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当然,皇帝皇后那里也不能少,但李承乾所有的东西都自宫中来,没有什么是自己的,因此孝敬爹娘的东西他就给了最简单的。
皇后是纯植物胭脂水粉的制作方法,毕竟大唐可是用铅粉这个要命玩意儿的,母亲跟妹妹们早逝,除了本来身体不好,也跟这东西定然有脱不开的关系。
皇帝那边就很好打发了,李承乾将望远镜的图纸给他,就算是交差了。
至于天可汗为此对望远镜抓心挠肝,恨不得立刻一睹真容,那就不是李承乾关心的了。
新年期间除了送礼,李承乾当然也会得到皇帝皇后的赏赐,还有太上皇那边的赏赐也不少,尽些是稀罕的古董字画。
此外就是祭祀和宴席了,李承乾身为皇太子,祭祀少不了他,宫宴上他的位置也只比太上皇和皇帝矮一等——备受瞩目,让人坐立难安。
李承乾上辈子经过很多次这种场合,端架子的事他很擅长,但这并不妨碍他觉得烦。
除了李承乾,李恪和李泰也出席了宫宴,作为第一次在朝臣面前露脸的皇子,他们替李承乾分担了不少好奇的视线。
之前知道自己有机会跟随父亲出席宫宴时,李泰是很紧张的,虽有专门的老师教导他礼仪,身边也有妥善的人跟随,保证让他不会出任何差错,但他还是先去找了父亲撒娇,又去找大兄,试图和他互相加油鼓劲,毕竟他们都是第一次出席嘛。
但李承乾太淡定了,李泰茫然片刻,他不明白大兄为何没有一点儿紧张的模样,与此同时,他还有些佩服大兄。
难怪阿耶更喜欢大兄,李泰想,我也得像大兄这般,那阿耶就能更喜欢我了。
因着这个念头,到了宫宴上,李泰便正襟危坐,小心谨慎,唯恐露怯,让人耻笑。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想总这么正儿八经坐着是难的,因为有人要带头让现场热闹起来。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太上皇。
李隆基能被后世人尊为梨园鼻祖,除了他后期的确贪图享乐不务正业外,还有就是李唐皇家的人确实都很有艺术基因。
譬如李渊,他就很喜欢并且擅长弹琵琶。
而且,大唐的宴会上从来少不了乐曲,众人吃喝玩乐到了兴头上,当场伴着乐曲跳起舞,那也是很常见的事。
李承乾不想参与,于是他赖到了太上皇身边看他弹琵琶,李泰则是被天可汗拉过去了,李恪一个人坐着显得可怜兮兮的,李承乾就让身边的宦官去将他叫过来。
李渊见状意味不明道:“你倒是个好兄长。”
“长兄如父么,当老子的这会儿没心思管,我这个长兄只能越俎代庖了。”李承乾托着下巴道。
“真是什么都敢说,让人听到了,你信不信,别人就算了,魏征能当场骂你。”李渊道。
李承乾道:“魏征人很好的,阿翁,你不要随便说人家的坏话。”
李渊诧异道:“魏征给你什么好处了?你还觉得他好,那是他没挑刺挑到你头上。”
李承乾也诧异道:“难道他挑刺挑到你头上了。”
“他敢。”李渊冷哼。
李承乾笑道:“那你气什么,阿翁,心疼你儿子呢?”
李恪刚过来就听到这话,登时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过来了,阿翁和大兄好像在说什么自己不能听的话。
李承乾拉着他坐下来,笑着安抚道:“没事,我跟阿翁闹着玩呢。”
“你那个老子……”李渊看了眼李世民和李泰好一副父子和乐的情景,又看向李承乾,“尽说空话。”
嘴上说担忧儿子们旧事重演,那股担心劲跟真的似的,实际上呢,还不是不知道什么叫分寸,你是担忧你儿子们闹不起来,是吧?
李渊摇摇头,心想,我真是白说了那些真心话。
李承乾给李恪递了块点心:“三弟,你就权当自己聋了,这个话千万别学给别人听。”
李恪慌忙点头。
李承乾又向李渊道:“阿翁,您真会大惊小怪,就这点儿事,能说明什么?”
“以小见大,这说明皇帝待卫王,并不比待太子差。”李渊道。
“都是儿子嘛,这说明我阿耶不是个偏心的父亲,这点可比您强。”李承乾摆了摆手,“阿翁,这里还有个您孙儿呢,别吓着李恪,咱们说点别的事如何?”
李渊垂眸瞧了瞧李恪,他与李承乾同年出生,但眼神要懵懂很多,这才像是一个真正的孩子。
192
第192章
◎准备。◎
“承乾……”李渊似乎想说些什么,但终究只剩下一声叹息。
他能说什么呢,教他的孙儿早早防备着他的儿子吗?
李承乾似乎知道他想说些什么,他看了眼李渊的手,即使养尊处优保养再好,也能看出来这是一双上了年纪人的手。
“阿翁,你只管安享晚年就是。”李承乾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如何就由我们去,您不要费心。”
李渊的叹息更长了,是啊,他老了,管不了了。
谁知道,李承乾紧接着又道:“你之前就没管过……或者说管了也没管好,总之,你也没成功的经验,阿翁,我看你管也是添乱。”
李渊:“……”
臭小子真是死性不改!
宴席结束时,大家都很清醒,朝臣们出宫回府,李渊则是要回大安宫。
李世民本欲带着孩子们送太上皇回宫,但被李渊拦住了:“我看恪儿都困了,你带着他们回去罢。”
李世民从善如流地应下了,待目送太上皇的轿辇远去,他才预备带着孩子们回去。
闹疼了这阵子,李世民也累了,他不打算步行回立政殿,而是传了辇,本来人人都有份的,但李泰缠着阿耶,一定要与他共坐。
李承乾便道:“阿耶带着青雀,我带着三弟,快回去吧,困死我了。”
李世民也很困,脑筋不大能转弯,想也没想就点头:“行,是得快些回去,你娘还得等着我们呢。”
回到立政殿时,果然见长孙氏正在灯下等候,见他们都困得点头了,忙道:“承乾也别回去了,暂且在这里歇一晚。”
“嗯。”李承乾捂着嘴打了个哈欠。
由宫人们服侍着洗漱后,众人很快各自睡下。
次日一早,长孙氏给李世民送上一碗温热的汤,并道:“听说昨夜二郎是带着青雀坐你的辇回来的,以后万不可如此了,让前朝知晓,定然又要谏你坏了规矩礼仪。”
热汤暖了胃,李世民呼出一口气,眨眨眼睛笑道:“承乾也让恪儿坐了他的辇,他也不守规矩了,到时候啊,哈哈哈哈……就是我们父子俩一道被谏。”
长孙氏:“……”
“我看你是还醉着没睡醒。”长孙氏颇为无语。
李世民将碗搁下,笑道:“大过年的,逗你笑一下嘛,观音婢,别生气别生气啊。”
长孙氏板着脸道:“我可没觉得哪里好笑。”
李世民拍拍她的手,放软了语调:“夜里没人晓得,我还能真醉了不成,别担心,我心里有数着呢!”
长孙氏道:“你才还胡言乱语,二郎,这也是心里有数么?”
李世民哈哈一笑,温声道:“不闹你了好不好?别生气了……”说着他凑上前轻吻了下妻子的额头。
不等长孙氏有反应,屏风那边就传来一声:“哇。”
长孙氏和李世民同时看过去,只见一个小脑袋正在那里偷窥。
“阿耶亲阿娘了……”一大早就跑过来的不是李丽质又是谁。
饶是成婚多年,被女儿撞上这等亲密的情景,长孙氏还是面上一红。
李世民忙道:“丽质,快不许说!”
“为什么?”李丽质天真地问道。
李世民一时当真不知如何解释,到底还是长孙氏有法子,她将李丽质拉过来,笑道:“阿娘让尚食局给你做了蜂蜜牛奶的点心,过会儿就端来。”
“好哎!”李丽质拍手笑道,双眼都要放光了,自然也将旁事抛到脑后了,“阿娘,跟上次吃到的一样吗?”
长孙氏笑道:“那就要等丽质亲自尝一尝。”
李世民好奇道:“什么蜂蜜牛奶的点心,我怎么没吃过?”
长孙氏解释道:“是承乾让人做了给孩子们吃的,你自然不晓得。”
“孩子能吃,大人也能吃。”李世民笑道,“等会儿我也要尝尝。”
等糕点端上来,包括李承乾在内,所有的孩子都过来给帝后请安,因是新年头一天,要行大礼,倒比平日费了些功夫。
礼毕,长孙氏便将点心分给他们吃,问过孩子们的生活学业,说些闲话,待到李世民要到前头去接受朝拜,长孙氏就让孩子们各自回去。
……
新年之后,玻璃被成功做出来,李承乾打算给自己挣点外快,因此他打算在京城开个铺子卖玻璃以及玻璃制品。
当然,玻璃的配方除了他自己,还得给天可汗知道,开铺子的事更得征求天可汗的同意。
皇后是纯植物胭脂水粉的制作方法,毕竟大唐可是用铅粉这个要命玩意儿的,母亲跟妹妹们早逝,除了本来身体不好,也跟这东西定然有脱不开的关系。
皇帝那边就很好打发了,李承乾将望远镜的图纸给他,就算是交差了。
至于天可汗为此对望远镜抓心挠肝,恨不得立刻一睹真容,那就不是李承乾关心的了。
新年期间除了送礼,李承乾当然也会得到皇帝皇后的赏赐,还有太上皇那边的赏赐也不少,尽些是稀罕的古董字画。
此外就是祭祀和宴席了,李承乾身为皇太子,祭祀少不了他,宫宴上他的位置也只比太上皇和皇帝矮一等——备受瞩目,让人坐立难安。
李承乾上辈子经过很多次这种场合,端架子的事他很擅长,但这并不妨碍他觉得烦。
除了李承乾,李恪和李泰也出席了宫宴,作为第一次在朝臣面前露脸的皇子,他们替李承乾分担了不少好奇的视线。
之前知道自己有机会跟随父亲出席宫宴时,李泰是很紧张的,虽有专门的老师教导他礼仪,身边也有妥善的人跟随,保证让他不会出任何差错,但他还是先去找了父亲撒娇,又去找大兄,试图和他互相加油鼓劲,毕竟他们都是第一次出席嘛。
但李承乾太淡定了,李泰茫然片刻,他不明白大兄为何没有一点儿紧张的模样,与此同时,他还有些佩服大兄。
难怪阿耶更喜欢大兄,李泰想,我也得像大兄这般,那阿耶就能更喜欢我了。
因着这个念头,到了宫宴上,李泰便正襟危坐,小心谨慎,唯恐露怯,让人耻笑。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想总这么正儿八经坐着是难的,因为有人要带头让现场热闹起来。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太上皇。
李隆基能被后世人尊为梨园鼻祖,除了他后期的确贪图享乐不务正业外,还有就是李唐皇家的人确实都很有艺术基因。
譬如李渊,他就很喜欢并且擅长弹琵琶。
而且,大唐的宴会上从来少不了乐曲,众人吃喝玩乐到了兴头上,当场伴着乐曲跳起舞,那也是很常见的事。
李承乾不想参与,于是他赖到了太上皇身边看他弹琵琶,李泰则是被天可汗拉过去了,李恪一个人坐着显得可怜兮兮的,李承乾就让身边的宦官去将他叫过来。
李渊见状意味不明道:“你倒是个好兄长。”
“长兄如父么,当老子的这会儿没心思管,我这个长兄只能越俎代庖了。”李承乾托着下巴道。
“真是什么都敢说,让人听到了,你信不信,别人就算了,魏征能当场骂你。”李渊道。
李承乾道:“魏征人很好的,阿翁,你不要随便说人家的坏话。”
李渊诧异道:“魏征给你什么好处了?你还觉得他好,那是他没挑刺挑到你头上。”
李承乾也诧异道:“难道他挑刺挑到你头上了。”
“他敢。”李渊冷哼。
李承乾笑道:“那你气什么,阿翁,心疼你儿子呢?”
李恪刚过来就听到这话,登时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过来了,阿翁和大兄好像在说什么自己不能听的话。
李承乾拉着他坐下来,笑着安抚道:“没事,我跟阿翁闹着玩呢。”
“你那个老子……”李渊看了眼李世民和李泰好一副父子和乐的情景,又看向李承乾,“尽说空话。”
嘴上说担忧儿子们旧事重演,那股担心劲跟真的似的,实际上呢,还不是不知道什么叫分寸,你是担忧你儿子们闹不起来,是吧?
李渊摇摇头,心想,我真是白说了那些真心话。
李承乾给李恪递了块点心:“三弟,你就权当自己聋了,这个话千万别学给别人听。”
李恪慌忙点头。
李承乾又向李渊道:“阿翁,您真会大惊小怪,就这点儿事,能说明什么?”
“以小见大,这说明皇帝待卫王,并不比待太子差。”李渊道。
“都是儿子嘛,这说明我阿耶不是个偏心的父亲,这点可比您强。”李承乾摆了摆手,“阿翁,这里还有个您孙儿呢,别吓着李恪,咱们说点别的事如何?”
李渊垂眸瞧了瞧李恪,他与李承乾同年出生,但眼神要懵懂很多,这才像是一个真正的孩子。
192
第192章
◎准备。◎
“承乾……”李渊似乎想说些什么,但终究只剩下一声叹息。
他能说什么呢,教他的孙儿早早防备着他的儿子吗?
李承乾似乎知道他想说些什么,他看了眼李渊的手,即使养尊处优保养再好,也能看出来这是一双上了年纪人的手。
“阿翁,你只管安享晚年就是。”李承乾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如何就由我们去,您不要费心。”
李渊的叹息更长了,是啊,他老了,管不了了。
谁知道,李承乾紧接着又道:“你之前就没管过……或者说管了也没管好,总之,你也没成功的经验,阿翁,我看你管也是添乱。”
李渊:“……”
臭小子真是死性不改!
宴席结束时,大家都很清醒,朝臣们出宫回府,李渊则是要回大安宫。
李世民本欲带着孩子们送太上皇回宫,但被李渊拦住了:“我看恪儿都困了,你带着他们回去罢。”
李世民从善如流地应下了,待目送太上皇的轿辇远去,他才预备带着孩子们回去。
闹疼了这阵子,李世民也累了,他不打算步行回立政殿,而是传了辇,本来人人都有份的,但李泰缠着阿耶,一定要与他共坐。
李承乾便道:“阿耶带着青雀,我带着三弟,快回去吧,困死我了。”
李世民也很困,脑筋不大能转弯,想也没想就点头:“行,是得快些回去,你娘还得等着我们呢。”
回到立政殿时,果然见长孙氏正在灯下等候,见他们都困得点头了,忙道:“承乾也别回去了,暂且在这里歇一晚。”
“嗯。”李承乾捂着嘴打了个哈欠。
由宫人们服侍着洗漱后,众人很快各自睡下。
次日一早,长孙氏给李世民送上一碗温热的汤,并道:“听说昨夜二郎是带着青雀坐你的辇回来的,以后万不可如此了,让前朝知晓,定然又要谏你坏了规矩礼仪。”
热汤暖了胃,李世民呼出一口气,眨眨眼睛笑道:“承乾也让恪儿坐了他的辇,他也不守规矩了,到时候啊,哈哈哈哈……就是我们父子俩一道被谏。”
长孙氏:“……”
“我看你是还醉着没睡醒。”长孙氏颇为无语。
李世民将碗搁下,笑道:“大过年的,逗你笑一下嘛,观音婢,别生气别生气啊。”
长孙氏板着脸道:“我可没觉得哪里好笑。”
李世民拍拍她的手,放软了语调:“夜里没人晓得,我还能真醉了不成,别担心,我心里有数着呢!”
长孙氏道:“你才还胡言乱语,二郎,这也是心里有数么?”
李世民哈哈一笑,温声道:“不闹你了好不好?别生气了……”说着他凑上前轻吻了下妻子的额头。
不等长孙氏有反应,屏风那边就传来一声:“哇。”
长孙氏和李世民同时看过去,只见一个小脑袋正在那里偷窥。
“阿耶亲阿娘了……”一大早就跑过来的不是李丽质又是谁。
饶是成婚多年,被女儿撞上这等亲密的情景,长孙氏还是面上一红。
李世民忙道:“丽质,快不许说!”
“为什么?”李丽质天真地问道。
李世民一时当真不知如何解释,到底还是长孙氏有法子,她将李丽质拉过来,笑道:“阿娘让尚食局给你做了蜂蜜牛奶的点心,过会儿就端来。”
“好哎!”李丽质拍手笑道,双眼都要放光了,自然也将旁事抛到脑后了,“阿娘,跟上次吃到的一样吗?”
长孙氏笑道:“那就要等丽质亲自尝一尝。”
李世民好奇道:“什么蜂蜜牛奶的点心,我怎么没吃过?”
长孙氏解释道:“是承乾让人做了给孩子们吃的,你自然不晓得。”
“孩子能吃,大人也能吃。”李世民笑道,“等会儿我也要尝尝。”
等糕点端上来,包括李承乾在内,所有的孩子都过来给帝后请安,因是新年头一天,要行大礼,倒比平日费了些功夫。
礼毕,长孙氏便将点心分给他们吃,问过孩子们的生活学业,说些闲话,待到李世民要到前头去接受朝拜,长孙氏就让孩子们各自回去。
……
新年之后,玻璃被成功做出来,李承乾打算给自己挣点外快,因此他打算在京城开个铺子卖玻璃以及玻璃制品。
当然,玻璃的配方除了他自己,还得给天可汗知道,开铺子的事更得征求天可汗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