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金銮殿上的臣子们纷纷得了消息,有些人知道事情干系重大,折子也递了不少。尤其是那困在家里的李相率先递上了奏疏,力表陈情,结果,却被皇帝因为范仲南一事拒见,硬生生给挡在了外面。
皇帝尚在装死,百官也无可奈何。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凡是有些眼力见的人就知道皇帝这是在敲打陈翛,明眼人哪敢迎上去犯忌讳?
最后玄衣相穿着官袍,代着百官的陈情,立于金銮殿下日日请旨,被晾了三五日,最终,迫得皇帝上朝接见诸官。
所商议的,无非就是主战还是主和。
这回陈李二相倒是站在一边了,陈翛陈词:“壁州苦寒,粮草本就不够,即便郦安此刻千里运送过去,也难保半途不被越人截断。钦天监那边传来消息,天象有异,今岁雨水绵绵,更是不利于长久的拉锯厮战。更何况,现下北齐已经失了泸、墉两州,此次越人有备而来,北齐当以求和为上,保全剩余的齐兵。”
这话在理,但也就他敢说。自北齐开国以来,战史上还从未有过求和的先例,倒不是说齐人有多厉害,也就是单纯着依凭地广物博不惜一切的将大把的银钱往战场上砸,南越人斗不起,所以服了几百年的软。
便是四年前那样的困境,皇帝都没真正想求和,若不是李家小子那般奇袭,齐人还不知要死多少才能维持表面上的光鲜。
果不其然,皇帝犹豫了。他没说话,可有人愿意代他说。
如今兼任刑部尚书的萧悯站了出来,言辞切切地分析利弊:“陈相说的在理,可若是主动求和,北齐便是向南越服了软,后患无穷。况且越人贪婪,若是求了和施予他们金银财物,难免他们不会撕毁盟约,惦念郦安珍奇,届时挥兵北上。”
陈翛冷冷看他:“萧少保是说,我们为着以后可能发生的事,从而枉顾此刻陷于水火之中的子民吗?”他森然道,“话说的如此轻巧,壁州无粮,大雨连绵,此战如何得胜?”
萧悯避重就轻:“陈相不必如此动怒,这北齐将士皆是圣人的子民,圣人绝不会枉顾他们的性命。”
坐在金座上的皇帝拧眉,面上两道腾蛇纹皱起,几乎是厌烦的移开了眼睛,不欲看这些人,心底也泛起了浓重的焦躁。他沉声道:“依朕看,这北齐的子民,现下还轮不到朕来操心。
“天下既有玄衣,又何需黄袍?”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心惊胆战。陈翛冷冷的看了温温润润的萧悯一眼,却是无话了。
皇帝淡声道:“萧爱卿,你方才是说主战,粮草之事可有什么解决的法子?”
萧悯撩袍跪倒:“郦安地远,鞭长莫及,可先从壁州郡县征粮,暂缓军粮短缺。”
“不可,万万不可。”朱太尉站了出来,他好歹替先帝戍守了十余年的边境,自是知道这话听上去是个理,但是后患无穷。朱太尉跪倒在地,“圣人,壁州本就地贫,再加上天灾,百姓日子难过。若是此时征集军粮,定会官逼民反,到时候外乱不平,内乱又起,就是想求和也没那个机会了。”
他沉声道:“萧少保当真是文人做官,免不了纸上谈兵的老道。郦安如何就不能派粮救援?路虽远,可老臣愿意押运,绝不叫越人拿了一粒粮食。”
萧悯淡淡瞧他一眼:“朱太尉所言极是,粮草自是够的,但就怕如同四年前廊州一案,救济的军粮层层剥削,到了将士们手上也就只剩一碗搅着三两粒米的汤水了。”他沉了沉声音,“若是出了第二个范仲南,无端给陈相再积攒一个无头冤案,却又是何必?”
闻听此言,方要说话的谢御史微微缩了缩指尖,将自己想要说的话尽数吞下了。
陈翛脸上没有表情,但却昭示着他已经陷入了极端的怒气。萧悯微微转眸:“其实还有一策,可不可行还要看在场各位同僚了。”
皇帝揉着睛明穴,叫他继续说下去。
“郦安是北齐上京,若是国库空虚了,日后也难以回补。而今是国难,不若各位同袍从自家基业里折算些银钱出来,这份银两换成的粮草运往壁州,谁也都放心,各位大人说是也不是?”萧悯朝着皇帝恭敬的磕了一个头,“圣人,臣愿将廊州老宅变卖的应急银钱尽数缴纳,以抚慰民心。”
原本还愤愤的群臣忽然间就没了声音,个个不说话,掏家产给前线,这算是什么?如何给、给多少,少了是你心不诚,多了是你做官账目上有鬼,将来难免落人口舌。
一时间,诸官纷纷无言。皇帝也不着急,他缓缓睁着一双浑浊的眼睛,看着下座站着的玄衣相,三相之首是百官表率,端看他如何说。
此情此景,一如十年前。萧悯是当初的陈翛,玄衣则是昔日的许相。皇帝绕了这么大一圈,无非是想开始削他的权了,好再去扶持出第二个听话懂事的臣子,剔除有异心的宠臣。
一问一答,算准了自己必得应下,陈翛无声的握紧指骨,拿这生民当玩笑,做这场豪赌,究竟是皇帝太疯、还是这萧少保太诡谲阴毒?
众目睽睽之下,陈翛竟退了一步,“也好,救济的灾粮银钱,便自臣这里开始出起。”
第44章 诡术
帝王欺你, 做臣子的除了要谋反之外别无他法,只得应下来, 咬碎了牙连带着血水都要往肚子里吞。当朝的官员多数是不想出钱的,也都笃定这玄衣相绝不会这么轻易的就顺了下来。但见现下局势,方知这再大的官都如昙花一现, 终究还是个不顶用的东西罢了。
如今想来, 这北齐朝堂的风云真是要再起了。
萧悯朝外殿走去,有几个官员上来同他问安,他一一回了,为人谦和有礼。
外间狂风骤雨,萧少保敛袖立于檐下, 并未着急离去。玄衣相自他身旁经过时,萧悯目不斜视的开口:“陈相,你我原不必如此, 你做将相, 我做文臣, 有何冲突干系?当日在三生坊, 我以为你我之间已经说的够清楚了。”
玄衣看也没看他, 只是盯着雨幕。萧悯的视线锁在他衣袍的云鹤上, 突然觉出了一点乐趣,淡淡笑了一声:“云鹤瞧着风雅, 实则为猛禽,圈地为牢自缚羽翼是不是太蠢了些。”
陈翛却没有传闻中那样狼狈,他睥睨的瞧了这年方十八的萧悯一眼:“萧少保, 当心玩火自焚。”
萧悯遥望着行在风雨里的陈翛,不自觉的捏住了腰间的荷包香囊,缓缓扬唇一笑,可眼中却无丝毫温度。
他向来形单影只,穿过荀雀门时,一个身影忽然晃出来,挡住了他的去路。
四下无人,陈怀瑜雀跃而自然的挽住了他的胳膊,举止颇为大胆,她瞧着萧悯腰间的香囊,弯了眼角:“你还真把它挂在身上啊,我第一回绣,婆子们都笑话我手艺差。”
萧悯温柔的将她额前的碎发撩开,温声道:“那我明日就解了。”
“不行,你不准解。”陈怀瑜拽住了他的衣袖。
萧悯:“你当我像陈相那般依顺你了?”陈怀瑜先是一笑,而后像是想起了什么,皱了皱眉,颇为不满:“我哥哥现在对我没从前好了,他不许我出来见你,也不许我向外面传信,管我管的特别严,烦人。”
“你与陈相是兄妹,他待你好才会如此谨慎。”
陈怀疑挽着萧悯的衣袖,闷闷道:“其实,我们不是一个娘生的。在我六岁的时候,他把我从老宅里接出来,就单独给我找了一个阿嬷养。我并未与他多亲近,他一直都很忙,也看不了我几面。”她顿了顿,“你比我哥哥要好,你能陪着我一起玩儿,我更喜欢跟你在一起。”
萧悯淡淡应了一声,“我听说陈相从不让外人见自己父母家人,真有这么一回事吗?”
陈怀瑜想了想:“我也不大清楚,其实吧,我根本就不知道我爹长什么样子,但是听说老宅那边每月都会到陈公府领银子,至于哥哥的娘亲......好像府中从未有人提起过,只知道是个媵人,很早之前就过世了。”她停住了脚步,狐疑的仰面看他:“你问我这个做什么?”
萧悯眼中带了氤氲的水汽,可能是被风吹的,他说:“婚姻大事,总该过问父母双亲的意见。”
陈怀瑜愣了愣:“你、你是说,你要娶我?”
他点头,倒是不犹豫:“是。”
陈怀瑜雀跃的踮起脚尖,结结实实朝着萧悯的面颊上落了一吻,无限欢喜。
他们二人一路走一路笑闹,远远瞧见前方站了两个人,陈怀瑜想着不能走漏了风声,否则陈翛又不知要将她关到哪一天了,只得不依不舍的道了别。
站在城东宫门前的是几个低阶官员,翰林院的学士们常着白袍,尤以谢二官衔最高,红袍加身,十分特殊。谢家子向来恪守自身,崇儒重礼,如今官服未换,跟这些人蓬头垢面的聚在一起,想必不是出了什么好事。
果不其然,待得萧悯走进,看到一帮翰林学士正在拉架。你拉我拽在一起争执的,却是谢昶与谢琅两个兄弟。
皇帝尚在装死,百官也无可奈何。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凡是有些眼力见的人就知道皇帝这是在敲打陈翛,明眼人哪敢迎上去犯忌讳?
最后玄衣相穿着官袍,代着百官的陈情,立于金銮殿下日日请旨,被晾了三五日,最终,迫得皇帝上朝接见诸官。
所商议的,无非就是主战还是主和。
这回陈李二相倒是站在一边了,陈翛陈词:“壁州苦寒,粮草本就不够,即便郦安此刻千里运送过去,也难保半途不被越人截断。钦天监那边传来消息,天象有异,今岁雨水绵绵,更是不利于长久的拉锯厮战。更何况,现下北齐已经失了泸、墉两州,此次越人有备而来,北齐当以求和为上,保全剩余的齐兵。”
这话在理,但也就他敢说。自北齐开国以来,战史上还从未有过求和的先例,倒不是说齐人有多厉害,也就是单纯着依凭地广物博不惜一切的将大把的银钱往战场上砸,南越人斗不起,所以服了几百年的软。
便是四年前那样的困境,皇帝都没真正想求和,若不是李家小子那般奇袭,齐人还不知要死多少才能维持表面上的光鲜。
果不其然,皇帝犹豫了。他没说话,可有人愿意代他说。
如今兼任刑部尚书的萧悯站了出来,言辞切切地分析利弊:“陈相说的在理,可若是主动求和,北齐便是向南越服了软,后患无穷。况且越人贪婪,若是求了和施予他们金银财物,难免他们不会撕毁盟约,惦念郦安珍奇,届时挥兵北上。”
陈翛冷冷看他:“萧少保是说,我们为着以后可能发生的事,从而枉顾此刻陷于水火之中的子民吗?”他森然道,“话说的如此轻巧,壁州无粮,大雨连绵,此战如何得胜?”
萧悯避重就轻:“陈相不必如此动怒,这北齐将士皆是圣人的子民,圣人绝不会枉顾他们的性命。”
坐在金座上的皇帝拧眉,面上两道腾蛇纹皱起,几乎是厌烦的移开了眼睛,不欲看这些人,心底也泛起了浓重的焦躁。他沉声道:“依朕看,这北齐的子民,现下还轮不到朕来操心。
“天下既有玄衣,又何需黄袍?”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心惊胆战。陈翛冷冷的看了温温润润的萧悯一眼,却是无话了。
皇帝淡声道:“萧爱卿,你方才是说主战,粮草之事可有什么解决的法子?”
萧悯撩袍跪倒:“郦安地远,鞭长莫及,可先从壁州郡县征粮,暂缓军粮短缺。”
“不可,万万不可。”朱太尉站了出来,他好歹替先帝戍守了十余年的边境,自是知道这话听上去是个理,但是后患无穷。朱太尉跪倒在地,“圣人,壁州本就地贫,再加上天灾,百姓日子难过。若是此时征集军粮,定会官逼民反,到时候外乱不平,内乱又起,就是想求和也没那个机会了。”
他沉声道:“萧少保当真是文人做官,免不了纸上谈兵的老道。郦安如何就不能派粮救援?路虽远,可老臣愿意押运,绝不叫越人拿了一粒粮食。”
萧悯淡淡瞧他一眼:“朱太尉所言极是,粮草自是够的,但就怕如同四年前廊州一案,救济的军粮层层剥削,到了将士们手上也就只剩一碗搅着三两粒米的汤水了。”他沉了沉声音,“若是出了第二个范仲南,无端给陈相再积攒一个无头冤案,却又是何必?”
闻听此言,方要说话的谢御史微微缩了缩指尖,将自己想要说的话尽数吞下了。
陈翛脸上没有表情,但却昭示着他已经陷入了极端的怒气。萧悯微微转眸:“其实还有一策,可不可行还要看在场各位同僚了。”
皇帝揉着睛明穴,叫他继续说下去。
“郦安是北齐上京,若是国库空虚了,日后也难以回补。而今是国难,不若各位同袍从自家基业里折算些银钱出来,这份银两换成的粮草运往壁州,谁也都放心,各位大人说是也不是?”萧悯朝着皇帝恭敬的磕了一个头,“圣人,臣愿将廊州老宅变卖的应急银钱尽数缴纳,以抚慰民心。”
原本还愤愤的群臣忽然间就没了声音,个个不说话,掏家产给前线,这算是什么?如何给、给多少,少了是你心不诚,多了是你做官账目上有鬼,将来难免落人口舌。
一时间,诸官纷纷无言。皇帝也不着急,他缓缓睁着一双浑浊的眼睛,看着下座站着的玄衣相,三相之首是百官表率,端看他如何说。
此情此景,一如十年前。萧悯是当初的陈翛,玄衣则是昔日的许相。皇帝绕了这么大一圈,无非是想开始削他的权了,好再去扶持出第二个听话懂事的臣子,剔除有异心的宠臣。
一问一答,算准了自己必得应下,陈翛无声的握紧指骨,拿这生民当玩笑,做这场豪赌,究竟是皇帝太疯、还是这萧少保太诡谲阴毒?
众目睽睽之下,陈翛竟退了一步,“也好,救济的灾粮银钱,便自臣这里开始出起。”
第44章 诡术
帝王欺你, 做臣子的除了要谋反之外别无他法,只得应下来, 咬碎了牙连带着血水都要往肚子里吞。当朝的官员多数是不想出钱的,也都笃定这玄衣相绝不会这么轻易的就顺了下来。但见现下局势,方知这再大的官都如昙花一现, 终究还是个不顶用的东西罢了。
如今想来, 这北齐朝堂的风云真是要再起了。
萧悯朝外殿走去,有几个官员上来同他问安,他一一回了,为人谦和有礼。
外间狂风骤雨,萧少保敛袖立于檐下, 并未着急离去。玄衣相自他身旁经过时,萧悯目不斜视的开口:“陈相,你我原不必如此, 你做将相, 我做文臣, 有何冲突干系?当日在三生坊, 我以为你我之间已经说的够清楚了。”
玄衣看也没看他, 只是盯着雨幕。萧悯的视线锁在他衣袍的云鹤上, 突然觉出了一点乐趣,淡淡笑了一声:“云鹤瞧着风雅, 实则为猛禽,圈地为牢自缚羽翼是不是太蠢了些。”
陈翛却没有传闻中那样狼狈,他睥睨的瞧了这年方十八的萧悯一眼:“萧少保, 当心玩火自焚。”
萧悯遥望着行在风雨里的陈翛,不自觉的捏住了腰间的荷包香囊,缓缓扬唇一笑,可眼中却无丝毫温度。
他向来形单影只,穿过荀雀门时,一个身影忽然晃出来,挡住了他的去路。
四下无人,陈怀瑜雀跃而自然的挽住了他的胳膊,举止颇为大胆,她瞧着萧悯腰间的香囊,弯了眼角:“你还真把它挂在身上啊,我第一回绣,婆子们都笑话我手艺差。”
萧悯温柔的将她额前的碎发撩开,温声道:“那我明日就解了。”
“不行,你不准解。”陈怀瑜拽住了他的衣袖。
萧悯:“你当我像陈相那般依顺你了?”陈怀瑜先是一笑,而后像是想起了什么,皱了皱眉,颇为不满:“我哥哥现在对我没从前好了,他不许我出来见你,也不许我向外面传信,管我管的特别严,烦人。”
“你与陈相是兄妹,他待你好才会如此谨慎。”
陈怀疑挽着萧悯的衣袖,闷闷道:“其实,我们不是一个娘生的。在我六岁的时候,他把我从老宅里接出来,就单独给我找了一个阿嬷养。我并未与他多亲近,他一直都很忙,也看不了我几面。”她顿了顿,“你比我哥哥要好,你能陪着我一起玩儿,我更喜欢跟你在一起。”
萧悯淡淡应了一声,“我听说陈相从不让外人见自己父母家人,真有这么一回事吗?”
陈怀瑜想了想:“我也不大清楚,其实吧,我根本就不知道我爹长什么样子,但是听说老宅那边每月都会到陈公府领银子,至于哥哥的娘亲......好像府中从未有人提起过,只知道是个媵人,很早之前就过世了。”她停住了脚步,狐疑的仰面看他:“你问我这个做什么?”
萧悯眼中带了氤氲的水汽,可能是被风吹的,他说:“婚姻大事,总该过问父母双亲的意见。”
陈怀瑜愣了愣:“你、你是说,你要娶我?”
他点头,倒是不犹豫:“是。”
陈怀瑜雀跃的踮起脚尖,结结实实朝着萧悯的面颊上落了一吻,无限欢喜。
他们二人一路走一路笑闹,远远瞧见前方站了两个人,陈怀瑜想着不能走漏了风声,否则陈翛又不知要将她关到哪一天了,只得不依不舍的道了别。
站在城东宫门前的是几个低阶官员,翰林院的学士们常着白袍,尤以谢二官衔最高,红袍加身,十分特殊。谢家子向来恪守自身,崇儒重礼,如今官服未换,跟这些人蓬头垢面的聚在一起,想必不是出了什么好事。
果不其然,待得萧悯走进,看到一帮翰林学士正在拉架。你拉我拽在一起争执的,却是谢昶与谢琅两个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