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霍去病看了眼霍光,却只是道:“随他。”
霍光忍不住笑了笑:“恐怕我不能与殿下同病相怜了。”
“啧啧,人心冷暖啊。”刘据道,“我算是知道什么叫兄弟同心了。”
霍去病道:“殿下虽没有同胞兄弟,以后太子宫却会热闹许多,想必你也不会寂寞的。”
刘据有了点不详的预感:“表兄,你好像话里有话。”
“陛下昨日同舅舅说,可惜他没个女儿,不然太子妃的人选便不必发愁了。”霍去病道。
刘据:“……”
刘据抹了把脸,道:“我就知道。”
霍去病见他如此,便知道皇帝陛下所行之事,显然不合他的心意,因此问道:“殿下可有应对之策?”
刘据想了一会儿,无奈道:“表兄,我阿翁让你来探我口风的?”
霍光微微一惊,看向霍去病,只见他面色平静地点头:“正是。”
刘据捏了捏下巴,道:“表兄,我阿翁有巡行郡国的打算,是吗?”
霍去病慢慢点头:“殿下,此问何意?”
“表兄,请你去问我阿翁,他想要四通八达贯穿大汉,并且平整坚固的路吗?”
【作者有话说】
本篇女主为轻越,即历史上的史良娣,以后她会是太子妃,刘据的后宫有且仅有她一个人。
156
第156章
◎修路和喜事。◎
皇帝陛下当然想要太子口中所说的路,但他认为这和选太子妃不矛盾。
“阿翁,一个还没有应付完呢,您就要让我应付另一个了?”刘据对此持相反意见,“不行,阿翁,我可没这么大的精神,我不要!”
刘彻撑不住笑道:“怎么是你应付人,分明是她们应承你,多个人服侍你讨好你还不好吗?”
刘据振振有词:“阿翁,您已经说了,是讨好我,那须得我在场,才叫讨好我,那还不是费我的功夫么?”
刘彻道:“胡说,朕的后宫难道无人吗?这么些人,朕难道荒废朝政了吗?”
“阿翁是圣贤之君,贪图女色的是桀纣之徒,您当然没有为任何事荒废过朝政。”刘据道,“但这么说也太偏激了,阿翁,难道除了尧舜就是桀纣吗?”
刘彻摆手道:“朕不同你辩这个,你只说,你何时才能选太子妃?”
刘据思索片刻,道:“我也说不好,阿翁,就像这次一样,我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有一个人,让我觉得她能做我的太子妃。”
刘彻叹气:“那就是还得等唠。”
刘据抚抚父亲的背,轻声道:“阿翁,春天会到的,冬天并没有很漫长。”
刘彻笑了一声,道:“还知道安慰朕,算了,好歹能有个人,让朕能早日抱上孙儿也不错。”
皇帝陛下真是被他的太子磨到没脾气了。
刘据难免也对父亲感到惭愧,但他这些日子以来的固执,除了他对自己的坚持和对轻越的心意,还有就是父亲对自己无下限的宠溺。
好像无论自己如何任性,父亲都会顺从他的意思,这样刘据就会越来越忍不住得寸进尺。
“阿翁。”刘据靠在父亲身上,“你怎么这么疼我啊。”
刘彻揉揉他的头:“谁让你是朕的儿子,朕倒很是嫌弃你,但不疼你也没法子不是。”
刘据笑道:“我也最爱阿翁。”
……
秦砖汉瓦,砖瓦大汉是不缺的,但水泥确实无人见过。
水泥路先在未央宫中修成,权贵公卿们走在平整的路上,不时停下脚步,好奇的盯上几眼,更有甚者会弯腰敲一敲路面。
全国铺设水泥路的事仍在商议中,毕竟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其中各项明细须得全部商议好了才能动工。
这样大的工程,其中定然有贪污藏掖,这是禁不住的,皇帝陛下趁机教导太子,有些事必须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据点头道:“阿翁放心,我明白。就像张汤之前所查的侵地案,我们不可能将豪强权贵们霸占的地全部收回来,不过是以此告诫他们,让他们知道何为适可而止罢了。”
刘彻笑道:“那件事你处理的不错,张汤这会儿倒是又闲下来了,修路一事也能让他盯着些。”
刘据笑了:“阿翁又要吓唬人了。”
“朕吓唬着他们,他们还敢心怀不轨违反乱纪,若是无人管教,真不知他们能做出些什么事。”刘彻道。
刘据劝道:“阿翁别为了这些人生气,到底有阿翁您震慑着,他们定然不敢肆意妄为。”
刘彻道:“朕自然知道,只是跟你发发牢骚罢了。”
刘据倒了杯茶给父亲,笑道:“那阿翁尽管说,可不能憋在心里,不然会憋出病来的。”
刘彻点点他,笑道:“你也知道朕岁数大了,那就不要老是惹朕生气,不然朕病了,这些政务全部都要丢给你。”
“阿翁正值盛年,却总说自己年纪大了,分明是故意说这些话要让我生气的。”刘据哼了一声。
刘彻嘿了一声:“你小子,还敢反过来怪朕?”
刘据无所畏惧地笑道:“我有什么不敢的,阿翁,您得反思呀,我都是被你惯坏了。”
刘彻哭笑不得:“行,朕反思。”说着他当真思片刻,板着脸道,“臭小子,敢对天子不敬,朕这就罚你,等秋猎去上林苑时,朕要吃你亲手猎的熊掌。”
“好啊!”刘据痛快地点头,“不过,阿翁,您得提前派人将熊赶过去,还有啊,我得让表兄帮我。”
刘彻笑道:“你干脆让你表兄替你猎,不是更省力气。”
“阿翁,你说得太直白了,我们还是要装作是我自己猎的嘛。”刘据笑嘻嘻道。
刘彻敲敲他的头:“朕罚你,你还敢作弊!”
父子二人正在这边说笑着,宣室殿外却有平阳侯府之人求见,刘彻将人叫进来,才知道是曹宗病了,公主和平阳侯求皇帝陛下赐医术高明的侍医去治病。
曹宗今年不过七岁,还没过容易夭折的年纪,这时候生病的确不是个好征兆,刘彻听罢,当即下令命宫中侍医都去平阳侯府。
刘据道:“阿翁,我也去……”
“你去什么。”刘彻将人按住,“你又不会治病,去了也是添乱,安心在这里等消息便是。”
刘据知道这件事他是不好同父亲争执的,便点头坐好:“晗儿身子素来不错,这次想必不是什么大病。”
“嗯。”刘彻瞧了瞧太子的神色,见他眉眼间还是带着焦急,想了一想,拿过奏本,“这里有件事,据儿,你来看看。”
正如皇帝陛下所预料的,很快太子的脑子就被正事占满了。
而平阳侯府很快也来了人,却不只是一个下人,而是平阳公主亲自进宫面圣了。
刘彻请她坐下,方道:“瞧阿姊的神情,晗儿并无大碍。”
平阳公主道:“多谢陛下所赐的侍医,晗儿只是着了风寒,这会儿已经退了热,再吃几帖药就能痊愈了。”
刘据道:“这就好,阿姊和曹襄表兄入宫来求医,我还以为晗儿得了什么要紧的病。”
“晗儿长这么大还没怎么生过病,你阿姊跟你表兄头一次为人父母,自然关心则乱。”平阳公主道,“有劳陛下和太子挂心,我瞧他们两个孩子莽撞,这会儿又一心只有孩子,才想着过来代他们向陛下赔个不是。”
刘彻摆摆手,道:“自家人,不必如此。”
刘据亦道:“晗儿无事便好了。”
平阳公主见案上还有摊开的奏本,便道:“陛下和太子忙,我不打扰了。”
刘彻命人送她,待平阳公主走后,刘据拍拍胸口,松了一口气:“吓死人了。”
刘彻给他拍拍背,笑道:“一瞧就是年纪小,没经历过,小孩儿么,风吹着都会病一场,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事。”
刘据点点头,很是心有余悸,元鼎三年是曹襄去世的年份,他方才是怕曹宗替他父亲挡了这个灾。
说起来很是无情,但论亲疏远近,曹襄和曹宗之间,刘据肯定选择自己的亲外甥。
刘彻又趁机道:“你加把劲,早日做了阿翁,就不会总这么大惊小怪了。”
刘据无奈地笑道:“阿翁,您可真是知道什么叫见缝插针啊。”
刘彻挑眉笑道:“这是谁的错,还不是你不早早让朕顺心如意。”
“阿翁,你这么喜欢小孩儿的话,应该让人给你生啊。”刘据忽然道,“我好像很久没有弟弟妹妹出生了,阿翁,你不反思一下你自己吗?”
刘彻:“……”
“这是你该说的话吗?”皇帝陛下瞪大了眼睛,“臭小子,你还知道朕是谁吗?”
刘据无辜道:“您是我阿翁呀,阿翁,我也没别的意思……哎呀!您别打我啊!”
太子殿下抱头鼠窜,皇帝陛下紧追不舍。
“不许跑!”
“您不能打我!”
“休想!站住让朕揍你!”
霍光忍不住笑了笑:“恐怕我不能与殿下同病相怜了。”
“啧啧,人心冷暖啊。”刘据道,“我算是知道什么叫兄弟同心了。”
霍去病道:“殿下虽没有同胞兄弟,以后太子宫却会热闹许多,想必你也不会寂寞的。”
刘据有了点不详的预感:“表兄,你好像话里有话。”
“陛下昨日同舅舅说,可惜他没个女儿,不然太子妃的人选便不必发愁了。”霍去病道。
刘据:“……”
刘据抹了把脸,道:“我就知道。”
霍去病见他如此,便知道皇帝陛下所行之事,显然不合他的心意,因此问道:“殿下可有应对之策?”
刘据想了一会儿,无奈道:“表兄,我阿翁让你来探我口风的?”
霍光微微一惊,看向霍去病,只见他面色平静地点头:“正是。”
刘据捏了捏下巴,道:“表兄,我阿翁有巡行郡国的打算,是吗?”
霍去病慢慢点头:“殿下,此问何意?”
“表兄,请你去问我阿翁,他想要四通八达贯穿大汉,并且平整坚固的路吗?”
【作者有话说】
本篇女主为轻越,即历史上的史良娣,以后她会是太子妃,刘据的后宫有且仅有她一个人。
156
第156章
◎修路和喜事。◎
皇帝陛下当然想要太子口中所说的路,但他认为这和选太子妃不矛盾。
“阿翁,一个还没有应付完呢,您就要让我应付另一个了?”刘据对此持相反意见,“不行,阿翁,我可没这么大的精神,我不要!”
刘彻撑不住笑道:“怎么是你应付人,分明是她们应承你,多个人服侍你讨好你还不好吗?”
刘据振振有词:“阿翁,您已经说了,是讨好我,那须得我在场,才叫讨好我,那还不是费我的功夫么?”
刘彻道:“胡说,朕的后宫难道无人吗?这么些人,朕难道荒废朝政了吗?”
“阿翁是圣贤之君,贪图女色的是桀纣之徒,您当然没有为任何事荒废过朝政。”刘据道,“但这么说也太偏激了,阿翁,难道除了尧舜就是桀纣吗?”
刘彻摆手道:“朕不同你辩这个,你只说,你何时才能选太子妃?”
刘据思索片刻,道:“我也说不好,阿翁,就像这次一样,我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有一个人,让我觉得她能做我的太子妃。”
刘彻叹气:“那就是还得等唠。”
刘据抚抚父亲的背,轻声道:“阿翁,春天会到的,冬天并没有很漫长。”
刘彻笑了一声,道:“还知道安慰朕,算了,好歹能有个人,让朕能早日抱上孙儿也不错。”
皇帝陛下真是被他的太子磨到没脾气了。
刘据难免也对父亲感到惭愧,但他这些日子以来的固执,除了他对自己的坚持和对轻越的心意,还有就是父亲对自己无下限的宠溺。
好像无论自己如何任性,父亲都会顺从他的意思,这样刘据就会越来越忍不住得寸进尺。
“阿翁。”刘据靠在父亲身上,“你怎么这么疼我啊。”
刘彻揉揉他的头:“谁让你是朕的儿子,朕倒很是嫌弃你,但不疼你也没法子不是。”
刘据笑道:“我也最爱阿翁。”
……
秦砖汉瓦,砖瓦大汉是不缺的,但水泥确实无人见过。
水泥路先在未央宫中修成,权贵公卿们走在平整的路上,不时停下脚步,好奇的盯上几眼,更有甚者会弯腰敲一敲路面。
全国铺设水泥路的事仍在商议中,毕竟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其中各项明细须得全部商议好了才能动工。
这样大的工程,其中定然有贪污藏掖,这是禁不住的,皇帝陛下趁机教导太子,有些事必须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据点头道:“阿翁放心,我明白。就像张汤之前所查的侵地案,我们不可能将豪强权贵们霸占的地全部收回来,不过是以此告诫他们,让他们知道何为适可而止罢了。”
刘彻笑道:“那件事你处理的不错,张汤这会儿倒是又闲下来了,修路一事也能让他盯着些。”
刘据笑了:“阿翁又要吓唬人了。”
“朕吓唬着他们,他们还敢心怀不轨违反乱纪,若是无人管教,真不知他们能做出些什么事。”刘彻道。
刘据劝道:“阿翁别为了这些人生气,到底有阿翁您震慑着,他们定然不敢肆意妄为。”
刘彻道:“朕自然知道,只是跟你发发牢骚罢了。”
刘据倒了杯茶给父亲,笑道:“那阿翁尽管说,可不能憋在心里,不然会憋出病来的。”
刘彻点点他,笑道:“你也知道朕岁数大了,那就不要老是惹朕生气,不然朕病了,这些政务全部都要丢给你。”
“阿翁正值盛年,却总说自己年纪大了,分明是故意说这些话要让我生气的。”刘据哼了一声。
刘彻嘿了一声:“你小子,还敢反过来怪朕?”
刘据无所畏惧地笑道:“我有什么不敢的,阿翁,您得反思呀,我都是被你惯坏了。”
刘彻哭笑不得:“行,朕反思。”说着他当真思片刻,板着脸道,“臭小子,敢对天子不敬,朕这就罚你,等秋猎去上林苑时,朕要吃你亲手猎的熊掌。”
“好啊!”刘据痛快地点头,“不过,阿翁,您得提前派人将熊赶过去,还有啊,我得让表兄帮我。”
刘彻笑道:“你干脆让你表兄替你猎,不是更省力气。”
“阿翁,你说得太直白了,我们还是要装作是我自己猎的嘛。”刘据笑嘻嘻道。
刘彻敲敲他的头:“朕罚你,你还敢作弊!”
父子二人正在这边说笑着,宣室殿外却有平阳侯府之人求见,刘彻将人叫进来,才知道是曹宗病了,公主和平阳侯求皇帝陛下赐医术高明的侍医去治病。
曹宗今年不过七岁,还没过容易夭折的年纪,这时候生病的确不是个好征兆,刘彻听罢,当即下令命宫中侍医都去平阳侯府。
刘据道:“阿翁,我也去……”
“你去什么。”刘彻将人按住,“你又不会治病,去了也是添乱,安心在这里等消息便是。”
刘据知道这件事他是不好同父亲争执的,便点头坐好:“晗儿身子素来不错,这次想必不是什么大病。”
“嗯。”刘彻瞧了瞧太子的神色,见他眉眼间还是带着焦急,想了一想,拿过奏本,“这里有件事,据儿,你来看看。”
正如皇帝陛下所预料的,很快太子的脑子就被正事占满了。
而平阳侯府很快也来了人,却不只是一个下人,而是平阳公主亲自进宫面圣了。
刘彻请她坐下,方道:“瞧阿姊的神情,晗儿并无大碍。”
平阳公主道:“多谢陛下所赐的侍医,晗儿只是着了风寒,这会儿已经退了热,再吃几帖药就能痊愈了。”
刘据道:“这就好,阿姊和曹襄表兄入宫来求医,我还以为晗儿得了什么要紧的病。”
“晗儿长这么大还没怎么生过病,你阿姊跟你表兄头一次为人父母,自然关心则乱。”平阳公主道,“有劳陛下和太子挂心,我瞧他们两个孩子莽撞,这会儿又一心只有孩子,才想着过来代他们向陛下赔个不是。”
刘彻摆摆手,道:“自家人,不必如此。”
刘据亦道:“晗儿无事便好了。”
平阳公主见案上还有摊开的奏本,便道:“陛下和太子忙,我不打扰了。”
刘彻命人送她,待平阳公主走后,刘据拍拍胸口,松了一口气:“吓死人了。”
刘彻给他拍拍背,笑道:“一瞧就是年纪小,没经历过,小孩儿么,风吹着都会病一场,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事。”
刘据点点头,很是心有余悸,元鼎三年是曹襄去世的年份,他方才是怕曹宗替他父亲挡了这个灾。
说起来很是无情,但论亲疏远近,曹襄和曹宗之间,刘据肯定选择自己的亲外甥。
刘彻又趁机道:“你加把劲,早日做了阿翁,就不会总这么大惊小怪了。”
刘据无奈地笑道:“阿翁,您可真是知道什么叫见缝插针啊。”
刘彻挑眉笑道:“这是谁的错,还不是你不早早让朕顺心如意。”
“阿翁,你这么喜欢小孩儿的话,应该让人给你生啊。”刘据忽然道,“我好像很久没有弟弟妹妹出生了,阿翁,你不反思一下你自己吗?”
刘彻:“……”
“这是你该说的话吗?”皇帝陛下瞪大了眼睛,“臭小子,你还知道朕是谁吗?”
刘据无辜道:“您是我阿翁呀,阿翁,我也没别的意思……哎呀!您别打我啊!”
太子殿下抱头鼠窜,皇帝陛下紧追不舍。
“不许跑!”
“您不能打我!”
“休想!站住让朕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