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傅润电光石火间明白了什么,眉眼艳若桃李,坐又坐不住,腿也合不拢,动怒发嗔亦别有生气,哑喝道:“赵彗之!”
  他今天非振一振夫纲不可。
  混、混账东西。
  (乂`д)!!
  --------------------
  明日休息。
  所引赞语为南宋末渡日禅僧无学祖元《佛祖赞·观音》诸条节选。
  【《朱直日记》稿本】十一月十五日,晴,罢早朝。遂出城访友人唐主簿,共赏古画数幅,和咏雪诗五首,晚归宅。
  第九十三章 喜欢
  西北大营的两个月非但锻炼了赵彗之的体魄和胆量,也磨砺了他的心智,增强他的坚忍——
  说得通俗些,就是脸皮变厚了,可恶至极。
  今日实在不能上朝的陛下趴在玉池边如此忿忿评价道。
  对也……不很对。
  不过,既然是无辜受了一夜折磨的陛下给出的“中肯”的总结,便不反驳了罢。
  雾气缭绕。
  髹漆镶珠嵌金丝六折楠木屏风在热雾中若隐若现。
  兑了玫瑰汁子的温泉水从白玉雕成的龙首的口中汨汨流出;硫磺的气息几经过滤,荡然无存。
  原来所谓嫁妆是姚妃生母成婚时存放在山海关的那些。
  暂居后宫每天学写大字、记背高门族谱的姚秀月是姚述第五子姚守钧留在世上的未嫁女。
  才十二岁,又是三代以内的表妹,而且是有婚约在身的。
  赵彗之问清楚住在未央宫暖阁的女孩儿的身份,为傅润清理的手一顿,面上淡定则不减分毫。
  傅润冷哼一声。混账东西。兵鲁子!
  他绝不承认这样吃醋的彗之……他也是爱怜的。他绝不承认。
  赵彗之眼底闪过点点温情,喉结滚动,亲他蜷握药膏圆木盒的手指。
  巴掌大的木盒倏地落水,随水流漂远了。
  少年在禅寺山野间养成的那种随性自在的作风稍稍抑制了在战场上积攒的暴戾与残忍。
  何况面对的是濒死之时最难割舍的人。
  他待傅润,只怕不够温柔小心。
  见傅润身上全是自己留下的痕迹,赵彗之眸色转深,不禁又俯身亲他肩颈处泛粉的肌肤。
  傅润轻哼了几下,又困又累,没什么力气地骂道:“滚开。你若敢再碰我……”
  赵彗之握住傅润的手,怕他坏了嗓子、同时为哄他消气,轻声喊他夫君,又说:
  “哥哥安心睡吧。我再不敢了。都是我鲁莽,以下犯上。”
  傅润闭着眼睛嘀咕两句,“我是君,你是臣,你这样弄我,杀你八百回还不够解我的怒气。”
  “是,我错了,我不该吃醋。哥哥喜欢我,我便很高兴了。”
  谁、谁喜欢他!
  “哥哥方才说‘从来只你一个’,求我亲亲。”赵彗之挑眉,顿了顿,字正腔圆地重复道。
  那、那是——
  意乱情迷时说的话岂能作数!
  他谁也不喜欢!
  “你……”傅润睁开眸子,盯着漂浮在水面上的木盒良久,含糊地说:“下回不准这样。”
  说罢,他心里明白不能再说出更严厉的指责,因睡意袭来,遂靠着赵彗之的胸膛沉沉睡去。
  明日他就写个男皇后专用的妻纲出来,要赵彗之仔细阅读,诚心领会,直至倒背如流不可。
  *
  新皇登基四年,勤勤恳恳,因龙体不适而临时罢朝的日子屈指可数。
  大臣们天不亮就进宫,在济天殿外干等了半个时辰,吹尽寒风冷雪,谨慎上书问圣人的病。
  待傅润午后醒来,已有七十余封联名请安的折子堆在书房案头。
  他整个人都懒洋洋的,撑着下巴靠在床头听刀笔太监读折子,“孤无事。按规矩赏银子罢。”
  制成元宝状、阳刻福禄寿等字的银锭是御赐之物,虽不值什么钱,却是家族颇得圣心的证明。
  周总管称是,跪在一旁想了想,又低着头恭敬地问:
  “阿汗术大人到了。陛下要传他么?今日的平安脉还未请。”
  傅润脸热,呼吸略急促,心中把某人骂了个“狗血喷头”,哑声否决道:“不必。”
  周总管:“是奴婢自大了,陛下恕罪。昨夜、昨夜……却不知是哪位贵人承了雨露?”
  这话,他元宵节的时候就想问了,当时揣摩圣意——恐怕是提防皇后赵氏,是以一直憋着。
  有大太监带头问,其余宫人纷纷跪地祝贺,异口同声地说一些惯用的吉祥话。
  什么喜觅佳人,什么子嗣绵延。
  句句踩在傅润紧绷的神经上。
  他又臊又恼,按捏指尖,面无表情地说:“孤只皇后一个。这样的胡话,今后不可再讲。”
  众人唯唯称是。
  老太监都叹息圣人竟真有了“惧内”的毛病,年轻的宫娥则敬畏皇帝的痴情和多情。
  周总管和王长全对视一眼,摇摇头。
  非是他们这些奴婢不用心于主子的子嗣,实是陛下牢牢把控着整座禁宫,不说诏大臣入宫商议政事,就是内朝后宫的琐事,也防着他们,将十二监的职责分得细致又彼此交叉。
  太祖皇帝忌讳宦官,曾立规矩不许太监奴婢识字;仁宗仁厚,体谅宫人,稍稍放开限制;先帝爷文宗好风雅,甚至亲自指点太监作诗写赋……
  到陛下这里,规矩却又收紧了,严禁底下人偷读经史和邸报。
  他们……唉,不见外戚如姚大人、如赵将军都俯首称臣,识几个字而已,岂敢擅权造次。
  *
  晚些时候,傅润站着喝了药,见赵彗之还未回来,蹙眉沉吟一番,“今日赵府有什么事么?”
  说是回家告诉忧思成疾的母亲二哥平安活着的消息,难道被赵坼逮住了一顿好打?
  哼,活该。
  傅润嘴角上翘,凭记忆吩咐宫娥取书架上的《李长吉歌诗》,眼底却是未察觉的担忧。
  王长全:“回陛下。定国公府的老夫人七十六初度,今日摆宴八桌,将军恐怕是去吃酒了。”
  定国公府。
  数年前因傅璨和李轩昂的陷害、失足落水而死的纨绔伴读的面孔浮上心头。
  他这个皇帝,当得坦荡,却也欠了许多不能偿还干净的人情债。
  傅润拿过诗集,随意翻了两页,提朱笔在前天写的一则读书札记上改了几字,道:
  “将宫道上的雪扫一扫,孤出宫去瞧瞧热闹。唔、把孤私库里的两株玉珊瑚拿来。”
  ……
  外头爆竹烟花撒铜钱的声音闹哄哄响了一大阵。
  定国公府的丫鬟们打扮得富贵娇艳,手捧各房亲戚的贺礼进来为老太太祝寿。
  一时厅堂内金灿耀眼,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话说得人人嘴皮子发麻方止。
  赵坼坐在右下首,他确实抓着儿子赵彗之来吃酒了——教训的事嘛,下次一定。
  唉,想想都可惜!绑树上的麻绳、腰粗的马鞭、金疮药都备下了,临时挨夫人好一阵呛白。
  要不就在定国公府的后山把这倒霉孩子狠狠揍一顿?
  岳母也是娘,既是自家人的地盘,老子打儿子,也不算忒丢人。
  赵彗之心有所感,皱眉,频频回头问下人时辰。他衣襟上残留着雪渍,并不怎么动筷。
  他是带密信回京的,落在其余人眼里,身份便相当可疑,是以无人敢问他西北大营的事。
  老太太席间悄悄打量了好些回赵彗之,忽然听管家附耳说陛下到访,“哎呀,快扶我去更衣。”
  消息说得迟了。
  但闻外头有太监叫喝声,风动香随,来人用折扇挑起毡帘,鼻尖冻得通红,凤眸明熠如星。
  他生得太好,又披了正红色的斗篷,腰间玉佩宝珠琳琅玎珰,像是捎了一轮光灿的朝日进屋。
  一时间定国公府的家眷亲戚们都不敢动,暗叹世上竟真有如此完人——偏还是掌权的皇帝!
  傅润环顾低眉停箸的众人,淡淡瞥了一眼坐在赵坼手边的赵彗之,再朝上首的寿星笑道:
  “雪后初晴,孤临时起意出宫散心,夫人(一品命妇之称)免礼。”
  --------------------
  【《起居注》】十一月十五日晚,帝幸定国公府,因常夫人寿,赐玉珊瑚两株、金十两。
  第九十四章 造次
  老定国公逝世多年,老夫人常氏明面上已不再主持中馈,上次入宫还是两年前的中秋。
  她连声谢恩,起身让出自己的软座,“臣妇耳目昏聩、齿摇发变,不曾迎驾,望陛下恕罪。”
  “孤即兴至此,夫人何罪之有?”
  傅润若单为祝寿而来,理当就势坐下。
  当然,他不是。他越过赵彗之朝赵坼颔首微笑,“夫人坐吧。”
  赵坼觉得纳闷,还是利落地让了位子,低声问傅润的安,又喝命赵彗之老实在后头站着。
  “将军可曾听说赵恭之生还的消息?他真是好大的胆子,敢在汗王眼皮下埋伏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