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傅琊双手被一根荆条绑住负于背后,脸上异样的红晕还未消失,两腋处冷汗湿了一团。
他自从搬到大慈恩寺太子的住所住下,无一日不害怕胞兄化作厉鬼报复他,下巴尖瘦许多,眼睛也没了光泽,加上动辄疑神疑鬼,脸色难看得像白纸。
今日是他入宫见母后的日子,他住得远,来得迟,正巧撞见寿康宫的太监们围成一圈逗一个穿红肚兜的孩子笑。那些太监极势力,见他入殿,都装作不知道。
他冷笑几声,因走得满头是汗,随意打量坐在木床上玩的孩子,“这是谁家的?”
太监们:“是陶相公家的。公主在陛下那里,先送孩子来寿康宫歇凉。”
哦,兰真的儿子。
病恹恹的,从前常躲在二哥身后流眼泪的兰真的宝贝儿子。
傅琊有些心酸,他从前要什么就有什么,如今还不如一个病痨鬼生的东西讨人喜欢。
他捂唇咳嗽,待太监分心问他,板着脸说:“嗯,我喉咙疼,你去换冰盆,你去倒茶,你去瞧瞧母后何时午睡起来……快去!留下一个看着这孩子就是了,他傻乎乎的,话都说不连贯。”
众太监顾虑傅琊与太后的母子关系,也不敢太轻视,照做,留下稳重的老太监在此照看局面。
傅琊性格顽劣,遂用手指不客气地戳了戳孩子的脸颊,沾了一手口水,立即嫌恶地避开。
老太监笑,感慨道:“殿下小时候也是如此呢。也爱玩金贵的玩意儿。”
傅琊瞅瞅孩子手边打磨得光滑圆润的各色玉石,再看自己半旧不新的衣衫,羞耻感油然而生。
拜二哥所赐,他离宫后一次次体验到尊严被践踏、愿望不能及时满足的痛苦,又难堪又彷徨。
“……你错了,我小时候最爱玩的是抛高。我试试他爱不爱这个。”平心而论,他想他并不是行凶杀人的惯犯,当时至多想吓一吓对方,从中获得一点半点掌控全局的快乐和尊严而已。
“哎唷!使不得!”老太监反应慢半拍,眼见傅琊抓住孩子两只藕节状的手臂往空中一抛——
傅琊稳稳当当接住了,得意地扬眉,旋即为拿捏这太监的心思,又向上轻轻地抛了几次。
孩子年纪小,不知恐惧为何物,落在傅琊的怀里朝他咯咯地笑。
老太监松了一口气,这下也不知该不该阻拦、如何阻拦九皇子——
“呀,你们在做什么!”兰真的大宫女娇喝道。
傅琊惊慌地瞥看她,一个不留神,没有接住,大脑霎时嗡嗡作响。
好在关键时刻老太监咬牙伸手抱过孩子在地上滚了一圈,那孩子并不要紧、眨眨眼嚎哭起来。
之后便是闻声赶来的兰真护子心切,难得强硬地指着傅琊的鼻子教训他,怀疑他不怀好意。
傅琊气得两手握拳,双目通红,想不到他和病痨鬼如今的地位换了个个儿,又羞又恨,咬唇不语,一忍再忍,回头却瞟见办完他交代的事的太监们似笑非笑的脸,眼前一阵发黑——
他的拳头正中兰真的腹部,一如他过去对下人们撒气,用了十二分的力气泄愤。
他要一切都如他的意,否则他就要发怒;他要所有人以他为先,否则他就施暴以镇压之。
但最疼爱他的父皇早不在人世。
……
雨点噼里啪啦而下,狂风呼啸、不打招呼,石阶碧瓦上的尘土溶于雨水化为蜿蜒的小溪。
闪电轰隆一声,伴随耀眼如白昼的光亮吞噬所有嘈杂。
徐太后抱着兰真的孩子,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拍打其背,忽然幽幽抬头看向冒雨赶来的青年。
冷风灌入空旷的正殿,阴冷咀嚼潮热,地面黑影如鬼魅,四周典雅的仕女图壁画黯然失色。
傅润走得快,衣角微湿,眉飞入鬓,目若寒星。
他听闻兰真吐血晕厥,粗略地扫视殿内的陈设,倏然拔剑砍向跪着的傅琊。
呜呜咽咽的风匍匐在他瘦削而挺拔的肩背上,白雨若洪,也不敢越过他的锋芒。
徐太后想起七年前也有这么一幕,简直一模一样:她跪在佛龛前念经祈福,文宗手执长剑破门而入,脸黑得像阎王,一剑刺穿她左肩上的桑黄色袈裟,只字未言,过了两个时辰方离开。
当时她是怎么求情的?她说她放不下小九,求陛下看在小九的面子上保她继续做皇后。
“陛下!”徐太后高喊道,两眼含泪,“你不要杀他!他是你亲弟弟,你不能杀他!”
傅润手腕收紧,剑刃离傅琊的脖颈只差一丝距离。傅琊呆若木鸡。
他面含薄怒,改用剑尖挑起傅琊的下巴,漠然地俯视其眼睛,透过幼弟质问文宗:“你悔么?”
你后悔么?
为了这么一个东西算计另一个儿子的命?
你后悔么?!
口含玉、手握圭,安眠于献陵的文宗自不会回答他。
“陛下!”徐太后吓得口不择言,连声喊傅润的名讳,嘶哑道:“你是他哥哥,再饶他一次!”
傅润侧身看她,“太子的两个儿子是怎么死的,孤前些日子已让小周子知会过你了。”
傅琊遍体生寒,结巴地说:“母、母后,不是的,我、我——”
徐太后伸出五指攥紧的左手,手心是一枚皇太后金印,“求陛下再饶他一次。”
傅润不说话。
……
傅琊被禁军押回大慈恩寺等圣旨,因受了惊吓,高烧不退,入夜常惊厥,三日后便不能用饭。
史书有载:是年八月初四,皇九子琊于大慈恩寺庶人瑛故居夭殁,年方十岁。
两月内太后数失血亲,交金册金印,退居京郊净海慈,素衣荆钗以祈福往生。
陛下纯孝,深忧虑之,特命宫廷画师季彦赴庵堂为太后画小儿图,男童女童,皆栩栩如生。
太后但不能观,见而心悸,常谓人云:墙上有血肉几团!是妖(姚)将害杀我也!
请去之,语词颇哀,帝不许。
其后太后果病,染癔症,屡以为室内有妖鬼,惊慌失措,口不能言。
……
八月十四中秋节前夕。
月色澄净如水。
傅润披狐裘独坐高台上,右手敲叩青铜酒杯的杯耳,借着烛光细读棋谱,嘀咕道:“好迟!”
赵彗之将佩剑递给王长全,大步走过来,坐在傅润右手边,俯身看他复盘。
傅润:“你听说没有?”
赵彗之:“什么?”
傅润见他自倒一杯要喝,微微松懈精神,“百姓们谣传老九是我杀的。可恶!早知如此,我当杀他!”
赵彗之没有尝出酒味,放下心,握住傅润的右手为他揉手腕,“嗯。”
傅润轻咳一声,不愿显摆自己病中“知轻重”以茶代酒,强调道:“我没醉。你要记得。”
“嗯。陛下这回没有吃酒,我记得了。”赵彗之想起什么,“陛下对我……”
傅润凤眸闪烁,完全没听见赵彗之的话,好些日子不见他,觉得高兴,软绵绵地亲了他一下。
赵彗之:“……”
傅润眉眼含情,笑道:“我没醉。你要记得。”
--------------------
【《行军日记·正安九年》】离京数月,常望月以寄相思。烈酒千杯亦不能醉,夜半出帐散步遣怀,骤闻禁中消息到,信短旨长,一笑之。
第八十八章 牛心
中秋天气凉,宫人们排队领了新衣,又去领扎好的竹灯笼和热腾腾飘芝麻香的酥皮月饼。
除了除夕与元宵,中秋是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
未必能团圆,但一定热闹。
西洋玻璃钟的纯金指针缓缓指向寅时三刻;圆月西移,残星忽明忽暗,雨丝依稀。
“快,快,手上都麻利着!”王长全双手双脚大张,像蜘蛛似的趴在格子门上听动静,听得里面有交谈声,压低嗓门吩咐太监们上前来,一时间十八个太监面对面、眼对眼,默立吹冷风。
陛下自从改了药方治病,总是失眠,难得睡个好觉,他们是不敢闯进去打搅圣人好心情的。
寝殿内人声停顿片刻,咳嗽两声,变得低沉许多,忽而传出窸窸窣窣衣衫摩擦声。
不知发现了什么,说话的人被捂住嘴、含糊地发颤地呵斥道——“你要死!”
紧接着,便是一串珠玉坠地旋转弹跳的脆响。
再细听,声音又戛然而止,隐约有金链子悬空晃动时的细微嗡鸣。
由周总管默许,王长全取代刘福一跃成为皇帝身边最威风的大珰,人逢喜事神经大条,不敢再听寝殿里两人的对话,微笑着摇摇头,带太监们去偏殿候命。横竖时辰还早,不着急。
他在众太监、宫女的簇拥奉承中坐下,翘着腿和兰花指喝贡茶,同徒弟感慨道:
“昨夜陛下诏赵都将入宫,赵将军两眼瞪得碗大,都亏你师父我忠心,咬牙挺住了。我听说京畿禁军领头多世家子,见赵都将出身差,并不服他调度,倒是拧成一股勤加训练,想着有朝一日立了大功替换了赵都将的指挥使;却不知陛下与赵都将君臣百般和睦、抵足而眠。”
他自从搬到大慈恩寺太子的住所住下,无一日不害怕胞兄化作厉鬼报复他,下巴尖瘦许多,眼睛也没了光泽,加上动辄疑神疑鬼,脸色难看得像白纸。
今日是他入宫见母后的日子,他住得远,来得迟,正巧撞见寿康宫的太监们围成一圈逗一个穿红肚兜的孩子笑。那些太监极势力,见他入殿,都装作不知道。
他冷笑几声,因走得满头是汗,随意打量坐在木床上玩的孩子,“这是谁家的?”
太监们:“是陶相公家的。公主在陛下那里,先送孩子来寿康宫歇凉。”
哦,兰真的儿子。
病恹恹的,从前常躲在二哥身后流眼泪的兰真的宝贝儿子。
傅琊有些心酸,他从前要什么就有什么,如今还不如一个病痨鬼生的东西讨人喜欢。
他捂唇咳嗽,待太监分心问他,板着脸说:“嗯,我喉咙疼,你去换冰盆,你去倒茶,你去瞧瞧母后何时午睡起来……快去!留下一个看着这孩子就是了,他傻乎乎的,话都说不连贯。”
众太监顾虑傅琊与太后的母子关系,也不敢太轻视,照做,留下稳重的老太监在此照看局面。
傅琊性格顽劣,遂用手指不客气地戳了戳孩子的脸颊,沾了一手口水,立即嫌恶地避开。
老太监笑,感慨道:“殿下小时候也是如此呢。也爱玩金贵的玩意儿。”
傅琊瞅瞅孩子手边打磨得光滑圆润的各色玉石,再看自己半旧不新的衣衫,羞耻感油然而生。
拜二哥所赐,他离宫后一次次体验到尊严被践踏、愿望不能及时满足的痛苦,又难堪又彷徨。
“……你错了,我小时候最爱玩的是抛高。我试试他爱不爱这个。”平心而论,他想他并不是行凶杀人的惯犯,当时至多想吓一吓对方,从中获得一点半点掌控全局的快乐和尊严而已。
“哎唷!使不得!”老太监反应慢半拍,眼见傅琊抓住孩子两只藕节状的手臂往空中一抛——
傅琊稳稳当当接住了,得意地扬眉,旋即为拿捏这太监的心思,又向上轻轻地抛了几次。
孩子年纪小,不知恐惧为何物,落在傅琊的怀里朝他咯咯地笑。
老太监松了一口气,这下也不知该不该阻拦、如何阻拦九皇子——
“呀,你们在做什么!”兰真的大宫女娇喝道。
傅琊惊慌地瞥看她,一个不留神,没有接住,大脑霎时嗡嗡作响。
好在关键时刻老太监咬牙伸手抱过孩子在地上滚了一圈,那孩子并不要紧、眨眨眼嚎哭起来。
之后便是闻声赶来的兰真护子心切,难得强硬地指着傅琊的鼻子教训他,怀疑他不怀好意。
傅琊气得两手握拳,双目通红,想不到他和病痨鬼如今的地位换了个个儿,又羞又恨,咬唇不语,一忍再忍,回头却瞟见办完他交代的事的太监们似笑非笑的脸,眼前一阵发黑——
他的拳头正中兰真的腹部,一如他过去对下人们撒气,用了十二分的力气泄愤。
他要一切都如他的意,否则他就要发怒;他要所有人以他为先,否则他就施暴以镇压之。
但最疼爱他的父皇早不在人世。
……
雨点噼里啪啦而下,狂风呼啸、不打招呼,石阶碧瓦上的尘土溶于雨水化为蜿蜒的小溪。
闪电轰隆一声,伴随耀眼如白昼的光亮吞噬所有嘈杂。
徐太后抱着兰真的孩子,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拍打其背,忽然幽幽抬头看向冒雨赶来的青年。
冷风灌入空旷的正殿,阴冷咀嚼潮热,地面黑影如鬼魅,四周典雅的仕女图壁画黯然失色。
傅润走得快,衣角微湿,眉飞入鬓,目若寒星。
他听闻兰真吐血晕厥,粗略地扫视殿内的陈设,倏然拔剑砍向跪着的傅琊。
呜呜咽咽的风匍匐在他瘦削而挺拔的肩背上,白雨若洪,也不敢越过他的锋芒。
徐太后想起七年前也有这么一幕,简直一模一样:她跪在佛龛前念经祈福,文宗手执长剑破门而入,脸黑得像阎王,一剑刺穿她左肩上的桑黄色袈裟,只字未言,过了两个时辰方离开。
当时她是怎么求情的?她说她放不下小九,求陛下看在小九的面子上保她继续做皇后。
“陛下!”徐太后高喊道,两眼含泪,“你不要杀他!他是你亲弟弟,你不能杀他!”
傅润手腕收紧,剑刃离傅琊的脖颈只差一丝距离。傅琊呆若木鸡。
他面含薄怒,改用剑尖挑起傅琊的下巴,漠然地俯视其眼睛,透过幼弟质问文宗:“你悔么?”
你后悔么?
为了这么一个东西算计另一个儿子的命?
你后悔么?!
口含玉、手握圭,安眠于献陵的文宗自不会回答他。
“陛下!”徐太后吓得口不择言,连声喊傅润的名讳,嘶哑道:“你是他哥哥,再饶他一次!”
傅润侧身看她,“太子的两个儿子是怎么死的,孤前些日子已让小周子知会过你了。”
傅琊遍体生寒,结巴地说:“母、母后,不是的,我、我——”
徐太后伸出五指攥紧的左手,手心是一枚皇太后金印,“求陛下再饶他一次。”
傅润不说话。
……
傅琊被禁军押回大慈恩寺等圣旨,因受了惊吓,高烧不退,入夜常惊厥,三日后便不能用饭。
史书有载:是年八月初四,皇九子琊于大慈恩寺庶人瑛故居夭殁,年方十岁。
两月内太后数失血亲,交金册金印,退居京郊净海慈,素衣荆钗以祈福往生。
陛下纯孝,深忧虑之,特命宫廷画师季彦赴庵堂为太后画小儿图,男童女童,皆栩栩如生。
太后但不能观,见而心悸,常谓人云:墙上有血肉几团!是妖(姚)将害杀我也!
请去之,语词颇哀,帝不许。
其后太后果病,染癔症,屡以为室内有妖鬼,惊慌失措,口不能言。
……
八月十四中秋节前夕。
月色澄净如水。
傅润披狐裘独坐高台上,右手敲叩青铜酒杯的杯耳,借着烛光细读棋谱,嘀咕道:“好迟!”
赵彗之将佩剑递给王长全,大步走过来,坐在傅润右手边,俯身看他复盘。
傅润:“你听说没有?”
赵彗之:“什么?”
傅润见他自倒一杯要喝,微微松懈精神,“百姓们谣传老九是我杀的。可恶!早知如此,我当杀他!”
赵彗之没有尝出酒味,放下心,握住傅润的右手为他揉手腕,“嗯。”
傅润轻咳一声,不愿显摆自己病中“知轻重”以茶代酒,强调道:“我没醉。你要记得。”
“嗯。陛下这回没有吃酒,我记得了。”赵彗之想起什么,“陛下对我……”
傅润凤眸闪烁,完全没听见赵彗之的话,好些日子不见他,觉得高兴,软绵绵地亲了他一下。
赵彗之:“……”
傅润眉眼含情,笑道:“我没醉。你要记得。”
--------------------
【《行军日记·正安九年》】离京数月,常望月以寄相思。烈酒千杯亦不能醉,夜半出帐散步遣怀,骤闻禁中消息到,信短旨长,一笑之。
第八十八章 牛心
中秋天气凉,宫人们排队领了新衣,又去领扎好的竹灯笼和热腾腾飘芝麻香的酥皮月饼。
除了除夕与元宵,中秋是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
未必能团圆,但一定热闹。
西洋玻璃钟的纯金指针缓缓指向寅时三刻;圆月西移,残星忽明忽暗,雨丝依稀。
“快,快,手上都麻利着!”王长全双手双脚大张,像蜘蛛似的趴在格子门上听动静,听得里面有交谈声,压低嗓门吩咐太监们上前来,一时间十八个太监面对面、眼对眼,默立吹冷风。
陛下自从改了药方治病,总是失眠,难得睡个好觉,他们是不敢闯进去打搅圣人好心情的。
寝殿内人声停顿片刻,咳嗽两声,变得低沉许多,忽而传出窸窸窣窣衣衫摩擦声。
不知发现了什么,说话的人被捂住嘴、含糊地发颤地呵斥道——“你要死!”
紧接着,便是一串珠玉坠地旋转弹跳的脆响。
再细听,声音又戛然而止,隐约有金链子悬空晃动时的细微嗡鸣。
由周总管默许,王长全取代刘福一跃成为皇帝身边最威风的大珰,人逢喜事神经大条,不敢再听寝殿里两人的对话,微笑着摇摇头,带太监们去偏殿候命。横竖时辰还早,不着急。
他在众太监、宫女的簇拥奉承中坐下,翘着腿和兰花指喝贡茶,同徒弟感慨道:
“昨夜陛下诏赵都将入宫,赵将军两眼瞪得碗大,都亏你师父我忠心,咬牙挺住了。我听说京畿禁军领头多世家子,见赵都将出身差,并不服他调度,倒是拧成一股勤加训练,想着有朝一日立了大功替换了赵都将的指挥使;却不知陛下与赵都将君臣百般和睦、抵足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