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陈翛穿过人群向他这边走来,瞧他痴痴模样,便解释道:“这是北齐早年盛行的龙铁花,伎人舞着龙灯在铁花中穿行,也是为博上京人一个乐子。”他瞧见李棣怀里揽着的孩子,微皱了眉,“那些铁汁可烫的很,你既带着他,最好不要离的过近。”
  李家小公子在自家哥哥怀里转头,怯生生瞧着平素不苟言笑的玄衣相,看了一眼便又缩回自家哥哥怀里,小圆眼偷摸着瞧人。
  陈翛与李棣并行在人群中,周围也没人认得出他们,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四岁的李棠很是安分,他乖觉地将头埋在哥哥肩窝里,看着周遭卖点心零食的铺子。陈翛漫不经心瞧了那孩子一眼,恍惚间竟像是瞧见了儿时的李棣,一时间有些百感交集。
  想当初十七八岁时的自己冷心冷肺,似乎从不在意身边那个孩子想要些什么,一度忽视了小李棣的乖觉和示好。一念及此,心中慢慢浮起了些许愧意和悔意,也就不禁思忖着,若真有前世今生之说,他恨不得重回当年,无论如何也不该在那场大雪里弃了他。
  他瞧着两侧的摊铺,悄没声息地趁着大李和小李两人看花灯,从腰包里取银钱,几锭银两份量之大,让小贩瞠目结舌。
  陈翛取了一串拔丝糖藕,默默递给眨巴眼的憨孩儿李棠。李棣颇为惊讶,他低头瞧着自家小弟,这小孩儿难得乖巧,伸着细白一只小手接过了,轻声细语道了谢。粘糊的糖丝沾了他满嘴,活像只小猫儿。
  “他和你生的很相像。”陈翛忽然说了这么一句话。
  李棣瞧着这软包子,心中却不以为然,李棠生的太软糯,像极了女娃儿,可他的面容却并不肖女。
  “这么说,你是想要抱他?唉,我抱了这么半天,总归也是没好处的。”李棣做势要将这沉甸甸的团子塞给陈翛,陈翛却极快地避开了,他轻声斥道:“自己的亲弟弟也要醋?你竟是越活越回去了。”
  李棣听他这话就笑开了,他小心将李棠放下,牵着他的衣领子带着他往前走,不抱在怀里碍事。陈翛低头瞧了一眼李棣这副做派,也不知李家夫人是有多少个胆子,竟敢将半大点的棒槌孩子交给这混小子来看顾。
  “我似乎从未听你提起过家里人。”李棣瞧着漫天飞舞的铁花,忽然问了这么一句。
  陈翛一愣,一个执着小花灯的稚童撞到他腿上,慌忙致歉。他从短暂的回忆里暂且回神。
  “没什么好说的。并不是天下所有的父母和子女都能做的好,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到最后只会徒添失望。没我一个并不碍着他们的日子,没他们我也不会活不了,索性不如不想。”
  那话说的麻木且随意,却无端刺中李棣心间痛处。于此事上,他并不愿去深想,这世间真情龃龉之处太多,世家里的亲情更是因各种关系而交错复杂,几分真几分假也称不明白。
  大人说的这样轻易,却真的放的坦然吗?
  “那陈怀愉呢?她……你打算怎么办?”李棣隐约猜到陈翛几度无法扳倒萧悯的原因所在,他的亲妹妹如今是萧家妻,若折了萧悯,陈怀愉又该如何安置?
  陈翛看着刚才那小童塞到自己手中的花灯,漫不经心地挑弄着上面的纸瓣,“她要是真听不进去,我还能如何?左不过除了萧悯,日后再为她找一个更好的夫家。”
  李棣在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也不知陈家姑娘是怎么痴成那个样子,若不是顾忌着陈十六,萧悯想必不会赢的这样轻易。如此一想,李棣竟发觉萧悯其人心思至深,他能拿捏每个人的致命弱点。譬如陈家姑娘,有了这样一个存在,陈翛无论如何都要顾忌几分,不敢轻易下手。
  这样想的时候,两人已经行至水榭尽头,登仙楼和十二花舫各立于东西两条路径。站在河岸边上的侍人一眼就瞧见了陈翛,他挑着荷灯躬身前行,十分客气地请着人:“陈相大人,劳烦这边请,我们大人可是等候多时了。”
  陈翛淡淡应了一声,回首示意李棣是否要跟上。李棣看着自己手中棘手的团子,又思忖着他应当是与人商议一些要事,各家有所长,他也就不进去掺和了。
  “我先把小宝儿送回去。”他上前一步,声音却是放低了几分,“回头去你的花舫寻你。”
  昏暗的灯火下,玄衣大人缓缓扬唇点头,笑意一瞬即逝。
  离了陈翛,李棣牵着李棠原路折返,这次回途人多了起来,往前进一步得要退三步,下饺子似的簇拥在一处。
  登仙楼上几十层的高阁,须臾间一同点亮,映的整个城南亮如白昼。李棣握着小孩儿的手,倒是明白了人群忽然拥挤起来的原因。
  圣辇自城北处缓缓驰行,左右两侧金吾卫晃着腰刀护卫着,通向高阁的路人群尽数疏散。所有的人都屏息以待,期盼着瞧见天子真容。
  行至最前方的大内宦刘成山扬着拂尘,拍打轿辇扶杆,扫去扬尘,复又躬身细语道:“圣人,登仙楼已至。”
  声乐将歇,明宁帝字轿辇处行出。因是隔的远,所以李棣只能瞧见明宁帝的侧容。这样台面上的东西原也没什么好看的,李棣刚准备走,却瞧见一个身影一晃而过。
  圣人迈步行至高阁,刘成山随侍左右,后面跟着的人,应是北齐太子元均。太子身后媵人众多,众星捧月一般地簇拥着他向上走去,作为太子之师的萧少保也在其中。
  李棣心间一跳,他下意识朝前迈了一步。却不料藤阁上的鱼龙花灯恰在此时晃了一下,李棣护着李棠的后脑侧身躲开。等再去看登仙楼上的太子时,人却不见了,已然是上了高阁。
  这是时隔十多年,他第二次看见他的太子堂哥。李棣回想起方才灯下一瞥,灯火明亮之处,他清清楚楚地瞧见了太子的容貌。
  李棣看着繁华无双的登仙楼,心中却再不能平静。
  第81章 疑证
  侍人拨开珠帘, 陈翛弯着腰走进。两盏小荷灯悬在梁下,尾部系着的穗子自他面上轻轻扫过, 外间浆声灯影交融,一片奢靡之景。花舫内静坐着一人,神情严肃, 面前的梨木几案上摆满了案牍书章。
  陈翛挥退下人, 笑的有些无奈:“王公如此敬职,八百年出一次大理寺的门,竟也要带着章程纸笔。”
  大理寺卿王晌淡淡地瞧了他一眼,大约也是个听不出什么乐呵的脾性,只示意他落座。
  灯火澄澈, 陈翛余光瞥见王晌眼下一圈青黑,心道这位官爷自“死而复生”之后怕是没睡过好觉,也就打趣了一句, “王公离了大理寺几月, 如今一朝回府, 反倒睡不习惯了么?”
  王晌揉了揉眉心, 颇为厌憎地回话道:“隔壁那狗畜生近来时常夜吠, 扰的人不能安眠, 总有一日我得打了它做汤喝。”陈翛思及住在大理寺的那几月,却不曾听见张公家的宝贝儿子乱叫, 如此想来,他倒是好运气。
  客气的场面话说完了,王晌沉默了一会儿, 方道:“从前我当你是个聪明人,可就你带着府中私兵远去壁州一事来看,事情做的是真蠢。”
  陈翛微微皱了眉,却并不见恼,他自顾自地为两人切了盏茶。玄衣相烹茶的手艺并不好,这些礼仪向来是世家子打小就要学的,后天再怎么拾补,也总差了那么一点儿火候。
  王晌拧着眉看他,说:“这些年,我虽不理朝中事,却也知道你的名声。早些年,你可不是这幅闲散样子。”
  陈翛将茶盏推至王晌面前,终于开口道:“若依着早年的性子,一年前大理寺失火之时,王公撞到我手里,可还有命回去?”他顿了顿,倒多了几分真心实意,“并非我移了心性,只是我终于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些什么罢了。”
  王晌并不信他这话,“这些年明里暗里帮衬着李家,就是你想要的?带着私兵救下壁州那些废人,也是你想要的?”他哂笑了一声,“但凡早个十年,你来与我说这话,兴许我还会信上几分。”
  “十二年前,你扳倒恩师,踩着许家人的尸骨得了这相位,那时你什么都没有,尚且有胆量如此;如今,你手底下这么多的人和权可供任用,却说为了正道......陈述安,换做是你,你能信这话?”
  陈翛淡笑了一声,王晌这番话说的不无道理,他自己都被辩进去了,一时间竟下意识地怀疑自己是习惯性的算计还是动了真心。待得反应过来,陈翛不禁暗道这大理寺卿竟是一只狐狸,一只嘴巴比心要毒辣的老狐狸。
  “王公三十岁承下大理寺卿一职,至今已有二十余年,远离官场一心只为了判案辨忠奸,不纳妻妾不育后代,任旁人多少银两都买不到你一句假话。这事自然做不得假,可若放到朝堂上讲,大约并无多少人觉得可信。”他抬眼,“诸位同僚只会思忖着王公究竟想要个什么价码,究竟在等着什么样的贵人。”
  “旁人自有旁人的看法和猜度,他们心中的成见我无法撼动,也无意去撼动。”陈翛手套上的锦纹在光下忽明忽暗,他漫不经心回着话:“说到底,我与王公一样,看遍了世间污浊是非,临了也只是想着守一处安宁地。旁人若不来沾惹,我自是安生;可假设有人不知好歹,碰了一丝一毫,王公觉得,依着我这样的好性子,会轻易答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