制作台后放着的杂物桶边,正正好避开了赛场正前方竖着的固定镜头。
杨陶靠在胡鹭肩头,身体动弹两下便蹭乱胡鹭的心思。他甩走手上的水珠,从胡鹭手里接过矿泉水瓶,用同样的动作冲洗着胡鹭的双手。
“你干嘛不高兴?”杨陶问,“谁惹到你了?”
胡鹭见杨陶傻乎乎的,全然没看懂自己的心意,顿时无奈一笑:“我没有不高兴,我只是怕你被烫伤。”
杨陶恍然大悟,低头看着自己冰镇舒缓后恢复正常肤色的双手,爽朗地咧开嘴大笑:“你看,一点事都没有。”
“嗯,没事就好。”胡鹭握住杨陶的手腕,手帕擦过每根手指,连指缝里的水渍也没有放过。
等杨陶的双手恢复干爽,胡鹭才丢掉手帕纸。
如果不是一抬头就能看见镜头,胡鹭一定会亲两口杨陶的指尖,像蹭蜂蜜的黑熊那样,蹭一蹭杨陶的双手。
藤缠树的制作接近尾声,唐兰山最后确认过各个部位的支撑都架得十分稳定,将每一根垂下的藤蔓都调整好形状。贵舜洗干净勾线笔,但这次却不是要描摹轮廓,而是蘸取高光,点涂在藤蔓的叶片之上。
叶片的高光如星星点点的萤火,连同底部的‘土壤’,也因有那片涂着闪膏的苔藓,变得好似被阳光普照般美丽。
从下向上看去。
先是扎实的蛋糕胚,中插一根粗壮的支撑架,另有数根小支架,这些支架使巨树能稳稳立在比树冠小一倍的底座之上。杨陶一勺勺浇上去的糖衣,虽本身薄如蝉翼,但凝固后二次喷绘的颜色与点在糖衣上的‘碎石泥土’,让这块底座显出土壤的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