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是冥冥之中注定如此,抑或是……
傅润摒除杂思,冷声道:“你一定要去么?你再回来,指挥使一职也不会为你留着。”
“二哥是生是死,一定要查明。陛下的江山,臣不敢托大,若为君解忧,则不枉此生。”
烛火熄灭的刹那,傅润在赵彗之的眼眸中望见自己的神情,愣怔半晌,别过脸去。
当时他为了什么而恐惧呢。
想不起来了。
*
[正安四年秋九月,鞑靼与狗国盟,共犯境,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百姓望而奔逃,弃田无数,沿路有鬻子籴米者,县丞喝不能止。
将军恭之率兵对阵,陷迷沙,不知所踪。]
赵坼听闻幼子同新调任的两位将军、还有个万鼎去西北打仗了,大急,披头散发夜闯禁宫。
兔崽子,几天没问,敢自作主张上赶着送死了!
不把人抓回来绑树上,和夫人、斐之一人各抽他两百鞭子,他就不是赵彗之的爹!
赵坼怒火攻心,伸开双臂,对拦人的周总管吼道:“你瞧瞧!老子是带剑了还是藏刀了?滚!”
傅润睡不着,听见殿外喧哗,“小周子,放将军进来。”
周总管松了一口气,低眉顺眼地赔罪,“将军请。”
赵坼:“陛下!臣听闻您把彗——欃枪塞进张公虎的增援军了?他一个孩子,您听他纸上谈兵呢,此次鞑靼的汗王亲自出马,不说他,就是胳膊没坏的斐之,也不是对手。”
傅润默默解下发髻上的玉簪,递与赵坼,“岳丈理一理头发。素衣入觐,成何体统。”
赵坼听见“岳丈”二字,以为惹恼了傅润,多少收敛怒气,粗声道:“陛下忒儿戏啦!不说张公武、郦大殷这两人是乌龟王八死磕粮草的打法,那、那个谁,那个瘦得猴儿一样的……”
“咳,将军是说万鼎?”
赵坼拍大腿,“唉,就是他!他一个书生,懂什么打仗,陛下派他去西北做什么?”
傅润防着赵坼,含糊道:“万鼎……孤自有计策。”
赵坼不信,想到将来鞑靼人一刀把小鸡仔似的工部尚书捅了个对穿的画面,皱眉叹气。
他仍发着热,脑袋发沉,五感迟钝,突然感觉有第三个人在附近,慢吞吞地仰头望屋梁。
“岳丈看什么?”傅润怕冷,起身出殿吩咐王长全再烧两个手炉来。
赵坼想起傅润是有孤儿营的暗卫守护的,笑自己年纪大了疑神疑鬼,收回冷厉的视线,“总之,陛下,欃枪难当重任。求陛下看在臣的面子上,收回成命。”
傅润:“孤亦劝他,他要去,孤能如何?”
赵坼傻眼,直白地问:“陛下是皇帝,万人之上,反了他了。他竟敢强迫陛下?”
言下之意是陛下竟就顺着他、受他强迫?
傅润哑然,呼吸微乱,转去内殿找狐裘,“岳丈若要追他,他们昨日方动身,也追得上。”
赵坼数了数今晚傅润说了几次“岳丈”,瞳孔收缩,干巴巴地说:
“不敢。臣……不追了。”
“哦。”傅润裹着白狐裘再坐下,镇定地问:“还有什么事?”
赵坼挠挠手背,“有一私事。”
傅润:“说。”
赵坼几度欲言又止,叹道:“陛下恕罪。臣去年这个时候扇了陛下一巴掌,还不曾领罚。”
傅润笑,“……嗯。”
赵坼脸上露出惶恐的神情,继续道:“还有一事。陛下恐怕厌恨老臣在先帝榻前说错了话、赚了陛下的姻缘,是以逗弄彗之;但彗之是在乡下长大的,觉圆月正那老秃驴根本不懂儒家的礼义廉耻、君君臣臣,彗之既不觉得男子当成家,也不以为男子当、当与女子相配。”
傅润心里咯噔一下,“……”
“哎呀,臣、臣早看出彗之对陛下‘心怀不轨’了!求陛下恕罪,饶他一回罢。待他从西北回来,臣和内子定为他在老家随便选门亲事,断了他不忠不孝不臣的混账念头!小兔崽子!”
傅润轻咳两声,见赵坼情真意切,反倒脸热,横竖彗之不在身边,也认真地胡诌起来:
“孤知道了。将军回去养病吧。孤虽……不喜欢他,此事当从长计议。将军放心。孤明白。”
赵坼拍拍胸脯表示放心,大笑,“是也!那么陛下尽管支使他,他吃了苦头就晓得回头啦。”
君臣握手言和,相谈甚欢。
王长全躬身推开侧门,亲自送手炉进来。
檐下金铃轻微地晃动。
蹲在屋顶发呆的飞玄一笑,指了指腰间的刀,目送对方心神恍惚地消失在清冷的月色中。
--------------------
【《飞玄大爷的日记》稿本】
九月六日,有风沙,京都下了第一场雪。今天轮到我当值,文鸟哥和刚毅哥吵架了,都不肯同我打架玩。好在晚上大皇帝的老婆回来,他拳脚很厉害,我们约好下次见面过几招,嘿嘿。我看大皇帝也很高兴,送走赵官人以后把收起来的美人画又翻开看。唔、大皇帝一定是想纳妃子了,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美人啊。
[整理者按:此日记,仅存一卷,乌丝栏本,藏于xx省xx博物馆。多用波斯语,夹杂汉字与蒙古语,作者不知是何人,或为当时的御前侍卫。比对在京文臣日记与《御制诗集正编》,正安四年九月六日京都确实下雪。当不是伪书。但作者汉语水平较低,个别用词极混乱,难以理解,有待大方之家指正。]
第九十一章 傅润
九月二十五日,甘肃行省张掖城。
张掖位于吐蕃、哈密、疏勒等地联系中原的官道上,是西北重镇之一,商贸繁华,人口密集。
因为北面鞑靼四处抢劫、抓男女做奴隶,东西两处集市冷冷清清的,两个牵骆驼的胡商躲在草棚里抽旱烟,也不叫卖,他们的老婆则坐在堆满皮货的马车上……好像随时可以跑路。
穿戴精铁鳞甲、腹部挂白钢护兜的西北大营士兵三人一排,面色肃穆,疾行中经过此地。
有一位骑蒙古马的年轻参将不下马,就这么弯腰空手朝胡商索要了一块羊皮,身手颇矫健,稳稳当当坐回马上擦拭佩刀。他这把刀是同为武将的叔叔送与他的,锦鞘利刃,漂亮又实用。
“那个欃枪醒了没有?”随后又出现一个蓄山羊胡的中年参将,两人相熟,一阵挤眉弄眼。
“不清楚咯。他吃不吃得惯咱们自酿的高粱酒都不要紧,误了厉将军的时辰,军法处置就是。”
“厉将军为人正派,必教训他,越狠毒才越显得公正。哈哈哈!该!”
“他那小白脸的模样,浑身禁军的铜臭味,我头一个看不惯,是该吃点教训。”
中年参将摸了摸腹部鼓囊囊的六块肌肉,“嘿嘿,这叫接风洗尘,也叫下马威。”
两人说笑罢,点点头,隔空碰个拳,各自归队检查手下士兵的行装,心里皆有些不服气。
这年头,是个姓赵的都能骑到他们头上撒尿了!
赵斐之、赵恭之是有本事有战绩的,赵老将军他们也佩服敬爱,但一个不知原本姓甚名谁的阿猫阿狗,借讨好陛下“横空出世”,搁谁谁服气啊!军营可不是耍威风、拼长相的地方!
年轻些的参将叫陆汉,牵着缰绳带领众人往厉将军指定的扎营地方赶,提前两刻抵达。
厉将军的总军师是蜀人,因仰慕先贤诸葛亮,所以常是羽扇纶巾打扮,轻笑道:
“陆将军,一路辛苦!大将在营帐内备了饭,有你最爱的马肉——从鞑靼那夺来的。”
陆汉不敢拿大,下了马,对军师礼让有加,随口问:“还有谁到了?”
军师神秘一笑,早已看穿他们十几个参将昨夜合伙劝新人酒的“勾当”,“赵将军到了。”
陆汉大惊,“啊?!赵将军!哪个赵将军?”
军师摇扇子,指向从帐篷中走出来的赵彗之,“是这个赵将军——”
赵彗之已吃过饭,提起挂在帐篷外的长刀长弓就走,走到一半,朝陆汉点了个头。
“他、他到底是什么怪物啊……反复蒸馏的高粱酒,四杯喝倒一头野牛,他被我、老朱、老黄、小范灌了怎么说也不下十五杯……他是不是偷偷吐过了?”
陆汉突然闭上嘴。
军师从帽子里拿出一本小册子和一支巴掌长的炭笔,“干扰军务。先记着,年后来领罚哟。”
*
赵彗之在西北大营练兵的日子紧张又平淡。
傅润的圣旨上说是分他两千二等骑兵,实际人数远不止这么点。
主将厉将军在他报道当天便突然出手试他的功夫,待考问过他阵法与地形,格外高看他,遂把各营几次正面与鞑靼人、狗国人作战而存活的残兵凑了个两千零九人,一并交与他。
加上沿路收编的“老弱病残”与新兵,加起来超过五千人。
二哥赵恭之依旧没有消息。
傅润摒除杂思,冷声道:“你一定要去么?你再回来,指挥使一职也不会为你留着。”
“二哥是生是死,一定要查明。陛下的江山,臣不敢托大,若为君解忧,则不枉此生。”
烛火熄灭的刹那,傅润在赵彗之的眼眸中望见自己的神情,愣怔半晌,别过脸去。
当时他为了什么而恐惧呢。
想不起来了。
*
[正安四年秋九月,鞑靼与狗国盟,共犯境,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百姓望而奔逃,弃田无数,沿路有鬻子籴米者,县丞喝不能止。
将军恭之率兵对阵,陷迷沙,不知所踪。]
赵坼听闻幼子同新调任的两位将军、还有个万鼎去西北打仗了,大急,披头散发夜闯禁宫。
兔崽子,几天没问,敢自作主张上赶着送死了!
不把人抓回来绑树上,和夫人、斐之一人各抽他两百鞭子,他就不是赵彗之的爹!
赵坼怒火攻心,伸开双臂,对拦人的周总管吼道:“你瞧瞧!老子是带剑了还是藏刀了?滚!”
傅润睡不着,听见殿外喧哗,“小周子,放将军进来。”
周总管松了一口气,低眉顺眼地赔罪,“将军请。”
赵坼:“陛下!臣听闻您把彗——欃枪塞进张公虎的增援军了?他一个孩子,您听他纸上谈兵呢,此次鞑靼的汗王亲自出马,不说他,就是胳膊没坏的斐之,也不是对手。”
傅润默默解下发髻上的玉簪,递与赵坼,“岳丈理一理头发。素衣入觐,成何体统。”
赵坼听见“岳丈”二字,以为惹恼了傅润,多少收敛怒气,粗声道:“陛下忒儿戏啦!不说张公武、郦大殷这两人是乌龟王八死磕粮草的打法,那、那个谁,那个瘦得猴儿一样的……”
“咳,将军是说万鼎?”
赵坼拍大腿,“唉,就是他!他一个书生,懂什么打仗,陛下派他去西北做什么?”
傅润防着赵坼,含糊道:“万鼎……孤自有计策。”
赵坼不信,想到将来鞑靼人一刀把小鸡仔似的工部尚书捅了个对穿的画面,皱眉叹气。
他仍发着热,脑袋发沉,五感迟钝,突然感觉有第三个人在附近,慢吞吞地仰头望屋梁。
“岳丈看什么?”傅润怕冷,起身出殿吩咐王长全再烧两个手炉来。
赵坼想起傅润是有孤儿营的暗卫守护的,笑自己年纪大了疑神疑鬼,收回冷厉的视线,“总之,陛下,欃枪难当重任。求陛下看在臣的面子上,收回成命。”
傅润:“孤亦劝他,他要去,孤能如何?”
赵坼傻眼,直白地问:“陛下是皇帝,万人之上,反了他了。他竟敢强迫陛下?”
言下之意是陛下竟就顺着他、受他强迫?
傅润哑然,呼吸微乱,转去内殿找狐裘,“岳丈若要追他,他们昨日方动身,也追得上。”
赵坼数了数今晚傅润说了几次“岳丈”,瞳孔收缩,干巴巴地说:
“不敢。臣……不追了。”
“哦。”傅润裹着白狐裘再坐下,镇定地问:“还有什么事?”
赵坼挠挠手背,“有一私事。”
傅润:“说。”
赵坼几度欲言又止,叹道:“陛下恕罪。臣去年这个时候扇了陛下一巴掌,还不曾领罚。”
傅润笑,“……嗯。”
赵坼脸上露出惶恐的神情,继续道:“还有一事。陛下恐怕厌恨老臣在先帝榻前说错了话、赚了陛下的姻缘,是以逗弄彗之;但彗之是在乡下长大的,觉圆月正那老秃驴根本不懂儒家的礼义廉耻、君君臣臣,彗之既不觉得男子当成家,也不以为男子当、当与女子相配。”
傅润心里咯噔一下,“……”
“哎呀,臣、臣早看出彗之对陛下‘心怀不轨’了!求陛下恕罪,饶他一回罢。待他从西北回来,臣和内子定为他在老家随便选门亲事,断了他不忠不孝不臣的混账念头!小兔崽子!”
傅润轻咳两声,见赵坼情真意切,反倒脸热,横竖彗之不在身边,也认真地胡诌起来:
“孤知道了。将军回去养病吧。孤虽……不喜欢他,此事当从长计议。将军放心。孤明白。”
赵坼拍拍胸脯表示放心,大笑,“是也!那么陛下尽管支使他,他吃了苦头就晓得回头啦。”
君臣握手言和,相谈甚欢。
王长全躬身推开侧门,亲自送手炉进来。
檐下金铃轻微地晃动。
蹲在屋顶发呆的飞玄一笑,指了指腰间的刀,目送对方心神恍惚地消失在清冷的月色中。
--------------------
【《飞玄大爷的日记》稿本】
九月六日,有风沙,京都下了第一场雪。今天轮到我当值,文鸟哥和刚毅哥吵架了,都不肯同我打架玩。好在晚上大皇帝的老婆回来,他拳脚很厉害,我们约好下次见面过几招,嘿嘿。我看大皇帝也很高兴,送走赵官人以后把收起来的美人画又翻开看。唔、大皇帝一定是想纳妃子了,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美人啊。
[整理者按:此日记,仅存一卷,乌丝栏本,藏于xx省xx博物馆。多用波斯语,夹杂汉字与蒙古语,作者不知是何人,或为当时的御前侍卫。比对在京文臣日记与《御制诗集正编》,正安四年九月六日京都确实下雪。当不是伪书。但作者汉语水平较低,个别用词极混乱,难以理解,有待大方之家指正。]
第九十一章 傅润
九月二十五日,甘肃行省张掖城。
张掖位于吐蕃、哈密、疏勒等地联系中原的官道上,是西北重镇之一,商贸繁华,人口密集。
因为北面鞑靼四处抢劫、抓男女做奴隶,东西两处集市冷冷清清的,两个牵骆驼的胡商躲在草棚里抽旱烟,也不叫卖,他们的老婆则坐在堆满皮货的马车上……好像随时可以跑路。
穿戴精铁鳞甲、腹部挂白钢护兜的西北大营士兵三人一排,面色肃穆,疾行中经过此地。
有一位骑蒙古马的年轻参将不下马,就这么弯腰空手朝胡商索要了一块羊皮,身手颇矫健,稳稳当当坐回马上擦拭佩刀。他这把刀是同为武将的叔叔送与他的,锦鞘利刃,漂亮又实用。
“那个欃枪醒了没有?”随后又出现一个蓄山羊胡的中年参将,两人相熟,一阵挤眉弄眼。
“不清楚咯。他吃不吃得惯咱们自酿的高粱酒都不要紧,误了厉将军的时辰,军法处置就是。”
“厉将军为人正派,必教训他,越狠毒才越显得公正。哈哈哈!该!”
“他那小白脸的模样,浑身禁军的铜臭味,我头一个看不惯,是该吃点教训。”
中年参将摸了摸腹部鼓囊囊的六块肌肉,“嘿嘿,这叫接风洗尘,也叫下马威。”
两人说笑罢,点点头,隔空碰个拳,各自归队检查手下士兵的行装,心里皆有些不服气。
这年头,是个姓赵的都能骑到他们头上撒尿了!
赵斐之、赵恭之是有本事有战绩的,赵老将军他们也佩服敬爱,但一个不知原本姓甚名谁的阿猫阿狗,借讨好陛下“横空出世”,搁谁谁服气啊!军营可不是耍威风、拼长相的地方!
年轻些的参将叫陆汉,牵着缰绳带领众人往厉将军指定的扎营地方赶,提前两刻抵达。
厉将军的总军师是蜀人,因仰慕先贤诸葛亮,所以常是羽扇纶巾打扮,轻笑道:
“陆将军,一路辛苦!大将在营帐内备了饭,有你最爱的马肉——从鞑靼那夺来的。”
陆汉不敢拿大,下了马,对军师礼让有加,随口问:“还有谁到了?”
军师神秘一笑,早已看穿他们十几个参将昨夜合伙劝新人酒的“勾当”,“赵将军到了。”
陆汉大惊,“啊?!赵将军!哪个赵将军?”
军师摇扇子,指向从帐篷中走出来的赵彗之,“是这个赵将军——”
赵彗之已吃过饭,提起挂在帐篷外的长刀长弓就走,走到一半,朝陆汉点了个头。
“他、他到底是什么怪物啊……反复蒸馏的高粱酒,四杯喝倒一头野牛,他被我、老朱、老黄、小范灌了怎么说也不下十五杯……他是不是偷偷吐过了?”
陆汉突然闭上嘴。
军师从帽子里拿出一本小册子和一支巴掌长的炭笔,“干扰军务。先记着,年后来领罚哟。”
*
赵彗之在西北大营练兵的日子紧张又平淡。
傅润的圣旨上说是分他两千二等骑兵,实际人数远不止这么点。
主将厉将军在他报道当天便突然出手试他的功夫,待考问过他阵法与地形,格外高看他,遂把各营几次正面与鞑靼人、狗国人作战而存活的残兵凑了个两千零九人,一并交与他。
加上沿路收编的“老弱病残”与新兵,加起来超过五千人。
二哥赵恭之依旧没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