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心里头百转千回,但面上张汤的态度瞧着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他依然恭敬道:“回殿下,依臣之见,应交法吏查办,召丞相到廷尉府问话。”
  刘据道:“张廷尉,是请,尚未定罪,李丞相仍旧是丞相。”
  张汤便道:“臣欲差人去请丞相,敢问殿下何意?”
  刘据摸了摸下巴,道:“我想到他府上去问问。”
  张汤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他有点不可置信:“殿下之意,是您亲自去相府问李……丞相?”
  刘据点点头,顺口问道:“廷尉陪我去吗?”
  张汤迟疑片刻,还是劝道:“殿下若要亲自问丞相,臣请他过来便是,不必殿下移驾。”
  “丞相府离此并不远,走走就到了。”刘据摆摆手,道,“张廷尉,不要总是坐着,对身体不好,不如你随我走走罢。”
  张汤:“……”
  他是这个意思吗?太子竟然真的很爱劝人保养身子,张汤一直以为传言不实,今日却是切身证明了传言非虚。
  接着,刘据热心的同张汤分享了些保养身体的方法。
  跟太子去丞相府的路上,张汤还有些恍惚,不是,他们不是要查丞相侵占先帝陵寝的事吗,怎么扯到身体问题上的?
  刘据自有自己的打算,不是他要轻拿轻放侵占土地这样的恶劣事件,在西汉,权贵豪强干这样的事实在很普遍,但只有侵犯到了皇家或者是某些了不得的人物利益时,这样的事才会被抬到面上来,平头百姓是没有人为他们做主的。
  即便刘据是太子,也做不到为所有的百姓做主,他只能尽可能的管上一管,而如果能有一个由头将此事提起并放大,刘据就能将自己管的范围尽可能扩大一些。
  现在他就在去找这个由头的路上。
  到丞相府一问,李蔡对于他侵占先帝园陵的事果然不知情,刘据并不怀疑他说假话,事实上,身为上官或家主,被底下人蒙蔽实在也是一件很普遍的事。
  就好像上辈子,公孙敬声那个混账东西竟然敢挪用军饷,若不是被人捅出来,刘据也是分毫不知情的。
  欺上瞒下么,太常见了。
  当着张汤的面,刘据让李蔡立即召家人来问话,务必立刻调查清楚究竟是谁干出这么没有王法大逆不道的事!
  听到太子的措词,李蔡不敢怠慢,当即去办。
  比之张汤,李蔡同太子打交道更多,更加清楚他的行为说话所代表的意思。
  太子亲临,又是这些话,可谓是给足了自己面子,李蔡倒不担心自己会如何,他主要是不确定家里到底是谁胆大包天竟然干出了侵占先帝陵园这样的事!
  李蔡希望是个无足轻重的人,但结果显然让他失望了,干出这件事的人是他儿子。
  太子就在屏风后,李蔡想为他遮掩都来不及,只能心累地摆摆手,道:“回去罢。”
  将不明所以的儿子赶走,李蔡至内室见太子,他不敢犹豫,当即跪下行了大礼:“臣管教不严,请殿下降罪。”
  刘据点点头,道:“教子不严,当然要治罪,不过丞相,治罪一事轮不到我来做,你得去向陛下请罪。”
  李蔡道:“遵命,臣这就去求见陛下。”
  “不,丞相,你不能自己去。”刘据道,“罪魁祸首在何处,你要带着他去向陛下请罪。”
  李蔡大惊失色:“殿下,犬子尚幼,全是臣之罪过,臣愿……”
  “他几岁了?”刘据问道,“你儿子几岁了?”
  李蔡只能回答道:“犬子十八岁。”
  “他成亲了吗?”刘据又问道。
  李蔡伏在地上,嗫喏道:“他……他……”
  刘据便问张汤:“张廷尉,你可知道李丞相的儿子是否成亲了?”
  张汤答道:“回殿下,李丞相之子非但早已成亲,还有了一儿一女。”
  “那可真是个孩子啊。”刘据冷笑道。
  李蔡羞愧难当:“臣……臣有罪,殿下,臣……”
  刘据摇摇头,道:“冤有头债有主,李丞相,既然已经知道罪魁祸首是谁,孤是不会替你在陛下跟前遮掩的。”
  李蔡自然知道这个结果,皇帝陛下不想要他的命,但会要罪魁祸首的命,可罪首是他儿子啊!
  李蔡不只有一个儿子,可也没有哪一个是多余的,到底是亲生的孩子,他如何能忍下心来?
  李蔡悲痛道:“臣这就去向陛下请罪,殿下,全是臣教子不严的过错,臣会请陛下治臣死罪!”
  刘据叹口气,声音柔和地问道:“李丞相,你只有这一个儿子吗?你也只有这一个孙儿这一个孙女吗?”
  李蔡在这温柔的声音中身体僵硬下来,他知道自己已经别无选择了,太子亲自过来,根本就是为了麻痹他!
  李蔡只有带着儿子去向皇帝陛下请罪这一条路可走,他不知道陛下和太子意欲何为,但显然,他跟儿子已经被架了起来,他们不得不顺从他们的意思,以让这最尊贵的天家父子达成自己的目的。
  看着李蔡面如死灰的带着儿子去向皇帝陛下请罪,刘据站在丞相府门前,摇了摇头。
  分明是他们犯法在先,倒显得谁冤屈了他们似的。
  刘据忽然道:“张廷尉,你以为,李蔡还会继续做丞相吗?”
  张汤眼神一动,他垂首答道:“当由陛下圣裁,臣不敢妄言。”
  刘据却道:“他会,至少暂时他还会,张廷尉,你……”
  张汤固然能被称为一个清官,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好官,在他任廷尉的这些年中,作为皇帝陛下的刀,他手下不乏无辜的亡魂。
  但无论如何,他都是陛下得用信重之人,所以当丞相之位或有变动时,张汤动一动心,实在是情有可原。
  143
  第143章
  ◎丞相之死。◎
  可在皇帝陛下的打算中,张汤从不在丞相的人选之列中。
  这倒不是皇帝陛下很爱他,鉴于本朝丞相似乎是个消耗品,皇帝才不考虑他。
  张汤不能当丞相,主要是因为对于皇帝陛下来说,他只能在廷尉一职上发挥作用,皇帝不需要他做丞相。
  汲黯有一句话,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在皇帝陛下眼中,他不可或缺的臣子少之又少,张汤显然不在其列,但遗憾的是,张汤本人并不明白。
  见太子一句话欲言又止,又看着自己发呆,张汤忍不住出声道:“殿下,您想说什么?”
  刘据摇摇头,道:“没什么,张廷尉,我只是忽然有些好奇,你有几个儿子?”
  张汤显然不大相信刘据的搪塞,但他又不能向太子追根究底,只好如实答道:“臣有两个儿子。”
  刘据又问道:“年龄几何?可曾入仕了?是在做郎官吗?”
  张汤道:“臣之长子年方十三岁,次子更年幼,尚在读书,并未入仕。”
  “哦。”刘据便道,“张廷尉,你好生为陛下做事,唯陛下命是从,将来你两个儿子前程都差不了。”
  张汤虽不明所以,还是顺着太子的话道:“臣向来如此。”
  他又没做什么违拗陛下意思的事,陛下没必要让太子来敲打他,太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太子真的很奇怪,张汤想,但太子并不像无的放矢的人,难道自己当真有什么疏失吗?
  张汤斟酌片刻,决定还是要好生自省反思下。
  刘据也只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对于皇帝陛下来说,臣子得证明自己是有用的,而且得是他需要的作用。
  张汤之死的直接原因是丞相之争,但归根到底还是他得罪了太多人,皇帝陛下要用他的命平众怒,就像推恩令后主父偃必须要死。
  如果张汤能让皇帝陛下认为他还有除死之外的可用之处,暂时是别人代替不了的,那他就能多活几年。
  但究竟是几年,刘据也不能保证。
  就像李蔡一样,他们暂时都还会为皇帝陛下所用,但何时他们会被舍弃,那要看在皇帝陛下眼中,他们何时无用,或者说何时他们的死比他们活着更加有用。
  这是汉武大帝的用人策略,刘据一直试图效仿父亲,但……他的眼光与能力当然是及不上父亲的,那就成东施效颦了。
  在张汤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一路上刘据也进行了切实的反思。
  刘据只是当了两千多年的鬼,就算知道再多后来的历史,但智商这个东西显然是没法靠时间提升的,不过好在能力是可以锻炼的。
  刘据算了算,他爹还能活三十多年,自己学习的时间肯定是有的,只要他不跟父亲如上辈子那般生疏。
  上辈子刘据活了不到四十年,他及冠后有几年还常听父亲教诲,但后来他们就渐行渐远了。
  可能是觉得自己长大了?刘据已经不大能想起来自己那时候的想法了。
  果然,刘据想,我还是得去找扶苏讨论一下如何长久的维持和父亲亲近的关系。