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作者有话说】
  柯兹猫:为了正义和真相死就死吧,身先士卒。
  暴君玛丽:先夸为军团着想的,再给帝皇带高帽,再给大家带高帽,大家一起带高帽为理想奋战吧。
  范奥希是之前马卡多派来通知玛丽和柯兹婚礼延期的间谍,但可惜被玛丽策反了捏,因为当间谍觉得马卡多监视原体必然有想做的事情,因此不断向玛丽诉说马卡多是多么邪恶野心勃勃,救命。
  这个帝国还能好吗?[捂脸笑哭]怎么野心勃勃的人那么多,有没有椰子啊!买椰子能发家致富了。
  我的腱鞘炎今天又严重了点[笑哭],我贴点膏药看看明天能不能好点,要是可以明天就继续更新,不能的话,我去扎针灸,太疼了,码字难受。
  117
  第117章
  ◎无法超越人的境界◎
  敲定好计划,会议到现在才开始。
  理想是美好的,但人也不能纯靠理想活着,现实摆在那里。
  接下来众人还将商议,如何在达到目的的同时将军团的损失降到最低。
  这时原先为军团着想,思虑众多的军官们就成了主力,范奥希围绕着罗斯玛丽的想法提出数个建议,瓦贾汉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时之间大家各抒己见。
  合适的罗斯玛丽就留下做参考,不那么合适的就不予采纳。
  经过数天的商讨,众人拿出一套流程。
  不过在那之前,罗斯玛丽还必须和马卡多进行谈判,谈判成功那一系列计划才能用得上,谈不成功,那些计划也就没有实施的必要了。
  范奥希对此是又希望罗斯玛丽成功,又不希望她成功。
  希望她成功,是因为看到了她闪耀的理想,不希望是她始终觉得这对军团的影响极大,做得好能将损失降低,稍微做不好就极容易挫败军团内部成员的信心,滋生怨恨,落得一身骚。
  这是极其现实的想法,只要是人就很难避免。
  罗斯玛丽对此拍着范奥希的肩膀倾诉道:“我明白你的想法,范奥希将军,我也常常为此忧虑,但我的心、康拉德,还有疑虑的将士都在鼓舞我向前,人不管做什么怨恨总算会有,争议也总算会有,如果军团那么容易就被打败,只能说明我们不堪一击。”
  “而且真的到摔倒的那天,只要有你们这些为军团忧虑,有愿意为此奋斗的人存在,军团就不会真正的倒下,你们正是组成军团内在的核心。”
  范奥希无法反驳罗斯玛丽,她是如此的闪耀,连同她一起被照亮。
  而人天生具有趋光性。
  帝皇撰写的帝国真理照亮了无数人,人们因此愿意舍生忘死的为帝国战斗。
  同理,范奥希现在见到了比帝国真理更耀眼的光芒。
  她怎么能不为之颤动,不为之奋斗。
  哪怕结局如同飞蛾扑火,她想,她还是乐意为此效劳。
  心已如明镜。
  范奥希在这之后就没再提过失败的事情,没去考虑最糟糕的结局,她只想着如何更好的落实罗斯玛丽的想法。
  与此同时,罗斯玛丽的进展还算顺利。
  马卡多虽然难缠了点,但在罗斯玛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还是同意了。
  翻一下,人话。
  想要牛干活,就得给牛吃草。
  午夜领主现在的草就是这种精神食粮,这都不给,午夜领主就要罢工了。
  而且罗斯玛丽自认她做的不过分,税又不是收给她的,依照帝国真理的说法,帝国的子民本就该沐浴在光芒中,不必再体会旧业带来的黑暗,马卡多在被罗斯玛丽指出错误后,还不改正无所作为那简直就是奸佞小人,国家的害虫……
  当然了这些唇枪舌战,只要不是从帝皇口中说出,其实伤害不了马卡多。
  不过罗斯玛丽在和马卡多商谈的时候,没少釜底抽薪的给帝皇传消息,轰炸帝皇的‘谈话框’。
  比起马卡多,帝皇可要好说话多了。
  毕竟帝皇只要点头答应事情,马卡多要考虑的就多了。
  总之,比起午夜领主隐晦的罢工威胁,还有天天听罗斯玛丽在自己‘耳边’碎碎念,将午夜领主打下星球的税务交给他们管理制定,对帝皇来说那就不是个事。
  所以原本已经做好持久抗争准备的罗斯玛丽发现,她还没说多久呢,帝皇就爽快地同意并把他们的对话通道给关了。
  而有了帝皇的金口玉言,马卡多再不同意,那就是和帝皇对着干,横竖不占理,真成贪恋权势的小人了。
  他只能无奈给午夜领主放权。
  然后抓着帝皇碎碎念叨,表示他的举动是开了个坏头,税务部那边怨声载道,还有网道需要的税之后要想在这些星球征收那是不太可能了,以马卡多的看法,罗斯玛丽绝对不会让他增收重税,以及很重要的,如果其他军团看了也这么做怎么办……
  马卡多的碎碎念,丝毫不比罗斯玛丽要少,他还有私聊通道。
  这让本来想使罗斯玛丽安静下来,忽悠午夜领主继续拉磨的帝皇,现在听到马卡多的念叨那是一个头两个大,只能不小心把马卡多的私聊通道给关了。
  然后他收获了久违的宁静。
  帝皇的心情舒坦了,有时候安静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些寂寞。
  但有时候它又至关重要。
  得到帝皇、马卡多的审批,罗斯玛丽的政策得以展开,并且帝皇在政策方面的极其含糊的,他点头答应的时候都没考虑自己究竟放了多少权给罗斯玛丽。
  因此罗斯玛丽和马卡多扯皮的时候,又扯下不少权限。
  现在午夜领主打下的星球无需由帝国的税务官进行收税,而是由午夜领主统计完税务提交税务清单,再运输税务回帝国。
  可以说全程帝国除了能收到税外,这些星球的事情基本和帝国无关。
  不过这点其实以前也差不多。
  帝国的官员大多数本就不参与原本星球的建设,被帝国打下星球的多由原本星球的官僚进行自治,只要他们交得上帝国官员来考察计量的税务,星球内部发生什么事情,帝国忙得要死的官员毫不关心。
  当然如果这些星球发生叛乱,总督的运气足够好,发的消息传回帝国又得以受理,帝国还是会派人去平叛的。
  前提是总督的消息能够被帝国受理。
  相比起帝国的粗糙管理,罗斯玛丽管理地就更精细一点。
  她派出擅长法典的午夜领主肃清了原本世界贪污腐败的官员,重新开放了世界人民的上升渠道,并从诺斯特姆大世界和本地世界征召人才重新商议建设这个世界的管理方案,力求消除原本世界高层贵族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减少他们离开后腐败的滋生。
  不过后者很难。
  政策终究要靠人来实施,而*人心易变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清廉,完美无瑕的政策,不管什么样的制度一旦长久存在,腐败就是容易滋生。
  因此才需要人们时时自省,需要监督。
  罗斯玛丽从不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就全都是对的,所以她也需要更多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声音。
  …
  …
  不知不觉间,午夜领主手中掌握的星球变多了,以罗伯特基里曼对他五百世界的计算方式来看。
  午夜领主包括现在能收税地星球在内,大约掌握了100~150左右的世界。
  这些在罗斯玛丽看来已经是她能管理的极限,再多她就有些力不从心。
  加之这些世界实在太过分散,通讯不便的情况下,就算罗斯玛丽还有余力也无法做到有效管理。
  她能做到的只有监管,尽量让这些世界不被一个势力长久的管理,延缓剪断腐败的枝叶。
  然而这些可能还远远不够,因此罗斯玛丽又一次体会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而这种感觉自她迈向银河起就时常出现。
  想到这里,在想想帝国,罗斯玛丽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思考,帝皇本人是否会有这种感觉,帝国原本的规划是否并非此时的样子,它本想变得更好。
  可惜,人力有尽时。
  帝皇想象中的帝国终究无法复现,银河的统一也难以成功。
  毕竟银河少说有一千亿颗星球,那是何等庞大的数量。
  罗斯玛丽想不出来,人要如何才能够将千亿颗星球掌握在一个政权手下,就算有22世纪的科技,她觉得都很难实现这一壮举。
  也幸好,帝国掌管的世界并非都是糟糕的,很多时候,帝国确实承担了解放者的任务,无数颗星球被帝国从异形手中解放,无数颗星球的人们过上了和平的生活。
  只要没有繁重的税务,即使是忙碌的工业世界,本地人的生活也远远比从前要好。
  人们怀抱着理想、闲时三五成群的嬉戏打闹,生活欣欣向荣。
  此刻的帝国总体还是美好的。
  即使罗斯玛丽有时对帝国的许多粗糙做法有所不满,她也不得不承认,帝国还在不断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