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你说的金匮,我不去。不过么,”傅润破罐子破摔,别过脸说:“许你跟着我。”
  他是帝王,白日不能向赵彗之示弱,但昨夜那种互相帮忙纾解的事……也不是一定不能继续。
  向皇帝要一份真心是最蠢的。
  赵彗之眼眸晦暗,收拾傅润的外衫,按例敲晕即将苏醒的江二,再淡淡地提醒傅润穿错衣裳了。
  “!你、你拿过来!”
  傅润差点摔了刚找到的石头杯,抱臂站着等赵彗之,忽而莫名心跳加快,垂眸轻轻地笑。
  他站在白光中,眉眼昳丽如画,将杯子抛还时有所留恋,却只字未言。
  赵彗之看不得傅润这副看似有情实无情的无辜模样,按下许多冒犯的念头,后退两步叹息道:
  “谢陛下恕我。适逢万寿节,彗之代父兄恭祝陛下万岁长安。”
  傅润心一颤,欲言又止。他总是不说话,或说错了话。
  *
  今年圣人的生辰不大办,苏州府的官员各领一杯清酒、即兴作一首应制诗即可。
  “杯子?陛下可曾听说过瓜州产一种石杯,相传是海中鲛人望月落泪溅在贝壳上而成。”
  傅润坐在上首,不动声色地调整坐垫,闻言追问:“它有什么奇异的功效么?”
  苏州府沈知州不敢隐瞒,搜肠刮肚讲了好些个版本的传说,“哦,近来还有一种说法,说捕鱼的百姓常在海上遇见观音,观音是海神,凡人七情六欲无所不应,尤其——有情之人。”
  傅润一怔,“哦,原来如此。这杯子和观音有何关联?”
  “……鲛人性淫,雌雄同体,常常拦截过往船只的男女入海诞育后嗣。据说观音点化了鲛人,鲛人不甘,遂制此石杯祸害世间。有情人若饮石杯中水,便生情生热,如……如春雪崩。”
  傅润板着脸什么也没说,“传膳罢。”
  狗屁石头杯。
  他不信佛,也不信神,昨夜恐怕是肾里的毒阴差阳错发作了,才便宜赵彗之——可恶。
  江德茂睡得精神抖擞,捻须颔首起身祝酒,“臣再祝陛下万寿如山,惶恐献赋一篇……”
  *
  生辰一过,傅润还未启程动身,千户冯咎带着家里长辈廉胜川从瓜州赶至苏州求见。
  廉胜川膀大腰圆不减当年,“臣漕运前都万户廉胜川见过陛下,陛下万岁。”
  傅润当年只是遥遥地同廉万户照了个面,见人追到苏州,心中一冷。
  果不其然,廉万户并不是单纯来祝寿的,先是回忆文宗从前待他如何赏识、如何有恩,说着说着揩拭干涩浮肿的眼睛,长叹一声说:“老臣恨不得随先帝而去,侍奉左右啊。”
  傅润朝有话要说的江德茂摇头,“怎么了?希鹤(廉万户的字)若想殉葬,献陵倒还有位置。”
  廉万户一噎,厚着脸皮继续说:“不,这……陛下恕罪,开春臣家中不幸失窃,丢了许多与先帝往来的书信,一时感慨,方有此言。献陵早已封山,臣岂敢惊扰先帝圣灵。”
  “哼,废话倒是背得精熟。什么的书信?”傅润起身踱步,压制倏地窜至舌尖的怒火。
  廉万户低着头,按住欲出声的冯咎,抿唇道:“长治十二年废太子案的书信。先帝器重庶人瑛,查出船上有违禁携带的桐油、牛筋等物后,命臣再去调查。臣不敢敷衍,多次走访……”
  傅润似笑非笑,命他抬头,“够了,孤知道了。你如今是献忠,可为何一直留着那些信件?你想观望局势——待太子东山再起,拿出来替他正名?还是想拿捏孤的把柄为子孙留后路?”
  廉万户心道糟糕,急忙望向一旁神情严肃幽冷的元勉,使眼色求这位故交伸手搭救一二。
  元勉动了动干燥起皮的嘴唇,拿茶碗的手抖个不停,“陛下,臣亦是第一次听闻。希鹤啊希鹤,你!你那些信何日丢的?!快将说来。废太子是先帝亲自废的,何谈再起,可那些信若被有心之人拿去散播谣言,陛下尚无子嗣继承大统,于陛下掌政实则有害啊。”
  傅润冷笑着看两个老臣分饰红白脸唱戏糊弄他。
  “唉,天杀的贼!信件是二月初十丢的,连同一些银钞、唐末孤本,迄今已有四十二天。唉。”
  元勉听罢,默默思忖计策,突然告退,急匆匆说此事也一并交与他办,当日便离开了苏州。
  傅润见元勉急于跑路,连常备的治疗消渴症的十余种药丸都未带走,杀心大起。
  这是上赶着找死!
  翌日午后。
  高文鸢别扭地张望四周,确认姓赵的不在,附耳道:
  “殿下,罗住春果然被石斌的人掳走了。”
  傅润正在拆看工部的密信,手一顿,神色漠然,“嗯,孤知道。罗住春,妙手回春,他徒弟以全家性命担保,便瞧瞧他的忠心。至于太子党在江南搜集证据想为傅瑛翻案,哼,真是痴心妄想。这帮人能翻什么案?半年里‘掘地三尺’,找到的都是孤刻意留的线索……一帮废物。”
  高文鸢微笑,“是。本来俺还担心来着。江大人做事真是干净利落。”
  傅润轻叹,“早知如此,孤就不来江南了,平白几次遇险,又让李季臣和陶先在京都有了喘歇的机会。算了,孤懒得再一年年猜忌哪个是忠臣哪个是大哥的家奴,不如送他们一程。”
  他很有些一意孤行,独坐在阶上思索半日,果断手书三道密旨交给候在门外的晋毅。
  主仆二人交头接耳吩咐几件要事。
  无月之夜,晋毅手持虎头金牌,骑着随御船运来的两匹汗血宝马,昼夜兼程往京都奔去。
  两匹马轮换着骑,等他赶至京都城下,马只剩下一口气。
  城上京兆尹包大振秉烛以待,身边站着两眼青黑瘦得像厉鬼的工部尚书万鼎。
  *
  却说浙江与安徽接壤的某处小镇。
  傅瑛打开木盒一看,眉目慈蔼,“罗太医,你看,你好好交代了不就成了。何苦绝食明志。”
  饿得狠了、细嚼慢咽连吃两碗小馄饨的罗住春一脸愧色,“大殿下……您让臣写的,臣都写了,您只是想为当年勾结番人行刺先帝一事翻案罢?那件事,臣多少听说是二殿下和江太傅的孙子联手设的局,可是‘成王败寇’——您当时不能应对,如今又能如何——”
  看管罗住春的护卫大喝一声,双臂肌肉青筋虬扎。
  傅瑛摆手,朝坐在身边悠闲喝茶的石斌点点头,“都不许吓他。罗太医,你仔细回忆,父皇究竟是怎么病的、又是怎么……油尽灯枯的。其中有无二皇子傅润的手笔?”
  罗住春一阵苦笑,摇头道:“殿下,真没有。先帝爷的病,源自一场伤风,至于后来咯血、昏迷不省,那是自然的病症,先帝好风雅,效仿晋人服药求仙,龙体早就亏空了。”
  “倘若孤想他有呢。”傅瑛眸光阴冷。
  罗住春垂头不语,影子拉得老长,就在傅瑛失去耐心的时候,他点了头,“好。”
  他又要了一杯茶,边喝边动笔,连连蘸墨。
  因年老,腕力弱,字时大时小,倒还算工整。
  傅瑛靠在桌旁翻看罗住春写好的两份供词,见字横平竖直,行文像豆腐块,不禁嗤笑一声。
  罗住春怯怯地觑傅瑛狰狞的长脸,“大殿下,臣腰有疾,坐不得太久。”
  “嗯,你去罢。阿亮,扶他去,好好照顾着。”
  石斌远远地扫视两眼其字迹,胡须耸动,“这字写得忒差,四四方方,墨迹轻重浓淡不一,真不知他当年如何考中太医院的。到底是蒙古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事成后当杀他灭口。”
  众人纷纷出声表示赞同。
  傅瑛兴致高,背手仰视天窗外的星空,“好歹他已改了汉姓,你们杀气太重,罪过、罪过。”
  --------------------
  明天看情况,可能更得少一点。
  【ooc采访剧场】
  记者:陛下,有人说您是傲娇,您听说过这种说法吗?
  傅润:赏你五十两银钞,退下吧。我哪里傲娇了?彗之,我是傲娇吗(`Д)
  赵六(看着只穿了一件外衫趴在床上玩手机的美人):……不是。
  傅润:哼,就说嘛。老婆贴贴(。-’w-)
  第六十三章 功德
  调走了晋毅,不待傅润发话,高文鸢担心自己护不住主子,主动问要不要把欃枪拨过来。
  “拨……过来?”傅润站在苏州郊外的水田旁视察春种,回答得心不在焉。
  今年天寒,稻苗生长的情形不容乐观,去岁苏州、无锡一带又有蝗灾,稻糯恐怕都要减产。
  宋人云“苏湖熟天下足”,江南的粮关系京畿三辅等地、尤其西北大营的粮草供应。
  是以天子重农事,底下人除非是蠢,在这个关口便该少拿情情爱爱之流的无关琐事打搅他。
  高文鸢以大局为重,慢吞吞咽下原先准备提的猜测,退至暗处留意四周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